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京
新年过后,冬日还未及消去节日的喧嚣,我与诗友们就按计划出发了。出东营进滨州,一路连绵起伏的村庄与河流,空阔的田野把黄河波澜壮阔的身影渐渐引入眼底,我们一路沿着河道来到诗友志华的家。志华的家在沾化县大高镇沙洼村,那里有着北方村庄特有的拙朴,四季宁静。春天一开窗,那绿就奔涌而来;夏日蝉鸣枝头,蝈蝈们亮着大嗓门唱着;秋天稻谷在穿堂风中弥漫着清香,挤满了角角落落;而此刻的冬日,收割已久的田野显得更加辽阔、苍茫,草垛、粮仓一个个从大地上冒出来,成为晨曦与黄昏中最抢眼的风景。
志华家的房子在村子的最西头,门前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和浩荡的河水,芦苇一片一片地荡开,在四季里变换着色彩,大自然如此慷慨,但是因为身体的缘故,志华很难走出自己的家门漫步田野,她更多的时候是在家中安静地读书、写作,做着简单的农活。她与眼前的风景为伴,以自己的心灵为精神家园,写出一首又一首动人的诗篇。
几年前初遇志华的诗,她对生命意象的刻画和表达,深深触动了我。后来我们常去看志华,有时在春天,有时在夏天。诗友们一起来看望志华,送书、赠字、朗诵诗。以诗会友,以诗合年,把祝福传递给志华和她的家人,朗读也使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欣赏到了志华诗歌的美。
这次我们带来的书都是由志华一一列出的,看着书单上的书名变成了一本本精美的书籍,志华特别高兴。她低下身子一遍遍读着那些深深热爱的名字:尼采、叔本华、鲁迅、汪曾祺、王小波……哲学、文学、历史……或许她的思绪早已飞到那样的一天,她正凭借着一窗景色,在一个清晨或某个夜晚,打开了其中的一本如饥似渴地阅读。
一位朋友特别为志华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诗,是一盏灯”。他的字率真、活泼,特别是这句寓意深刻的话,或许真的会在未来的岁月里成为陪伴志华的座右铭呢。一位朋友开始朗诵志华的诗《午后》:
一头老黄牛
啃食一地老黄草
牛和草有一样的颜色
牛在草丛里
像一头牛
在更大的一头牛背上
在牛毛深处
春日午后
天空有飞机隆隆开过
日光淡淡
日光也隆隆响着
开走了
——《午后》
诗中,淡淡的阳光与窗外的景色构成的一幅宁静的田园牧歌图:田野中,老黄牛和黄草地融合在一起,叠加在一起,就“像一头牛/ 在更大的一头牛背上”,
这孩子般的目光,让田野变得格外纯净。世界是有趣的,牛、田野、太阳、飞机,都是自己的朋友。飞机来了,飞机又走了,它走过的“隆隆”声打破了田野的寂静,甚至午后的阳光都带上了隆隆的声音,阳光是带着隆隆的响声“开走的”。大地与天空,静与动构成了眼前丰富的世界。大概只有静坐午后,长久凝视田野的人,才会陷入这样的冥想与禅定。大自然就这样默默给予着,志华就这样在寂静的时光中书写着。
我朗诵的《打口》有着和《午后》一样美妙的画面感。大自然的芳香,合着阳光浓缩在一杯茶里,品茶,即是在品人生:
让我尝一尝这茶是不是苦
是不是香
是不是金黄明亮
像蜜蜂和着阳光
是不是滴翠如山谷
我渴望已久的山谷
是不是调侃
是不是生命感不严肃
是不是安静的钉子都粗重呼吸
是不是都走神。
——《打口》
“是不是苦”“是不是香”“是不是金黄明亮”“是不是滴翠如山谷/ 我渴望已久的山谷”。她从对自然的遐想转到对自己生活的审视,让片刻的走神回到对现实的思索与叩问,从肯定地问,到怀疑地问,对生活的感悟就如“安静的钉子都粗重呼吸”,使诗写增添了厚度和分量,而不仅仅是一个轻飘飘的白日梦。她对生活敏锐的觉察与对文字的精妙驾驭,使她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才华展露无疑。这就难怪朋友们要把她与美国著名的女诗人狄金森相比拟了。
回来的路上我们又谈起志华最近创作的一首诗《一顶蚊帐》。这首诗好,但不可解,可解就失去它的诗意了。或许是吧,但我却一直沉浸在它沼泽一样的魔力之中不可自拔,总是在不经意的某个瞬间摸索着一首诗抵达诗人心灵的秘密通道。我被它精练的“白描”手法吸引,被她捕捉到的这幅人间图像吸引,更被她以一首短诗的形式展现出的人类心灵上巨大的悖论所吸引。与其说它是诗人客观的记录,不如说它是诗人对人类心灵困境敏锐的感知与艺术思考的产物。如此才是成就这首诗的魅力所在。我突然想起台湾美学家蒋勋的一句话,我很担心有一天人会把人像垃圾一样丢弃掉,志华笔下描绘的不正是这样的情形吗?
两千零八年,我家住在
一条小胡同,当时的邻居
是一对中年夫妇
不久,他们搬去了新家
老宅里留下一个双目失明的老妪
无人照料
她每天都把身子挂在窗棂上
大喊大叫:
外头有人吗,救救我呀
她真的就是这样喊的
和电视上的人喊得一模一样
她一生小偷小摸,声名狼藉
关于呼救
别人只觉得她吵闹
是年冬天,她死在老宅的土炕上
身上盖着一顶蚊帐
——《一顶蚊帐》
她对世界的审视、对自然的审美、对生活的品味,远远超出命运对她身体设下的极限。我们品味着她的诗,沿着黄河往回走。绿荫婆娑的夏日林荫道早已成为遥远的回忆,此刻,高高的树枝横亘在苍茫的天际上使天空更加寂寥空旷,但这丝毫影响不到我们内心的炙热。诗,是一盏灯,一盏能照亮人心的灯。
我们在回来的路上相约,以后每年至少要看望志华一次,如果可能的话我们会带她去黄河古道看看。春天到了,二月过后是三月,三月茵陈四月蒿。三、四月一到,古老河道茂盛的蒿草会密密地环绕着黄河人家,苍鹰在天空盘旋,白鹭在水田间慢游,那些早在五、六十年代乘帆而来,已在黄河边上落户的人家现在已是坐拥千顷土地。我们想带她一起去看看草丛中的野鸟蛋,看成群的鸟在这样辽阔的土地上破壳、奔跑,学习起飞……多么激动人心。我们还要好好打造刚刚建成的“臭皮匠”小微信群。嗯,几个臭皮匠可以顶一个诸葛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