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门是高雅艺术,说不好听点也是少有人看的剧种。现在快餐文化盛行,雅文化大音声稀,但《立秋》是个例外。
这是一曲时代悲歌,凄婉中令人潸然泪下;这是一支铿锵之曲,悲绝中令人肃然起敬。在雄厚沉闷的开场乐声中,帷幕缓缓升起。古朴萧索的晋商大院——青砖高墙、照壁临门,石狮石鼓分列,庭院层层幽深。就象走进了乔家大院、曹家大院、王家大院。熟悉的场景容易使人产生联想……一个个山西汉子骑着小毛驴,哼着走西口,背着干粮袋,走出杀虎口,落脚内蒙古茫茫草原、大漠,甚至远到蒙古、俄罗斯。正是这些吃苦的山西人用双手和智慧创造了“纵横欧亚九千里,雄称商场数百年”的罕见经济奇迹。他们被人们称作晋商。晋商是个响亮的名词啊。乔致庸、渠本翘、雷履泰等商界巨子名垂青史;晋商又是一部经济学巨著,有深挖不尽的宝藏。
这是个多事之秋。叱咤百年风云、汇通天下的丰德票号面临危局、在风雨中飘摇。马洪翰恪守祖训,坚定信念、独撑危局,誓为丰德护牌守局,靠祖上积累的家财破产偿债,实现了晋商“纤毫必偿,诚信为本”的承诺。舞台上艺术地演绎着晋史晋商晋风晋貌的感人故事,诠释着千百年来在黄土地上生活着的一代代铮铮铁骨、宁折不弯、重信守诚的三晋人生格调。舞台下唏嘘惋惜,更有人泪流满面。激动时掌声如潮,经久不息。幕将落,台上台下同声吟诵:“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勤奋、敬业、谨慎、诚信”。
为什么《立秋》今天受人欢迎?公演已200多场,曾三进北京,四下广州、深圳,巡宁、沪、杭,博彩台湾,观众超20多万,创近年来话剧演出界的场次记录。获第9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和导演奖,第16届上海白玉兰戏剧奖、表演艺术主角奖。
《立秋》获得成功,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文化理念互相碰撞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该剧把握住了晋商晋人的“诚信”之魂,契合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立秋》扣准了时代前进的脉搏!
诚信一词本也平常,或者也可说是做人起码应有的道德,这个标准也并不算高。古语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一言九鼎”、“一诺千斤”等,意思也都在“信”这个字上。因而说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晋商之成功,讲诚信是最主要的成功因素,也是晋商能创曾经辉煌、纵横商界200多年的关键。但反观当今,我们市场经济搞了几十年了,诚实守信这一基本规则有多少商家做到了,一些事往往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譬如说,农民们辛辛苦苦地跑到城里打工,抛妻别子、披星戴月,挥汗如雨,到头来挣不到工钱-----叫拖欠,拖来拖去,欠来欠去,成了白条,说白了就是赖帐坑人。一到过年过节讨薪的民工数不胜数,政府要专门发文督促解决,最严重时国务院不得不下命令解决拖欠农民工资问题。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而如今,敢拍胸脯说这话的硬气人有多少?欠债的是爷,要债的倒成了孙子,黑白颠倒,匪夷所思。再譬如,到法院打官司,官司赢了自然高兴。但拿着判决书,楞是要不上一分钱,法院判决书也成了废纸一张,这叫啥事?再譬如食品问题,一些不法商贩将保健食品吹得开花乱坠,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专骗老年人。更有甚者将罪恶之手伸向婴儿,把饮料当奶粉卖,再现“大头娃娃”事件。诸如此类,不讲诚信之人,不做诚信之事,当今社会不胜枚举。与《立秋》中的主人公岂可问日而语?此也足见《立秋》感人之处、发人心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