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年,才看过同事从水城河拍回来的照片,就觉得她是九寨沟的翻版,甚至心里有了对九寨沟的不服。转而想来,我看到的毕竟是几张照片,照片的好坏与摄影者有着完全的关联,没有亲临,心里又有了一点怯怯的感觉,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看重的还是“眼见为实”。
九寨沟叫得最响的是“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或什么“人间天堂”、“人间仙境”、“美丽的童话世界”。
我不否认九寨沟对我的震慑,我一生走南闯北,问过的山,谒过的水无数,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有幽静而充满了神秘色彩的神农架山水,有同样大名鼎鼎的都江堰,一句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就想起了当年恣意一游,还有淳安的千岛湖……然而,有的浩浩汤汤,有的洋洋洒洒,有的偊偊涓涓。水是同样的水,只是水搁的地方不同,也就成了不同的文化形态。
九寨沟算得上国民的了,去过九寨沟的人很多,都知道九寨沟位于四川省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地处岷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一条支沟,海拔2000-4300米。九寨沟一年四季均可旅游。九寨沟分为树正、日则、则查洼3条主沟,长60余公里,景观分布在树正、诺日朗、剑岩、长海、扎如、天海六大景区,以三沟一百一十八海为代表,包括五滩十二瀑,十流数十泉等水景为主要景点,与九寨十二峰联合组成高山河谷自然景观。
九寨沟的每一片彩叶似乎都诉说着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九寨沟的每一股清泉似乎都包含着一个动听的传说……
九寨沟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悄悄地回放着一个悠久的历史……
九寨沟的每一个海子似乎都暗示我们,她们是上帝的女人……
这是一游人说的,如果回到真实,我说:水是九寨沟精髓,也是九寨沟的灵魂,九寨沟的水,是善变的,有时她一派平波,倒影出一个存在的真实,又好似一方宝镜,照出真实面前的虚幻;有时她像七彩石散落在青山碧野里,晶莹剔透,色彩斑斓;有时她层层迭迭,好似银毡飘舞;有时,她倾泻而下,飞珠溅玉,又散成层层雨雾,温润多情。
2)不说九寨沟了,说说身边的水城河吧。看过水城河,我有发言权了,水城河和九寨沟,两厢比较,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只是大小的问题,说是翻版,未必对称,说微缩,恰如其分。
我说过,我羡慕那些驴友,他们放眼大山名川,但也从不嫌弃野山野水。是美的不在乎天涯与咫尺,可很多的人往往忽视了自己近在咫尺的美,每到“黄金周”我们都喜欢把注意力放在那些炙手可热的大景区大景点上,往往错过了自己眼皮底下的大好河山。
我是看过同事照片多年后才与水城河有了初次接触,今又与武定割舍不开的缘,到万德镇就那一条路,由不得你选择,除非像鸟那样。到康照村必看路边那块牌子,到水城河8.3公里,于是心痒痒的,一脚油门右转,一根烟功夫就到了水城河。
远处的群山绵延起伏,山间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坝子,田地里面栽种着大片的洋芋,依山是静谧的村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大群正在补路的村民,停下车来,与他们寒暄,你们来这里修路补路有报酬吗?他们不愿回答,是一个看似村民小组长的人站出来说:都是义务工,路不好,对外面来的人不好对我们出门也不好。多朴实的语言,正是这些朴实的农民兄弟与远山近树、屋舍构筑了一幅散发着浓厚泥土气息的乡村画卷。
