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帕男的头像

帕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1911/01
分享

俚语湘南

小时候,大人嘴里常说“蛮不过道州,巧不过零陵,唱不过祁阳,打不过东安”,说这些话时,大都在发生争执后,某某人占了上风,大人们才会说,难怪……

俚语就像一幅照片,它记录着那方水土那方人,包括了风习、性格与为人,也是对一个地方的文化贴上的一道标签。

我不太习惯区分谁是哪里的人。

我虽出身小而偏僻的地方,见的世面也不多,但有一句影响我至深,那就是:“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以至于我常在有的场合宣扬所谓的“缘分”,要不然国家13亿人口,几时才修得在一起共事,还能美美地喝一杯酒,甚至是“同心酒”、“交杯酒”,有人说我会劝酒,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即便不压你酒,你也不好意思轻轻松松放下手中的酒杯。

俚语,有时候也很“负面”,容易让人先入为主,给对方扣上帽子,而且是一种定式的帽子,往往主观地拒人于千里之外,影响了交流,甚至漏失了朋友。

想起家乡的这句俚语,只不过是当它是地方文化的特质记怀,不带半点个人好恶,更不是毁誉。

先说“蛮不过道州”——

这本是湖南人的性格,道州人不就是湖南人,还蛮得到哪里。想必道州人的“蛮”占了蛮中之精髓,难道称得上“霸得蛮”的“师爷”不是,既然出了名,也就捺不住,这一定不是空穴来风,凭有实据。

历史上几次事件,足可看出道州人“蛮”的秉性。

新编《道州志》说:“南朝齐永元元年(499年),县人周晖、王僧灿起兵反抗朝廷,农民‘悉皆蜂起’响应,开了不断反抗封建压迫开创先例”。

《零陵要鉴》记载:蔡结(江华人)于广明元年,与何庾(道州人)率众起义,结寨深山密林,前后奋战十九年,直到壮烈牺牲。”

尤其在元朝短短的九十年中,永州路、道州路各族人民起义高达19次。“大或数万,少或数千,在在为群,斗争之激烈,史所罕见。”

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发动农民起义。接着攻永安,围桂林,锐不可当。次年六月三日攻克全州后,分水陆两路兼程向湖南进发。

太平军于六月十二日(清咸丰二年四月二十五日)临西门城下,兵不血刃,攻击道州。

太平军在道州进行了一次大休整,仅仅59天,就募兵万余人之多。主要因为蓑衣渡之战,太平军惨败,从一支四、五万人的队伍骤减到能披甲上阵者“不满万人”。这次休整十分顺利,据传太平军一到,城中的贫民、小贩、工匠及附近农村的贫苦农民竞相投奔,风起云涌,络绎于途。又“楚边群盗,斩木揭竿而起应者,东安、宁远所在皆然。”

太平军还就此组成一支精锐的“道州大旗营”,铸大小炮300余尊,配制红黄蓝三色齐膝军装。尤其由道州挖煤工人组成的“土营”,专凿挖地道,在后来太平军西征北伐中,立下赫赫战功。

有意思的是,这一年,曾国藩的湘军也赶在这时在道州招募民间丁壮,“年龄限20至25岁,臂力限举100斤以上,出身择朴实又农夫土气为主”。道州人就这样以他们的勇毅与灵巧、蛮劲与真功,各事其主。真难为了这些道州兵,明知如此还得要“煮豆燃萁”,洪秀全倒是得意了,有了这些道州兵,他才得以在戎马倥偬之余,往月岩一游,还不忘赋诗一首:“十万雄兵过道州,征诛得意月岩游,云横石阵排车马,壮志冲天贯斗牛。烽火连天燃落霞,日月同辉照金瓯。天生美景观不尽,余兴他年再来游。”

遗憾的是,洪秀全后来空了“余兴他年再来游”的愿望。

1934年秋冬,红六军团和红一方面军一、三、五、八、九军团长征途径道州,也表现出了道州人的蛮霸甚至犯横的特质。

红军似神兵天降,9月1日,兵分两路挺进道州。有文章描述当年占道州的情景:红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在接到中央命令后,立即向全团将士传达急行军200里,奔袭道州的动员令。黎明,战士们冒着蒙蒙细雨,踏着泥泞。崎岖的山路,从蓝山向道州急速开进。当天傍晚,红军抢占水南。水南街是位于道州城南面、潇水河东岸的一条小街。

