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罗马才知道,罗马是一片废墟。
但那是2000多年前的废墟。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现存的还有吗?
自然遗存不是废墟。废墟是指人类建筑毁坏所遗,也即人类文明遗存。
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人的说法。包括古巴比伦(位于西亚,今伊拉克)、古埃及(位于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于南亚,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和中国(位于东亚,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既然是文明古国,也即文明发源地,还有2000多年前的废墟遗存吗?特别是人类在城市的建筑废墟遗存。
回答,少有。
一路走过去,是晚上。
古罗马文明是在人类文明的黎明,而呈现在我的眼前的是晚上。
这也怨不得我的。这是旅行社的安排。其实是历史的安排。这个时间是2017年12月14日晚上。
首先来到是一座废墟: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竞技场。现在,它在轮廓灯的照耀下,在黑夜里安静的像是一头睡狮。我想象它在苏醒时刻的咆哮。
我们看到的只是竞技场历几千年风雨留下来的石头砌的外墙。那一块块本来在山上几亿年的岩石,经奴隶和石匠用铁钎钢凿加工的方方正正的石头,从水路或陆路长途运来此地。一块叠着一块,一块咬着一块,一块顶着一块,成墙,成窗,成顶,成竞技场的一圈一圈的看台。竞技场上奋力拼博的奴隶。
斯巴达克斯!这个名字如火球一般从我思维的森林里跳了出来。燃烧。燃烧。整座森林着起火了。熊熊大火,吞噬了林木。
我是几十年前,阅读长篇历史小说《斯巴达克斯》知道这座竞技场的。作家是意大利19世纪作家拉法埃洛·乔万尼奥里。我在当晚的微信圈里说:“这是2000多年前的竞技场。向英雄的斯巴达克斯致敬!意大利作家的同名小说让我热血沸腾。此书改变了我对英雄人物的看法,直接影响了我的文学观。”
我们这一代作家是从文革阴影走出来的。从英雄人物必须“三突出”和“高大全”的文学观,到以人性为根本的文学观,就是斯巴达克斯这个人物形象给予的启示。
作为该本书里的“英雄人物”,他不仅率领着起义军,为争取自由和尊严,奋起反抗罗马人的暴政,一次次出奇制胜,重创罗马军队,而且重情重义与古罗马独裁者的遗孀范莱丽雅相爱。斯巴达克斯们在罗马各地坚持战斗达2年之久,这次奴隶起义给了罗马奴隶制以沉重的打击,马克思曾赞誉斯巴达克斯是“整个古代史中最辉煌的人物”。
我十分虔诚地向这个故事的发生地掬躬致意。又在一旁西侧的君士坦丁凯旋门前合了影。这是古罗马凯旋门中最大、最著名、也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座。我曾经到过的法国巴黎的凯旋门就是以它为蓝本加以设计、构建的。
斯巴达克斯虽败犹荣。由于斯巴达克斯率领的奴隶起义事件让罗马发生震撼,统治者元老院只得妥协,提出部份保障奴隶权益的法律。当罗马进入帝制时,解放奴隶中甚至有人能够出任国家公职。
统治者的妥协,就是社会的进步。
离开竞技场,来到万神殿。
我比较赞同这种宗教观。
它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它的出现比竞技场早了一百多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戈利巴建造,用以供奉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
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分别是掌管天界的宙斯,宙斯的兄弟海神波塞冬,冥界之王哈迪斯,女灶神赫斯提亚,农业女神德墨忒耳,宙斯的妻子赫拉,还有宙斯和赫拉所生的战神阿瑞斯,而且有宙斯和其他女神或者凡人所生的太阳神阿波罗、月亮和狩猎女神阿尔忒弥斯、爱情女神阿佛洛狄忒,从宙斯的头部出生的智慧女神雅典娜,他们都居住在奥林匹亚山。
由这些独管一面的诸神分管世界,总比之后的宗教皇权至上要好得多。
我带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殿去。与我的担心一样,这殿的存在,经历了许多坎坷。在教会势力大盛之时,将它改为教堂,献给教皇,才让它避免了被拆毁的噩运。但不管怎么样,现在,它仍然叫“万神殿”。我拜谒一些伟大的意大利艺术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拉斐尔。因为他们的墓就在里边。在拉斐尔的墓上,是他的弟子洛伦泽托所作的一尊雕像:巨石圣母。
万神殿的建筑值得全人类骄傲。
奇迹之一:形成结构的计算方法。殿堂内部比例协调,十分恰当:直径与高度相等,约四十三米。大圆顶的基座从总高度的一半的地方开始建起。殿顶圆形曲线继续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与地相接。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深的建筑知识和深奥的计算方法。
