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里,只有老王和老陈两个病号。闲着没事,两人就聊起来。这才发现,他们竟然是50多年前的老邻居。护士拔掉输液管后,他们相互搀扶,到阳台上晒太阳。
“那时,你年纪轻轻就当上科长,上下班有专车接送;现在,你退休患病住院,国家报销,”老王拍拍膝盖,“你看我,忙碌一辈子。到头来,生个病还要花孩子的钱。”
“也难怪,这些天只有老伴照顾,”老陈想想后安慰道,“老王呀,都这把岁数了,还计较什么?人这一辈子,各有各的活法。其实,大家都是努力奋斗了,只是收获不一样而已。”
“那是,那是。”话是这么说,老王心里明白,当年要不是当局长的父亲撑腰,老陈也好不到哪里去。
老陈接过话茬:“那时,你们的日子过得真不容易:夫妻俩下岗不久,父亲就走了;你们到处借钱做生意,始终不见起色;就连小孩上幼儿园的费用,都付不起……”
聊起陈年往事,两人相互安慰:“放宽心,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
从那以后,两人偶尔一起下楼散步,或者下棋,玩得很开心。
那天傍晚,几名年轻人拿着鲜花和水果推门走进病房,开口闭口喊“陈伯伯”。
“哎……”老陈乐得合不拢嘴,下巴颏高高地翘起。嘴里,没有几颗牙了,他的嘴唇,也深深地瘪了进去。“这是孩子的朋友。”老陈把来人介绍给老王时,不忘塞点水果。
送走来人,他们又聊到老陈的儿子小陈。老王说:“小陈小时候很乖巧。他上幼儿园时,学书法学画画学葫芦丝,样样精通,年年拿回奖状。”
“我那时可是下了赌注,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老陈眉飞色舞。
老陈有下乡检查工作的经验。他说:“乡下的生活条件,跟城里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你们搬回去以后,那些日子怎么熬过来的?”
“现在,村村通公路村村通水电,生活改善了。农忙过后,农民结伴外出旅游,生活过得并不比城里差。要不,等出院了,我们一起去乡下走走,散散心。”说着,老王转移话题,“怎么样,小陈现在哪里高就……”
“他大学毕业后,考上公务员,现在是一个单位的小科长,忙着哩。”
“小陈很优秀,没有让你失望。”
“那是。”老陈的双眼,眯成一条缝。
周末的时候,小陈刚来到病房。背后,就有一帮人跟随推门进来。
“来就好,何必要破费买这么多东西。看,房里都没有地方摆放了。”
“爸,我也说过,他们就是不听。”
来人放下礼品后,跟老陈拉起家常。小陈就趁机把他们介绍给老陈:“这是办公室罗主任;那位是物资科朱副科长;旁边这位是……”房门突然推开,一名男子提着一只饭盒走进来。小陈等人见状,连忙转头去打招呼:“王局长……”
“原来,你们都在这儿。”
见到小王,老王板起面孔:“你工作忙。我都说了,让你妈送饭就行。”
从那以后,老陈的病情每况愈下。小陈问了好多次,说要把他转到省城医疗条件最好的大医院,请最好的专家来治疗。老陈总是沉默不语。那天夜里,老陈病情恶化,被推进抢救室。
老王就把小王臭骂一顿。老王说:“老陈已经是晚期癌症的人了,你就不能让他多开心地活几天吗?”
其实,老王也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小王呢,也只想多给老王一点陪伴……(1221字,原载2021年10月30日《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