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云儿的头像

爱云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3/22
分享

爱山林之溯源与归宿

一.

时至今日,我都还记得,在我儿时最早的梦里,竟然有我和山林的记忆。这是一个影响我一生的梦境。人说“仁者爱山”,看来,我在还不懂得“仁义”二字为何物的时候,就与山林结缘了。

在童年的那个梦里,我梦见自己不知道被谁带到了一处山林。来到一个铺满了紫黄蓝白小野花的缓坡上,就让我自己去玩。可等我采满一把鲜花抬起头时,四周已杳无人烟,悄然寂静。我独自走到了悬崖的边沿,又像是一个舞台中心——在一处三面合围的山坳里,有一处悬空伸出的山崖,山崖上孤零零地站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头上扎着一个婴幼儿特有的“冲天炮”发式,手里握着一把野花,就那么朝着喇叭状的山口,极目远眺,看着一浪一浪的山峦消失在水墨画一般空濛的天际。她的脚下是万丈深渊,两边是巍巍群山的夹击,而在小姑娘的眼里,却满是沉着和无所畏惧的表情……

这就是我在我童年的梦中看见的我自己。

那时不懂,只有脑海里这些不可磨灭的画面。但现在想起,竟然音画俱全。便有一种觉悟——觉得有能力去解释、去形容和诉说了。

当时的视角,就像现在的无人机拍摄一样,镜头从小女孩的左后方俯拍下来,由远及近,然后飞过她的头顶,然后,重叠她的视线望向远方。两边是无限延伸的崇山峻岭,树木挺直,林涛阵阵。层层叠叠的山林,在紫蓝色的虚空中一望无边……然后,镜头一跃而上直升山巅。只见空谷幽深、悬崖陡峭、山风浩荡、辽远天际……构成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镜头缓缓推进的过程中,我听见了一种隐隐约约,由轻到重,敲击灵魂一般的声音——是一种庄重神秘,却又危机四伏的交响乐,在群山之中低沉而节奏鲜明地响起。有点像《谍中谍》片头曲的意味。紧张而沉闷的打击乐,令人头皮发麻,屏息敛气……而悬崖之上的小姑娘,看上去是那么的孤立无助却又那样的坦然平静。她神情淡漠地凝视远方,完全无视悬崖绝壁的威势,和万丈深渊的凌厉。她那葡萄色似的深邃的眼眸,似若有所思、似冷眼旁观,就那么凝望着浩瀚无边、深不可测的天宇——“恬淡从容”,这似乎就是我与生俱来的生命底色。这应该就是我体会到的最初的孤独,也是我最初的勇敢和骄傲吧。

只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小姑娘那孤寂坚韧、“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眼神,完全就是一个历经沧桑“看山还是山”的“觉醒者”的状态,使我现在想来都不免震惊——都不能说“她还只是个孩子”——她根本就只是个婴幼儿啊!

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表情?难道,这就是我终其一生的命运的预示吗?——千岩万转,沟壑纵横,重峦叠嶂、密林森森——看似“关山重重”“泰山压顶”的窘迫,却分明又是一种迷花倚石,峰回路转的生机——前有无限风光,后有坚实倚仗,左右是驳杂茂盛却又秩序井然的“列队护卫”——最终,是一种有惊无险,背负青山朝前看的辽阔风景和安全感啊!

这一路走来,也确实是曲曲折折、沟沟坎坎,几度险象环生,又几度化险为夷。但总体来说,还算是一个平顺的态势——没有比别人好到哪去,也不比别人差到哪里,也就是一个要历经喜怒哀乐艰难困苦的平凡人生。就这么不慌不忙、脚踏实地地走过来了——翻过一座又一座山,跨过一道又一道坎地走过来了!都挺好。至少是一半一半吧。就算曾经心碎,碎成了一地玻璃渣子,也只是俯下身去,收拾残局。就算划破了手指,也只是含在嘴里吸一吸就好了……不能说挺圆满,但确实是挺丰满的!不过如此,却也死而无憾了。

一辈子云霞明灭、层层迷雾,荆棘丛生、魑魅魍魉——唯其如此,倒有了穿云破雾、降妖伏魔的意趣和见招拆招、最终守得云开日出的欣慰和傲骄。如此,便大大地延展了我体验生命的长度和宽度。比起那些只有一条“康庄大道”的人来,倒多活出几辈子呢。值了!

二.

就这么,一场儿时的梦,成就了我与山林一生的缘分。我追忆过故乡的山林,也回味过诸多的“他山之遇”。在我后来与山林的无数次邂逅中,每一次都成为了我与它们相看两不厌的,身心与灵魂的“贴身交流”。

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而我想说,山不在高,有“心”则灵!我爱山林,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山林中有我无数美好的记忆,也不是辛稼轩“好山如好色”的移情,我更爱它的,是它那众多的特质和象征意义。

首先,我爱的山林,它应该是美的,是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就像现在所说的,是“绿水青山”的前提——它不是光秃秃的高山,也不是平展展的森林,一定要是“山”与“林”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完美结合——它不仅要有山的高峻峭拔、壁立千仞的气势,也一定要有林的繁茂葱茏、欣欣向荣的风姿。春天,要有山花烂漫、百鸟欢唱;夏天,要有泉水叮咚、萤飞蝉鸣;秋天,要有天高云淡、层林尽染;冬天,要有山舞银蛇,玉树琼林……