红军攻克道州后,曾滞兵数日,是为寻找强渡湘江的最佳时机,可惜最终被错失了,但道州人民热血襄助红军,捐出自家门板、甚至寿材板,在潇水上铺就一道浮桥,让红军安稳过河,这些均已被载入青史。即便不被,或让风雨淡去,偶也有人会提起道州人的铁血丹心,也就够了,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的道州青年后来义无反顾地加入了红军队伍。

打日本鬼子,道州人也不示孬。

1944年9月12日至11月11日,同年12月14日至1945年元月20日,道县曾两次陷入小日本的铁蹄之下。前后共九十九天,小日本烧、杀、抢、奸,无恶不作,在道州的万家庄、小河边、楼田制造了惨绝人寰的三大惨案。

这年的农历八月初二,四名日本兵到万家庄村烧杀抢掠。村民张佑成、张泥成、张成统及一个浑名叫“咸菜”的雇农,实在忍无可忍,便将四名日本兵中的三名杀死,另一名得以逃脱回五洲军营报告。小日本为图报复,即从甘溪铺调兵,将万家庄村团团围住,并抓走34人。第二天上午,又将所抓村民捆绑,用棉絮和湿布塞住口鼻,丢进红薯窖中,致死33人,幸存1人,其中张泥成被逃脱的那名日本兵认出来,被刀砍死。农历九月初二,小日本又一次将万家庄村包围,用机枪朝村里日夜间歇扫射,一直到初三上午。此次烧毁民房 90余座,屠杀村民75人。

还是这一年的农历八月初二至九月初五,连续几天小日本侵扰小河边村及邻近的樟武坊、武家滩、三木洞、曹家等村,小日本的暴行,同样激怒了村民。农历九月初三这一天,唐栾昆、唐友益、蒋品富、蒋东富等,伺机杀死了3名日本兵,并夺得两支步枪和一支快慢机。初五一大早,小日本就将小河边村团团包围起来,逼村民交出失踪的日本兵。村民蒋享柏还被反手吊在屋梁上,被小日本用火活活烧死,他70多岁的母亲也被小日本当场挖死。日寇见仍无人招供,就将蒋怀花等50多名男女捆绑,丢下塘里淹溺致死,同时又将30多名男女推下地窖,盖上柴草,放火烧死。小日本在离开时,还在墙上贴上一张字条,上书“大日本皇军在这里杀死、烧死、淹死的支那人共计97人”。

别以为小日本的淫威和屠刀就吓住了道州人,道州人的无谓生死,送给了小日本直到彻底失败的一个噩梦。

道州人的蛮霸,也显现在了科考场上,道州士子以自己的蛮霸精神,在唐代夺得了第一个“开湘状元”。据《湖南通志·选举志》载,从初唐至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的1200多年科举考试中,永州、道州的进士却名列湖南前茅。全省历年共考取进士2305人,永道二州487人,占21.3%;状元11人,永、道两州3人,占27.3%,而这3个状元全为道州人,永道二州举子曾20届囊括湖南全部进士名额。这显示,道州虽蛮荒却能与大山北面的永州一并成为湖湘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道州人 “衣食自足者,皆推其余以督义方”,“耕读而外,他无所长”。作为道州人何友兰,官到了大学士,宋理宗称其“三科七进士,两世四中丞”,一家三代7人中进士、4人为朝廷大员。江永人周尧卿,一家三代11人中进士;宁远人吴偕,世代习儒,北宋词人王安石以诗大赞其家:“田园九世四百载,儒学一门三十人。”

僻远的道州的寒门弟子,以他们的蛮霸,燃尽山上松枝亦不开初衷,寒窗苦读,十数年地皓首穷经、应试赶考,一朝金榜题名,成为“释褐者”。

“圣朝耕化广搜贤,丹陛遥瞻穆穆天。历数万年垂正统,精微一理得心传。输忠敢罄刘贲胆,擢第应同李郃肩。四海尚期王德治,小臣稽首颂周篇。”这是吴必达在宋淳祜年间中特科状元后的激情赋诗《及第谢恩诗》,这些科举及第后取得功名的荣耀,成为照亮历代读书人寒窗苦读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

