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爱云儿的头像

爱云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4/07
分享

阅读是至乐的事

我相信,每一个文学爱好者都有一部“阅读史”。我当然也不例外。而我的阅读史,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或者叫“三重境界”。

婴幼儿时期看娃娃书就不说了,花花绿绿的,恐怕纯属“好看”。就从青少年时期说吧。

正因为那会儿青春年少、身心都在茁壮成长,所以,想要探索世界的求知欲特别旺盛。既追新求异又充满幻想,就特别喜欢看那些思维活跃、惊险离奇的书。但那会儿正是一个特殊时期,图书馆里的书籍品种比较单一。“黑白分明”是那个年代的主流思想。与我在阁楼或“地下”涉及的“非主流”的中外“毒草”“禁书”,是两种完全不同观念的碰撞。它们搅拌在一起的繁复的观点和意象,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我幼稚的“三观”似是而非、左右为难。加上年少无知,见识有限,看“西游记”,只知道大闹天宫、捉妖打怪的热闹,不懂得“获取真经”,就是一个历尽艰辛、脱胎换骨的磨练过程;看“红楼梦”,只看卿卿我我的宝黛恋情,不懂得“看他起高楼,看他楼塌了”祸福相依的天道轮回;看“水浒传”,只知道打打杀杀江湖义气,不懂得“忠诚与叛逆”之间的无奈寓意;看“三国演义”,只懂为刘关张诸葛孔明扼腕慨叹,不懂得“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沾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才是历史规律的常态;看个革命书籍吧,也只是敬慕英雄,不懂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信念;看鲁迅,也只是学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严厉,而没有学到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悲悯。看个世界名著,更是因为不了解人家的时代背景,又特别不耐烦里面人物姓名的繁复冗长,而读得稀里糊涂、云里雾里……再加上缺乏高人引导,所以,那会儿读书,是越读越迷糊,越读越矛盾,最后把脑子搅成一锅粥了。差一点就让我陷入“尽信书不如无书”的尴尬境地。

但不管怎么,饥不择食,我好好赖赖吃了一肚子,也算是一种“食品多元化”的综合补给吧。它们的混合叠加,也曾在我躁动不安、懵懂迷惘的青葱岁月里,起到了开阔视野、活跃思维的重要作用。它不仅给我“安神补脑”、慰藉心灵,也让我的青春岁月,既可以“动如脱兔”,又可以“静如处子”——阅读,曾让我的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这就算是我阅读的“第一重境界”吧。

阅读至此,我也产生了想与这个世界对话交流的欲望。尤其是在中学写了几篇作文,让语文老师拿到年级上巡回“传扬”之后,我更是信心大增!想当作家的梦想,便如发酵的面包一样膨胀起来。于是,在经历了一点人情世故,有了一点点人生感悟之后,我便拿起笔来,认认真真地开始了我的“写作生涯”。但,就我当时那个的水平,写两篇作文、写两句打油诗自我欣赏,或是后来给单位写个新闻稿、办个墙报啥的倒还绰绰有余,再要往深里写去,写出个“内涵”、写出个“意义”来,就有点捉襟见肘、勉为其难了。尤其是在那些文思枯竭,绞尽脑汁都不得其门而入的时候,我是多么希望,能在自己曾经读过的书里,找到一个可以让我突破瓶颈的天启神谕啊——这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了。再加上那时年轻,“养在深闺”,既没有“行万里路”,更没有丰富的人生社会阅历,我根本无法完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没办法,想要快速便捷地了解这个世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恐怕也只有靠“读万卷书”来“开挂”(走捷径)自己的认知维度了。