水城河是滇云遗珠,在数百里方圆,谁能找到类比的山水,九寨沟远了点,这水城河近在眼前,你忽略不是这方山水的错,而是在于你缺少发现。
从停车处走过一个村庄,过一座小桥,翻一个土丘就到了。只见河岸青油油的草甸,独木成景而不知名的那些树看似有些阅历了,也许和这条河一样是少年还是盛年,天机不可泄,实际上也无人可问。
羊在山坡上,咩咩几声又顾及吃着娇绿的树叶,水牛踏碎水中的倒影,搅得一河的浪漫。老农荷锄于跳墩石上,翩然如舞者,玉台绿帐,相得益彰。
同行的县委宣传部长向我一一介绍说,那是羊过河,那是水磨房,那是石蘑菇,那是葫芦塘……眼前这一间被当地群众精心呵护着的拍摄电影《绝代》时留下来的简易房,成了水城河的一大看点。电影《绝代》里的末代女土司,那风姿绰约,让人浮起不尽联想。天然的大石窟,优雅而富有灵气,虽然天成,仿如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过。石窟可容纳百人,在石窟里讲话,能听到回声阵阵,像似一只天然的大音箱。
古老的水磨房遗址还清晰可见,我们仿佛到了一个行将老去直到消失殆尽的文明,想当年,小木屋里,河水夜以继日地推动着石磨,吱吱嘎嘎的声音。尤其暑夜,满天星斗,多情的男女就在这水磨坊,演绎出了多少爱情故事。时过境迁,来的是我们这些不谙情调的人,踏过再走。
正当我迈步走时,部长指着前面一个深潭和那个人为炸开的大约四十公分宽的缺口告诉我,这是一个几乎荒诞的故事,这长不过十米,宽不到四米,形似葫芦,平平淡淡的小塘也看出和别的潭水不一样的。
部长说,20年当地人前用两根6米长的竹竿连接在一起都没有探到塘底,于是了了的收了场,之后谁也说不清葫芦塘的水到底有多深。后来岁月的流经,卷起千堆泥,把小小的葫芦塘底也抬高了许多。
村里的人告诉我,以前只要是不远处的水城村,听到葫芦塘嗡嗡巨响,或者葫芦塘的上空升起白色柱状烟雾,那就意味着要下一场雨。
还传说,当年凤氏土司败走三台山凤家城,举家逃往大黑山时,驮着大量金银财宝的马队被明朝的官兵追杀于此,情急之下,家丁们把所有的金银财宝都抛到了葫芦塘中。从此葫芦塘的神神秘秘,不知引来多少贪婪的探宝者,无奈潭深几许,而总是无功返回。
附近群众对葫芦塘里藏宝的传说也深信不疑,1965年,水城村还组织过村里的壮汉,打捞过葫芦塘里的财宝,眼下的葫芦塘那个明显的缺口就是当时被村民用炸药炸开的,他们还趁季水小少的时候,动用生产队里四台大功率的抽水机同时抽塘里的水。正看到水要见底时,突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接着狂风暴雨,河水陡涨,吓得探宝者都落荒而逃。
从此后,不论是晴是雨,葫芦塘都不会发出嗡嗡居响声了,再也看不到葫芦塘上空升起的一股白色柱状烟云,人们出门凭感觉,带上雨具还是不带上雨具。
水城河你是看不见一泻千里,碧波荡漾之势的,但曲肠回觞倒像是一首悠扬的恋歌。你只能小步慢走,河水清澈透底,有心的话你看得见河中小鱼呵欠。
我们又来到了当地人叫洒布鲁的地方,还有绝妙一景,这里有阴阳两石。我们顺着部长手指的方向,在对面的石崖上果真看到了左右阳阴两石,两石相距不过五十米,尤其一石状若女阴,惟妙惟肖,比“阴柔举世无双”的福建连城石门湖的“女阴石”还酷似几分;后来有人形象地把这里的两个石头叫做“生命之根”和“生命之门”。
过了草甸,就是山岸了,但并不难走,岸石危危,嶙峋多姿,山亦石,石亦山,个个看似憨态可掬,却不乏灵异动感,不见开口却已闻声。
其间有很多平整如方台的磐石,人在其上,或蹲或做或站立,头顶苍穹,面朝高崖,静气闭目,何求面壁开悟,人生何处不舞台呢?
