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彭爱斌,笔名百幸柏、沐风、海滨的头像

彭爱斌,笔名百幸柏、沐风、海滨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103/14
分享

上党广记系列义薄云天之雄山三老礼仪存(三)

路舟原创:上党广记义薄云天之

雄山三老礼仪存(三)

上党,太行天脊。有一座山,为上党南界第一高峰,堪称群山之王,云拥翠盖,崇岭绵延,像一条巨蟒游弋在荫城、西火、南宋的原野之间,这就是峰高山大、雄厚险峻的老雄山。雄山深处,有五间厅堂为一馆舍,上党荫城人李维馨从元朝礼部尚书告老还乡后,将馆舍改建为书院,立先师祠,塑孔子和七十二贤士像,并建了万松亭、知非斋、可己堂,礼部尚书王陵道亲自题写了“雄山书院”的匾额。上党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善廉勤俭,又崇尚儒雅,求学之风盛浓。上党壶关人太子宾客杜斅、上党东火人户部尚书董诚和李惟馨被誉为“雄山三老”,常在书院宣讲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官绅乡民慕名云集,学子人才济济,雄山书院与东山书院、上党书院、莲池书院,并称为上党的四大书院而声誉远播。

明朝时以““官学不修,私创书院,群聚徒党,空谈废业”为由,禁约毁院,以正人心。雄山书院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声望很高,禁是禁不住的。在李惟馨家族的苦心经营和乡民鼎力维护下,书院依然聚纳生徒讲学,儒士名流来往不绝,诸生相竞求知,琼林鹿鸣,一派生机。

古时书院多建于深山之中、林泉之畔,正是想让学子们远离滚滚红尘,世俗杂念,以致能宁静致远、明志正心、深思苦读,追求之大境界。雄山书院远离尘埃,隐藏在松涛绿荫之中。花、泉、涧、鹤、书、松、风,无处不有着诗情画意。李惟馨作诗道:“ 有田力可种,有书勤可读;人生宵壤间,胡为图利禄;名堂曰可已,知此万事足;桃李罗前途,子孙常在目;受享百年期,更无荣与辱;嗤彼趋炎徒,扰扰空相逐。”这些名公巨卿、饱学之士在此结社唱和,授业明道,使雄山书院名扬四海,天下皆知。

太行山水阔,无处不诗师魂。雄山三老为朝廷重臣,终淡泊名利,隐居山水深处,志于传道授业,以明礼诚信、崇德向善,收人心于分裂溃散之余,夺吞食于朵颐垂涎之际,教化泽被乡里,使浓厚的书院文化气息荡漾开来,仁义礼学蔚然成风,数百年来,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上党人。

拾阶而上,金黄的松针层叠覆厚。松柏垂青,流水潺音,“花落泉香绕涧,鹤归云散春空。童子坐拥书卷,先生卧听松风。”(元·牛谅《万松亭赠李庭芳》)一阵清风吹来,透过微微闪烁的光照,恍惚看到一群峨冠博带、青衣纶巾的学子,正环坐于白发须然的老先生周围,听经颂文,时而又有琅琅书声和着古寺的钟声在远处回响。

登高望远,可见天子岭巍峨壮观的天下都城隍。向下俯瞰,千年铁府就偎依在脚下。忆古思今,禁不住感慨万千,赫赫之功,昭昭之名,盖因礼仪教化、儒雅风范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