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皮开荃
2021年春,笔者因事在良渚文化村附近旅居数周。
3月21日下午,笔者从良渚地铁口出站,朝文化村方向眺望,见前方约4~5里处,有几座弧状起伏的山峰,像一张待箭上弦的弯弓,靓美之极。为饱眼福,笔者临时决定以步当车,将赏景健身融为一体……
东问西询,总算弄清那群山峦名称:那排弧状山峰叫五郎山,傲耸五郎山旁的一座虎势奇峰叫大雄山。
为尽早领略五郎壮汉的魁梧神韵和大雄奇峰的虎势雄姿,笔者择了条近路,七弯八拐,走上一座石桥。见桥似古非古,左瞧右瞄,不见桥名。晃悠几趟,一无所获。都什么年代了,富饶美丽的杭城竟然也残留着损眼的寒碜之桥……顷刻,一股好奇之心,瞬间取代了先前的登山览胜之念。
笔者见桥上有人撤网捕鱼,禁不住脱口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芳名竟叫“杜甫桥”。哦!还真是座古桥,这“寒碜之相”,原是“刻意包装”,实在是高……赞赏闪过,新惑顿萌:印象中杜甫踏杭之事极少耳闻,究竟是取名巧合,还是“杜大诗侠”曾造访过现在的良诸?……
趁撒网人取鱼理网空隙,笔者便凑上去与之攀谈,试图打探这桥与杜甫有何渊源,那怕只捕获丁点鲜闻,以慰奇想,足矣!
据撒网人介绍,他记得小时候,这座“杜甫桥”对岸有道“杜甫坝”,距坝不远处还有座“杜甫庙”……“庙前的石碑半人高”……当问及杜甫是否真到过此地时,他也说不清。
为验桥真伪,笔者来了个全方位精细扫描: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折腾得气喘吁吁,仍未觅寻到与“诗圣”相关的丁点印记?笔者半信半疑,又悄询数人,众人却异口同声:该桥肯定叫“杜甫桥”。当问及为何取名杜甫桥时,有的说“不清楚”,有的说“民间有多种传说”……笔者一时被弄得云里雾里······
数周后,已办妥要事的笔者,闻知滨河公园有条2000米的环行跑道,于是决定乘兴去体验一下沿河慢跑的快感。当笔者沿着毛家漾路向东行至数千米,从西南方向进入公园,刚慢跑一小会儿,便见涂有1100米标识附近的跑道旁,有一长形立体休闲櫈,凳旁立有一款书页状的铜制造型。笔者旋即止步观赏:原是经官方确认的有关杜甫桥、杜甫村来历的简介(下称“官介”)。
由于官介制作年月过久,已有多处铜字、标点掉落或损坏,笔者从掉损痕迹处,意判出官介原文(括号里的字或标点,均为笔者“意补”的“掉损”之字或标点,如若有错,以原文为准):
杜甫南(巡)期(间),曾经(到)过现在的杜甫村。当时,杜甫村叫“郎家里”,(共)有26户乡民,其中郎姓多一些,费姓(少)一些,费姓是当地官吏,郎姓则是当地的富(家)。杜甫投宿于(费)姓家,(与)他(们)谈论家富强国的道理,建议百(姓)在当地进行河(道)疏通、(筑)堤防洪、建立粮仓,并在现在的杜甫桥处建一座(桥)梁,这样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谁知(后)来爆发战争,村子被破坏,百姓都散了。(费)姓官吏只能弃乡离家带(四)个儿子逃难到了江苏吴江,但他一直惦记着自己(的)故乡。战争结束后,(费)姓官吏(已)离开人世,其四个儿子商议决定由老大和老二回(到)故乡。他们齐心协力挖井开(塘)、(治)(理)(河)水、发展(贸)易往来,百姓(渐)渐(富)(裕)起来,(此)时郎家里的费(姓)已经发展(到)了(36)户。于是,开始建造一座南北跨向的石桥,为了(纪)(念)(杜)甫的建(桥)(指)点 ,故取名(为)(“)(杜)甫(桥)”。(到)了南(宋),(后)人(为)了〈纪)念(杜)甫的德,在村舍后建(了)一座杜甫庙,将郎家里改名成(杜)甫(村),(此)自然(村)名一直沿(用)至今
笔者意外弄清了杜甫桥、杜甫村的来龙去脉,分外欣喜。随后,在一位杭人的热情导引下,边聊边行至1700米标识附近,向右踏上一条“人造仿石”铺就的由西向东横贯公园的特形步道,约东行十多米,便踏上了杜甫桥。
笔者登桥环顾:这座由西向东横跨杜甫港的四墩五孔的杜甫桥,原来东连龙舌嘴水闸,西连滨河公园。
目测全桥(含桥墩及龙舌嘴水闸闸坝)长约60余米,弧形桥身跨径长约28米左右。
蹲身细瞅:全桥以石磊筑。条石铺面,桥宽约1·5米(内空约1·4米);桥面两旁分别用厚薄相间的条石作护栏。每边护栏两头均用厚约10厘米的简雕石块彻挡,简雕石块后跟彻一块厚约5厘米的条石,随之紧彻一块厚约10厘米的条石,其后再彻一块厚约5厘米的条石……厚薄条石循环间彻。每边共彻厚约10厘米条石四块、厚约5厘米条石五块。两边石栏高约50厘米。
笔者赏完杜甫桥,又来到立在滨河公园桥旁的那块“余杭区河长公示牌”前“点查”。与其说那是一块多功能的电子屏,倒不如说那是一款全天候恭迎八方游客的电子“导游小姐”。屏上不仅有当日的新闻、天气、河流水质等现况,而且还有当地楼盘位置、交通设施、医疗机构、商场超市、教育机构、餐饮休闲、公园景点等。这意外惊喜,让痴寻醉点的笔者,过了一把畅游良渚的网游瘾。
笔者欲别杭返乡的前几日,特携妻专程眷访杜甫桥(下称“杜桥”)留影存念,以铭结缘杜桥,宠沐惊喜的良渚采风之行。
笔者现虽已返乡数月,但因杜桥萌生的的些许谜惑与遐思,仍像波波碧湖涟漪,悄然荡漾着夕染万顷的脑岸:譬如现在的杜桥是“东西跨向”,而官介中则是“南北跨向”;又譬如:官方为何将官介远立杜桥的他处?这到底基于何种考量?……
近来,笔者豁萌新悟:譬如桥的跨向矛盾,可能多因桥的历代变迁所致·····又譬如官方之所以不跟杜桥命名,可能是顾虑实据乏力,不便定论:虽然“到了南宋”,因杜桥建杜庙、改杜村,已成既定事实,但南宋之前,诸多与杜桥相关的实证已被悄然流逝的史河所淹没。尤其是“杜甫南巡期间”这一关键时点,只有一则传说可佐证······可能正因此种头疼与无奈,让官方刻意将官介立在远距杜桥约600多米处。此举既尊重了历史演变,又尊重了事实的存在,既可将这一历史之谜展示给今人和后人,又不会因官介影响或束缚热衷开揭杜桥桥名来历谜底的“杜粉”们,独立思考和执着觅寻,从而将杜桥的终极命名大权,留给手握力证的“时间大师”······
杭人这种处理历史难题的高超智慧,令人钦佩,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