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帕男的头像

帕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1911/06
分享

火·韵 ——火把节的歌·舞·火

我采访过山鹰组合,我对《七月火把》倒背如流,倒不是我就只青睐这一首歌,再者,我算不上他们的粉丝。记住了这首歌,是因为大街小巷的播放器里,反复地播放着这首歌曲,“喜欢也要听,不喜欢也要听,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听。”

节日里就只能任凭彝人组合的“强灌”。我还清楚的记得,这首

歌陈小奇作的词,吉克曲布作的曲,能大街小巷接纳,其感染力不言而喻——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

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

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又是一个把你青春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梦想点燃的七月,

跳起你的舞蹈奏起古老的音乐,

彝家和你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咿哟,咿哟,啊咧咧咧咧,啊咧咧咧咧。

远方来的朋友请你过来歇一歇,

一起尝尝彝家的酒彝家的岁月,

献给你的吉祥幸福千万别推却,

你栽下的友谊花朵永远不凋谢!

最先被点燃激情的肯定是诗人,他们实在按捺不住,就会起始滥觞,其次涓涓,再次潺潺,最后滔滔而翻滚。诗人因节日而滥情,节日因诗人而多彩。

诗人龙小龙就是个代表,在去年的火把节上,我当着众多的宾朋好友,朗诵过他的《彝家的七月火把节》——

牛角号掠过寨子的树皮屋顶

浩大的声势比松涛苍劲,惊动苍宇

漫天星星慌不择路

跌落人间的七月,燃烧着夜

最初色彩是从彝家的灶膛迸发出来的

松明子的火焰。点燃老阿爸的烟斗

乡亲们像一只只飞蛾,抖落身上的尘埃

直起蹶了半辈子的腰杆,扑腾在光芒之间

......

长龙蜿蜒是行走的火树。越过高高低低的肩头

一派茂盛的黑森林,荡漾着浅浅酒窝

我这片种植一生爱恋的庄稼地里

一棵稻穗正羞涩地拔节

自家酿制的包谷酒,大海碗盛装海一般的豪情

斗牛的斗牛,摔跤的摔跤。持箭的丘比特

扫瞄姑娘胸脯,惊呼中火星飞溅

掀起时令的高潮,惊醒夜的假寐

......

尽管我用不标准的普通话朗诵完这首诗,还是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是给我的,或是给写诗的人,或是给这个节日。

我也写过关于火把节诗,但不宜于朗诵,我参差的那些句子,只能以我的方式示人,默不作声地走到读者中间。但我敢宣称,我的诗歌是真心为火把节写的,为节日给我的一次感动。

彝族人的歌是不老的歌,火把节的歌唱不完的歌。

听农民作家山梦有这样的描述:在云南西南部,我出生的故乡,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你随便走进哪个村庄,都可以听到这样一首乡间民谣:

火把节

姑娘节

阿妈不来接

肠子饿成十八节

……

农历六月二十四是传统的火把节,嫁出去的姑娘要有娘家接回来,过完火把节再由娘家送回婆家,所以,火把节对任何出嫁的女人都有干系,小孩也沾了光,时常被母亲带回外婆家。

山梦的童年时代,火把节几乎都是在他外婆家度过的。外婆把她的两个女儿(母亲和小姨)都接回来,小姨家有个比山梦小两岁的小表妹,她们也一起跟了去。

山梦家离外婆家很远,当时没有公路,外婆来接她们,她们婆孙三人得走四五个小时,一路上,有人看见外婆接姑娘回家,就开始起哄:

火把节

姑娘节

阿妈不来接

肠子饿成十八节

……

母亲跟在外婆后面,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在山梦的这些村寨,火把节这天出嫁的姑娘,如果没有人接送,就会被人瞧不起,如果娘家来接了,是十分光彩的事,全家人都会感到自豪。

山梦记得有一次,外婆来接母亲,父亲不让他去,想要他在家陪他,山梦趁他们不注意,老早就跑出家门,等在半路上。他跟表妹约好了,今年火把节还在一起玩,一起唱那段永远忘不了的民谣。

