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丕温的头像

张丕温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7/06
分享

鸡黍之交与菊花美酒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过故人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大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多年。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应友人之邀做客其田舍的生动记录。诗人以极简省的笔墨,不饰雕琢、自然无痕地展示了一幅恬淡静美、暖意温馨、感情真挚的田园生活场景:

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他到田舍做客。诗人兴致勃勃赴约,看刻的是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庄,远处山郭外青山隐隐横斜绵延。主客二人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推杯换盏,吃着可口的饭菜,喝着陈酿的美酒,叙谈着田间耕作的快乐,好不惬意。饭毕新约,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诗人再到好友农舍同赏新菊,共饮菊花美酒。

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赏心悦目,一段把酒言欢的友谊佳话宛如一幅恬淡冲和而十分温馨的水墨画,千百年来感染着一代代的读者,也演绎出了后世感人的佳话——鸡黍之约伴菊花美酒。

诗中首句“故人具鸡黍”看似平淡,但“鸡黍”一典却大有来历,它是诚信守约的代名词,成为八拜之交的重要一交,即鸡黍之交。

“鸡黍之交”典故出自范晔《后汉书·独行列传》。大致内容是:东汉山阳金乡人范式(字巨卿),年少时在太学学习期间与同学张劭(字元伯,汝南人)是好朋友。二人结束学业,一同回归故里。分手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之后,我将去拜访你的尊亲,见见你的家人孩子。”于是两人约定了相见的日期。两年后,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劭对母亲说明情况,请求准备好酒菜等候范式。张母说:“已经分别两年了,相距千里,你怎么能相信这话能实现呢?”张劭回答:“范巨卿是诚信之士,一定不会违约的。”张母说:“果真这样,我就为你们杀鸡煮黍,备菜酿酒。”到了约定的日子,范式果然如期而至。他拜见了张劭的母亲,和张劭相聚饮酒,尽欢而别。

后来范式做了官,任山阳郡功曹,和张劭一直未再见面。此时张劭的多年旧病越来越重,他的同乡郅君章、殷子徵每天早晚都来探望他。张劭临终时叹息说:“很遗憾不能见到我的‘死友’”。子徵说:“我和君章尽心尽力照顾你,如这还算不得‘死友’的话,还有谁算得上呢?”张劭说:“像你们二位这样的,是我活着的朋友,而山阳的范巨卿,才算得上我生死相交的朋友。”不久他就去世了。一天,范式突然梦见张劭戴着黑色的帽子,帽子上的带子也没有系上,光着脚,对他呼唤道:“巨卿,我已经于某天死去了,过几天就要下葬了,就此你我永远阴阳两隔。你即使没忘了我,也见不到我了。”范式突然惊醒后,悲伤叹息,流泪不止。他禀告了太守,请求前去奔丧。太守虽然不信,但也不愿违背范式的心愿,就答应了他奔丧。范式脱去官服,穿上与朋友相见的衣服,为赶上张劭下葬的日期,快马加鞭,急速赶路。范式还未赶到,葬礼已经开始举行,下葬的时候,棺木怎么也放不进墓穴。张劭的母亲抚摸这棺木哭着说:“你还有什么祈望吗?”于是就把棺木停在外面一段时间。不久就看见有白车白马,一路号哭而来。张母远远看见,说:“这一定是范巨卿到了。”范式赶到后,叩拜行丧礼,说:“元伯你上路吧,我们各自走在生死两条路上,就此永别了。”来参加葬礼的有上千人,全都流下了眼泪。范式拉着棺木上的绳子走在前面,棺木才开始移动了。范式留下来,为张劭修好坟墓,在墓地周围种上树木,一切收拾停当,才离去了。(据《后汉书·独行列传》原文改写)

