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浦子的头像

浦子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散文
201806/27
分享

哪条路上罗马之三连载

 

哪条路上罗马之三

行驶在不限速的德国高速公路上

浦 子

 

12月6日结束了在法兰克福简单的旅游行程后,乘大巴前往卢森堡大公国,行程242公里。之后,还将前往阿姆斯特丹,行程359公里。

哇!半天时间,得走这么多路?!一车的人终于发出如蜗牛一般的担心。

在法兰克福西部出的城,车子随即上了高速公路。

眼前的公路比起国内的,素简了一些。只是路上的车子快,风驰电掣,真的是来如风,去如电。

车子发疯吗?这么快!有人说。

我们的大巴刚上路时速度慢了些,显得周边的车子速度异常,待到大巴加速后,看那些车子才渐渐适应起来。但从附近参照物与急驰的车子移动来看,速度仍是十分的惊人。

导游才侃侃而谈,说起德国的高速公路。终于了解到,这里的高速公路不限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条。这个“一条”指德国境内所有的高速公路。德国是世界上最早修建高速公路的国家,于1932年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从波恩科隆的高速公路。另一说,是波兰在1924年建造的。截止2017年,德国高速公路总里程为1.28万公里。目前,它拥有仅次于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世界四长的高速公路网络。且全境不收费。

在此刻,当地时间11:48时,我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个信息:行驶在全世界唯一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比较符合我对速度的要求。

朋友圈马上有多人加入评论:酷/这要求需要自制能力/遛大湾去了?/当年希特勒的杰作/速度与激情。

我的朋友圈涵养见识智商情商都超高。其实,我在夸赞朋友之际夸赞自己。但我不值得夸赞,眼前的高速公路让所有见到的人都赞美不已。

在真正高速行驶的车里,看到的第一个印象:素净。

这样的高速公路,在国内可能不能被通过竣工评审。因为没有绿化工程。我最近在交通系统采访中得知,国内不仅将绿化工程列为道路工程的必要项目,而且其繁杂其造价其豪华程度,令人嘬舌。

而这里的公路,中间的隔离带只是两条钢护栏,未见国内的花木带;公路两边的树木,全是周边应有的树木,也就是到了什么地方,栽种什么树,就如鸟儿到了什么山唱起什么歌一样。似乎没有专门的绿化带,更没有国内造型别致的豪华绿化带,这里边包括了稀有树种花草一年四季都见花开呈现全生态仿自然的种植模式。

国内的高速公路好比阔小姐,而这里的高速公路只配当丫环。而这仅仅是从外貌来认识的。

但不久就下起了雨。雨不是小雨。雨滴砸在车窗玻璃上嗒嗒有声,很快,那雨在玻璃上形成水帘。

车窗外,那丫环一样素净的路面,却没有花容失色。因为她本来就没有花俏的打扮。五分钟过去了,路面上居然没有积水。十分钟过去了,路面上仍然没有积水。二十分钟后,轮胎下仍然溅不起如国内道路常见的雨幕。我记起几年前,我在去往省城开会的路上,在超车道上由于积水导致轮胎打滑,亏得我死死抓住方向盘,险些与周边行驶的大巴相撞,让我成为一辈子的教训:在雨天,千万莫在超车道行驶。因为这里是积水区。

三十七分钟后,雨停了。路面没有任何积水,就如洗了一把脸的丫环。素更素,净更净。

通过导游和资料得知,德国高速公路的功夫花在地下。

管廊设计。国人看着现在仍然新鲜的名词,国内城市建设或公路建设中近期才开始这个建筑,被媒体吹成天下最先进的构造,其实德国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了。管廊设计即在城市道路或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建造时在地下的建筑构造。我们以往在外国电影里可以看到的城市下水道,也即管廊。它大的可以行驶车辆,小的可以容人通过。它的功能不仅仅是下水道,还兼具各种电力、通讯电缆、燃气等管道的铺设。我想,管廊设计可能最早用于下水道,因为别的内容都是后来才发明的。

就这样,德国人把高速公路建到哪里,也把管廊延伸到那里。

管廊之上的公路路基建设,我请教了专家才得知,德国人的设计理念超前,日本韩国的紧随其后,中国是跟随他们后边的。但这个理念却与美国不一样。美国的地大物博,所提出和执行的公路设计是另一种标准。

但问题来了。中国执行的是德国同一个标准,那为何国内高速公路的质量远远不如他们。

德国高速公路不限速,汽车可以在200公里时速以上行驶,这仅仅只是一个规定吗?