水柔不乏力,一路上河床上的山石被淘得大窟小孔,倒也好看,更有水流拍击,发出鼓声阵阵,隐约千军来奔,想象这水中一城也许是过去的兵家必争之地。
有一处滑石坡大得出奇,也宽得出奇,那水到了这里就缓缓地漫过,阳光下,玉光闪闪,仿如玉毡银毯。
再往下,河床次第而跌,形成小不过半米大到20余米的众多瀑布。第一道瀑布,这里叫金鞍子,传说古时有仙人骑马路过水城河,看到水城风光煞是迷人,禁不住按下云头至此观赏,迷人的景致竞让这位仙家忘记了按时回归天堂。直到玉皇大帝急召,才恋恋不舍地离去,由于走得匆忙,就把金马鞍留在了这里。那些深深浅浅的石窝,传说就是仙人留下的足迹。
我选择了席石而坐,看撒玉掷珠,又生出很多情绪。
再往密林深处走就是飚水岩瀑布,这是水城河的结晶,也是集大成。温柔的河水在这陡然一跌中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
飚水岩瀑布绝对不是最大最美的瀑布,但它是最有个性的瀑布,不忍一水温柔而到了这里而变得毅然决然,倔强地一头扎下,我不问它该走向哪里,只见影映万树千藤之中,不顾盼,不回首,潇潇洒洒。
有的人忍不住脱下鞋子,赤脚步入冰凉的水中,清澈的水面倒影着葳蕤的树丛,水深之处宛若一池的碧绿的春水,平静地躺在大山的深处。
一游者在看过飚水岩后感慨万千:嶙峋的乱石中间,一股急促的流水狂放奔出,冲刷着巨大的石块,常年累月,永不停息,在水波的冲击下,石块被撞击得奇形怪状,不需要任何修饰,更无须打磨雕琢,每一块石头都可以独立地构成一幅完美的景致。天空是蔚蓝色的,几朵空灵的白云把蔚蓝的天空衬托得寥廓而高远,置身于这样一个立体的诗意空间里,我的心被陶醉了,任凭思绪翩跹飞扬。
我也在想,人生得失,伊如这这瀑布,高处时需自持,低处时亦潇洒,有谁是万年只持一个姿态,何况人生苦短。
水城河就这样不论春来暑往,总清洌碧绿,可人得像山野中的彝家少女。
只是可惜水城河没有任何摩崖题刻,也没有观景楼台,更没有诗词楹联,纯净的美丽让我有些恻隐,于是打油一首,只证明我来过:
春绿点点一河秀,巉岩森森水城兀;
弦笛笙歌天籁远,山茅佐酒可下厨。
遍寻三迤觅不见,滇中闺里有遗珠;
莫与桃源争芳去,五柳居处羡罗婺。
就要到吃晚饭了,天空下只留半抹夕阳,望倒影模糊地映在水面上,此时,才觉得水城河的美竟然早晚各不相同,恬静得有些醋意。
当我们站在水云涧门口的小桥上,看着渐渐变暗的天幕上,一轮钩月慢慢地升起,远山渐渐模糊。鸡鸣狗吠,荷锄归来的老牛嗡嗡,羊群咩咩,炊烟在腾起,路过的老农,静静地打量着我们这些熟悉或陌生人,这是在书上描绘的风景,在城里更不曾见过。
晚餐丰很盛,不染尘埃的水城土鸡,地地道道的山猪火腿,地里现拔的青白苦菜,我觉得还不过瘾,田里嫩得惹人的土豆尖,村委会主任看出了我的意思,忙吩咐他老婆下田去取叶尖,不到几分钟,就掐来满满一筲箕。
我说,该用开水潦潦,把水沥干,放油烧自冒烟加干辣椒,再将土豆尖下锅三炒两拌就行了。还没有出锅,大家就期待着了,一股清新的香味飘来。果真好吃,三下五除二,盘子就见了底。
他们说,平生第一次吃土豆尖,平时都是拿来喂猪的。
与猪争食,应该不算什么,就即便这些土豆尖都给了猪吃,猪的最终也要被人吃掉。
这是什么逻辑?我在想。如果我眼下的这水城河也遗荒野老,那才是情何以堪。我和部长开玩笑说:要不把水城河交由我来开发。部长说,好啊。这句脆蹦蹦的反而让我哽咽了。不是我有何德何能,我知道这方山水的分量,她是云南省会城市昆明600万人的命脉所系。
水城河,虽然不能让昆明的孩子不再在书本寻找“水城”昆明的影子,但水城河成全了昆明人的怀想与希望。
3) 一个名叫李洪涛愤青说:“在昆明市的四周,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像掌鸠河这样的地势!三台山高地与掌鸠河,很可能是上帝给予昆明人民的最后恩赐!”