范式诚信赴约、为死友下葬的故事在当时广为流传,成为千古佳话。范式、张劭这种生死相约的诚信精神感人至深,北宋时成为文彦博所言“八拜之交”中的第四拜“元伯巨卿鸡黍之交”。元代又被杂剧家宫天挺改编成《死生交范张鸡黍》的杂剧,从而流传更广,后来“鸡黍之约““鸡黍之交”便成了诚信守约的典范。但这还不是最终的版本,到了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喻世明言》中又添加了新的内容,故事也更曲折有致、生动感人。其梗概大致是:

东汉明帝年间,金乡范庄有一个赶考的举人叫范式,途中不幸染上风寒,住进一家客店。恰巧,河南汝南县也有一个赶考的举人张劭,与范式同宿一家店里。范式在张劭的精心照料下,很快恢复了健康。范、张二人遂结拜为生死兄弟。由于耽误了考期,二人约定明年同去洛阳重考。次年,二人同去赶考,结果双双金榜题名,进了太学。两人在太学期间,朝夕相处,互相照顾,亲如骨肉。不知不觉三年已过,毕业时正值重阳佳节,二人达成一个约定:就是往后每年的重阳节这一天,兄弟二人隔期互拜尊亲,杀鸡煮黍以待。从此范张二人重阳“鸡黍之约”,多少年都雷打不动,严格遵守,从不误约。

后来,范式年老辞官回归故里,因忙于事务,一时疏忽忘了“重阳鸡黍之约”的时间,在重阳节这一天,他已无法赶到张家。如果不去,那就违背了诺言。范式寻思无计,就对妻子说:“常闻古人云,人不能日行千里,魂却能日行千里。做人诚信为本,我死也不能失信,要让我的魂灵去汝南赴约。”范式嘱咐罢妻子,遂自刎而死,化魂灵去了汝南赴约。

张劭重阳节这天早已准备好了鸡黍饭菜,专等范兄。可他从早晨等到深夜也不见来人,饭桌旁的张劭迷迷蒙蒙地进入梦乡。梦境中,他看见范大哥正朝他走来。张劭忙起身相迎,让他入座,劝他饮酒食鸡黍。范式却以袖掩面步步后退,不肯就餐。张劭忙追赶范式,不料却一脚踏空,跌倒在地。原来范式托梦给张劭,并将实情告诉于他。恳请原谅轻忽之过,并请即刻动身前往金乡范庄一见其尸,这样他便死亦瞑目。张劭于梦中得知噩耗后,一下子就哭醒了。

张劭连夜起程,白装素裹,千里迢迢,赶赴金乡。数日后到达,一打听果然如梦中情景一样,他就直奔墓地而去。张劭哭倒于地。张令人买来祭物和香烛纸帛,陈列于范式灵柩前。随后,张劭躬起腰身,头朝着范式灵柩,连碰三个响头,就地而亡。众人来不及阻拦,看着已死去的张劭,非常痛惜,在惊愕中,忙为之设祭,备好棺椁把范张二人同葬于一金井(即墓穴)之中。

这个故事还流传到日本,被江户时代著名小说家田秋成改编成了日本版的“菊花之约”。故事情节显然移植于《喻世明言》,只是故事结局变成了:“‘人不能行千里,魂能行千里。’想到此便剖腹而死,今夜魂驾阴风,特来赴菊花之约,万望贤弟怜兄至忱”的结局。

《喻世明言》原作中有这样几句:“二人酒肆共饮,见黄花红叶,妆点秋光,以劭别离之兴。酒座司杯泛荣英,问酒家,方知是重阳佳节。”“有诗为证:手采黄花泛酒卮,殷勤先订隔年期。临歧不忍轻分别,执手依依各泪垂。”“是日早起,洒扫草堂;中设母座,旁列范巨卿位;遍插菊花于瓶中,焚信香于座上。呼弟宰鸡炊饭,以持巨卿。”至此“鸡黍之交”的故事发生时间便定格在九九重阳节,显然是受孟浩然诗影响的结果。《喻世明言》是小说,增添了不少细节描写,从而使这个古老的诚信守约故事更丰满和世俗化,流传面和范围更广,也更便于大众所接受。

那么重阳节与菊花酒有何关系呢?