我在这里亲眼看到,德国公路的路面平整度,相当于国内新铺的路面。我乘座的大巴时速不时超出200公里,别的小型汽车比这快得多。

我还在许多国内新建道路上看到“软土路基,注意安全”字样的标牌提醒。这似乎是新建道路出现路基沉降的遮羞布。然而,软土地基一定会出现路基沉降现象吗?行驶只有几年的新公路,就坎坷不平,需要修理,甚至大修,一定会如此吗?

答案是否定的。

我在国内时曾经采访一个公路系统的工程队队长,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同样的标准,由于执行的力度不一样,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继而了解到,德国所有的高速公路桥的设计寿命都在70年左右,在整个寿命周期一半的时候,路桥会经过唯一一次全面大翻修,包括在不触及建筑主体的情况下更换路面、连接部位零件以及其他一些耗损材料。

在这里不能说过于深奥的技术和数据,否则会让人厌烦。在高速公路施工中,德国的技术也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但有一点,就是他们对于技术质量的坚持,是世界上任何民族办不到的。施工过程中涉及挖土、填层。后者是技术含量最高的。

我采访过的工程队队长是国内公路建设的佼佼者。他有一手绝活。他说沥青路由路基和路面构成。这是两个结构体。路基有三层,路面也有三层,每一层都有它们各自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铺料,压实。书上自有技术要求,但他的绝活是书本上没有的。书上说,在填路基的时候,宕渣材料得控制含水量。含水量太大,易发生弹簧土;含水量太小,易松散压不密实。对于这个含水量的掌握,别的人只能凭感觉,而他的绝活—手捏宕体试料:握紧能结团,放开能散开,说明是最佳含水量。在做路面的时候,沥青、碎石、水的配比最难,他也能用手试料:用手握紧能结团,离地一米高处自由落体会散开,则为理想配比。甚至,根据一天中各个时段蒸发量的大小,他会在拌和中视情调整含水量。早上九点后,气温升高,蒸发量加大,加水量也增大;下午四点后,气温降低,蒸发量减少,水量则减。

他的一手绝活让人一窥筑路工艺的繁杂性,赞叹中国筑路工人的伟大。而一说起德国同行,他举起了大拇指。德国人的严谨,是世人无法相比的。

这里有一个比喻,德国人将公路路基路面视为人的皮肤。从材料的选择,到施工现场的质量管控,一丝不苟,绝不含糊。而国内的公路施工,往往在这些方面输给了德国同行。比如,要求砂料不能含氯。含氯砂料是海砂,便宜。可能省了钱,可能也给贪腐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总之是给公路质量埋下了隐患。

有资料显示:德国高速路桥建筑费用更贵。德国巴伐利亚州高速公路规划建设管理局的路桥事务负责人格尔德尔(StephanGeuder)告诉记者,如果中国每公里高速公路桥梁的建设费用真的是1亿人民币左右的话,这与德国的建设费用相比仍然低得令人难以置信。一般来讲,德国每修建一公里双向4车道的高速公路桥梁的费用至少在6000万欧元(约合4亿5千万人民币)以上。按照设计以及施工要求,施工环境的不同,每公里高速路桥的建设费用最高能达到2亿欧元(约合15亿人民币)。而修建一座跨水域的高速公路桥至少要耗时2年,最多5年。但就是这种高规格的付出,带来的是德国技术的无人能及。

德国高速路面平均厚度75厘米。从理论上说,飞机能够在上面起飞和降落。

另外,一路行车过去,除了显示路况的路牌,道路两边不见广告牌,这是为了不分散司机的注意力。

后来我又查了一些资料,德国有良好的高速道路维护制度。这里的养护管理体制及养护都是由政府直接管理,高速公路的保养和运行费高达每公里每年5.8万德国马克(约合人民币30万),其中工程养护费16 %,冬季服务费11 %,绿化费16 %,清洁、垃圾清理18 %和其他一些项目。德国在1.1万公里的高速公路上共设有186个养护段,一般每段配有2辆路况巡视车,2名工作人员进行巡视,几乎是每天24 小时昼夜不停地道路巡查维护。

道路维护频率高。由于潮湿、多水等因素,冬季清晨高速公路的路面大都结上一层薄冰。因此德国高速公路养护部门几乎每天对高速公路进行清扫,同时对各种标志牌表面、桥梁下水道等隐蔽处进行清理和处置。

高速公路养护任务都是由现代化通讯手段支持保障的,这些现代化高速公路的设施必须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以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最近一个十分火的微信是这样形容德国技术的:

德国的一口锅可以使用一百年,一般家庭里,都是奶奶传下来的。兰州黄河大桥第一大桥,德国人承建,1909年通车,经历了洪水、凌汛、战争等无数破坏,1949年解放兰州时桥上木板全部烧毁,钢板被子弹打得通红。1989年一艘自重260吨的满载船撞上桥墩,河水海啸般涌上两岸,80岁的大桥安全无恙。维修时发现,整座大桥260余万颗螺钉,无一松动。德国的经济被定义成世界上最健全的经济之一,其国民享受的社会保障足可傲视全球。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为何能诞生2300个世界名牌?