水城河,掌鸠河,两个不搭界的名字,怎么非要把他们挪在一起,到我一说你就知道了,水城河和掌鸠河就是一条河的关系,水城河是掌鸠河的上游,好比澜沧江和湄公河,也好比金沙江和长江,说白了,我们和昆明人共饮的是一江水。尽管“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但还不到“日日思君不见君”的程度,充其量100多公里,触手可及。
掌鸠河本身就是抒情的,更何况遇到只会抒情的作家们,抒情的作家遇到抒情的河流,只能避免不擦出火花,于是有了:
流云趟过掌鸠河!挥动金戈铁马,遍历百转千回,几经春生秋杀,从遥远天边浣纱归来,只为那缕剪不断的记挂和眷顾。多年恋恋风尘依旧不改初时容妆,一样天马行空,灵动飘渺,豪情快慰,柔肠百结。唱着古老的歌谣,踩着轻快的节拍,秀着妙曼的身姿,在掌鸠河泛起的浪尖轻舞飞扬。
日光切割着路上行人的身影,单薄而萧条。每一颗远离故土的心,却可在掌鸠河的歌吟中找到博爱和宽容。这条穿城而过的珠链,总和着羁旅游人的心脉一起搏动,澎湃着一阕阕悠远而唯美的诗行。沿着落满沙粒、杂草丛生的河岸,思想的放逐和漂流在无限延伸的意境中却品读到了“白马秋风塞上”的雄浑,也读到了“杏花春雨江南”的婉约。
流云趟过掌鸠河!可曾弄湿新娘子的红绣鞋?一袭水袖轻纱,临风衣袂飘飘,映照着梨花带雨般永不衰老的容颜。做一千零一夜的美梦,将一生爱恋小心翼翼地典藏。
流云趟过掌鸠河!捎来淡妆浓抹色彩的故事和童话般不老的传说。
流云趟过掌鸠河!撒下飞扬着渴求奋斗的激情和青春不灭的火种。
流云趟过掌鸠河!带走憧憬中美好祈愿的守望和一生不变的承诺。
作家对掌鸠河绝美的抒情,这才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掌鸠河对于昆明城市之重,对于昆明人心理之重。
不得不再次提起那个叫李洪涛的愤青,他抛出的《昆明是个缺乏野心的城市——关于昆明市不适宜人居的警世通言》帖子应该是善意的,之所以是善意的,是他看到了昆明需要面对现实,和需要面对现实的勇气。他在贴里这样说:
云南气候湿热,年降雨量逾千,本不应该缺水。然而昆明坝子处于高台之上,四周都是海拔低于昆明的河谷地带和坝区。而昆明坝子四周的山体比较单薄,因此,昆明市的积水能力严重低弱,再加上旱季雨季反差太大,雨季不敢大胆蓄水,所以昆明其实是一座缺水的城市。
昆明市积水面积最厚实的地区在北部,积水区可延伸到嵩明县北界,元代赛典赤修松花坝水库,解决了昆明坝北的用水,使昆明的城市规模很快超过大理,成为云南第一大都市,前几年又搞了个掌鸠河引水工程,将三台山东南麓的水流引入昆明,勉强解决了现有的城市用水。
但除此之外,昆明市还有多少积水面积呢?
