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彭小平的头像

彭小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7/07
分享

文学不是聊出来的

省作家协会将2016年四川省中青年作家培训班移师绵阳,我于昨日赶到绵阳。

晚上,在著名作家马平老师的下蹋处,聆听了他畅聊文学创作,笑谈生活片段,回望青春记忆和人生阅历,庖丁解牛的演说风格,和风细雨的聊天技巧,给予了听者无限的愉悦。

且听马平老师娓娓道来:

文学不是聊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初始,偏僻的苍溪运山小学,饥饿啃噬着青春萌动时期热血男儿的胃;贫瘠的三尺讲台,播种知识获得每月22元的薪水,换成了去书店用人力板车推回家的中外文学巨匠的名著;废寑忘食地汲取精神食粮,奠定了马平老师誓做文学大家的梦想。

文学不是聊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个夏日的夜晚,一对情侣向安全隐蔽、较为清凉的角落走去,准备表达无言的情意时,突然一股热浪袭来,原来是小偷掰开了角落墙上的窗;乱了方寸的恋人,落荒而逃。青年才俊将其偶见的一幕,用文字串成了精美散文《热风》,铅印在1987年6月号《青年作家》杂志的纸页上。小偷与恋人的奇巧相遇,成就了马平老师的处女作,自此,燃起了马平老师创作的欲望。

文学不是聊出来的——

脚上穿着尖头皮鞋、腿上裹着喇叭裤、腕上带着“金”手表,外形俊朗时尚、内里心血沸腾,行为羞涩讷木的纤瘦青年,第一次乘坐去往省城的列车,看沿途车站上上下下的人群来去匆匆的模样,仿佛每一位人士都比自己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能力,自愧不如的圧力,顿感对人生的绝望;到达都市,见人海茫茫,过客来来往往,反而觉得这城市格外亲切,提振了马平老师对生活的自信和对人生更大的追求和向往。

文学不是聊出来的——

《雪后的茶》、《晒场》、《放牛场》、《我的语文》、《我的老祖母》,《热爱月亮》、《我在夜里说话》、《寻找红树》、《双栅子街》,《草房山》、《香车》,从每篇二万多字的散文到每部二十多万字的小说,无一不是马平老师纪录的生活现场,历史的记忆事实上总在参与作家的生活;且看巜放牛场》,一个开放的小世界,虽没有丛林法则,却是一个没有规矩的场地,一个“胡作非为”的山野,对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们,至今回望都有影响;《我的老祖母》把一个非常普通、勤劳朴实、守寡的老人描述得人生鲜活。——文学,来自马平作家书写生活的力量。

文学不是聊出来的——

马平老师挂职青川副县长,把生活与工作的积淀放进字纸篓,将身体陷进椅子里,思绪在秀丽的山川河流中驰翔,人如打印机一般辛勤,昼夜兼程地印刷文字,向人们捧出了脍炙人口的《山谷芬芳》。

文学不是聊出来的——

马平老师说:文学不是聊出来的。文学创作是一条望而生畏的丛林峻路,但是她也有捷径和坦途,那就是对生活的阅读、积累、沉淀、忍耐、执着与坚守。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