母亲被外婆接到家里,这天,村里人几乎都不做农活,女人们相聚在一起,做做针线活。在我们小山村,虽然没有彝寨火把狂欢的场景,但总有一种浓浓的节日气氛。

山梦和表妹手拉着手,边跳边唱:

火把节

姑娘节

阿妈不来接

肠子饿成十八节

……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喜酒、好酒、爱酒,甚至有的“嗜酒如命”。居住在西南边陲的彝族,就是这么一个喜酒、好酒、爱酒的古老的民族。楚雄彝族人的酒歌和无时不在的酒文化,是任何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在创世史诗《查姆》和《梅葛》中就有关于喝酒的句子,彝族人喜酒好酒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彝族人对酒的认识不知道在何年,也许和杜康发明酒的年代一样久远。尽管处在边地,凭彝族人的聪慧,酒的诞生一定在很早很早以前。

在阿细人口传历史里,酒是一叫希去卖的人发明的,阿细人只是彝族的一个分支,据阿细府祭贺的经词记载,“古时希去卖,他在做饭时,分汤的时候,手指被划破,出血渗着饭。出现了这样,不敢给父吃,不敢给母吃,藏在房间内。过了七天后,房间的里面,有一股气味,呛着打喷嚏,那是血渗饭,希去卖这人,拿筷挑饭吃,口中甜又辣。饭中流出水,又舀水来喝,喝后手脚软,那就是好酒。出了这事后,希去卖这人,高兴又喜欢,他来到坝子,坝里有大城,城门开四面,写字贴门边:人血拌粮食,麦面来煮饭,会出好酒来。看见广告人,就捉人放血,人血拌粮食,没有酿出酒,粮食却霉完,又杀好多人,出了这事后,城里的知县,派出衙中人,去捉希去卖,关在大牢里。希去卖有儿,名字叫爱哦。可怜的爱哦,三天走一次,七天走两次,送饭给父吃,送水给父喝。可怜的爱哦,走在路中时,二错放羊人,白胡须公公,手执着拐杖,羊放上山腰,人站在路边,看见了爱哦。爱哦走路急,面部带愁容。公公问爱哦,走路为何?面部为何愁?爱哦眼泪流,父亲关大牢,我给父送饭,我给父送水,三天走一次,七天走两次……”二错公公知道事情的缘由以后,“公公杵桄子,带领着爱哦,来到山顶上,挖到了红药,红药有三种;挖到了黄药,黄药有三种;挖到了白药,白药有三种;挖到了黑药,黑药有三种;三种合起来,一共十二种。”随之,二错公公告诉爱哦:“拿回家里后,用水洗干净,用刀切成片,太阳下晒干,冲成面面药,渗水搓成团,搓成手尖粗,手不能碰盐。酒药做成后,又冲成面面。粮食泡水洗后,拿大甄子蒸,然后拌酒药,过了七天后,又在甄中蒸,蒸汽成好酒。”二错公公一再告戒爱哦“照着我话做,手不能碰盐。”爱哦酿成了一桶酒以后,“背酒给知县,知县尝酒后,果真是好酒,这样尝出后,放回希去卖。”

从此,阿细人在进行府祭贺的祭祀仪式时,毕摩要唱发明酿酒的过程。

有人说酒在振奋精神、和谐关系、传播信息、征战婚聘等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多年的我也在观察着,彝族人于酒的关系不可谓亲密无间,何止是汉族人说的“无酒不成席”,彝族地方就是平时进门、煨个火塘、聊个天都要喝上几碗酒,更况且是婚丧嫁娶和盛大的火把节,歌不断就酒不断,这才能烘托出节日的气氛。

