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有登录中国作家网了,也许久没有写短文了。
前几天突然心血来潮上网搜了一下自己的笔名,却意外地看到了自己推送到网站上的作品竟然都出现在百度页面上,而且直接点击就可以阅读了!于是,在为此‘发现’感到欢欣鼓舞之余,心中也不禁感叹:网络世界真是无所不能,随便找一篇文章竟是如此的简单。只要手指在键盘上轻轻地敲上几下,仿佛整个世界都能立马活生生地展现在自己面前。
如今的网络搜索引擎功能似乎已经发达的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加上遍地存在的摄像头,就连‘人肉搜索’这般神操作都变得轻而易举起来。然而,虚拟世界带来的精神畅快,不可能完全消除现实世界的无奈。不幸的便是,在现实中要想寻觅一个失联的人却依旧是很难,完全不像是在网络上搜一遍网文那般容易,尤其是要找一个有心隐藏自己行踪的人。
这阵子网上发布的一位失踪的中学生的消息引人注目,相信也牵动着不少人的心。尽管此前众人都寄予希望,盼着他还能活在这个世界上。然而,结局却是悲剧的,是令人不愿意看到的。在这个条条大路通罗马的世界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归路。他走的是那样的小心翼翼,甚至避开了监控,为的是不想让别人发现他的离开。他兜里只有十元钱,没有带手机和证件,在这个‘天罗地网’的空间里,他又能躲到哪儿去呢?但是,他的目的达到了,细心地选择了一个僻静之处,并在那里悄悄地结束了自己年少的生命。(悲哉!)
或许他不愿意在他离开他眼中的这个无情世界的那一刻受到打扰,而宁愿找个清静的地方坦然离去。或许他是出于孝心有意隐瞒这事件的曝光(尽可能拖延得越久越好),似乎是为自己的不辞而别感到内疚。然而,却让他的父母亲人和无数焦急寻找他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地与他擦身而过,没有人能想到只是一墙之隔--他就在人们的眼皮底下已然离走上了奈何桥。
人找到了,但已是尸体,而且是自缢。对于警方而言,可以结案了,但对于社会而言显然不能止步于此。激情喷涌之后应该是冷静的思考。或许这只是个案,但个案的累积也会产生叠加效应(维特效应),产生心理共鸣等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那些心理脆弱的人,应尽量避免此类悲剧的再次发生。于是,在表示悲痛和惋惜的同时,人们表达了各自的观点,提出了各种的质疑。这个社会是咋的啦?如此精彩的世界绚丽的乾坤仍无法留住一颗鲜活稚嫩的心。这个家庭有啥问题呢?如此慈善的父母勤劳的长兄却永远失去了一位无比疼爱的至亲。(孰之过?)
一个正当年华的阳光男孩或纯情女孩的离世,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哀,也是社会的一份损失。因为,无数个这样的年轻人不仅是家庭的希望,也将要肩负着这个社会未来的重任。而每一个这样的生命,从‘哇哇’坠地的那一刻起,到被养大成人,父母都是必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艰辛。作为普通人,也许很少会有不数落孩子的,说他们不懂得体谅如今做父母的有多难;也许没有不抱怨社会的,说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饱汉不知饿汉饥的人怎知道如今的生存压力有多大。事实上似乎也是如此,为了维持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机,许多做父母的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方可勉强跟得上当今时代发展的脚步。以至于只能将子女托付给长辈或社会,这一切似乎又都是合情合理的无奈之举。
然而,人类需要繁衍生息,生儿育女是做父母的责任,天经地义责无旁贷。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一个婴儿的诞生就宛如夫妻双方一起种下了一棵小树。在呵护它的成长过程中,不仅要为它浇水施肥、避雨遮风,还需要给它剪枝打杈,整叶修形。既不可任由它蛮生野长,更不能随便它自生自灭。如果发现它长歪了,就要及时出手支护扶正。只有这样似乎才能使它长大成材、开花结果。整个过程都需要细心观察、仔细研判、拿捏适度、取舍有矩,唯有这样方能做到恰如其分,避免矫枉过正。这显然是一个体现着勤劳而智慧的过程。
必须承认,当今世界近几个世纪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以往数千年的文明进程。社会形态趋于复杂化,劳动分工更加细微化。再加上交通通讯的便利化,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在给社会个体带来丰富的感官盛宴的同时,也势必会对人们造成各种各样的精神负担。然而,这一切或许就是源自于文明社会中的缺陷,发达世界中的弊端。正因如此,就要求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不得不在争取获得更多物质享受的同时,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以求得能够适应所处的外部世界的不断变化。也就是说,多样化的物质生活也应该促使人们营造出多样化的精神世界,产生更加包容理智的心态,形成更加细致入微的感情氛围。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忽视精神境界(包括情感和关爱)的同步改善。唯有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进步,才能使得家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如有言道‘父爱诚恳严厉如滚滚流云,母爱无微不至如涓涓小溪’,但两者缺一不可。唯有将行云流水化作涓涓细雨,方可透过肌肤滋润心田。而在当今社会,父爱和母爱更应该合二为一彼此不分,方能体现出具有现代家庭风范的至爱亲情。《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些诲人之言显然不仅是针对社会、老师,更是针对父母、家长、孩子,乃至于每一个人。生而不养无德,养而不教失贤。况且,教育后代不只是责任也是天伦。而能带来天伦之乐的不仅是孩提的童真,还有孩子成长过程展现出的喜悦和欣慰。不要因为想当然的理由而让孩子感到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这样的行为正是出于父母的自私和傲慢。任何对于孩子的感受报以漠视的态度都将落下遗憾,只会抱憾终身。唯有努力去化解和体谅被漠视和缺憾感所带来的痛苦(这种伤害往往是双重的),才能懂得如何去加深相互关爱的力度和维系家庭的亲和度。毕竟,家庭依然是当今社会的个体生存可以绝对信赖和依附的重要而唯一的庇护所。当然,并不能要求每一位父母都是心理学家,或每个孩子都如东汉孔融。但也不能否认爱由心生,心性相依。大家都应该来做有心之人!
社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极大丰富,也应该反映出它促进了人们精神智慧的提高,情感情操的升华。当然,人类的情感已经具有了很丰富的内涵。而爱,不论是情爱、父爱、母爱,作为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更应该伴随着社会进步,不但是美好的,而且还是智慧的。而智慧的爱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多的付出,还要更加体贴入微、细微周到、无微不至。而不能反过来,仅仅因为出于单纯的动机导致的所谓单纯的爱,而伤害到了单纯的孩子,以至于浑然不觉。化繁为简而为择优。但不是事事都可以用简单替代繁琐,人类的情感尤为如此。不能试图用所谓物质的‘丰满’去抵消和补偿亲情的‘骨感’,更不能致子女的心理感受于不顾而只为满足父母自己的某些精神诉求。对于有着丰富情感的人类而言,精神与物质的需求和享受始终是同等重要的。或许有些人对此并不以为然,这恰恰是可悲之处!
就在前几天又发生了一个悲剧,一位学习成绩优秀却自溺而亡的十八岁女孩,在临终遗言里说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家里人没有让我感受到任何的温暖和亲情,我觉得我应该是没有动力再继续下去了……”。哀莫大于心死。难道这孩子的话说得不够明白,不像刀子吗?(痛哉!)
然而,骨肉亲情,爱就爱到无微不至。这个要求高吗?
2023年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