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仁鹤的头像

余仁鹤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9/27
分享

写书有感

我的首部长篇小说脱藁了。

小说分上下两卷,具体字数没有统计,估计约八十万字左右。本书上卷(约40万字)曾被推送到了“起点文学”,可过了一段时间,不知何原因,消失不见了,后来又推到了“晋江文学”上。推送到网上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必去麻烦出版社,直接就和读者见面了。既然书是写给别人看的,拿出来示众也是必然的。

说起写这部小说的动机纯属偶然,完全是起于一时的心血来潮,只是一旦写开了,便再也收不住笔了。至于为什么要写,写它的目的是什么,似乎至今也说不太清楚,也是无关紧要的事儿。就这样,一写就是五年,尽管这当中生活上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事儿,却始终没有间断。

在此之前,除了专业论文,工作总结之类的文字东西外,从来没有写过什么文学性质的作品。一提笔上来就写长篇,就连我自己也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大的底气,反正就这样写了,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至于写的水平如何,坦率地说,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只是一堆文字组合的习作而已,但有一点我还是颇有自知,那就是绝不制造文字垃圾。自认为,这是一位良心作者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关于‘文字垃圾’这个词,不知用在这里合适不合适,是不是正确地表达了我的本意。为慎重起见,我还特意到网上查了一下,可惜没有查到出处,也不知是哪位贤君创造了这个词儿,更没有看到‘官方’定义。本来‘文字’和‘垃圾’是两个风牛马不相及的东西,可如今竟被撮合在了一起,足见社会环境污染已然严重到了何种地步,听上去让人有些不寒而栗。既然是垃圾,那至少不是什么好东西,应该是废物、弃物。现如今,西方的洋垃圾已经受到了普遍抵制,那东方的‘文字垃圾’(如果存在的话)也应该早做处理,免得到时 ‘字’满为患,有碍观瞻。写作就算不被某些人当做一件严肃的事情,那起码作者自己应该尊重自己的作品,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道写作,我作为一个业余写手,既无系统文学理论知识,写作实践经验更可以忽略不计,其实也谈不出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几年下来,多多少少还是有了那么一丁点不痛不痒的感受,忍不住要絮叨几句,这也许就是写作产生的副作用。

一个作者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写作品,这一点似乎很是重要。回过头来看,一开始自己似乎还有过某些想法,将来书写成之后拿去出版如何如何。可随着写作的深入,这种欲望似乎也变得模糊了,乃至于书写完了也没有彻底想好这部作品的确切归宿。如此不仅淡化了习作完结所带来的欣喜之感,反而有些迷茫起来。当然这也未必是一种什么好的心态,好在不同的作者,都有自己不同的心态,无需一概而论。

业余写作也好,专业写作也罢,似乎大家都不否认,写作是一件苦差事(尤其是写长篇大论)。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甘心情愿地一如既往地投入其中呢?原因当然很多,有出于兴趣爱好的,有依此谋生获利的,有著书立说教化于人的,也有天赋所在一展其才的,等等等等。想来我自己似乎属于另类,是稀里糊涂地上了贼船,却又下不来的那种,‘误入歧途,不无可悯’。倒也不是想借此,来标榜自己有多么的与众不同,也许像我这样的人本来就为数不少。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自己甘心情愿要做的事儿,而这种事儿是绝对没有人能勉强得来的。

如果说我写的那些东西,还能被什么人耐着性子一读的话,那也不过是自己把过往的生活,借助文学的手法(如果称得上的话)进行了一番表述,是文学本身的魅力。而这些东西的产生,似乎又是出于某种思考而引发的思维惯性,于是就去写了。像有人习惯用日记来记述自己的生活一样,所不同的是,小说里边叙述的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正如有人说,文学就是一种用来书写个人经验的形式。