北宋年间,周敦颐更使得道州人才令朝野瞩目。特别是南宋年间,书院兴起,道州人的周敦颐被尊为“孔孟后第一人”,是上承孔孟、下启二程的硕儒。

北宋以后,道州历代官学、私学无不塑周敦颐像顶礼膜拜,州县书院所立书院多以“濂溪书院”命名。因此,道州在两宋年间中进士达79人,有理学造诣的儒生38人。另外,明清两代,进士26人,以何凌汉、何绍基父子最为著名。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亲淡菜盘。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以品德高尚、勤学深思为人敬仰的周敦颐,在《任所寄乡关故旧》一诗中,也透露出了道州人的坚硬、自持的本性,而“官清赢得梦魂安”则与《爱莲说》中清廉高洁的意旨一脉相承。

再说“巧不过零陵”——

巧有很多种巧,巧有褒义也有贬义,我说过,我不带半点个人好恶,更不会毁誉。我把有关巧的成语罗列一番,让你去择一个对应的词语:百巧千穷、便辞巧说 、藏巧于拙 、浮文巧语、良工巧匠 、弄巧成拙 、奇技淫巧、巧不可阶、巧夺天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巧立名目 、巧取豪夺、巧同造化、巧伪趋利、巧言令色、巧言偏辞、取巧图便 、神圣工巧 、熟能生巧、无巧不成书、小巧玲珑 、心灵手巧 、游辞巧饰 ……

我愿意肯定的是零陵人对“巧不过零陵”这句话还是认同感的,并常常以之为荣。网络博手的洋中鱼自称是土生土长的零陵人,他对零陵人的性格总结如是:勤奋、倔强,爱吹牛,交友慎重,吝啬亦慷慨,爱喝酒、讲义气,关心天下大事,乐意助人。

同样是网络博手的孙存准对零陵人的巧也做了解读。他认为零陵人巧,首先是有点吝啬,就像有外地人曾这样评价零陵人:“三分钱的烧饼也要选厚薄。” 其次是不仅在生意场上精明异常,工于算计,就是在酒场上也“巧”得到位。零陵人陪客人喝酒就像约定俗成,那就是以放到客人为终极目标,但同时又要让自己独醒。

零陵人不仅喜欢展示优势,而且特能掩饰不足。他们动不动就爱摆谱,一脸大都市人的优越感。他们看不起外县人,常把外县人说成是“阿乡”。不知什么时候起,“农民”一词成了零陵城里人骂人的口头禅,并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零陵生爱赶时髦,见着新鲜事总是挤破脑壳也要“大干快上”,惟恐落后一步而错失先机。于是争相先饮、先尝、先赌、先玩……

对零陵人的慧黠、勤奋、倔强、吃苦、耐劳,洋中鱼很是肯定,我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古往今来,那么多成功的典范,就是最好的说明。

对零陵人爱吹牛、吝啬小气,洋中鱼描摹得还是很够分寸的,总之零陵人不失南方人的细腻、多思、聪慧,兼而有北方人的豪放、耿直、豁达,零陵人尤其能怀天悯地,有一种敢为他人先的情怀。

曲麻子就是零陵人巧的杰出代表。

据说是晚清时期,零陵出了屈麻子,无人知道他的生卒,也不知道属何乡何里人氏,但他的才智过人,声名远播,零陵人愿意记住他并且津津乐道。

有一年冬月,曲麻子约同村财主赶闹子,曲麻子本是潦倒,衣不蔽体地就出了门,财主却穿着虎皮大衣,在爬了几个坳子后,财主全身发热,虎皮衣服捂不住了,于是解下来叫曲麻子穿上。曲麻子早就想打这件衣服的主意,只是没时机,这回可是鸡仔掉在米箩里。曲麻子忙不迭地接过虎皮大衣,三下五除二就穿到了自己身上,又趁财主不注意,用烟头在衣服角落出烙下三个洞。