彝族人饮酒也非常特别,分别有“吃白酒”、“转转酒”、“交杯酒”(涅嫫里几都)、三道酒(一道拦门酒,二道祝福酒,三道留客酒)等千种饮法,其间还要伴以酒歌。

只要你到过云南,一首霸道的“酒歌”你肯定是耳熟能详:“阿老表端酒喝,阿表妹端酒喝。阿老表喜欢不喜欢也要喝,阿表妹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喜欢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尽管有的人不屑于这样的霸道,却就凭霸道,有人把这首歌唱到了中央电视台,由此声名远播。

楚雄的酒歌五花八门,色彩缤纷,进门有拦门酒,便有欢迎你的《拦门调》,也就是拦门酒歌。拦门调是这样唱的:“楚雄那个糯米酒,又甜又爽口。客人哟!你请喝,不喝你莫走。客人哟!你请喝,不喝你莫走,阿嘞嘞嘞阿嘞嘞不喝你莫走!要喝你就喝个够,点滴也莫留。彝家人,礼不周,还请再来走。彝家人,礼不周,还请再来走,阿嘞嘞嘞阿嘞嘞,还请再来走!”。

还不上席就先告醉了,主人的热情让客人感到了压力,但又不拘束。

主客人都上席后马上就有席上酒歌,也就是席上调:“操嘞婼,支呗叨。偌么偌,支呗叨。给嗖,支呗叨。麻给嗖,支呗叨。刮尼给嗖麻给嗖,支呗叨。刮尼给嗖麻给嗖,支呗叨!”。

你会说这首歌的调子咋那么熟悉,当然啰,这就是彝语唱那首霸道歌《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

席上的酒歌还多呢。比如《小小酒杯团啰啰》:“小小酒杯团啰啰,阿乖佬,兄弟端酒大哥喝,仁义啰。爱唱歌呢来唱歌,阿乖佬!不爱唱歌端酒喝,仁义啰,阿苏则尼啰哟。”

另外还有不少的迎宾或席上调,你也可能听过,甚至于心烂熟,比如《今天是个好日子》,歌中唱道:“今天是个好日子,好日子!今天是个好日子,端酒喝!”。或者:“今天日子好啊!亲朋好友在一起呀们嗯呀,三碗四碗嫌少,五碗六碗还想喝呀们嗯呀。

想要喝出气氛,喝出高潮,席上必喝交杯酒,喝交杯酒必唱交杯酒的歌:“隔山隔水来相会,不唱两调咋忍心,阿苏则尼罗。爱说爱笑我两个,交杯小酒我俩喝,阿苏则尼罗。”或者:“小小弦子脆生生,小歌弹琴妹来听,阿苏则尼罗。小小酒杯团罗罗,小妹端酒哥来喝,阿苏则尼罗。”。

高潮过后就是情意绵绵了,姑娘小伙就会唱起《小心肝》:

“端起酒杯心就慌哎,我的大哥(小妹)哟,我心里叮咚跳不停,啊啦我呢好大哥(小妹)哟。小小酒杯情意重哎,武定大哥(小妹)哟,我话在酒中不多话,啊啦我呢小心肝。”

酒过三巡,月亮升起来,火把点起来,该走的走,该留的留,这时候一定是难舍难分,彝族的阿老表一定在此时唱起挽留调《舍不得》:要走呢阿老表,要走呢阿表妹。走一步呢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一步呢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是要走唠,舍是舍不得。嗖是要嗖咾,伊是伊麻多。要走呢阿老表,要走呢阿表妹。走一步呢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一步呢望两眼,哪个舍得你。走是要走唠,舍是舍不得。嗖是要嗖咾,伊是伊麻多。”

划拳酒歌也是一道风景,别以为汉族猜的花拳有意思,楚雄彝族猜的拳才叫过瘾,比如《鲜花拳》:“鲜花呢酒呀,两朵呢梅呀,四红二喜两朵梅,鲜四花呢酒呀。高高声,鲜四花呢酒呀,瞧得着,鲜四花呢酒呀……”

