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汉平的头像

潘汉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8/01
分享

言传身教

受祖父教诲国学的片片记忆大多又根植于童少时期,成人后每每与祖父相遇,祖父仍然一如既往,尽心尽力。在祖父身边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磨光了的是岁月,收获来的是果实,祖父的教诲就如同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让我在文化艺术的学研中不断探索,受益终身。

解放前,祖父就读“私塾”七载,学业有成后,恪守“塾师”这个职业十五个春秋,教学相长。练就一身本领,有较为成熟的教学经验与方法,长期积累存藏了不少的古代国学的书籍。如中国四大名著和《大学》《中庸》《论语》《左传》《史记》《诗经》等,在中国十年特殊年代里,祖父压抑着自己的内心与情愫,将这些视为“四旧”的书籍付之一炬,最后只保存1931年用六块“袁大头”买下的两本《辞源》,然1990年此书因故失火被焚,留下遗憾。这些被烧毁的书大多是“塾师”业内的教学课本,后来,为此祖父亦十分叹惜,如今说起,我也觉得这种偏激的行为荒唐可笑。

祖父不仅是我书法上的启蒙老师,而且他还是我童少时期快乐成长的引路人,是我学习传统文化的好榜样。他传授的一些国学文化内容,主要包括《四书五经》以及其它诗文书籍知识,其中,至多的还是孔孟之道的儒学思想读本,同时兼授书法。因我与祖父的特殊关系,祖父对我的传教不是那么呆板,有点近似现代家教“一对一”的模式,然又不尽相同,既无具体时间长短规定,也不定时定期定量的进度安排,来得比较松散、随机、灵活。祖父的辅导教学很专门认真,他用《神童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来激发我的读书热情,用“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等至真至诚的道理开导我,在他的身上我学到了不少宝贵的传统文化知识。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和成语典故“孔融让梨”“孟母择邻”“临池不辍”“克已复礼”以及科举及弟,“状元”“榜眼”“探花”等许多词语和相关知识均为这个期间祖父给予的传教。

祖父长期沉浸于读书氛围中,尤其擅长文言文,平时喜欢之乎也者,言辞凿凿。起初,对于这些我不太懂,不感兴趣。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等,而对他讲解的《百家姓》《千字文》总是聆听得比较细致。年少时,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百家姓“赵钱孙李”,把赵姓放在最前面,他给我讲《百家姓》是宋人所作,而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姓赵,原来如此,这才将我心揣多年的疑惑破解了。

祖父平时文质彬彬,儒士意气,言语不多,可句句是经,出口成章。如“食不言,睡不语”“人不学、不知义,玉不琢,不成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等。初听起来,似懂非懂,几经他的讲解,方才理解个中道理,不知不觉慢慢地开始喜欢听他之乎也者已焉哉了。

潘氏家谱九修编佐记载,有高度概括祖父生平的一段文字,“其赋性憨厚,光风霄月,好声好气,雄才大略,生花之笔,墨迹淋漓,曾书吾祠堂'天下为公'四字,深受新四军某部团政委的揄扬,劝其投笔从戎,先生谢绝,仍然从事私塾之教,解放后曾任古塘乡秘书”。依此,结合实际情况,对我的谆谆教诲祖父身教方面的修为归纳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书法教学的示范性,中国书法是我中华三大国粹之一,本身祖父对翰墨有着深厚情感,他愿意向自己的学子们传授写字技艺,尤其对我这个至亲孙儿关爱有加,心甘情愿投入注意力。具体说来,对于写字的姿势,执笔方法以及运笔的技巧,手脚肢体的如何灵活运用,他会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教。比如写字坐姿“一寸一尺一拳头”,一寸是指手执笔下端小指离桌距离一寸左右,一尺即眼晴离桌面距离一尺左右,一拳头为胸隔桌沿一个拳头的室隙左右,这些他会一一示范,让我照做。再到字帖的摹临,他则让我站在身边细心看他每一动作步骤以及每字的写法,一边写一边讲,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慢慢道来,把基本原理讲得清楚、明白、透彻、了然。

二是日常生活中的模范化,祖父德高望重,家风纯正,朴素无华,他与祖母金婚50多年,相濡以沫,互敬互爱,夫妻情深,温暖相随,当年的“塾师”在乡村皆有口碑,学生弟子面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形象良好,祖父性情温和,好声好气,待人真诚,为人厚道,注重礼数,在儿女子孙面前两老很少红过脸,即使遇上家里不顺的烦心事,勇于担当,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总而言之,祖父的身教方面的点滴行为举止体现出儒家传统思想的精髓。

祖父治学严谨,墨守陈规,时而又显迂腐,但总又会显示出正的能量。春节即将来临,腊月二十八,清晨吃“团年饭”成为习俗,我帮助摆好桌椅板凳和碗筷勺匙,正要上席,祖父一声吼,“等一下”,他对着桌子缝左看右瞧后说“桌不正不席”,他移动桌子后,还作了一个坐席的示范,我拿他这个老古董无辙,只好重整。一会儿,上菜了,也许是祖母疏忽,把大块肉切斜了,祖父用筷一指“肉不正不食”,当时我在暗衬,哪来这么多清规戒律。我不好怪祖父,只怪孔夫子磨人,提出这些主张,其实,它不仅是儒家的饮食主张之一,更是古代礼法的一部分。

之后有想,祖父是对的,“桌不正不席,肉不正不食”,本出于礼数,实为严谨,如治学读书,写字临池,无不如此,案乱,散精失神,极为不利。其实,肉不正不食,还有另一层意思,出自孔子的养生之道。意思是说吃的东西要注意食品卫生,对身体有益。那么这个“肉不正”是指肉不新鲜,割得不正,买得不好,对身体有害无益。

祖父教导有方,诲人不倦。我读高中时,在我家的一天,他说“汉儿(我的乳名),你现在读高级中学,我出上联,你对下联,好不”,我说不会,接下来他用毛笔书写了这副对联的上联“客官寄宿穷家寒宵寂寞”,递给我,叫我夺张凳子好好坐在他的身边,看他的坐姿和执笔方法,我照做,琢磨好久,对不上,他说那我就揭迷吧,他就正儿巴经的坐在那里,一边读,一边写,“冢宰安宁富室宇宙宽宏”,下联写好后,又讲解此联寓意。他叫我仔细读了一下对联,看看对联有那些特点,原来很有意思,联中每字都是宝盖头。他又说,不过这副对联反映了封建社会嫌贫爱富、趋炎附势的一种腐朽没落的思想,在学习时我们要带有批判性的认知,他这样点破,我如茅塞顿开,倒却以为此联仍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我望了望祖父,会意一笑,真是一个执着率真的老头子,我景仰他,敬佩他,他无愧于我辈学习传统文化和赋诗吟联的好导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