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裴国华的头像

裴国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03/17
分享

我 的 打 工 经 历

18岁那年,我高考落榜了,命运之神一脚便把我踢进了当地一家乡办厂,我第一次踏上了打工的路途。

进了乡办厂后,紧接着我被厂家保送到了云南省财贸学校学习商业企业管理专业。通过在校的两年半学习生涯,由于我比较勤奋、刻苦,毕业时取得了优秀毕业生证书。又由于我与这家乡办厂签订了25年的劳动合同,我不得不继续回厂工作,我的户口也在这时由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落户在了这家乡办厂。 

     在这家乡办厂,我工作很卖力,能吃苦,领导很赏识,不足两年,我由材料管理员提拔为计划统计员。尔后,又晋升为总库主任、供应科长、经理助理。可好景不长,1998年初,正当我已为人之夫,为人之父,并且前途透着些许亮光的时候,我所在的厂家由于销量不畅,资金不足,负债较多等诸多原因,不得不停产了,工人及大部分干部被迫长期放假,我也不例外······

这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单位的长期停产,终于打破了我的平静和安稳。一种难以名状的忧郁在心头萌生,精神一下子找不到了依托,身躯也好像无了着落。苦闷、烦恼、杂乱无章的思绪,挣不断理不清。

命运,似一艘无着落的船,载着我飘向未知的地方。人生,像一支悲壮的曲子,难以奏出我生命的圆满。为了衣食住行,为了实现自身价值,我不得不寻找第二次就业的机会。

我的业余爱好是写作,在乡办厂打工的那段日子里,我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不少的作品。其中,已有诗歌、散文诗、散文、特写、通讯、言论等500多件作品在国家级,省、市、县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多次获奖。我还加入了云南省作协、云南省诗词学会等文学组织,为了充分发挥我写作的特长,我带着热情与无畏去了昆明,先后应聘于昆明日报经济生活部、昆明日报新闻采访部、西部周刊、云南民族报、云南政协报·特色经济周刊,先后从事过新闻记者、广告业务员的工作。

在昆明打工,由于家庭、孩子照顾不到,加之在昆明打工实在攒不了几个钱,两年后,我便辞职回到了当地,在所在的村委会打工,从事治保、调解、宣传、建房工作,并与已经下岗的妻在本村磨起了豆腐,以解决有忧有虑的生活。在村委会打工并帮妻磨豆腐,这是我第三次踏上打工的路程。

现在,我与妻整日在固定的日程表上奔忙,在商品的夹缝间不断成长。我们夫妻俩,靠磨豆腐这种简单而又复杂的手工劳动,耕耘着岁月,收获着喜悦,演绎着新的故事······

三次打工,使我的历履表上又多了一份碰撞、摔打与搏击。三次打工,越来越成熟坚强的我迎来了求实的人生。面对打工的岁月,我无怨无悔。如今的我,已经找准了自己要做老板和作家的人生坐标。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