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汉平的头像

潘汉平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2/02
分享

悟创

悟创,概言之,就是感悟与创新。

感悟,即感知与顿悟。

感知,即感性认识。是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中所产生的认知。感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循环过程,从感性认识到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

感知,对于书法而言,应该是对书法的字法,墨法,笔法、结构与章法这些要素的认识。对将要创作作品的构思以及个性风格的如何形成,有足够的清晰的认知,至少在作者大脑里有作品的轮廓和大致的体貌,以及作品形式与内容相统一的基本模式,且符合逻辑性。

感知,它贯穿于习研与创作整个过程之中。比如,当你第一次接触到甲骨、篆、隶各种书体时,准会对那些稀奇古怪的文字,而萌生一种好奇和神秘之感;当你知道如何使用笔墨纸砚书写时,准会对那些千变万化的方法、技巧,而产生一种复杂和微妙之感,当你学会使用结构原理和章法手段营造较完美的作品时,准会对那些既严谨又活泼的行为举止,而产生一种寻规游艺的趣味感。

顿悟,也称灵感,即顿然领悟。

它是指通过体现精神目的的直觉领会而获得的突然的领悟和一种意识状态。顿悟得来不易。如果说习创过程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话,那么,顿悟则是此线中的闪光点,如果说习创是百米赛跑,那么,顿悟则是冲刺的那一瞬间。正所谓耗纸三千,得精一帧,素有修练十年,偶悟一瞬之说,唐书家虞世南曰:“机巧由于心悟,而不可以力取;立妙资于神通,而不可以强求”;精品、神品、妙品往往来自于有意与无意,经意与不意之间,来自于无形的潜意识之下,产生于直觉领会的突发臆想之中。

灵感需捕捉,在不断地创作实践中为什么许多作家随身携带日记本,一旦有了巧妙构思和新奇想象及时记录下来,不然,回头再写兴许就记不起来了。书法创作也是如此,一帧精品佳作有时就在那一个瞬间尽兴挥就而成。虞世南又曰:“书法既得其传,必有所悟,乃能造微而自得,要在念念不忘昔人观舞剑,荡桨、听鼓吹、江涛而触彼通我,遂臻神解。此最上乘也。”

灵感往往又来自于闲适、逸趣之中。一般悟性高的人,他会很有激情和灵感,使创作出来的作品灵气十足

例1,宋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 黄山谷 ﹞ 绍圣 中,谪居涪陵 ,始见《怀素自叙》于石扬休 家。因借之以归,摹临累日,几废寝食,自此顿悟草法,下笔飞动。”

例2,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初学蹊径·悟入》:“悟入之理,正在工夫勤惰间耳。如 张长史 见 公孙大娘 舞剑,顿悟笔法。”

创新,书法的创新,即与古为新,贵在借鉴,推陈出新,

书法创新是当代社会的一种必然趋势,也是中国书法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在书法艺术中,创新意味着与时俱进,与社会变革相契合。艺术家可以通过创新的手法和形式,使书法更加生动、丰富,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他们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书法与数字艺术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时代感的作品。同时,创新也可以体现在书法的内容上,艺术家可以以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为题材,通过书法的表现形式,传递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观察。既能引起观者的共鸣,又能传承书法的精神内涵。书法创新,是书法的创作思想、人文情怀、文化担当、审美风格在作品中的整体呈现,创新的立意就是在传统的基礎上,借鉴古人的精华,发挥自己优势,取长补短,获得与前人不一样的新知与新品,或者说继承发展、发扬光大。

与古为新:这个成语出自《史记·李斯列传》:“夫隆古者荣,扶今者乱。”意思是过分推崇古代而不顾现实,往往会导致混乱。相比之下,“与古为新”则是指在继承古人智慧和传统的基础上,不拘泥于陈旧、僵化的形式和观念,善于创新,使古为今用,开拓进取,推动时代的发展,这个理论与书法创新道理相通。

书法创新、首先有必要溯源,即在继承传统的基礎上,尊重书法之源泉。书法源泉主要包括对书法各字体及其流派的认知,了解书法篆、隶、楷、行、草五种字体的渊源与演变,以及形成的大致过程。“乾坤人,三才分,故皇帝,炎黄尧。始祖先,绳记事,古文字,苍颉造。甲骨镂,铜器铭,损益籀,阁帖考。秦李斯,创小篆,后隶变,系程邈。首章草,汉刘煊,游急就,似剪刀。繇长真,兼工刻,谓张芝,定格调。兴行草,拥二王,兰亭序,第一抄。事至此,各体成,缩称正,行与草。正五种,甲骨金,篆隶楷,非潦草,讲匀称,寻法度,求精韵,达完好。行草书,纳四种,行行草,草狂草,尚意态,追流美,贯神气,趋谐调。常碑帖,或摩崖,或瓦骨,面世早。或竹帛,或绸绢,或纸本,后摹描”。(潘汉平《中国书法三字经》第一章·史体)。

