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法好的头像

杜法好

网站用户

小说
201902/13
分享

《长生国》 第七章 人生快事

第七章 人生快事

这一年,曲长生已经二十三岁。

这一年对大清国来说,是大灾之年,全国各地都闹起义和拳,连当地乡里也兴起入团练拳之徒。没过几天,听说县城教堂被义和拳点火烧了。又过几天,听说县城西北二三十个练拳的小孩被杀。似乎洋人惹不得,可洋人为啥都跑到中国来?听说光是为教堂之事,县里就抓了好几十人,街上行人但凡可疑的,县里都要抓。对于教堂被毁,听说洋人列了单子要求县衙赔偿,数额多达好几万两银子。

世道之乱,令生意也无从经营,因为不敢到处走动,生怕遇到天灾人祸。因此无论同丰号还是街上其它商号的生意,都是疲于应付,有些甚至入不敷出。

在这种状况下,曲长生对于生意的念头也淡了。他一度想退出同丰号,可又顾念两位族叔对他信任。此时他年纪也不小了,只要在家吃饭,爹娘又再三地劝,他的心思也有所松动,心说,可能真是遇不上月月那样的姑娘,这辈子,只能留个遗憾?便同意爹娘给找媒人,只提一个条件,亲事不能由爹娘自定,必须得他见过面认可才行。他爹他娘闻听,早连连点头答应。

他家前些年早盖起四间一色青砖的新瓦房,还套了青砖院子,这样的人家,不说大富大贵,也算是有些门面吧!再加上他远近闻名的大号,上门说媒的自然不在少数。但婚姻似乎真是有缘分牵着,有头有脸的姑娘也见了几个,有些是富户人家的,有些是穷人家姑娘,一个个肥瘦俊丑不同,总不上他眼里。转眼一年又要拖过去。

长生,这有钱没钱长得俊长得壮的你都看了,到底想要找个啥样的?他爹他娘开始犯愁了。世道混乱,他们可就他一个有本事的儿子,要是出点啥意外,曲家香火不就断了?

爹,娘,不应急,真要想快,说到眼前就到眼前。曲长生毫不在意。

还真应了他的话。眼瞅着到八月十三大集,正是过仲秋买月饼果子的时候,这天上午,曲典礼的儿子曲长全、曲典乐的儿子曲长金,他的二姑娘曲长敏,还有曲长生等人,都在店里给客人包月饼,门口突然走起来一个清清爽爽的姑娘,手里挎一个白柳条篮子,清清脆脆冲曲典礼叫一声:姨父,俺娘叫俺给你送烧鸡过来。

哟,是素文哪!年年都是您哥给我送烧鸡,今年咋是你来了?有好几年没看见你,现在越长越好看了?曲典礼跟他打完招呼,又回头跟曲长生介绍,却见他两眼早已发直。长生,这是俺外甥,她家是即墨那边的。

姨父!姑娘羞涩地一低头,再抬头,意外和正在包月饼的曲长生四目相对。曲长生也是被她刚才清脆的叫声给吸引了吧?只是一抬头,立刻被眼前的姑娘给吸引。哦,这叫什么?这就叫做缘分?这两个字的含义真是太厉害了,天底下无论谁跟谁成,都是缘分在牵着线儿。曲长生做梦也想不到,他的缘分原来一直藏在曲典礼的铺号里。

接下来的事情似乎顺理成章。曲典礼在把外甥素文介绍给曲长生认识之后,立刻找人赶大车走漫水桥过大沽河去请素文父母过来,又叫曲典乐赶快把曲长生父母喊过来。

曲典乐一直在一旁瞅着,有点哭笑不得,把曲典礼拉到一边悄声道:哥,你这把事弄得是不是太急了?咱家婚姻大事,一向三媒六聘,这一项一项都是规矩,马虎不得。曲典礼笑道:兄弟你此话差了,这件事真是怨我,我早知道俺大姨子家有个女外甥,可咱不是经营铺子?长年不上他家走动,谁想到咱长生的姻缘会藏在这儿?早知道这是缘分,我还早叫俺外甥过来,说不定现在连外孙都抱上了呢!

他嘴里像是笑话,内心可是有更深一层意思。现在,他感觉在生意上对曲长生已经产生了依靠,既然有如此机会,要是能跟他攀成亲戚,岂不更加让他服服贴贴地在铺号里做事?