《苦荞拳》:“苦荞叶子青,苦荞叶子黄。苦荞酒扎成酒,吃了脸红红。苦荞酒扎成酒,吃了脸红红,四季拿财吃了脸红红,八马双杯吃了脸红红……”。

我会划拳,只有会喝酒,会划拳才懂得酒中真章。

在传统的彝族酒歌的感召下,我一口气写了10多首酒歌、情歌、儿歌,都是彝调元素为主打,如果你无意间听到了——

《迎客酒歌》:

天上太阳邀你来

天上月亮邀你来

永仁阿妹邀你来

永仁阿哥邀你来

无论你来自何方

你都是彝家尊贵的客人

喝一杯欢迎的酒

让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

喝一杯祝福的酒

愿你在天涯海角还回头

喝喝喝

滴酒都是敬

喝喝喝

不喝你莫走

《劝酒酒歌》:

妹把情歌献给你

哥把美酒献给你

彝家的阿妹好比山上的黄鹂鸟

声声传情都是因为你

彝家的美酒好比山下的金沙水

深深友谊但愿万古流

倒满酒 莫停杯

一杯一杯再一杯

不醉你不归

一杯一杯再一杯

醉了才风流

《祝福酒歌》:

喝酒喽

喝酒喽

喝了这杯酒,巍巍方山为你笑开口

喝了这杯酒,滚滚金沙为你水倒流

一杯敬天地 二杯敬宾客

三杯不过瘾 四杯算开头

五杯祝你百日好

六杯祝你花千红

七杯八杯喝个够 不留遗憾你才走

九杯十杯喝个够 愿把豪情洒九州

喝酒喽

喝酒喽

要喝你就喝个够

《留客酒歌》:

哥(妹)莫走哟 哥(妹)莫走

阿表妹(哥)已把哥(妹)放进了妹(哥)的心窝窝

进门才瞟了一小眼

心里就像火烧着

哥(妹)莫走哟 哥(妹)莫走

阿表妹(哥)已把哥(妹)当成了妹(哥)的小枕头

没有枕头我难入睡

何时成梦再相约

哥(妹)要留来你就留

莫要一步三回头

来日山高路又远

你牵挂来我烦忧

要走你就带我走

不到天涯不罢休

这就是我写的酒歌,有那么点味道吧。

听罢酒歌,火把节就要拉开序幕了。

哪来这人山人海,尤其在楚雄城里举办的火把节上。

有人说是,因陌生而生好奇,因好奇而生向往。这当然指的是那些千里迢迢来赶节的外地人,所谓外地人,无非以彝州的地域为界,里外就一座山,一条河,甚至一条沟,一丘田,一堵墙。连长居于斯的我也难免打探和窥视,这节日的魅力在哪?

魅力首先在于火把节各式各样的传说,这些传说,内容各异,形象生动,形式多样,如:慈善夫人殉节,惹底毫星烧官虫,阿南殉夫,火把迎诸葛亮,牛角挂火...... 大约有十余种。无疑这些传说就成了我们追根溯源的动力。有人说是“天上掉下来一个火把节”,你相信不相信?我当然不相信,这得要找到依据;

——相传在唐代,大理地区的六诏之一的诏主皮罗阁早有并吞其它五诏的野心。于是,在某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皮罗阁命人用松木造了一幢楼,取名松明楼,并相邀其他五诏诏主前来观赏。

其实,他的用心恶毒。他趁着五诏主在松明楼开怀畅饮酩酊大醉时,狠心地叫人一把火烧了松明楼,五诏主全部死于大火当中。

五诏主中的邓赕诏的妻子慈善夫人早就识破了皮罗阁的险恶用心,但她又无法劝阻丈夫不去赴宴。于是,她把自己的金镯戴在丈夫的手臂上,祈祷丈夫平安归来。她一得知丈夫被害得消息后,匆忙赶来寻找丈夫的尸体。她用手刨开焦炭和灰烬,十指磨破,鲜血淋漓,染红手指。她凭借那只烧不化的金镯子,终于找到了自己丈夫的尸首。后来在火把节这天,为纪念慈善夫人对丈夫的忠贞,妇女们就有了染红手指甲的习俗。