然而,中国书法在魏晋时期就已登峰造极,后来的书法变革都属承继与发挥。从一般意义上讲楷书、篆书、隶书、行书、草书这五种书体想突破古人,想成为一个“体”实非易事。在此我们谈书法创新上的一个“新”字。这个“新”字,并非出新的体种,而指的是新的笔法,新的墨法、新的构法与新的章法等。因为书法创作从字体上创立新体可能性不大,拿现代数字技术字库而言,也拗不过这五种体,一般美术字与印刷体虽然也是创新,但不属于真正意义上书法艺术创作,而多为实际应用范畴,归根结底,也仅是从字型上、字貌上,结体上作了更新与演变,如此说来,书法创新到底存在哪些意义?虽然,创新存在“伪命题”现象。但是,书法创新在笔法、字法、构法、墨法、章法、笔势与个性风格诸方面仍然可以试图刷新,于是,从而给书法家及爱好者提出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

书法笔法是其技法的核心内容。笔法也称“用笔”,指运笔用锋的方法。字法,也称“结字”、“结构”,指字内点画的搭配、穿插、呼应、避就等等关系。章法,也称个布白",指一幅字的整体布局,包括字间关系、行间关系的处理。

其实所谓的书法是由笔法和结法组成的,笔法指的是在使用中锋的前提下,体现笔画的力量,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功力,它包括提摁控制、速度变化、折转技法、力素的配合使用等内容。结法即字体的合理结构方法,里面涵盖包括了真、草、隶、篆不同的书体,当笔法应用于文字书写时,就形成了很多人概念中的书法,笔法才有了价值,结法才得一实现。

从这几个层面去会意与显新,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的风格书法作品,便是书法的一种“颠覆”与“承传”的表现,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创新。纵观中国历史,大凡书法大家对书法的颠覆或承传,不破不立,标新立异。或者说推陈出新都是讲的这几个方面的突破。

秦代李斯的小篆则是在石鼓文及大篆的基础上,改变原先笔法、字法与构法而成,其中,李斯的篆体代表作有《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珂石刻》、《会稽石刻》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李斯的篆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他的字体工整端庄、流畅,笔画之间的距离相等,整体感觉非常稳重。其次,他的用笔非常独特,常常在字的结构中加入独特的装饰性笔画,增加了字的美感。例如,他常常在“人”字的左右两边加上一条小弯曲的线条,形成了一个非常别致的构图。他还常常在字体的结尾处加上一些点线装饰,使字体更加生动。再次,那就是他善于将不同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独特的结构。例如,“自”字就是由“目”、“自”、“木”三个字组成的。这种结构的创新,让其的篆书更加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李斯的篆书再一个特点,就是他非常注重笔画的形态和方向。他经常通过加重或轻柔笔画的粗细来表现出物体的轮廓和纹理,同时也能表现出物体的阴影和立体感。

隶书始祖程邈,他的创造在于,保留了篆书的基本笔法而变化字的形体,在起笔收笔上不失篆书的运笔法则,在字的形体上由长方变为扁方,加上蚕头燕尾等波折的笔法嬗变而成,导致后来发展成隶书的的高古遒劲与隽秀清丽“2大路”、“6大派”和25种艺术风格。关于隶书,笔者写有一篇《历代隶书撷精》读书笔记,主要对自秦朝至中华民国千年以来历代九十七种隶体碑帖字的特征、风格、用笔、结构、神韵及其影响、作用和地位的一些认知,重点为汉隶与眀清隶书的学识浅见,大体上探明清朝伊秉授的隶书,融合了《郙阁颂》、《张迁碑》、《衡方碑》等汉隶名碑的优点,形成了自己严而不刻板,凝重而有韵致,夸张而合情理的隶书风格,独树一帜。金农自创的“漆书”在用笔、字形、墨法诸方面作出更大的夸张。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金农墨”浓厚似漆,使得书写出来的字凸出于纸面。使用的毛笔类似于扁平的刷子,蘸上浓墨后,行笔方式类似刷子刷漆,即只折不转,形成独特的书写风格。郑板桥书法遒劲,力透纸背,揉隶、楷、行、草为一体,自号“六分半书”乱石铺路在构法与章法上都有颇多的创新。

楷书,汉末三国时期的钟繇的楷书,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南朝庾肩吾将钟繇的书共列为“上品之上”。钟繇对书法的章法和结体有深入周密的研究。其书巧趣精细,茂密幽深,自然天成,无雕琢气。其楷书笔法和结体带有浓厚的隶书气息,风格古朴,被历代奉为楷模,锺繇书法无真迹传世,有影印本《荐季直表》及刻帖有《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墓田丙舍帖》等传世,唐张怀瑾在《书断》中则评其书法为“神品”。钟繇的楷书经过“二王”的“永”字八法的揉合与通变,再加快书写的速度,增加用墨,用笔及章法上的创新,到此时逐渐形成中国书法正书篆、隶、楷的基本格局。到唐朝至宋元的楷书颜体、柳体、欧体、赵体、被称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類)之一。至清代何绍基、现代舒同的字,在借鉴颜真卿楷书风格的基礎上都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他们虽然借鉴了颜真卿的楷书,但也不尽同颜楷,比颜楷来得更洒脱灵动,圆润和美。其实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也都是学颜真卿的,这四位书法家对颜真卿的字都有不同程度的借鉴与创新,他们不仅在楷书,在行书方面的要素上有了新的见解,增添了不少新的造化,甚至超越。