其次,我爱的山林,它应该是蕴含丰富、寓意深刻的。它不仅要有花草树木,禽鸟野兽和变化多端的四季美景,它还要有一点让我看“明月松间照”、听“清泉石上流”的文艺气质。它还要有一种“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的拙朴,还要有一点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禅意……它还应该是万千生灵恣意生长的生命乐园;它还能让我探索与发现——去洞悉万古丛林法则相生相克、优胜劣汰的百万个为什么……

总之,我理想中的山林,它必须是多姿多彩、无所不包的。它的高峰深涧,飞流瀑布,不仅可以令我顿生“坐看云起时”“弹琴复长啸”的文人雅兴,最好还能有一丝丝梦幻色彩,带着无尽的神秘——与佛道仙妖有关——最不济也应有高人贤达隐逸其间:或洗耳拒召的许由,或呼啸山林的嵇康,或梅妻鹤子的林逋等,让我一睹放浪形骸、名士风流的洒脱人生……我站在高岗之上,聆听鸟语兽声,体味山风拂面,寻着美穴流泉,踏着落英缤纷,山重水复之处,能否遇见千年之前的“桃花源”?

而其实,山林本身却没有我这般挑剔。它坦然大度,包罗万象。既是展现蓬勃美好的天然舞台,也是安顿衰微朽败的风水宝地。它既能是物华天宝蕴玉藏金,也能是荒疏贫瘠寸草不生;它既有奇花异草、良禽佳木,也有残花败柳、凶禽恶兽。在它的地盘,无论是花草树木、地衣苔藓,还是豺狼虎豹、蚊虫蝼蚁,它都天公地道、一视同仁。它不薄弱小,不厚强大,不鄙粗陋微贱,不重华美显贵,无论枯藤老树,还是灵芝仙草,无论凤凰麒麟,还是呆鸟昏鸦,它都敞开怀抱,悉数收纳。只因为,山林的最大特点就是“博大”与“包容”。

因为博大,所以它“什么鸟”都可以有。因为包容,所以它才能“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古人一句“山岳藏疾,所以就其大”,道出了山林之所以伟大的万古本质——它既可以藏龙卧虎,也接纳飞蝇爬虫;它既能安顿乔木嘉树,也可以收容野草闲花。并且不独独是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包括人类,从古至今都享受着它敞开胸怀的无私庇护——那抱节守志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那天性自由放浪不羁的竹林七贤,那忠贞刚烈坚辞不就的介子推,那饮酒作乐悠然南山的陶渊明……无论是“捍卫尊严”,抑或是被“逼上梁山”,山林都慷慨无私、照单全收。——只道是,“天生我才”,无所谓贵贱,无所谓善恶,无所谓美丑,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独特的价值,每一种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而正因为各种生命状态的多样性,才使得这个世界的自然生态多姿多彩、环环相扣。

山林不语,慈悲为怀。它倾尽所有蕴藏孕育,涵养守护。博大成就了它的包容,包容成就了它的悲悯。正所谓“仁者爱山”所以“仁者爱人”。这“仁慈”虽然不能称之为山林的主观,但客观上却成就了它“普度众生”无私奉献的“全域覆盖”。也就像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其实是对万物的一视同仁、雨露均沾。“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就是一种公平公正的大爱与大包容,也是一种任凭万事万物各取所需、共生共荣的大自在……

有人说,“愈接近天地自然的地方,愈是产生深邃的思想”——因为有一个开阔的空间,可以自由自在地放飞心灵、舒展情绪。于是便有了活跃的思维、驰骋的想象、独到的见解和闪耀的灵感……虽然我还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但,每当我置身山林,我都能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内心深处,有一份“迎风而笑,抚掌而鸣”的天真烂漫和纯真率性。又或者,是一种襟怀坦白、玉洁冰清的祥和与安宁。总之,就是一种满满的“归宿感”吧!

所以我赞美山林,怎么夸它都不为过。它当得起人们赋予它的任何盛誉——它既耐得住亿万年沉寂海底的寂寞,也扛得起一朝横空出世风光无限的喧嚣。所以,比起那些隐士们的“泉林情结”,我更爱的,正是山林这些伟大的品性!它教会了我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最佳模式。它让我懂得,对待万事万物的三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尊重,理解和包容!尽管,我们生而为人,有着不可避免的爱憎好恶、亲疏远近,并且,生存之下的竞争也是与生俱来、难以调和,不可能达到彻底的“无私”——但至少,我们可以学会“高山仰止”,把“山林”的品格和气质藏在心中、融入血脉!

终归一句,山林带给我的感悟和启迪是无穷无尽、受益终生的。它那宽厚博大的基底,早已成为我心灵深处坚实而牢固的靠山!在它那伟岸宏阔的精神感召之下,我练就了一个丰沛而沉稳的个性。我敬重山林,爱慕山林,总希望与它打成一片、融为一体。正如辛弃疾所说的那样:“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我自以为,我与山林的缘分,也是一种“双向奔赴”吧!

而终有一天,我将成为山林的一分子——我将化为它的一棵草,或者一棵树,享受它深情的福泽,也为它擎起一片小小的绿荫。

(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