昆明坝东的梁王山离市区很近,背后是珠江流域,平均积水纵深大约不足10公里,支撑呈贡新城恐已捉襟见肘,而梁王山南段的积水面积更加单薄(很多地方纵深不足3公里),实不知今后的晋宁新城水从何来?
昆明南部的江川、玉溪海拔均低于昆明,不具有大面积积水的可能性;西部那就更不用说了,站在市中心人人都看得见西山大屏风。一目了然!屏风背后是滇池的出水河道螳螂川……。
因此李洪涛得出了“三台山高地与掌鸠河,很可能是上帝给予昆明人民的最后恩赐!”的妄言。
果不其然,我们不妨回顾昆明电视台2007年4月播出的一旦节目,其中罗列了《掌鸠河大事记》:
1993年 云南省委、省政府下达“外流域引水济昆”的历史性任务。
1993年5月至1994年2月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组织力量对以昆明市为中心200公里范围内的水系进行调查,从禄劝县云龙乡掌鸠河调水被推荐为首选方案。
1999年11月国家计委正式批复了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99年12月19日 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破土动工。
............
2007年3月13日,掌鸠河清泉顺利流到第七自来水厂,试通水工作圆满成功。
2007年3月25日,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正式向昆明城供水,历时八年世纪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
这是个十月怀胎的过程,一旦分娩给整个昆明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个耗资14亿人民币的硕大工程,官方总结了四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暂解昆明水危机”。其它三大意义依次是:市民喝上优质水;有望置换草海水;提高城市竞争力。
一个叫“秃笔尘封数十”的,还以“贺引掌鸠河水济昆工程完成临场留句”,当流水哗啦啦流出水龙头的那一瞬间,肯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百里河清日夜东,钻山过岭越苍穹。
轻歌直济昆明岸,欢唱环游金马宫。
昨日枯城千户苦,而今玉液万家丰。
虽逢好水来天外,莫忘留予后世功
4)云龙水库与其说是人们改天换地的精神缔造出的还不如说是水城河牺牲自己缔造出的。云龙水库,这座高原上的“千岛湖”,让水城人有着复杂的心理。人们享受着清冽的湖水,泡着上好普洱老茶,一边啜饮,一边海阔天空的时候,水城人还在守着一缕孤烟,青山绿水,并没有给水城人以富庶与安逸。
云龙水库是大美的。与其千里迢迢去浙江看千岛湖,还不如就在跟前看云龙水库,云龙水库和千岛湖貌似神似,只是规模小了些,但更有观赏性。
云龙水库同样有千岛湖的那种“不是绿,不是蓝,又似绿似蓝”的水体,恰似白居易《江南好》中“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描绘。千岛湖和云龙水库都因为水中浮游生物少,湖水清澈如镜,加上水深,所以看上去就像翡翠般似绿如蓝了。
千岛湖湖面开阔,一碧万顷,云龙水库则没有那么恣意,像是小家碧玉,但同样都是岛屿棋布;大岛如山,小岛如船,再小如履,个个清脆欲滴,像一块块半浸在湖中的碧玉。
千岛湖和云龙水库的湖边山上及湖中岛屿都覆盖着茂密的植被,不见土,不露石,青山翠屿,无限生机。
云龙水库不同于千岛湖的是,尽管于湖中岛屿众多,港汊交错,但无百舸争流,不过只要你来了,还是可借得一舟,极尽游目骋怀之乐的。