行书,“二王”的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其著名书法著作有《兰亭集序》等,世称"书圣"。其子王献之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历史上行书大家赵孟頫,文徵明、王铎均为借鉴“二王”的字意、墨法与书风,在字的结体和作品布白上也有大的突破

草书或狂草,唐代孙过庭的《书谱》概总为:“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有二王之妙”。唐代书法家,擅长草书,喜欢饮酒,世称“张颠”,与怀素并称“颠张醉素”,张颠素狂,张旭、怀素,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们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二者在唐代齐名,世人称其为“草圣”,千百年来,他们的草书一直被书法领域倍宠,轨物范世。

书法的创新五体皆可,也有相当的空间,需要凿掘。不过,相对而言,最好的书体还应该是行草、草书或者草隶,尤其是草书或狂草。因为草书是书法的本位,至高无上,草书是书法五种篆、隶、楷、行、草衍变、发展规律的最终端,它能体现创作者的最高境界,最能反映创新者的心境与意境。而书法艺术的意境是书法艺术作品的灵魂,它使作品氤氲着灵虚之气,意境的创造基礎表现为语言寓意的模糊性、审美时空的无限性、格调审美的超逸性。简逸玄淡而饱蕴张力的线条,旷达空灵的构图是意境创造的关键。书家具有“道”冥合的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才能使作品意境天成,而达到天籁自鸣的自然之境。

例如“毛体”的书法艺术所采用行草和狂草书体,是借鉴怀素与张旭等书法大家的核心内容,创造出磅礴气势、汪洋恣意、力拔五岳的书法意境,给古老的书法艺术开一代新风,也闯出了一条书法艺术创新的新路,为当代书法艺术创新树立了榜样和信心。成为书法艺术创新的典范和楷模。其书法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其形式和风格上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体系,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华优秀文化中的瑰宝。

据悉,陈海良草书在当今书坛影响不小,有人评价其的书法超过古人,尤其是草书或狂草,与否?人云亦云,笔者未作深入研究亦不好妄作评议,但,有一点毋需置疑,既然,陈海良书法展在全国一路展开,且得到业内人士的认可,说明他的书法崛起与创新,基本形成自已的书法风格,也离不开书法创作的基本原理,尤其是草书的字法、墨法、章法等要素,适合现代人精神文化审美之需求。近日《书法报》署名也狐禅文《陈海良——一件“尚工”》评说“在结构和章法上,《中庸序》也跟历代草书拉开了距离——很少存在独立意义上的字,每个字都无行无列地“散”在了整体当中,伴随很多感性的“打点”,浑然天成。《中庸序》也不仅仅只有技法,因为技法和精神内涵等是不能绝对分开的。不存在只有技法的好技法,技法和精神内涵只是占比多寡而已。有人一面说陈海良只有技法,一面又赞他技法好,真是自相矛盾!《中庸序》和全场其他作品之为展览而作的浮躁心态也已大大减弱(后来得知,陈海良自言写《中庸序》“喝了一斤白酒”和“两大罐最高容量的咖啡”,参考了绘画手卷的构图章法,要进入“魔幻感觉”,作品“像一片片白云一样过去”“值得远看”等)。评者用诗一句“草成魔幻化虚空”对此幅草书《中庸序》画上句号。

书法的创新,从技艺层面理解,还可体现在各种字体之间相互揉合和协调组合,体现在各体笔画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变化,通常情况下各体本身点画内部的通变及体与体之间神形上的合理搭配,如篆与隶、楷与行、章草与隶书、行与草之间的渗透、穿插,避让、呼应、相交、置换、叠加、反向、大小、虚实,血肉、筋骨、长短等构法与字法原则,如郭沫若评价鲁迅的字为“熔冶篆隶与一炉”,不仅对鲁迅字的神形、用笔、笔意作了肯定,同时,也估价了鲁迅书法创新的相当艺术水平与赏研价值。

综所上述,对于书法创新者而言,要熟悉与掌握前叙内容,更多碑帖若有需求,则一定要深入地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甚至尽心尽意尽力去涉猎与研讨,并通过反复实践加以创作翻新。我们讨论推陈出新并非一句空话,前叙的历代书法精英和才俊,他们在书法上的造诣与史认,都是我们书法艺术创新的源泉和根基。离开这些,谈书法创新势必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