如果把人们的现实生活比作大海,把现实之外的东西比作天空,而人生更真实的东西则是陆地。此比喻运用到写作上,则写作便由此形成了各类不同的风格。或像燕子点水一般自由地飞翔在天空,演绎出各种虚幻情景;或像行者漫步,脚踏实地编写人生的传记实录。或像驾驶潜航器(轮船只能漂浮于水面)一样,穿行在海洋深处,可以探底或浮行在海底的地壳之上(海洋地壳和大陆是一体的东西,是造山运动的物质来源),也可以浮出水面,畅快地航行,乘风破浪,由此便产生了现实主义作品。当然还可随意地穿行在天空、陆地、海洋这三种界态之中,从而形成现实与超现实(魔幻)的联想叙述。但无论笔者运用什么样的写作手法,选用什么样的题材背景,只要你在地球上(不管你是脚踏实地,还是遨游大海,或是飘浮在空中),写出来的东西就都是故事,就总也超脱不出人间的那点事儿那些情。

既然所有的小说都是在讲故事,所有的故事里又都一定要有人物,我的书中当然也少不了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那么应该如何去塑造一个人物呢,包括人物的内心世界,还有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等。显然,不同的作者,出于不同的写作目的,赋予了人物各种各样的身份和行为,也制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所写的故事是描述当今社会的,其人物也必然产生于当今社会,存在于当今社会。

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这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受人的价值观、信仰等因素的制约,但终归是一个体现人性的问题。我自认为,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讲,不应该刻意地夸大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去强化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那或许依然是某种意识形态的观念在作祟。不能为了哗众取宠而去过度渲染勾心斗角,更不能为了迎合低级趣味去虚构捏造矛盾对立。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还是心地善良的,他们的内心世界依然淳朴单纯,不应该随意地去践踏人们心底那个天性尚存的纯净世界。我以为,这才是大众文化应该具有的灵魂,才是普世的追求。一旦打破了人们内心的这种自在的平衡,再想使之恢复如初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还可能会给社会带来各种各样不良的后果。人类应该学习的是如何同社会和大自然去拼搏,而不是把周围的同类当成算计的对像。即使是同类之间存在竞争,那也应该是文明的,适度的,绝没有必要去不择手段地挣个你死我活。一切都应该是一种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博弈,宽宥和包容的较量。而当今的国人正是缺少这种宽容大度相互含纳的心态,正在失去真正的自我和良知。如果这种趋势得以泛滥,对于我们民族的前途来说将是有害的。这些也可以说,正是我期望赋予本书中骨干人物的要旨个性,也是本书所提倡的一个主题思想。当然,这样写作的结果可能往往会使故事情节变得平淡无奇,读起来枯燥无味,这也是写作当中比较难以把握的部分。

我自认为,一个作者其实不必为自己作品的口碑担心忧虑。只要作者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之中,那必然会引起读者的共鸣,也自然会得到来自读者的不同评判。喜欢不喜欢,好的坏的,美的丑的,各抒己见,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然了,如果作者没有试图在作品中表达什么思想,或表达的不够透彻,不够成功,那读者也就不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响,因为作品本来就什么都没说,无话可说,无题可辩。不过,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没有思想的作品,因为不存在没有思想的人。当然,有时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思想。

至于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我是说不来的,也谈不上。这当然不等于说,我的整部书都是稀里糊涂地写成的,因为没有人能在不自觉的状态下,还能写出有条理有逻辑(叙事条理和语言逻辑)的东西来。 我只是追求尽心尽力,尽量用自以为完美的语言(唯有如此才是写文学作品)去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就可以了。

要说这部作品有什么意义所在,有人说,存在就是意义。而我只能说,对于任何一部小说其意义的评述,无论如何详尽,或许都可能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因为,在大量的语言堆积之中,一定包含了大量的语言信息。也许连作者本人有时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清楚地意识到,他所写的东西,除了语言表面的意思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内在寓意。加上语言的多义性,作者故弄玄虚,读者主观猜测,到头来更是众说纷纭。这既是语言的魅力所在,也是语言的缺憾所在,有时,也会是作者的遗憾所在。

我唯一的希望就是,读者(无论是谁)读完之后,能从我的作品中获得思考,进而能领悟出一些对人生有益的东西,有所收获。如果能达到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目的,那这部作品就算得上的的确确的不是‘文字垃圾’了。这并不是说,我写的东西是什么心灵之作,一定会给读者带来什么洞察人生的真谛。说实在的,连自己都还尚未参透自己的人生,又何尝谈得上教诲他人呢?

既然是一丁点感受,那就这些了,说多了就是假话空话了,就是‘文字垃圾’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