登幸邱山看湖,从山巅看湖又是另一种境界。
幸邱山又名火期山,在这里鸟瞰云龙水库,万千峰峦奔来眼底,湖中千岛,宛如仙女晒桃。湖中不时荡起了迷人的色彩,水孕着山,山镇着水,水漫峰里,峰陷水中,荡漾着一股撼人心灵的气息。偶尔几株浸水的松树,翠绿的针叶透着或黄、或绿的颜色,让幽绿的湖水更添上了几分色调,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分外妖娆。
高插云霄有幸山,
名山胜境好遨游。
神超像外情何逸,
画入图中景最幽。
几陈香风刚拂面,
一轮红日正当头。
北花把盏题佳句,
诗酒能消万古愁。
我忘了这是何人的诗句,但对眼前山山水水的描摹是入木三分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政协办公室的李点芳说:云龙山水之美,美在“松涛并水涛”之奇趣。
从清代云龙本地彝族诗人鲁大宗的两首《听涛轩秋夜即景》中,我们在看到诗人恬静归隐的安然心情的同时,也明显感受到作为“松涛鸟韵入画屏“的云龙山水超凡脱俗之清丽怡人。
侧耳轩前听,松涛并水涛。
窗明灯影瘦,夜静月轮高。
鹤梦栖常稳,龙吟定不嚣。
秋霄无所事,杯酒助诗豪。
徒倚东轩下,凭谁话寂廖。
机心尤可定,诗癖总难消。
露气滋红菊,风声拂翠蕉。
随时成好趣,歌咏自超超。
5)回过神来,还是觉得水城河的美是一种纯净的美,美得不沾世俗,水城河是水之美,潭、泉、溪、瀑、河连缀一体,动与静结合,刚与柔相济,万紫千红,多彩多姿。错落的瀑布群自石阶上跌落,浅吟低唱,洋洋洒洒。水中倒映着绿树、山峦、石崖、蓝天,一步一景,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花在水中开。
水城河是最简约而又简单、朴素的土地,去水城河不仅仅是为了看景怡情,也不仅仅为了渲泄情绪;去水城河的也不应当只是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如果仅仅是作家的描摹、诗人的抒情、画家的色彩、音乐家的歌唱,一切都难以表达出水城河最美的实质,水城河更是属于广大草根的。
去过水城河,一定能让人获得的淡定,在这里,人世的一切纷扰都显得如此多余。近看或远眺这里的山水,个人的龌龊欲念荡然无存,情感在新生、灵魂在完美,胸襟更明澈、清纯、广阔。高远。
水城河的一切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无法描写的,每一个人的到来都带着自己的视角,看山看水各有心得,但更,多人的共识是“幽静秀奇”。水城河何岂止是幽,幽得能听清楚拨动心弦的声音;又岂止是静,静得鸟不敢啾鸣;岂止是秀,秀得像出落亭亭大方的美人,脚步不敢重下半分;岂止是奇,奇得黑夜里无灯,让灵魂在夜幕下狂舞。
水城河的的美是四季不同的美,让人去无穷想象。只有当毫无私心地投入她,呵护她,才能永恒的美。
水城河,我们的需要,就像我们需要空气。
6)本土作家王胜华说过,插甸的山水是俊朗的。插甸的棋盘石,因悟人生如棋局,螃蟹箐,近看萦回蜿蜒而幽丽,大响水的“山静闲云起,空谷幽涧鸣”。棋盘石我没有去过,螃蟹箐就在我每次去万德的路边,每次路过,都想停下车来,照几张照片,或屏气看她一会儿,不管怎么看,就觉得她静如处子,不忍喧哗吵扰。
大响水,不瞒你说,20多年前我就去过了。那是年少轻狂,不管你天高地远,那还是我到报社后的第一公干,有一个年轻的“老记者”带我,从禄丰出发往全州跑一圈。
去大响水石武定老宣传张志敏提议的,我还只是个试用期记者,随大流。那些年没有像样的交通工具,逮住那样车都可以,哪怕是拖拉机。县里还好,安排了一辆“翻毛皮鞋”,大约40里山路,全身都快颠散了架。我这人就有这个好,只要是去一个陌生环境,就会觉得新鲜、兴奋、忘乎所以。