等到了闹子上,歇下来,身子开始凉了,财主便向曲麻子要回衣服,曲麻子死也不肯并说是自己的衣服。财主一听大为光火,明明是自己的衣服,岂有此理,于是你曳我揣,争执不休,还引来了不少围观的人群。最后叫围观的人断理,各自说出自己衣服的记号。财主觉得,自己好端端的衣服哪来记号,可曲麻子若无其事地叫大家听着:衣服本来就是我曲麻子的,我右衣角上有三个洞,你们信不信。说着曲麻子亮出了烙了三个小洞的衣角,大家一看,面面相觑。此时的财主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还有一次,有两个桂林来的秀才,专门冲着屈麻子而来,他们就是想来挑衅一下曲麻子所谓的智慧。三个人约好在零陵的大西门西岸码头见面,与桂林秀才才一见面屈麻子就首先开口了:“你们想比什么?”一秀才答:“就比对联吧。”屈麻子冷冷地看了那说话的秀才一眼,接着哈哈大笑:“到零陵来比对联,不是我吓唬你,这满街上的人,随便你挑一个吧”,两个秀才以为曲麻子提虚劲,当然不信。屈麻子又说:那就请出联吧。”那先开口的秀才将背熟了一联脱口而出:“桂林有座紫金山,离天还有三尺三。”屈麻子不假思索地就念出了下联:“零陵有座卷角楼,卷入半天云里头。”那秀才不服,这哪是对联,有点不对仗哦,于是指着潇水之畔的的回龙塔说:“一塔巍峨,四面六棱八角。”这时候,码头边恰巧有一戏水的小孩摆手,屈麻子见了只是点头不语。那秀才以为屈麻子卡壳了,就不屑地说:“传说中的屈先生也仅此而已!莫要浪得虚名哦!”屈麻子转而故意高声对先前摆手的那个小孩说:“小奶崽,你再摇摇手给他们看看。”小孩应声摇手,屈麻子趾高气扬地对着两位秀才说:“你们都看见了吧,我们零陵的小奶崽都能对上你的下联来。”两秀才正云里雾里,曲麻子得意地说:“只手摇摇,五指三长二短。”这不就是你们要的下联了吗。

接着说“唱不过祁阳”——

祁阳能唱不是我现在才佩服的,早在儿时,没有电视机,电影少得可怜的那个年代,祁剧就已经入脑入耳了,不过,我们不叫它祁剧而叫它“大戏”。但凡正月,都有祁剧活跃在乡里,那几乎是我们过年的一种方式。

也许人们只知道京剧是国粹,对徽班进京的历史也略知一二,但对祁剧,你有可能完全是空白的陌生的,殊不知祁剧比京剧还早了400年的历史。

祁剧,旧称祁阳戏、祁阳班子,是湖南八个古老地方大戏剧种,且涵盖地域除了永州,还有衡阳、郴州、邵阳、怀化、娄底等几乎是大半个湖湘。鼎盛时期,祁剧还向省外蔓延开来,曾遍及桂、粤、赣、闽、滇、黔诸省。

祁剧形成于明朝成化年间(约公元1465年至1487年)。明初,弋阳诸腔传入祁阳后,与本地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地方化,形成了祁阳一带的高腔;明朝万历年间,当昆山腔风靡大江南北,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开始吸收昆腔和昆腔剧目;清康熙朝后,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秦腔而形成弹腔。随着声腔的增多,祁剧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的多声腔剧种。

祁阳戏几经定名,清末,有江西、福建等地人称祁阳戏为“楚南戏”。民国年间,才称“祁阳戏”,实际上是以发生发展于祁阳一带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祁剧”。

祁剧现有传统剧目总数上千,有一两百剧目已失传。

据载,旧时演祁剧《目连戏》全本,第一天演《迎佛降祥》36场,第二天演《汤饼大会》27场,第三天演《傅相升天》17场,第四天《大开五荤》31场,第五天《刘氏归阴》26场,第六天《目连寻母》24场,第七天《盂兰大会》34场,连演七天,一台戏近200场演出竟无一重复!

还据说,清朝同治年间,左宗棠带兵平定新疆,曾经带着祁阳班子跟随军队,将祁剧唱到了天山南北。民间有“祁阳子弟遍天下”之言,可见祁剧曾经盛极一时。郭沫若在看过祁剧演出后称道:“祁剧是全国名列第二的优秀剧种”。解放后,祁剧多次进京向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汇报演出,毛泽东还亲自为祁剧《昭君出塞》改过唱词。

出自祁阳的祁阳小调在湘南也很流行,据清代祁阳县志记载,在明、清之际该曲种就已在民间盛行。据专家说,祁阳小调早先以流经祁阳县境的湘江为界分为南北两派,湘江以南有演唱丝弦小调为主的南派,风格细腻;湘江以北有演唱花灯小调为主的北派,风格粗犷。后来在互相交流影响的过程中融合一起。

