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晒秋
□ 潜默
茅洲河畔,真有车前草,春夏时节没人发现它的高度和价值。青绿色的花穗变成了棕褐色,挺立于鹅黄的枯草丛中,向世人传递着秋的消息。有心人把它们连根拔起,甩土、去泥、晾晒,连同阳光一道封存起来。
邻居是四川人,帮忙带小孩的老人最近更忙了,把豆角、辣椒、茄子从菜市场搬了回来。我很好奇,这是准备塞满冰箱吗?阿姨笑呵呵地说:“晒秋啊!这是当季的蔬菜,晒出来的坛子菜才有味道。那些反季节的豆角晒干了就像一张蛇皮,嚼起来一点肉感都没有。”把十几根豆角扎在一起,挂着晒;将茄子切成片,平铺在纤维布上;辣椒最简单,直接摊在楼顶的水泥地板上,炙热的秋阳伴着水泥的余温晒干、晒透,是躺平,也是高卧。晒花生、晒黄豆,晒湖南版的卜豆角,晒四川版的酸萝卜条,晒广东版的梅干菜,沉寂的楼顶,在迁徙老人们忙碌的身影中热闹了起来。
站立楼顶,秋风里飘来各种菜干的香味,很淡,很淡。举目四望,好生空灵,鳞次栉比的玻璃幕墙似乎让人忘了四季的差异。曾拜读史铁生先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而我怀念的是另一个秋天。
老林是运动达人,徒步、登山、跑马拉松,这是他常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的图片和信息。三五张图片,一两句短语,多为陈述,少有心得。刚刚他发了一条九宫格照片的动态:送儿子上学。忍不住细看了每张图片,中心的照片是他和儿子在中国海洋大学校门口的合影:老林已经是地中海的发型了,他儿子高出他一个头,乌黑的头发,戴着一副眼镜,他儿子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老林露出了灿烂的皱纹和笑容。通过共同好友的评论和回复,我才知道他真的没有摆升学酒,太低调了。也有评论他终于晒娃、晒幸福了,他回复说“晒秋”。晒秋?确合时宜。我知道老林曾为孩子的学业挣扎过、焦虑过,从农村来到都市,他放弃了很多:陪读、补课、游学、增加课外作业,可收效甚微。晒秋,晒出了艰辛、喜悦与期盼,或许是父爱最为贴切的表达,可成全,可托举,让孩子在属于自己的季节里成熟。
快递小哥的来电,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下楼,取件。是父母从湖南寄来的包裹,两袋新鲜的无花果,浅紫伴深红,厚重而深情,煞是欢喜。无花哪有果,无花却有果,是无声的绽放?还是重生的意象?都是光阴赋予的含义。
包裹中还有三片银杏叶,一片嫩绿,一片鹅黄,一片青黄相间,要晒晒吗?把它珍藏在书本里,酝酿成一个个落英缤纷的故事。
( 文章2024年9月12日发表于《宝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