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国武的头像

潘国武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5/23
分享

琴声响起(小小说)

■潘国武

琴面黑漆,蛇腹断纹,侧面雕成齿轮状……凡是去洛霞家的人,都要观赏一下那把仲尼式古琴的“芳容”。

跟古琴相关的事,还得从洛霞的爷爷说起。

爷爷二十五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奶奶。奶奶家庭条件优厚。爷爷第一次去奶奶家,看见几个人搬不动一只几十斤重的纯木柜。爷爷挽起衣袖,一口气就扛上楼……爷爷能吃苦耐劳,就这样赢得了奶奶的芳心。

奶奶嫁给爷爷的时候,就带上这把古琴。

白天,爷爷教奶奶种地;晚上,奶奶教爷爷弹琴。

不出几个月,爷爷就能自如驾驭古琴了。

那时的夜晚,星星点点的煤油灯,像跳动的音符,稀稀疏疏飘散在夜空中。爷爷的手指,在琴弦上轻快舞蹈。琴声似天籁之音,从屋里飘散出去,萦绕在苍茫夜色中,为寂静的村庄增添了一丝活力。

别看爷爷“半路出家”,他后来还数次在全省古琴艺术展演大赛中拿过奖。

那把古琴,还成就了父亲的婚事。

洛霞的父亲在县城一家国营加工厂上班。

父亲三十岁那年,经人介绍跟母亲认识。母亲家境殷实,见多识广。由于父亲年龄偏大,母亲心存芥蒂。第一次来家里,母亲见到古琴如获珍宝。奶奶决定,把古琴当成传家宝送给母亲。

爷爷有些不乐意。毕竟,它是奶奶的陪嫁物品。

奶奶就开导说,这把古琴终归也只在我们家里。

母亲获赠古琴,心就软了。

母亲在奶奶的教导下,很快就掌握弹琴技巧。逢年过节时,只要有单位邀约,父亲和母亲就会结伴登台献艺。那时,要是有人问起洛霞父母的名字,没几个人知道。可要是提起“弹琴夫妇”,就有人指着国营加工厂说,在那边。

如今算来,那把古琴少说也有六十年的琴龄了。在古琴行业,算不上古董,倒是洛霞的爷爷奶奶和父母,均已作古。在那个高楼林立的县城里,洛霞家那把古琴,则成了名副其实的稀奇物。

洛霞为人大方,来者不拒。不过,“眼看手莫动”成了铁定的规矩。因为手中有含碱性的汗水,容易腐蚀、氧化琴弦。偶尔,也有人违反规矩。归根结底,都是好奇心作祟。

小时候的洛霞,对古琴同样有强烈的好奇心。奶奶见洛霞聪颖过人,对古琴爱不释手,就给她传授琴艺。谁也没有想到,这就为洛霞后来攻读古琴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后,洛霞在县城开班,专门从事古琴培训。

那天中午,阳光透过淡薄云层,照耀着一望无垠的大地。洛霞在县城中心广场参加游园活动时,跟到县城游玩的南弦认识。南弦等一行人,随后应邀到洛霞家里做客。

在书房里,南弦把古琴仔细端详过后说,木质坚硬,色泽紫黑、凝重,手感沉重,年轮呈纹丝状,纹理纤细,有不规则蟹爪纹……这把古琴,应该是使用紫檀木木材制作,它是红木中的极品。

在场人听了,都为南弦的专业鉴别能力竖起大拇指。

周末,下起绵绵细雨。洛霞待在家里,用古琴消磨时光。许是下手太重,又或者是琴弦使用年限太久,第六根琴弦发出异常的声音。开始,洛霞怀疑自己走心引起。当她的手指头再次触碰到那根琴弦时,“嘭”的一声,断了。

洛霞找人更换琴弦,反复几次,感觉琴声太不如前。

最终,洛霞把古琴卖了。

前阵子,洛霞等人应邀到省城的南弦家里做客。在南弦家的书房里,摆放一把古琴。在古琴的琴额上,洛霞意外发现一块刀痕。小时候,洛霞闹情绪,被奶奶数落。一气之下,洛霞挥起刀子砸向古琴,因此留下了印记。

古琴跟前,洛霞迫不及待地伸开双手,美妙灵动的琴声,倾刻间从指间流泻而出,犹近似远,犹远似近,如泣如诉,那股情韵令人回肠荡气。洛霞收手后,再次抚摸琴弦。洛霞不能自己,她从凳子上弹跳起来。

原来,南弦此前闲逛旧货市场时,偶遇这把古琴。他还在冠角处,找到残留有被烧烫过的痕迹。第一次到洛霞家里,南弦就把这把古琴的印痕熟记于心。回来后,南弦全部更换上质量上乘的琴弦,经过调试,琴声又恢复如初。

洛霞指着被烫伤的冠角说,那是父亲抽烟时,不慎给烧坏的。

说话时,洛霞那明净清澈的眸子,把南弦看了又看。刹那间,洛霞的眼睛弯得像月牙儿一样,仿佛连那灵韵也溢流出来。南弦呢?自幼自学古琴;大学时,他就成功夺下中南五省高校古琴大赛冠军。这些,南弦从未跟人提起。

不久,人们发现,洛霞的古琴培养机构更名了。(全文1637字,2024年5月22日在《三明日报》发表)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