祁阳小调早期只唱不说,以后逐步发展成以唱为主、说唱结合的形式。祁阳小调现存有300多个曲调,并且各有牌名,常演不衰的有《三杯酒》、《讨学钱]》、《采茶调]》、《龙灯调]》、《一匹绸]》等。

祁东渔鼓的历史不长,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中叶。一位叫刘贤忠的泥瓦匠捧着一个两尺竹筒拍筒敲打,演唱历朝趣闻和民间俚事,引得老百姓观看。邹祖溪拜其为师,才算得上形成固定风格,因此他就成为了祁东渔鼓的创始人。他把祁东渔鼓带入丧堂,又让其走出丧堂,搭台演唱,每每为死者超度亡灵唱完夜歌后,便怀抱渔鼓筒,敲动简板边说边唱,把三皇五帝、才子佳人的故事,从古至今娓娓道来,一直唱到天亮。

祁东渔鼓的演唱无本可循、无曲可依,通俗易懂、伸缩自如,演唱方法有对唱、表演唱、渔鼓小品、戏剧演唱等多种演唱方法,演唱极其灵活,除某些较短的曲段有固定曲词外,长篇均无固定唱本,只有四字一句的“桥路本”,记录故事情节概要,演唱时靠艺人临场发挥,随口编唱,对情节与人物逐一进行深刻细致的描绘,增加浓墨重彩的渲染,以达到期许的艺术效果。

祁东渔鼓代表曲目有:《乾隆下江南》、《好丑媳妇》、《玉镯冤》等。

最后说说“打不过的东安”——

“打不过东安”,说的是东安人习武强身,当然也有拳头立威的意味。东安武术源远流长,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诸葛亮督兵桂、永,在东安紫溪市安营扎寨,那时就偶尔有散兵游勇向当地百姓炫耀并传授武艺。其后,明、清两代,官府在县治内开设武学,使学武之风日趋炽盛。到了清代嘉庆年间,有福建少林寺高僧因避祸来到东安,留居渌埠头沉香庵内,在附近地方传授少林武术,成为东安武术的重要源流之一。此后,石达开率领的太平天国起义军曾四进四出东安城,在这里传下了武当拳、岳家拳、苗民刀术、五禽拳等武术流派。以镇压太平天国而崛起的湘军曾国藩部将席宝田、叶兆兰等人也在县境内招募乡勇万余人,聘请南北武林高手,担任训练教官,使各种武术流派荟萃东安,进而流布民间。民国期间,为防“兵、匪、盗为患”,县内开馆习武之风更盛,武术活动面占到地方三成以上人口数。

在东安武术中堪称代表的一枝是水岭武术。这一脉的源流与少林派不无关系,它的传入者为新宁靖位人伍泥头师傅。此人外号“泥头鬼”,年轻时因误伤人命被官府通辑,亡命至新化县境,在一大户人家做帮工,结识了满清政府火烧少林寺时脱逃出来的高僧,这位高僧正好隐姓埋名与泥头鬼一同在这户人家做帮工,受其“反清复明,扶兴汉室”思想影响,并得传授武艺,学到了一身真传功夫。

泥头鬼再传一独子,由此辟开了水岭武术一派的先河,并从此收徒授业,发扬光大。

但东安也有 “拳不打同门”之说,也就是说,习武者不论哪个流派都视东安武术习得者为同门,江湖邂逅,自然不会拳脚相向。

东安习武还带来无数东安人的锦绣前程,并名闻乡里甚至影响华夏,可以说,清末民国东安籍武将是人才辈出,将星闪烁。有好事者查阅大量史籍舆志或书刊杂志,列出一系列名单。一长串的名单就不罗列出来了,有机会去东安访访。

写到这,该有个结语了,首先感谢前人,用那么精到的一个字就囊括了一个地域的文化性格、特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其次是感谢“被”提供资料的网络作者,不是他们的辛苦在前,我还得劳师劳神。还有传宁远、江华的,这话当真与否?还有新田、蓝山、双牌和江永呢?

当然,就即便生在也长在一个地方的人也有可能迥然不同,更况且民间有句俗话:“一娘生九子,九子各异”,看过,置之一笑,了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