有人把公路质量作为德国高速公路的主要原因之一,这是毫无问题的。

我在一辆车超越我们时,发现了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车速。那辆车在超车道上,轻而易举的超越了我们。不是所有的车,都能开到这一个速度的。在国内驾驶车辆的时候,一般的车拉到120公里时速以上,车身往往发飘。一飘,司机就会小心翼翼的将车速放慢,再放慢。这飘里,有路面的因素,更多地是车辆因素。而德国的车在这里开至200公里时速以上,依然十分平稳。

据说,德国高速不限速源自重振汽车产业。

当时德国在二战中经济受到重创,汽车产业损失殆尽。这个政策是一个狠招,目的为了迅速重振经济,更在于激活汽车产业生产和新车型的开发,并沿用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1952年,德国政府正式规定取消限速,在此之前德国市区限速40公里时速,市区外80公里时速。

没有好的车,谁也不敢来高速。暗合了国内的一句俗语:不是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这个狠招只有德国敢,别的国家一般都不敢。这一狠,逼出了世界最发达汽车产业。看看奥迪、宝马、奔驰这些德系名车就知道厉害了。据说德国车可以轻松到200公里时速以上,感觉依然很稳。即使出了事故,德国车的安全配置也能最大程度减轻人员伤害。最近国内要在杭州与宁波之间,建设一条不限速的高速公路。前后也是相差了半个世纪之多。尽管这是一个迟来的觉醒,但是总比继续睡眠或者假睡装睡要好得多。

在想这些问题时,几辆小车轻捷超车过去,由于车速,倏忽就不见影了。大巴一直行驶在主车道上,正好遇见前边有较慢的车子。我看大巴驾驶员先是用大灯示意前车,再拔左转灯同时观察后方车辆,寻找了一个时机,将车驶入超车道,明显的加速,待超车一段距离后,先拨右转灯,观察后车情况,将车驶回主车道。这一个过程,一气哈成。其中,大巴和被超车辆驾驶员的良好个人素质充分展示。那就是尊重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我后来了解了他们驾驶员培养的情况。在国内考驾照比德国要方便的多,只要交钱,一定时间的培训后,合格率很高。而德国的驾校据说费用很高,大概在人民币一万二千元左右,很少有一次性考出,合格率低。驾校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前,必须得先参加一个急救课程,先学会在交通事故发生的救人和自救。生命是第一重要的。驾校非常注重交通法规和人性化的培养。车是人类工具,突出人的主体,而交通法规是限制人的欲望的极好载体。比如,变道、超车、转弯不但要看后视镜还要转一下头,以确定盲区和死角有没有安全隐患,这是后视镜观察也即机器观察不到的。比如人行横道要停车让行人先行等等。在德国考驾照如果熄火了会被扣分,而在人行横道不停车让人就被直接判为不合格。

德国人开车很规守规矩,从来不把交规当儿戏,交规和刑法在德国人心中有着同等的地位。这里应用了相当多的先进电子设备,使得通讯信息系统非常发达,包括电子监控,任何违规现象都会被记录。

国内常见的路怒族如果上了德国高速公路呢?

答案是否定的。

在德国没有路怒情绪,只有更多的敬畏,对人的敬畏。

坐在大巴上,我还仔细看了超车的车辆情况。在这里,低速车要让高速车先行。据说这是德国的高速公路的潜规则。因为德国的交通规则里有一种胁迫罪,即长时间霸占左车道,使得行驶较快的车辆因不能超车而不得不靠右减速行驶,视为胁迫,就要受罚。这里没有右侧超车的。因为严禁右侧超车。即使左车道的驾驶员长时间霸占道路,也只能换到右侧减速行驶。如在右侧超车,则两车一同受罚。

后来,我还知道,德国高速并不是完全不限速。如果路况出现问题,比如到了冬天,某些山区地点容易形成积雪或者路面结冰,高速公路的电子监控系统会给出限速60、80、100、130码的电子警示。

其实,德国为此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据资料显示,在不限速初期,高速公路上事故率非常高。在上世纪1970年左右,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多达两万人。有人和有关组织甚至提议政府取消不限速。因噎废食,是许多政府的做法。甚至有政府为自己的退缩行为辩解为亡羊补牢。但德国政府没有取消。相反,德国通过很多方面的改善,事故率逐年降低。在2016年这个数字减到了3600人。

这是一个走向善良的过程。

               (2018.6.27 南书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