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四合院的概念,还是在若干年前,到北京逛八大胡同时,亲眼所见。北京的四合院,一般是四合房屋,中心为院,一户一宅,一宅有几个院。合院以中轴线贯穿,北房为正房,东西两方向的房屋为厢房,南房门向北开,所以又叫做倒座。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北方的窑洞。住窑洞最大的好处在于冬暖夏凉,隔音效果好,十分适宜居住生活。由于地域的影响,窑洞的建筑方式也各不相同。最著名的,莫过于地坑院。
地坑院因形而名,所谓“见树不见人,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是对地坑院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古人“天地相融,方圆共存,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地坑院也叫“天井院”、“地坑院”、“地窑”,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据说已有约4000多年的历史。
目前,地坑院在河南三门峡陕县、山西运城、甘肃陇东的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较好的地坑院在陕县东凡塬、张村塬、张汴塬这三个高台平原地带。许多村民仍居住在地坑院里,现存还能住人的地坑院也有二百余年的历史,已住过六代人以上。
很多年前,我就听说过地坑院,但相关知识大多都来自书籍、网络、史料等文字记载,并没有亲眼所见。今年,利用职休假的机会,专程到河南三门峡陕县,一览当地地坑院的真实风貌。据史料记载,河南三门峡古时称为陕州。因此,很多人更习惯把当地的地坑院,称为老陕州民居。多年前,陕塬先民道法自然,遵循八卦,融天地人和水土命为一体,在黄土塬上平地掘坑,四壁凿洞,依穴而居,世代繁衍,薪火相传,形成了“地平线下古村落”,造就了“人类穴居活化石”。
初见当地的地坑院,大都存有历史遗留的沧桑,门道里铺的青砖石块都已磨得光溜溜的,泛着青幽幽的光泽,远的已不知那朝那代了,近的也都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娶媳妇盖厦,谁经过谁怕”。住在当地的人家,大都选择有高差的坡根,打成一排排、一眼眼窑洞,形成一个个院落,而平原地带人口多的家庭,只能找块理想的平地,利用冬闲时间,挥汗如雨,挖土掘地,像愚公移山一样,不用花太多的钱财就能解决安居问题。当然要凿个像模像样,规规正正的地坑院,没有几年光景是拿不下来的,还涌现出了专门以打窑为生的职业打窑人。
这里的地坑院,大都能三面住人,正面为主窑,侧面当做饭的灶窑、杂物间,储存粮食,过道一般修在主窑对面的边上,紧挨着猪圈、鸡窝、茅厕等,是个标准的地下四合院。院子中间,一般都栽有一两棵苹果树,不用几年就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住在这样的院子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冬暖夏凉和安逸。住在地坑院的老人们都说,地坑院是块风水宝地,抵风挡寒,聚光聚阳,聚水聚财,凝瑞聚祥,接着地脉仙气,才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这些被称为“东方建筑艺术的瑰宝”面临加速灭失的窘境。为了更好的保护古村落,保护地坑院,重整地坑院,把地坑院当作一种传承、一种文化。三门峡陕县当地政府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倾心打造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园,重整和修缮了三十多个集中连片的地坑院,并力求做到一院一特色,一院一文化,把陕州澄泥砚制作、豫西剪纸、捶草印花、曲苑豫剧、陕州扬高戏及农耕用具、各种作物等嫁植于各个院落,一串串红辣椒红红火火,一辫辫玉米棒子金光灿灿,即将消失的农机具集中展示,一个个地坑院就是一段段文化的缩影,精彩纷呈,展现了一大片恬静的乡村田园风光。这些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国初年,有1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73座中,53座保存完好,20座经过整修,面貌焕然一新。
听当地人讲,这里的地坑院在构筑上很是讲究。“山有去脉,水有流向,土有层纹”,营造地坑院要与山脉、水势、地气相融合,要以五行八卦和主人命相来定方位,是风水学、建筑学、人文学的绝妙结合,是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现实体现。相院、方院、下院、打窑、绿化都有严格的方位、尺寸、数量要求和禁忌。饮水、排水都有科学合理的布局法则,其营造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记录。
地坑院的形成,是根据人们的生活状况应运而生的。过去的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普遍很差,根本没钱去建造房屋,那时候人少地多,很多土地长期荒芜,在荒地上凭力气挖个坑院居住,虽然费力大,耗时长,但却几乎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程材料,更不需要花什么钱。地坑院一般都是在平坦的土地上向下挖6~7米深,长l2~15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土坑做为院子,然后在坑的四壁挖多个窑洞,窑洞高3米左右,深8~2米,宽4米左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
地坑院一般为独门独院,也有二进院、三进院,就是一个门洞与二至三个地坑院相连。传统的地坑院,窑洞内多用土坯垒成火炕,一般另有单独的窑洞做厨房、粮仓及鸡舍、牛棚。院内可以圈养牛、羊、鸡、狗等,人畜共居。窑洞内还可以再挖小窑洞称之为拐窑,用于储藏杂物或用于窑洞与窑洞之间相连的通道。院顶地面用于打场、晒粮,院内存放粮食的窑洞顶部开有直通地面的小洞,称作“马眼”。
进入地坑院村落,往往首映眼帘的是那金色的玉米串、红色的辣椒串子和庭院中的绿树、窑顶上的麦秸垛;这些自然的色彩在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的黄色大地上是那样的鲜艳夺目和协调统一,富有生活的韵味,体现着装饰与生活的高度统一。
夜幕降临,在花灯的映照下,地坑院越发显得魅力无穷,引人入胜。在地坑院门外,一只巨大的“雄鸡报晓”灯栩栩如生,令人眼前一亮。进入院内,宛如步入灯的海洋中,目不暇接的花灯使人赏心悦目,打造出彰显中华民俗、陕州特色的文化大舞台。组灯分为吉庆陕州、送福陕州、寻梦陕州、不夜陕州、文化陕州五个板块,主要展现陕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灯组中除展示具有浓郁陕州文化元素的“崤函古道”、“分陕石”、“诗圣杜甫”等,还巧妙地融入了“秦腔脸谱”“秦淮八艳”等关中文化、江浙文化元素。
在四方型的'地坑院内,巨大的花灯从地平线下的院内径直延伸到院子的上面,地上地下贯通起来,在流光溢彩中,传统的古村落和耀眼的花灯相映成趣,流淌着别样的韵味,仿佛使人置身在仙境一般。地坑院里,一条斜坡径直通向上面。站在地坑院的上面放眼远观,但见远方的地坑院大门及周边院墙已经在花灯的装饰下,勾勒出优美的轮廓。此时,月亮升起,地坑院内,灯火辉煌,院上院下连为一体,交相辉映,在夜色的薄雾之中,远远望去,一种飘飘如仙的感觉油然而生。
如今,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逐渐从地下走向地上,地坑院正被一座座砖瓦房所替代,如今极少再有人居住在地坑院了。成片的地下村落正在加速走向消亡。作为中华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同样也是老陕州文化的体系之一,更是中国民居建筑领域的精彩篇章。它让我们知道祖宗是什么样。如果消失了,就意味着人们丧失了记忆,意味着人们没有了过去。有选择地保护抢救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坑院村庄,已是刻不容缓。
在离别地坑院时,我突然有些伤感,当年坑院里种梨、种苹果,都是图吉利的意思,现在倒有一种离别之情。再过若干年,坑院里还会有人厮守吗?
作者: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