天到晌午时,一对年轻人的双方父母都聚齐了。八月十三的大集,只是赶到靠晌就散了,铺号里现在也无杂人。曲典礼特意请大家在八仙桌前坐下,又切了两斤五仁月饼用盘子装上,放到桌子中央。又从铺号挑最好的茶叶沏了一壶,分别给大家满上。到此时,大家围坐在一起,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曲典茂跟着儿子多少见过一点世面,一看见素文,心里早满八个意。再瞅瞅两个不认识的男女,大概是她父母,穿的虽然不是绸布衣裳,也都是崭新的布衣裳,再看看脸色,也算是红润,看样子家里也不是一贫如洗。至于素文的父母一见对方家人穿着,也是无话可说。两家子人都知道是啥意思,仓促坐到一块儿,都开不了口。尤其一对年轻人,你瞅我一眼,我瞅你一眼,早把小脸儿挣得通红。

哎,哎,你们都不说话是吧?那行,还是我来说,说实话,这婚姻大事,是每个人一辈子最大的事,所以咱老祖宗从来不敢马虎。我的意思是,今天把大家伙叫到一块儿是有点不太讲究,可这缘分上的事情,你只要说到了,那就想跑也跑不了。既然跑不了,那咱还拘那些老礼干啥?要不这样,你们要是有不愿意的,赶紧说话,有没有?都不说是吧!都不说就是愿意。咱三媒六证一个不少,我算是女方媒人,典乐你算是长生的媒人,再就是下聘,咱长生就会文书,再不行请塾学曲先生过来,他可是咱县里的秀才……

奇怪吧!那是在什么年代?那时候凡有点头面人家,对婚姻大事无不庄严隆重,偏偏到曲长生这边,竟有一点儿小小的诙谐。不过曲长生挺喜欢曲典礼这股子痛快劲儿。自从进了铺号,似乎无论啥事情他比曲典乐都痛快,这是他愿意跟着他们做事的一个原由?

在曲典礼的安排下,很快定下纳礼问名纳吉等日子,迎亲的日子是在十月十二。一切准备就绪,两家各自散去准备。日子过得也快,转眼到十月十二,这一天,曲典礼和曲典乐把铺号另外安排家人看着,特别把大枣红马脖子上系了大红绸花,牵到曲长生家请他骑上。今天的曲长生穿戴也是不俗,身上的绸布长衫是上县城裕丰号量身定做的,头上戴的礼帽,是他托人从青岛捎回来的。听说青岛已经被德国人给占了七八年?以前只知道平度、胶县和即墨,曲家庄大集的繁华正是得益于处在此三县交界之处。这几年德国人开始经营青岛,许多商贾向那里云集,居然发展成为新的繁盛之地?

现在,曲典礼亲自充当司仪,指挥八名吹鼓手在前面开道,曲长生骑着高头大马,身后跟着两辆马拉大车,前面一辆大车上铺着红绸面的被子,后面一辆拉着聘礼。村里围着看光景的有上百人,许多小伙子,都瞪着曲长生不说话,恐怕心里在想,都是男人,他们在家种地,这小子为啥就是做生意的料?看起来,这种地的营生怎么劳累也比不上生意经。

没有人了解曲长生现在的内心世界。他其实无比紧张。虽说他和素文是当面相识,可直到现在,他也没跟她说上一句话,两个人现在所拥有的,只是眼神和灵魂上的一种交流。冥冥中,他完全认定她了,她的相貌里稍稍有一点月月的影子,同样是大眼睛,同样是瓜子一般的中国美人脸。而她清脆的声音,却比月月更加动听。想不到,自己一直拒绝婚姻,原来是她在一直等自己……

迎亲的队伍顺着大沽河走出三里,又穿过一条农耕小道,再经过乡驻地,才到达素文所在的村子。队伍一进村口,立刻响起鞭炮声。观看迎亲的人群,望着高头大马之上的曲长生,一齐惊奇地喊,这不是曲家庄同丰号的伙计吗?有人立刻跟上,说这个伙计可不简单,方圆几十里,几乎没有人做生意能比得过他。他们还想议论几句,可是更加响亮的鞭炮响起来,把所有人的议论都盖住了……

稍显热闹的婚礼,平静而又美好的新婚之夜,两个年轻人足足聊了半宿,一个说小时候开心的故事,另外一个说自己到塞北大漠时的风光,说在住客栈时遇到的惊心动魄,又讲述自己从商之后的许多曲折小事,包括从一匹浑身冒汗的白马身上赚到六百多贯……

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依它的规律而发生,根本无须赘言。虽然后来的日子,也有些生活上的磕磕绊绊,甚至还有提心吊胆的不幸之事,被迎娶进曲家大门的素文,居然三年肚子都没有反应。一家四口人,三口人眼巴巴盯着她的肚子,直到第四年,才见一点点隆鼓起来,又一年之后,顺利地产下一个继承了她所有优点的清清爽爽的儿子。

    曲长生读过书,他内心也希望儿子成为读书人,可以做顶天立地之事,因此思谋再三,给儿子起名叫曲书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