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的深秋,我有幸遇见武威。虽说走马观花般考察概览凉州大地,然而,那里的历史脉络,人文景致,萦绕心头,历历如昨。特别是其沙漠荒原,地理风貌,浮现脑海,挥之不去。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沙漠原野武威地区,早在四、五千年前,就活跃着戎、月氏、乌孙等北方民族祖先,聚居于此。他们,为了繁衍生息,百折不挠地同自然抗争与和解;他们,为了部落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安全状况的改变,顽强不屈地与外戚抢夺资源,相互夷戳,递延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史料显示,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由于古人对英雄的崇拜与爱戴,对豪杰的敬仰和向慕,遂将该区域命名为武威,其名自此沿用至现在。
武威人民经过千年风雨洗礼,历练万代沧海桑田,逐渐远离战乱纷飞的峥嵘岁月,迎来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然而,与世俱有的沙漠风暴,一直困扰着历代武威人追求休身养息的安乐心灵。
概因如此,一代代武威人民,绞尽脑汁、搜索枯肠,琢磨出许多治沙方法,历经千辛万苦,使出浑身解数,前赴后继地辛勤劳作,层出不穷地涌现治沙英雄和造林模范。
1976年,古浪县六位老人,以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方式,在八步沙建起治沙农场。在治沙过程中,经常遇到风暴席卷农场,此前的辛勤劳作毁于一旦。
近三十年筚路蓝缕、风餐露宿,三代人的汗水和心血,浇灌在这片干涸的土地上,任劳任怨地透支消耗他们壮硕的青春。
时光穿梭至2003年,一幅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约莫7.5万亩八步沙荒漠片区,得以治理,近10万亩农田受到有效保护。一丛丛树草茵茵的大美绿洲,迎风招展,温婉含芳地呈现给世人。
六位老人及其子孙,用淳厚的人生,真情演绎现实版愚公精神;他们,其行痴痴,其为憨憨;他们,其情谆谆,其爱殷殷;他们,用顽强的生命力量,在自己的故土上,树立起治沙造林的标杆,名扬四海;他们,于平凡中创造丰功伟绩,早已录入历史的书简。
后来,武威人把太阳能技术引进沙漠荒原,利用发电板遮阳下阴凉处,栽种果树,压实稻草,配备滴灌设备等措施,取得实质性成果。
我国其他荒漠地区,采取封沙禁牧、退耕还林还草、禁樵罚采、节约用水、生态移民等治沙措施,武威人民都将其择优选用到极致。
武威,在愚公治沙精神的感召下,其工作进度,赓续拓展。然而,这项浩瀚的工程,长路漫漫,任重道远。
纵观人类治沙的历史经验,高温干旱的荒漠地区,种上耐热耐旱植物固沙保土,栽种旱作农业与耐旱作物等方法,收效甚微。
曾经出过国门,瞭望外面的世界,既精彩而又无奈。人们向往的滴灌节水、光热发电版等技术,其成效结果,不过尔尔。
以前越过蔚蓝,环顾远方的风景,虽然别样靓丽,但无显著特色。异族高举科学的牌匾,张扬不羁。然而,面对干旱、风灾、巨风漫卷尘土而带来飞沙走石般的自然灾害,依旧束手无策。
横看武威沙漠的特点与气候环境等条件,干旱缺水,风暴频繁,地势西高东低。其中,缺水、风暴是影响植物难以生长、荒漠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
治理水土流失,是固沙造林工作的根本遵循;防止风沙尘暴,乃把荒漠变绿洲的结果效应。由此,我认为,筑堤蓄水聚沙,是治沙造林、栽树种草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此,我谨建议,在平地和缓坡地面上,间隔适当的距离,用混凝土或烧结砖筑砌科学设计高度的梯级长坝,形象宛如摞摞梯田,外貌仿佛层层塘堰。以资用于拦沙蓄水、挡风聚尘。在临近坝体一定范围的底部,做好防水渗漏措施,确保坝内具有蓄水能力。
天上下雨时,雨水储集于类似梯田中;大风刮来时,卷起的沙尘自然被拦聚在人工塘堰里。在雨水未漫过的土地上,种植树木作物,用储备的雨水,浇灌其生长。
长年累月,周而复始,坝内泥沙填满后,树木花草料以成片,固沙目的也许完成。森林与长坝,或将有效阻止巨风的破坏力量。
从理论上来讲,没准,我的拙见对防风治沙工作应有一定的裨益。藉此,如果能够铺衬武威人民固沙造林的坚定信念,则是我对武威精神的一份深情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