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小人书
河北省武安市 蔡银平
某日携家人去素有“北国江南”之称的保定府白洋淀游玩,竟然在一个湖心岛的购物厅发现了儿时熟悉的小人书,虽知晓这是防旧品,还是不觉眼前一亮,驻足不前。情不自禁地拿起一本《小兵张嘎》,翻将起来,惊喜的看着那记忆中才有的图画,倾心的闻着那久违的墨香,手不释卷。急切的用100元买了5本,竟也不似以往购物那样讨价还价?
童年的小人书,是中国广大农村70后一代人集体温馨的回忆吧。那时的农村没有图书馆,没有电视电脑,更不用说智能手机了,村里的小学也只有教材和配套的练习册。于是,小人书如同那些当时农村播放的露天电影一样,成了那个文化生活贫乏时代孩子们最好的精神食粮,就如同今日的智能手机之于今日的少年,令人欲罢不能。能拥有一本或几本当时流行的小人书,你便有了骄傲的资本,也就成了其他孩子追捧的偶像,得意得很。有时候为了买一本心仪的小人书,要一分一角地积攒上好长时间,买到了便觉弥足珍贵,能连续兴奋数日,甚至睡觉都要放在枕边。
那时的小人书,有素描本的,也有影印本的。彩色的封面,简单朴实,远不及如今的孩子们读的色彩缤纷有各种配图的画册。打开扉页,墨香扑面而来,里面是简单勾勒的黑白素描图像,下方配有简洁的页面故事文字说明,售价一般在几分到几毛之间,记忆中我买过的小人书最贵的是六毛。小人书的故事丰富多彩,有历史故事,像三国水浒和东周列国故事等;有成语和童话故事,像刻舟求剑和安徒生童话;也有与当时的电影和电视剧同步的小人书,像《地道战》、《少林寺》、《霍元甲》等等,影视故事的小人书有些便会是影印本的。
那时的小人书大都和农村的集会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算是小人书带给孩子们附加的快乐了吧。在那个我还在读小学的年代,农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一样匮乏,村子里的集会便成了主要的家用和农用物资 “集散地”。一般每个村子都有一年一度的固定的集会日期(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集会几乎流于形式了),每逢此时,大人们会去“赶集”,除了去走亲访友之外,也要去集市上购买一些换季的工具和做衣服用的各种布料等,集市人们摩肩擦踵,热闹非凡。而那时的集市更是我们这些孩子们的乐园,是童年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孩子们会带上爹娘给的2到3块钱,穿戴整齐,三五成群,一路欢歌奔向集市。那时的集市上,孩子们有“三趣”。 一是“吃趣”,比如夏天用上几毛钱买根冰棍儿,吃块西瓜是必须的。 二是“戏趣”,买上一小包瓜子儿,坐在集会的大戏台下,舒舒服服的看唱大戏,生旦净末丑一无所知,却也看的兴趣盎然,乐此不彼。而更重要的要数“书趣”了。集市上总会有三两个书摊,就如同今日城市中夜市的玩具摊那样,那便是孩子们最心驰神往的地方。每个书摊周围都围着好几圈孩子,最里面的蹲着,中间的弯着腰,后面的踮着脚。手里紧紧的攥着几张零用钱,热烈的争论着挑选自己中意的书。有时候看看书的定价,只好悻悻离开。记得有一次,我用全部的“积蓄”买了一套最喜欢小人书连画册《射雕英雄传》,竟放弃了心爱的小吃,可心里却骄傲的很。
小人书的最大的乐趣当然是读书的乐趣了,几乎每个孩子的家里都有一个长方形的纸箱子,是从村里小卖部里淘换来的,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几排积攒下来的小人书。晚上回到家,便轻轻地翻开小人书,开始在煤油灯下兴奋的看图读字,沉浸在书中的故事不能自拔,也总是嫌弃母亲催促自己吃饭睡觉时的唠叨。有时候就像一个小气而又贪吃的小孩,总也舍不得把它读完,而有时候这些小人书又不知道被自己读了多少遍。要是到了学校,同学间便会眉飞色舞绘声绘色的交流着自己看过的故事,讲的声情并茂。孩子们也经常彼此交换自己的小人书,有时候怕对方催着还书,只能在老师的课堂上“偷读”。我就被老师当场抓住,还狠狠的揍了几次,可还是屡教不改。书里的故事如我们童年生活中的一道靓丽彩虹,在刚开始启蒙教育的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扇求知的大门,让我们开始探索故乡之外的世界,引领我们尽情地遨游在时光的隧道中。个中滋味只有那些从70年代的农村走过来的人才能有刻骨铭心的体会吧。
如今自己已过不惑,再读陪伴自己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的那些小人书,读的不仅是故事,更是永远逝去的的往事,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就在这个越来也没有往事的世界上,一个珍惜往事的人,悄悄写下了她对往事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