重阳佳节,我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

我国饮菊花酒最早始于西汉。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九月九日……饮菊酒,祸可消”。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之说。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据明代方贤著《奇效良方》记载:菊花酒是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其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明代小说《金瓶梅》中也多次提到饮菊花酒。如《金瓶梅》词话本第三十八回 “王六儿棒槌打捣鬼 潘金莲雪夜弄琵琶”一章中有这样的描写:“过了两月,乃是十月中旬时分。夏提刑家中做了些菊花酒,叫了两名小优儿,请西门庆一叙,以酬送马之情。西门庆家中吃了午饭,理了些事务,往夏提刑家饮酒。原来夏提刑备办一席齐整酒肴,只为西门庆一人而设。见了他来,不胜欢喜,降阶迎接,至厅上叙礼。西门庆道:“如何长官这等费心?”夏提刑道:“今年寒家做了些菊花酒,闲中屈执事一叙,再不敢请他客。”于是见毕礼数,宽去衣服,分宾主而坐。”

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诸药。

唐代诗人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诗中写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更待菊黄家酝熟”句不仅说明了饮菊花酒的时日,也涉及到菊花酒的酿造方法。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具体酿造方法是,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正如白居易诗中所云是“家酝熟”,看来古人喝得是放置一年的陈酒。时逢佳节,秋高气爽,菊花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而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像这首诗就是白居易约诗人刘禹锡喝酒赏菊的。

由于菊花酒的缘故,重阳节又成了祭祀酒业神的酒神节。如《山东民俗·重阳节》介绍,山东酒坊于重阳节祭缸神,神为杜康。在贵州仁怀县茅台镇,每年重阳,开始投料下药酿酒,传说是因九九重阳,阳气旺盛才酿得出好酒。每当烧出初酒时,老板在贴“杜康先师之神位”的地方点香烛,摆供品祈祷酿酒顺利。

据传张邵死后家人按张邵遗愿,将他安葬于范式墓前,人称二君子墓。州太守闻知,将此事上表朝庭。东汉明帝怜其信义深重,给予褒赠,以励后人,于是赠范式山阳伯,赠张劭汝南伯。下拨银两在范式故地筑坟修庙,即鸡黍镇的“二贤祠”与“范张林”。墓前建庙,号“信义之祠”,墓号“信义之墓”,据说至今山阳古迹犹存。后人念及他们一诺千金、诚信守约的壮举,改当时发生地范庄为鸡黍村,即现在的鸡黍镇。这个发源于山东金乡县鸡黍镇的“鸡黍之约”故事,2009年5月7日被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济宁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10月26日,金乡县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命名为“中国诚信之乡”。张邵所在的村庄河南汝南金铺,后人也垒土筑祠,取名鸡黍台。

这个故事一直为后人传诵,“鸡黍之约”也被视为恪守诺言、践行生死的典范。鸡黍一词,也成为古代文人笔下的常用词。李白《送戴十五归衡岳》:“鸡黍之期,当速赴也。”苏轼《送沈逵赴广南》:“君归赴我鸡黍约,买田筑室从今始。”明小说家冯梦龙于《喻世明言》中,在“鸡黍之约”故事的基础上又融入了重阳节饮菊花酒赏菊却不见友人的新内容,无疑更渲染了悲剧的氛围,深化了故事的主题,数百年来感染了无数的读者。如今重阳佳节年年过,而“鸡黍之约”的故事却鲜有人提及,不得不说是件憾事。诚然,理性地看待这个故事,古人自有其穿凿附会封建迷信乃至“愚不可及”的一面,这是时代绝限的糟粕成分。然而其恪守诺言不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中“信”的典范吗?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如能扬弃其糟粕、吸收其“诚信、友善”的精华,我觉得对教育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是大有裨益的。中学教师在讲解课文时穿插这些古典知识,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弘扬传统文化不无裨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