于是,就有了我读书的“第二重境界”,那便是“学习和借鉴”,是“拿来”的实用主义。

然后,自从成年升任“淑女”之后,我便成了一个喜欢安静独处的人。而“安”与“静”字,都是与“行”、与“动”不相亲的。刚巧又还有一个“晕车”的毛病,是那种翻江倒海“黄疸都吐出来了”的状况,所以,“行万里路”于我来说,自始至终都是个勉为其难、欲说还羞的事情。又还欠缺一个脾性相投的旅伴;又还有一句“不去遗憾一辈子,去了一辈子都遗憾”的“咒语”;于是,有什么心之向往的胜地美景,多半也就在自己的梦幻里“虚拟”一番罢了。可怎奈一个慵懒的身躯,却蕴藏了一颗兴致盎然、热血沸腾的心灵。没办法,权衡再三,恐怕也只有与书为伴,与书相亲,才是我们相得益彰,互利共赢的完美组合了啊!于是,对阅读就更加依赖了。

就这么,“读书”便成了我弥补“行路”匮乏的“神奇魔杖”。它只需要轻轻那么一推,一扇扇上天入地、四通八达的眼界之门便为我轰然中开。它带着我纵横古今中外、体味世事人生,游历千山万水,感受沧桑巨变。“方寸之地”,字里行间,让我足不出户,便能轻松地把个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尽收眼底、恣意游历。看别人的故事,抒自己的情怀,悟别人的思想,发自己的感慨。借助他人的生存际遇和生活轨迹,去加速完善和拓展自己的认知领域……阅读,让我比别人多活了千百个人生!

这一时期,我整天抱着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不肯撒手。先贤圣哲们那浩如烟海、灿若星辰的丰厚典籍,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包罗万象、五光十色的知识大门。让我快捷地管窥历史、洞悉现实。前辈们笔下那些独特而奇妙的人生际遇,极大地丰富和开启了我这个写作白丁的认知视界。那一时期,我不仅读书量大,而且触觉庞杂:中外名著、诗词歌赋、戏曲小品、评论杂说……特别喜欢那些内容丰沛,信息量大,能够全景式涉猎宇宙万物的知识领域、可以充当百科全书一类的典藏书籍。彼时彼刻,我真是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活学活用,紧迫之心,就是狼吞虎咽也不足以解我这“饿痨鬼”之书馋啊!只恨不能把所有想看的书籍通通烧成灰烬,再和着茶水一股脑儿地吞下肚去……

哎,人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那样的“速食恶补”,确实欲速不达,经常把自己噎得“吞咽困难”直翻白眼。其直接的后果就是,看了那么多书,不要说内容,感觉书名作者都快忘光了。但,架不住我有一个好胃口啊。虽然“吃相难看”,却也成就了我一个“品种齐全,营养充沛”的食品源。

从此以后,我便练就了一个全方位“吃杂食”的好习惯。这一路“通吃”下来,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写作者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苏轼说,“读书万卷始通神”,虽然说的是书法创作,但与写作的路径同样是一脉相承——再提笔时,我便情绪饱满、思如泉涌……本来以为,那些曾被我粗枝大叶、一目十行读过的书,看似作者、书名、故事情节都如“猴子掰苞谷”似的统统丢了忘了,殊不知,那书中的精华,却无一例外地被我消化吸收、融入血脉,并润物无声地流淌在了我的字里行间。甚至遣词造句,都有了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挥霍感!

这活脱脱就是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恰切应验啊!真真是“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于是,更加努力地阅读。持续地阅读,便最终成为了我写作时信手拈来、学以致用的工具箱和资料库了。当阅读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当我觉得自己的内心世界足够丰盈的时候,我的文学之梦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

而阅读这个事情,真的就是一朝“中毒”,终生不愈啊。正像毛主席说的那样:“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说真的,年轻时,我是多么希望像他老人家一样,成为一名图书馆的管理员,整天名正言顺地泡在图书馆里,天天都有看不完的书,吃不完的精神粮食啊!只可惜我的梦想最终也没有实现。但对于阅读,我已经陷入太深、无力自拔了。从此以后,我便借书买书,日读夜读。不管是幽居雅舍还是车船旅店,不管是闲坐静卧,还是外出游历,就算是自己卧病在床,或是在病房里伺候老人,任何时候,只要有一本书相伴左右,我的心便会特别地踏实,特别地笃定。就像一个行囊里备足了干粮的远行之人,那么气定神闲,那么无所畏惧——“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么?

