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潜默的头像

潜默

网站用户

文学评论
202401/06
分享

艺术与灵魂的对视

□彭 毅

苏轼《答张文潜书》曰:“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谈及远人,大家习惯性地给他贴上著名诗人的标签。现代诗、古体诗词、历史小说、人物传记等各类体裁都已鲜活于远人的笔下。他眼中的艺术家,又是怎样的呢?会有哪些灵魂与思想的碰撞?我翻开他的新作《梵高艺术发现之旅》去探寻。

全书包含《萌芽》《苦难摇篮》《迷失巴黎》《阿尔的孩子》《悲情烈日》等12个篇章,收录了梵高的100多幅艺术作品。作者用雄浑而又真实的笔触,从渐行渐远的岁月和古老的绘画作品中,打捞出一个个色彩亮丽的故事,记录着梵高人生的曲折离奇。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提到的:我写本书的目的,不是要探索梵高的绘画技巧,而是想扫描他痛苦和与众不同的一生。

文章以1853年3月梵高诞生于荷兰南部一个叫松丹特的村庄开篇。在这里,梵高度过了美好的童年。16岁后,他离开故乡前往海牙,再到伦敦,在那里与乌苏拉的初恋以痛苦失败而告终。在作者的笔下,梵高的一生是“苦行僧”的一生,在荷兰、英国、比利时、法国都有留下梵高的足迹,街头、教堂、酒吧、原野、纺织厂等都被梵高画进了他的作品。一生穷苦潦倒,情场频频失意,有生之年只卖出了一幅画作,最终他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37年的生命历程。

纵然痛苦一生,可梵高对艺术追求是执着的、坚韧的。他以惊人的毅力和创造热情创作了800多幅油画、1000多幅素描和100多幅水彩画。远人通过查阅、求证、品读梵高的画作,把梵高的苦难、画作、爱情、信仰等串联起来,将自己品读梵高的真情实感,用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那饱含张力的文字,把梵高的生命和艺术历程立体饱满地展现在世人眼前,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梵高当时的处境,全面真实地了解梵高和他作品的魅力。

作者在《痛苦法则》中写道:“那些他曾经并无多大感受的画作像在瞬间暴露出它们平庸无奇的本来面目。面对挂满画廊的作品,梵高惊讶地发现,没有任何一幅能够打动自己……虽然痛苦不是艺术表达的唯一目的,但唯有表达出痛苦,才能表达出作品的力度……没有痛苦,也就没有真实,更谈不上深刻。”寥寥数笔,足见作者对梵高的人生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解读,亦在艺术价值上与梵高有着高度的认同感:艺术之美不只是简单地浮现于作品表面,更多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多重关系都综合起来,挖掘更深的艺术的价值。

怎样才能更了解一位画家,深度品读他的作品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梵高艺术发现之旅》一书除了记录探寻梵高的一生,还有远人读画的笔触。

读1882年4月梵高以克里斯汀所画的素描《哀伤》:“不去画背景,或许是梵高渴望每个读者的眼睛都集中在人物身上……在一切追求真实的梵高笔下,克里斯汀双手叠在膝上,头部埋进臂弯,又稀又长的头发沿弯曲的背脊而下,有一些凌乱地搭在肩上……对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儿而言,没有润泽感的头发已经表明她全部身心的疲累……在那张看不见的脸上,要么是绝望的沉默,要么还想流出一些最后的眼泪……画中人埋头臂弯的痛苦绝非来自梵高的画笔,而恰恰源于生活本身……”诸如此类的文字,文章中还有很多。作者以“返回现场”的模式去体会梵高当时的境况,以相同的心灵厚度去返视过去,同理心和“似曾相识”的理解便会随之而来。

目光回到19世纪末。当时全球都在经历苦难,梁启超、康有为等人在变法图强。泰戈尔写下了“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莫奈、修拉、高更等画家横空出世。人类文明的交融与冲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对精神枷锁的桎梏日益反感,野心和欲望空前的膨胀。梦想与现实,希望与苦难,潜伏在大千世界中的诸多矛盾接踵而至。人作为个体的生命,有太多的情感和思考需要表达,或以文字或绘画的方式宣泄出来。“苦难是最好的学校”,梵高正是在苦难中成就了辉煌。远人的笔如锋利的军刀,剖开那段血泪史,读透了那个时代百花齐放的艺术,又在画布中印证了那个时代的痛苦与迷茫。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那个时代的社会场景、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在相隔百年后又鲜活了起来。

《吸烟的头盖骨》《高更的椅子》《梵高的椅子》《吃土豆的人》……作者把一张张画布铺在纸上,带领读者坦然而赤诚地进入梵高的世界,共同决堤情感的洪流。

在远人的笔下,梵高的人生、艺术,以及画作的呈现,都是深刻、独到的。正因如此,《梵高艺术发现之旅》才更让人爱不释卷。

(文章2023年3月15日发表于《湖南工人报》)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