对于大响水的细节已经很模糊了,最深的印象当是那个“老记者”,当汽车盘旋而下到河谷,来到大响水电站的职工生活区,才下车就有一漂亮的女子迎上来,和老张寒暄,就知道老张不是第一次来了,我那老记者见人家有几分姿色,就来了精神,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人家,直到人家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到后来陪同一路,还不时地挑逗人家。
不过我总觉得,这女子不应该在这大山里,这只有流水、鸟鸣的单调与孤寂,对于一个怀春的女子来说是多么孤独。也许是第一次见到记者,多少有些紧张羞涩,却又由得那记者逗她。
20多年后,再来,早已是“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那女子也己是徐娘半老的人了。20多年了,还能认出什么或想起什么,就连这里的人也不曾想起我们来过。
看瀑布就要沿着河谷南岸往上游走,只见河谷两岸群峰高峻,悬崖陡壁,当在不知不觉间踏过轻薄如纱的云层,再爬上一道岩峰,就可以看到瀑布了。
这一箐郁郁葱葱的灌木丛林像是大响水的裙装,把瀑布虚掩起来,隐隐绰绰,若有若无。升起的那一股蓝烟,更让人觉得如梦似幻,瀑布就像袅袅婷婷的出浴少女。
当然是因为诱惑,我们向大响水瀑布进一步靠近,远远地传来了推磨般的声音,越向瀑布靠近,声音就越响,仿佛来自大地深处,沉闷而让人振奋。干脆走进,蹲下,毕恭毕敬地倾听,此时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大响水,我想象它的得名应该和这瀑布有关,大响水开了个响亮的好头,20多年来,紧随着伊尔格水电站建成发电,其它多个梯级电站未雨绸缪,开发建厂指日可待。
这条河由武定境内的插甸乡和猫街镇的两股水源汇聚而成,是武定县内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金沙江在武定境内最大的支流。它发源于关天山南麓,流经猫街、高桥、插甸、田心、东坡,在东坡的白马口注入金沙江。全长103公里,总落差1804米,流域面积1737平方公里。20年前哪想得到,勐果河成了一条堆金垒银,造福桑梓的幸福河。
大响水还有它的传说呢:在从前,大响水的盆壑里生活着二条龙,若是村民们把不干净的东西丢进盆壑里,惹怒了二条龙,它们会游出水面,呼风唤雨,给人间带来灾难……每当天阴下雨前,二条龙就在盆壑的水面上游玩,并发出一阵阵“唔—唔”的声音。那声音清晰、洪亮,远能传到滇池湖的龙王宫里……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中午,有三个打猎的人在盆壑附近放了一排铜炮枪,正好二条龙在水面上游玩,被这突然传来的枪声惊吓,瞬间天地一片黑暗,二条龙腾空跃起,在盆壑上空盘旋一阵,发出一声地动山摇的嚎叫,便向远方的滇池湖飞去了……二龙飞走后,顿时倾盆大雨,洪水猛涨,洪水漫过河床,淹没了庄稼,摧毁了房舍,百姓惨遭涂炭。
当洪水消退,一切复归宁静,人们却再也听不到龙的“唔唔”声了,只有留下瀑布不分昼夜的轰鸣着,声音是那么的沉闷而又让人振奋。
此借俞培德先生的《仙岩瀑》诗:“仙岩瀑流天上来,气势磅礴似响雷。白练傲摆地摇动,珠玉散花雪成堆。”这也是大响水瀑布的真实写照。
有人评价,大响水瀑布,既有着热烈与辉煌的景象,有着舒展与悠长的情怀,还有一种真切绵长、深沉而和谐的生命音韵。
你说呢。
7)本章节该到了落笔的时候了,但不忍。一条水城河,仅仅插甸那一小段,只不过是全豹身上的一斑。插甸和禄劝一衣带水,原来都属于楚雄州所辖,只是后来需要,各自“自立门户”,但山水相连,也就不分你我了。
