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孟的头像

潘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1/11
分享

橘树下

橘树下

橘树的一季轮回中有两次盛大隆重。一次是开花的时候,别看那花儿白白小小不起眼,每到四月春意浓时,与之相应的是橘树花开浓郁的香气。那香味儿比秋天满街的桂花还要再浓上几度,时常不知道橘树具体长在哪个角落,有意循香而去,兴许才能找到。比起这香味儿,橘树“本尊”就很平凡啦:椭圆的绿叶子、枝条上还有刺儿,枝干也不粗壮,瘦瘦小小地聚在一起,凑近一看,树牌上还挂了这一品种的名字—“香泡”。太贴切。橘类的花香,包括柚子、柑橙,花开时总是如此高调,在春花里外形虽不算貌美,却以自己的方式让过客无法忽视呢。

第二次隆重是结果子的时候。晚秋初冬,路边的院子里挂满了圆乎乎黄绿色的果子,一个挨着一个,光滑饱满、热热闹闹地挤满了树枝。“硕果累累”原来就是这个意思呀!会令人发出这样的惊叹。屈原的《橘颂》里说它“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那青黄饱满的颜色,在秋光辉映下确实是绚烂若彩霞吧。精纯洁白的外皮内皮层层保护着甜美的果肉,像守护着心中的“道”。屈原认为橘树的“道”是受命不迁、固守南国,是独立清醒于世、不同流合污,是清心自慎、秉得无私,让自己的品行与天地一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他也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种“道”。

蒲松龄也在《聊斋志异》里讲过一个关于橘树的小故事,道士送了一盆小橘树给刘县令,县令嫌太小不受,转而赠给县令女儿小刘。六七岁的小刘很是喜爱呵护,父亲离任时女儿很舍不下橘树,最后坚持让家人移栽到院子宽阔处才肯走。后来小刘嫁人了,丈夫庄氏也到曾经父亲就任的地方当县令。没想到心心念念的儿时橘树长得很好,“已十围,实累累以千计。”橘树用硕果累累报答她的知己知遇之恩,只是人们告诉她一件奇怪的事:过去你父亲离任后的这么多年此树从未结果,这是第一次结果。而小刘夫妻呆在这里的每一年,橘树都是“繁实不懈”,只到了第四年,“憔悴无少华”,小刘于是知道丈夫要离任此地了。果不其然。

这个文言文故事很短,原文读来却很感人。一棵橘树用硕果累累来表达它强烈的情义,万物有情,人更当如此。小刘也一定是一位充满爱与善意的姑娘,长大后也并未忘却幼时关爱的橘树,知道丈夫要去故地做县令,因为要见橘树这位“故友”而“心中大喜”,是一种知己之间的“双向奔赴”。

橘树在蜀地很常见,价格也很便宜。这时节彝族新年前后,回娘家的女儿背篓里除了肉,也会捎些市场上最多的橘子。彝语里提到的一些常见水果,多用汉语谐音“音译”,我们称呼橘子为“柑子”,小时候一直以为是彝语的专有名词,后来才反应过来应是音译。

记得今夏很热的时候,因为记挂一件烦心事儿徒步许久,烈日下四处无遮挡,终于看到一棵树,站在树下避暑继续想那个问题。也许是这一刻荫凉宁静、心里舒坦多了,抬头一看,是一棵无人打理的“野生”橘树。那时花已谢、树看起来瘦小,不过此时节它是否也是青黄圆果挂满枝、展示着它这一季的盛大隆重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