奇迹之二:没有钢筋的混凝土。这种建筑只有用罗马人发明的混凝土才能建成,但他们并没有钢筋来加固混凝土。他们用浮石掺入混凝土,制成一种非常轻质耐用的建筑材料。这种特制的混凝土被浇注入壳体,自下而上渐渐变薄,圆屋顶的底部有22英尺厚,而顶部仅有2英尺厚。
奇迹之三:入光口。穹顶正中有直径8.92米的采光圆眼,成为整个建筑的唯一入光口。我问,这里如何应付下雨天。导游答,沿着这个圆眼,有一个隐蔽的采集雨水处。据说每天正午十二点阳光从穹顶的圆洞穿射而过,有种步入天堂的感觉。而现在正是晚上,我抬头朝上看。看见一二颗二三颗星星在遥远的天空,向我致意。我想,最亮的一颗,肯定是宙斯。
恋恋不舍离开万神殿后,来到宫殿废墟。与这里比起来,那座竞技场只是小儿科。这里装了整个古罗马。
古罗马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即亚平宁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古罗马先后经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 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1453年)三个阶段。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罗马共和时代基本完成疆域扩张,到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与同时期的中国汉朝并称世界二霸。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也即王政时期。
我们到过的这一片废墟,据说还不是真正的皇宫,而是一个皇兄的府邸。不是皇宫的宫殿,同样让我震撼。一根根巨大的石柱,历经几千年的风云,上面顶着天,下面依着地,依然耸立在那里。巨大的门洞和石阶,可以想象当年的贵族们,自豪华马车下来后,前呼后拥,踩着台阶走入大门的情景。一层,一层,层板早坍塌了,但留在墙上的窗,是贵族夫妻眺望田野和奴隶的地方,那些贵族小姐在这里向楼下的贵族公子暗送秋波的好位置,楼下的家奴如蚂蚁一般来来去去。
导游说,这样规模的废墟还有不少。古罗马帝国就耸立在这些大规模的宫殿楼宇中。罗马帝国不可一世,只要看这一些宫殿就可以。
忽然,这楼塌了。塌成我眼前的样子。有大约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墙和柱撑起了昔日宫殿的高度,别的坍塌的楼的主体、镶了金边嵌了宝玉的家具,那些从遥远东方中国来的丝绸和的瓷器,那些关于爱和阴谋的说话声,那些男男女女,都不见了。现在,它们的虚空,让夜色和各种灯光弥补了。那些承载楼宇的土地,被聪明的罗马人栽上了绿幽幽的青草。
历史中的忽然,可能是几十年,上百年,几百年,上千年。在我的想象中,它只是刚才发生的事。
古罗马正是藉借着这一个中心向四周扩张,最后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疆土,成为由一个中心统辖下的松散帝国。在这个中心内部,有着严格贵族、平民的区别。当这个中心上层贵族渐趋腐化,刚刚参观过的竞技场就是娱乐致死的证据,加上蛮族侵入,这个由纯粹贵族组成的帝国,即告瓦解。
而处在同一时期的中国秦汉期间,与这里的政治形式不太一致。两朝都不是靠一中心点征服四周,应该说是靠四周的力量共同参加构成一中央。自周王室以来形成天下共主的思想,是大一统局面的思想基础。自周建国以来的武装垦殖,到秦大一统之前,各地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很高。除了关中外,各地还形成了大量的中心。秦汉(尤以汉为著)中央的构成,是从全国各地、各阶层选拔人才,中央政府虽然权贵成分高,但是军功阶层和平民阶层也能参政。
如此说来,秦汉的封建,包括一直到清朝的建制,是让中国文化辉映千古的主要原因,而古罗马的权贵建制,是国家消亡的主要原因。
城池被攻破,宫殿被烧毁,鲜血浅地,领土分崩离析,这一些起点,就发生在这里。我抬起头遥望着天空,天空里没有一丝光。天空也在遥望着我,仿佛在诉说什么。
但古罗马的文明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另一个重要源头。古罗马的文明是在吸收古代文明营养的文明。古罗马文明对西方和世界的贡献有两个,一个是前半期的罗马律法,另一个是后半期的基督教。它在西方文明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古罗马的平民意识和选举制度萌发于共和时代的早期。期间,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进行了2个世纪。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出两名执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权力,为期1年;而掌握国家实权的则是元老院。随着贵族与平民之间对立的加深,贵族承认了平民所选的“保民官”,负责保护平民的权力不受贵族侵犯。前451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废除了平民与贵族不能通婚的限制,这也标志着罗马法的诞生。前326年,取消了债务奴隶制。古罗马文化对后世贡献最大的,是政治制度和法律。罗马由一个小城邦发展成为一个大帝国,政治制度上历经王政、共和、独裁和帝制等,成为历代政治家和学者效法与研究之对象。
