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帼英,她是黄石市知名的女艺术家,生前是黄石妇女儿童书画协会会长,在黄石文艺圈内,很少人不知道她,但是,至今她已仙逝十六年了,临近她的祭日,不禁又忆念着她。
与沈老师相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时,沈老师在《黄石日报》任职,经时任此报社群工部主任刘宇昂先生夫人的介绍,因为刘的夫人与我是同事。
记得我们第一次交往,那是在春上的一天上午,我携学生与家长一行五人登门拜访,并持几件本人与学生的习作,请沈老师指点。沈老师见我们的到来,十分热情地接待我们,她的和蔼、真诚、大方、热忱的待客之道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十天左右,我在单位接到她给我寄来的第一封书信,那个时候信函便是一种既原始又重道的联系方式。沈老师选择这种方式一定有其理由,我猜想,或许是对学生我的错爱与器重。
收到沈老师的来函,喜出望外,一个《黄石日报》社特制牛皮纸的小信封里,装有一页沈老师的亲笔手信,毛笔行书写成,清秀隽丽,此墨宝我一直在藏。没想到沈老师为人师表,上善若水,并用传统的墨叙方式给一个无名小辈来鸿。悉知沈老师是黄石市赫赫有名的艺术家,可谓三生有幸,暗示自己,一定要珍惜我们的这种师生的特殊情谊。
九十年代中期,我在家操办少儿书法培训业事,沈老师知道后,一是来信鼓励我好好练习书法,二是支持我推荐学子们的习作见于报端,之后,在她的教诲和影响下,我的书法进步了不少,由于她的推荐和帮助,几年中,我在《黄石日报》、《大众中医药》和《株州日报》等报刊中发表了多幅作品,使我学习书法的兴趣大大增强。
感激沈老师的提携并向她求教,我经常带着作品上门。记得有一次晩上九点左右到她家,她双手夺出珍藏多年的一堆湖北书法前辈黄松涛、周华琴等名家遗作和她自己在黄石国际国乒乓书法撷英展的作品,好叫我眼界大开,受益匪浅。
沈老师谦虚谨慎,那天她还拿出自已的几件心怡书作,给我赏析,说句内心话,当时,要我对她的作品进行评论,则是小巫见大巫,难为我也!我到哪里去找这个鉴赏能力呢?看到她行笔流畅,沉劲有力的精品力作,赞叹不已!当时,我在联想她的名字,真是巾帼不让须眉,“沈帼英”三字多么英姿飒爽的名字,字如其人,名副其实。
十几年中,一来二往,我们的情谊不断加深,沈老师好客,她邀我去她家,对她的热忱我一时还有些承受不起,因为,我毕竟是后生,受宠若惊,然盛情难却。那时,她虽年逾花甲,却身子骨十分硬朗,在饭桌上她振振有词,滔滔不绝的讲过不停,一说她协助她先生丰收主编的《大众中医药》,计划突破多少份,准备远销东南亚,又说她打算开办少儿书画教育基地,发展多少学员等等。我从心底里敬重她这位事业女强人,一稀罕她有出类拔萃的书画技艺,二羡慕她有出色的组织才能,更景仰她德艺双馨的人格魅力。
沈老师一生聪颖,睿智,勤奋、肯干。即使到了古稀之年,她仍笔耕不止,用她辛勤的汗水浇灌她的少儿书画教育的心田。曾记得多年,她在市文化宫开班授教,薪火传承,为黄石文艺界书画艺术新才的成长与发展作出毕生的努力。
2009春节期间,我做客于刘宇昂先生家,酒桌上得知沈帼英老师去逝的噩耗。当时,我听到这一消息,足使我这顿酒宴不得好用,心情非常沉重,但是,正值春节年酒,我很快将这份哀思抑制住了。
常言道:“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然我无以报答。最后赋诗一首,以寄托我的哀思“艺坛精英智多能,会书擅画誉滿城,授学育才身先卒,江城巾帼又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