9月12日,上午转了三次车,终于下午1点左右到达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故居。
在一个农家中吃完午饭已近2点。这户农家在去曾国藩故居的不远处公路旁,是专门提供茶水饭菜的小饭店,干净整洁,几个特色湘菜,味香色美,爽辣可口。
关于曾国藩其人其事,相必我们并不陌生。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白杨坪人。中国晚清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首先,姑且不谈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先来看看他从道光十年(1838)年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这32年中到底干了些什么?或者说效劳朝廷出了那些谋,划了那些策,为国家作了哪些贡献?
1838年,曾国藩27岁,科考中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迁内阁学士,兵部侍郎积礼部侍郎。咸丰三年(1853年)奉谕组建湖南乡勇,即“湘军”,他是首领。次年于田家镇大胜北伐的太平军。同治三年(1864年)攻陷天京。次年奉命赴北方镇压捻军起义。同治五年(1866年)被清廷赐予一等“毅勇”侯封号,也是文官中获此封爵的第一人。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拜大学士。次年出任直隶总督。同治九年(1870年),奉命调查并处理“天津教案”。同治十一年(1872年)曾国藩病逝。享年61岁。
曾国藩创造了中国三个第一,即:在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是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曾国藩善于讲“道德”说“仁义”,对程朱理学推崇备至。曾国藩经手江南制造局成立和在安庆大营建立起官办学局,重印经史典籍。曾国藩还创立晚清古文的“湘乡派”。与胡林翼并称“曾胡”。
此外,曾国藩采辑古今名臣大儒言论,分条编录为《曾氏家训长编》分修身、齐家、治国三门共三十有二目。这对于教育家人与后人学会为人处事至关重要。
可能读者会提问,为什么要参观曾国藩故居?了解其故居又有何用呢?这是一个华夏文明文化承传以及见贤思齐的问题。通过对曾国藩故居的认知,可从其另一侧面,了知他的学修、为人、处世以及休养生息的条件与环境情况,更多地探知他政治人生背后的故事。历史角度客观地来看,尽管他代表的是旧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利益,然他对朝廷或国家仍然是忠诚的,对他本职和事业仍然是专心致志的,为什么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两朝领导人都尊崇他,看看他的故居以及他的生平事迹或许可以从中找到欲知的答案。
从我们在其故居拍摄的实地图片上来看,曾国藩住所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环境优雅,门庭宽敞,视野开阔,家依山丘,众荣簇拥,地灵气正。正门“毅勇侯第”四个金灿灿的黄色楷字匾额,从上而下竖挂,这一乡间侯府,建筑包括门前半月塘、门楼、八本堂主楼、公记、朴记、方记3座藏书楼等。全居占地面积4万平米,建筑面积1万平米,朝廷拨款7千串钱所修造。这些条件得天独厚,是其取得辉煌成就的物质基礎,对于个人仕途的发展起了奠基的作用。
曾国藩故居也称其为“富厚堂”,依上“富厚堂陈列示意图”所示,可大致了解曾家园院现在的主要结构及设置情况。因图片字小,现详介如下:从“毅勇候第”大门进入,右手:从左向右为书店、纪念馆、马厩。左手:从右向左为讲解员室、保安室和轿房。外围一大围墙,院内正中“富厚堂”(八本堂),后小花厅。平排左右两边为陈列展示区,有大小房间二十多间,堂前左右两大草坪。进大门右手从下往上,依次为宅东门、荷花池、藏书楼、艺芳馆,富厚讲堂(小花楼)、欧阳夫人陈列室,后山右有思云馆和绿杉亭。进大门左手从下往上,依次为宅西门、厕所、公记藏书楼、补记藏书楼、大花厅、曾纪泽陈列区、后山左有鸟鹤楼、存朴亭。图正中为半月台,隔田相望不远之处有半月塘。
在故居里我们可以阅览到关于曾国藩的生平事迹,通过展览橱窗和宣传栏,还可得到关于曾国藩的一系列从政,治军以及其它重要事件的相关信息的记载。
毛泽东敬重曾国藩。靠故居荷花池前立“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石碑,碑文见毛体草书风格,龙飞凤舞,墨韵飘香。此文为毛泽东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信(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85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整段文为"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从曾国藩的《爱民歌》与毛泽东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比较,我们发现两者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也可以看出毛泽东在治军方面受到曾国藩的影响。在第一师范求学时,毛泽东曾将曾氏多则经典语录抄于读书笔记《讲堂录》上,他曾经也从蔡锷编辑的《曾胡治兵语录》中吸取爱民、爱兵、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教育》的精华,1943年八路军《军政杂志》曾出版《增补曾胡治兵语录白话解》,1945年八路军山东军区重印出版。
蒋介石也景仰曾国藩,1924年蒋介石将《曾胡治兵语录》作为黄埔军校教材,并增辑《治心》一章以《增补曾胡治兵语录》出版。
我们先后参观了曾国藩的曾家老井,富厚讲堂,卧室及卧床,读书楼(鸟鹤楼)、无慢堂(会客室),最感兴趣的是他在其中一些堂室中的书法对联,从这些对联中透析曾国藩日常生活层面,了解其的精神面貌,领略其的人格魅力,感受其的灵魂深处,认知其的思维模式以及修身养性的情愫,兴许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悟出一些东西。
富厚堂门联“精芬世守,盛德日新”;富厚讲堂联“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无慢堂(会客堂)联一“欹枕旧游来眼底,掩书余味在眼中”;联二“万卷藏书宜子弟,一尊满意说桑麻”;思云馆联“不怨不尤但反身争个一壁静,勿忘勿助看平地长得万丈高”;卧室联 “取人为善与人为善,忧有终身乐有终身”。
对他的书法手迹也拍回了好几张影印。今选一幅长联,以飨诗书文友 。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多次应试未果,便开馆授课,教子读书,把希望都寄托在自已儿子曾国藩身上,此联为曾国藩手书。上联为: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其裘承祖泽,下联为: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且将艰巨付儿曹。
12日下午14时至16时,参观两个小时后,与其告别。览毕曾国藩的故居,阅过曾国藩的生平事迹,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中华民国和新中国两朝领导人对他的钦佩与崇尊,一句话,曾国藩真正是一位了不起的历史人物,值得后人学习,受人尊敬的千古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