古罗马法律尤以具有高度弹性为其特点,可分为三大系统:一、以十二铜表法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民法。二、与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关的万民法。三、哲学家、法律家等对法律的研究形成的自然法。其中以自然法最为重要,认为任何法律不得违背理性和自然法则,如人人平等,享有政府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等等。自然法虽非法律条文,却对法律具有无形的约束作用,对后世影响很大。六世纪时,查士丁尼大帝曾将这些法律加以整理,编纂成查士丁尼法典,奠定欧美大陆法系的基础。
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始于夏朝。《禹刑》是夏朝法律的名称,一般认为,其性质相当于现代的刑法典。继夏而起的商朝,在开国之初就制定了刑法,即《汤刑》。这部由汤在都城西亳制定的法律,在祖甲时期,作了修订。它是初具规模的一部奴隶制的刑法法典,是一部成文法典。《汤刑》的罪例有三百条,最重的刑例是不孝。之后,还有很多法律问世。传说,商鞅变法,“改法为律”。但中国的法律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法不上大夫”,残害了法律的平等原则;“统治阶级的工具论”,让法律变成政治的附庸。
我再抬起头观天,已经没了刚才的心情。因为我的心如止水。于是,离开宫殿废墟。
来到许愿池,眼前的景点大出我意料。我原来以为,只有佛教、道教背景下的中国,才有如此文化表现。
到了这里才知道,许愿作为一种宗教文化现象,中国有,意大利有,世界各大洲都有。许愿是求神护佑自己,使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这是不用争议的普世价值观。
眼前的这座许愿池,别名幸福喷泉,原名:特雷维喷泉(Fontana di Trevi),建造者为十八世纪建筑师沙尔威(Nicolo Salvi),是罗马境内最大的也是知名度最高的喷泉,也是世界世界上最著名的许愿池,这座喷泉上有一个年轻的女孩浮雕。传说她带着口渴的罗马士兵在罗马城外22公里远的地方找到了泉水,后来罗马人建造了水道把泉水引入了罗马,为全城人供,许愿池的水就来源于水道系统。我看过一个电影《罗马假日》,拍摄地就是这里,这座许愿池也伴随着风靡全球。
我们到达时,许愿池边人头攒动。按此地的规矩,我立住,取出一只硬币来。币必须是当地货币欧元,我怕此池的神仙不认得人民币。我背对许愿池,心里默默祈祷,右手将币从左肩扔向后方,那币便在我的左肩画了一个漂亮的弧线,最后落入池中水里。
这个短暂的过程,我的心花开放。什么叫宗教?这个就是。人需要。
慈善也需要。每隔一两天的时间,水池内累积的硬币金额便可达数百欧元,其中的一半会给一家名叫博爱的罗马天主教慈善机构。
中国是许愿大国。我看到有些报道,在合肥包公墓,游客从棺椁室玻璃窗上的小洞投进钱币,墓室里各个角落都是钱币,不仅有人民币,还有港币、台币;在北京十三陵地宫历史文物上钱币堆成小山,在长沙马王堆汉墓玻璃棺椁上,还有在恐龙骨架、猛犸象、鲸鱼骨等上面扔硬币。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福州三中有一个许愿圣地——厕所,蹲坑里大量的硬币,还有50、100的大钞。我所了解的常见方法:叠千纸鹤、流星、玻璃樽、许愿袋、迷人烟火下、眼睫毛、水上小船漂流、许愿树、泰山、佛、财神,孔明灯等。
中国人的创造能力在这里大大展现。究其心理基础,是原始的万物有灵观。
我认为许愿池旁的冰淇淋也是有灵的。所以,掏出钱来买了一只,立在寒风阵阵的许愿池边,吃了。
口中的冰淇淋味还没有消散,我们就来到了“国中国”梵蒂冈城国(拉丁语: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意大利语: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也就是常人经常说的“梵蒂冈”。此刻,我们就立在静静的圣彼得广场上。教皇的宫殿和圣彼得大教堂(那可是米开朗基罗参与建设的)都关着大门。它就在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上,国与国之间也没有明显的界址,更没有边防一说。这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四面与意大利接壤。它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皇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也是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
不说感想了,怕打扰睡梦中的教皇,只是默默拍了一些照片。
立在梵蒂冈,看岗下的罗马,华灯闪耀。罗马不是废墟。
这是我这次西欧之行的最后一站,也就是终点。明天就要从罗马(列奥纳多·达芬奇)国际机场搭乘飞机去德国法兰克福,再从法兰克福乘汉莎航空的飞机回国。
(系列游记散文《哪条路上罗马》全部完)
尾 声
我。结束这个系列游记散文时,心情十分愉悦。
(2018年10月6日 南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