密乐谷我不得不说,他她是水城河的姊妹篇,有人形容“仙境”,似乎夸张了些,那把水城河摆什么位置。“仙境”还时常有人误入而念念不舍倒是真的。
一驴友讲述他的密乐谷之行——
乘车从地芝兰出发,往西南方向走,渐入佳境。在10多里外,只见一条河流横亘路中。这条河流生得好奇怪,但见河床中布满了无数形状大致平整的石块,极有韵律。摄影镜头中,这河的造型更是美妙,一个个石块,似乎经历了浣女们无数的劳作打磨而成,清澈的水流中飘摇着翠的水草,小鱼儿在其间游弋。你可以石块为桥,从其间跳跃过河,感受有惊无险的乐趣。
进入密乐谷谷口,路慢慢变窄,曲折起伏迂回之中,不时有河流横路而过,三回两转的颠簸中,倏然顿觉两侧山壁景象与谷外迥异:一处处以紫色、浅红色为基调,形状奇特的巨大崖壁扑面而来。这些崖石大都生成一个个单元,轮廊圆润居多,崖壁上生着质感极强的美图,其中一个图形,居然让人联想到非洲羚羊那跃动的花屁股。抬眼张望,居然还有吊脚楼式的木屋安扎于美丽的巨崖之下,据说这是谷中牧人的居所。哦两者一个雄浑天然,一个轻盈飘逸,俨然是守护神翼下的仙之居所,这山、这楼屋,俨然另一类挑花源景。而这密乐谷长有10公里,美景还多得是。
越过一处豁口,仙人石房让人触目惊心。它巨大,接近圆形的穹顶环围着石房的大部;它华丽,美丽的赤彩条纹披挂崖壁,眩目的日光从顶部流泻而下,给人一种亘古久远、神力所造的感觉。听说,这里是仙人酿酒的作坊,这崖壁上的彩纹,是仙人出入时拂袖腾空而挥就,每当雨季来临,这里便是水帘飘弋,意韵更加神秘……丹霞地貌在云南并不多见,而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也是他见过的最具特色和观赏价值、距昆明最近的丹霞景观。
密乐谷目前去的人尚少,各种景观都处在天然原始的状态,没人命名和雕饰,因此它是个特别适合思索和遐想的世界。在其中,你尽可以拓展你的形象思维。谷中有无数拟人似物的景观,它们沉默不语,又仿佛有生命,这生命从何而来﹖来自这里的鸟鸣猿啼,来自哗哗作响的林间风声和欢腾跳跃的溪流。有一处山崖的侧影,酷似一只巨象,它轮廊逼真也便罢了,而端端地在最要命的地方——象眼处,恰恰生出一个圆洞,这就绝了……
8)到禄劝掌鸠河畔还可以可看看古彝文碑,那是和“雄冠三十七部” 的骄傲与荣耀。车可到到发泥渍村,之后需沿着古道徒步,过一座石桥,再沿着水沟往里走,不过二里,就可以看到一方位于掌鸠河畔的彝文《罗婺盛世碑》摩崖石刻了。石刻宽约2米,高不到1米,四周围饰图案,刻文从左至右直书,共4段581字。是迄今云南境内发现的彝文碑刻中,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彝文石刻。
《罗婺盛世碑》记述了从宋代起就曾罗婺部凤氏土司,父子连名共14代350年的兴盛史。石刻原来共有三块,一块彝文,两块汉文,其中一块汉文碑刻在修水沟时已毁坏。旁边山崖上还刻有“山水之间,武溪胜境”的大字石刻,下有明文人王元翰题字。
清代彝族贡生鲁大宗先生,对《罗婺盛世碑》几多感慨,便写下了《过武溪胜境看凤氏家谱》:
偶过溪山境,清音入耳幽。
家声垂万古,世系谱千秋。
耸峭排云嶂,汪洋认水沟。
何人镌字去,书法至今留。
不难想象,这位彝族贡生每次骑马路过此地都要下马驻足,而后牵马徐行,每次的心头都有一番不同的滋味,于是又写:
《再叠前韵》:
峭壁巉岩下,青苍景最幽。
自饶山水趣,不数海天秋。
路达长安道,渠通普济沟。
几回来往处,勒马总勾留。
鲁大宗,可以说是一生饱读诗书,追求功名的人。他曾被省学政从优秀的贡生中选为拔贡,送京都朝考获二等第一,选为州判,但时运不济,怀刺不投,最落得个“黄花影瘦秋光老”的无奈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