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 读
牛人读书“一目十行”,讲究一个“快”字,书籍浩如烟海,不快读,今生今世都读不完,即使那些经典,要全部读完已出版的书籍,也只能是天方夜谭。所以古人读书“马上、枕上、厕上”,读书都不择地方,在摇晃中、睡眠前、臭气里,勤奋不停,尽可能的学习。
我在工作之余,便是读书,去图书馆一次借5本书,读书有计划、有安排,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尽可能的读完,一天要看100页以上,那就必须要快。读书浮光掠影,囫囵吞枣,其结果是不求甚解。别人问我,读书读到了哪些精华?自己懵懂无知,有什么体会?我无言以对,没有独到的见解,这样的读书有什么作用呢。
以前外出旅游,跟着导游走,下车就是拍照,拍完马上上车,赶赴下一个景点。别人一问,景点有什么不同之处,有什么收获,一问三不知,赶紧在手机里找照片求解。
人的生命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读无限的书,这不是聪明之举,那么,找经典、读经典、悟经典,才是读书学习之道。
朱熹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读经典,需要反复阅读,讲究心到,求其精义,获得感悟。同是一本书,年轻时与中年时读的体会不一样,到老年读时体会更深一层,因人生经历、社会生活的感受,把读书人带入另一重境界。
慢读书,慢生活,感受生活,体会生活,享受生活,当是人生的意义。读自然和社会这两本大书,观察大自然,感知人生百态,享受人间烟火气,好汤慢慢煨,慢慢品,从而获得心灵的愉悦,希望未来走得更远。
现在国家和社会都在弘扬工匠精神,有的工匠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把事做到了极致,显出卓绝,工匠精神由此而来。慢工出细活,细心雕琢和打磨,不抢时间,不浮躁,不骄矜,慢慢做,用坚实地脚步走向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