古人又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确实,阅读,不仅是浇灌我创作的一眼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它更启迪了我文学创作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以积极的生命姿态,给人以生存的希望和勇气。而坚持对“真善美”的抒写,便是抵达这一目的的“原生动力”!于是,我戒掉了往日里青春年少的偏执和浮躁,放下了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愚蠢执念。我理解了这个辩证统一、多元而复杂的世界,懂得了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并学会了“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贾平凹在他的《好读书》一文中说:好读书的人“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我深以为然! 而阅读之于我的最大功劳就在于,它以潜移默化的暗涌,滋润和荡涤了我的整个身心。它不仅源源不断地充实了我写作的“智库”,让我迅速逃离了“井蛙”“夏虫”的狭隘和局限,它还是治愈我一切“毛病”的灵丹妙药——作为一个身处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时代的现实中人,那些愤懑苦恼、纠结迷失,那些漂泊无依、无所适从,统统都可以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释放和慰籍。是阅读无限开阔和启迪了我的心智,净化和改造了我的整个灵魂。它让我变得知书达理、温润如玉;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去“选择”去“安排”自己有限的人生……

有句话说:书不是万能的,但可以让女人“千变万化”。这真是一语中的!——我从一个肆意妄为的“野丫头”改头换面到秀外慧中的“窈窕淑女”,是读书,给我的人生带来了由内而外无法估量的巨大改变——是阅读让我的性格变得公正平和、仁爱悲悯,是阅读让我变成了一个开明通透、向阳而生的人……这一时期,随着阅历的增长,我更喜欢选择那些富于哲思、寓意深刻,能触及灵魂、促使人反省与觉悟的书籍来看。这应该就是我深深懂得了现实生活无非“盈亏圆缺”的道理之后,豁然释怀又充满信心的第三重境界吧。

当然,读书的“境界”还有很多。像培根说的:“读书可以作为寂寞消遣,装饰高谈阔论。”毛姆说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还有巴罗说的:“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等等。他们的话,在我的阅读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和感悟。

但在我看来,喜欢阅读,首先应该成为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良好习惯和生活态度——阅读能让人一瞬间安静下来,而安静下来,便可以思考,可以反省,可以从容。

林语堂说:“读书是至乐的事。”

自从爱上阅读,我整个的身心都变得眉清目秀、安然自若起来。每一部好书,都像一座座蕴藏着奇花异草的神秘花园,装点和愉悦着我的眼眸和心灵。阅读满足了我的一切精神需求。它为我拨云见日、探骊得珠;它让我润泽丰美、安稳踏实。正因为有书的加持,有持续阅读的好习惯,所以我养成了一个沉静而包容的性格,并且整个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也都为之提升——从新鲜好奇,到沉思默想,到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再到“笑带醉颜追东风,擒得韶光永驻”……可以说,读每一本好书,都是我的人生导师,都是我人生旅途的灯塔北斗,更是我生命情感的终极依托!

虽然,也有人说,“读书是廉价的娱乐”,但在我这里,它却是我立身处世的大欢喜、大幸福!于我而言,一个没有与书为伴的人生“不值得过”——因为它不仅有“面目可憎”的悲哀,更是一种“空乏其身”、寡淡无味的大缺陷!

现在,读书已经成为我一种不可更改的生活模式,就像一日三餐,虽然寻常,但绝对不可省略。书,已经成为维系我生命活跃度的“强心剂”、是均衡营养的维他保命丸!总之,爱书的人,把书比喻成什么都不为过:“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现在,我根本无法想象,如果我不曾爱上书、爱上阅读,那我将怎样打发我的日常晨昏?我将又是一副怎样的面孔,又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我是真的想象不出……

如果说我之前把文学创作比着是我“纠缠不清的情人”的话,那么,阅读,就是我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糟糠之妻”——“糟糠之妻不下堂”,毫无疑问,阅读,必将成为我一生一世、永不离弃的终身伴侣!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