慈善夫人的丈夫被害后,皮罗阁又要霸占慈善夫人。慈善夫人坚决不从,并率领精兵据守邓郯城。然而终究寡不敌众,敌人攻进了邓郯诏城,慈善夫人因此投井自尽。后来人们每到慈善夫人的忌日,就要燃起千万枝火把来悼念这位坚强的夫人。

这是众多传说中笔者所称的“大理版”。

——远古的时候,天界住着世间的主宰者“恩体古孜”,人类则生活在地上,并且每年都要给恩体古孜赋税。有一年恩体古孜派一个叫“迪沃拉毅”的部下来人间收赋税,这年刚好遇上灾荒,而此人却仍然横征暴敛,不体谅民情,搞得人间民不聊生。于是人间的大力士“册夫拉巴”一气之下把他给摔死了。恩体古孜知道后决定投放害虫到人间,危害人间的庄稼,以示惩罚。人们承受不了害虫侵害,男女老少都团结起来,举起火把,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将害虫全部烧灭了,并获得了大丰收。此后,为了庆祝这一胜利,每年在这一天彝族人们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祈祷火神抵御、消灭害虫,预祝庄稼获得丰收,并最终形成了固定的民族节日。

——又说的是在一个彝族村庄里,住着许多户彝民。村庄的主子叫布拉布克,他种庄稼种得很好,什么勤翻地呀,早播种呀,都安排得当,全庄的人听他的话,年年都得到丰收,家家的粮食都装得满满的。

有一年庄稼成熟的时候,他看见今年的庄稼比往年长得好,很是喜欢就给媳木(彝语,妻子的意思。)说:“摆酒摆肉,让全村人欢喜欢喜。”

酒肉摆好了,全村的人也来了,大家就欢天喜地地吃啊,说啊,跳啊!一直吃到三更,众人才散去。布拉布克也吃得烂醉,梭回屋头去又醉又累,睡得很香。

半夜布拉布克忽然做了一个梦:在一个仙境般的山洞里,有个很漂亮的阿妹子(彝浯:小姑娘的意思)笑眯眯地走来,对布拉布克说:“不要丰收了就吃酒吃肉,收成不好的年头咋个办”? 布拉布克听了很吃惊,拉着阿妹子说:“那咋个才对呢”? 阿妹子说:“有个老妖魔很气你们,它要把全山的蝗虫派下山,吃光你们的庄稼。”说完,转身就走了。布拉布克惊醒了,回想起来,要信,是个梦;要不信,又活灵活现。

没过几天,一个老木苏(老年人)说: “不好了,庄稼被蝗虫吃光了。”布拉布克说:“我们大家去打。”走到田中一看,密密麻麻,越打越多,田头、地上、树上、禾苗上,到处满天飞舞。它们吃着快成熟的庄稼,不管你咋个打也打不完。庄稼吃完,就吃树叶草草,当年就没收成了。

第二年禾苗长起来后,蝗虫又到处飞舞,刚长成的禾苗又被吃光了。布拉布克请来和尚,杀一只大公鸡,杀一头猪来断口嘴(据说彝族断口嘴就是布拉布克遗留下来的)。和尚念了咒语,做了法事,还是没有把蝗虫收拾住。一夜,布拉布克合上眼,又见到那个美丽的阿妹子,她说:“聪明的主人,你怎么一时糊涂啦!火有什么用?”说完后转身走了。

布拉布克惊醒后,回忆阿妹子的话: “火有什么用?”第二天,他喊老木苏召集全村的人商量,大家准备干草、干柴、干箭竹堆放在蝗虫经常出没的地方,又用干箭竹扎成很大的火把,火把里再放一些炒得很香的干粮。晚上,一些人点火堆,一些人点着火把在田间、地里舞动,蝗虫闻着香气,飞来就投在火上烧死了。这样无数的火堆、大火把,把所有的蝗虫都消灭了。

火烧蝗虫的日子,恰好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以后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就形成了每年六月二十四“火把节”。

这是众多传说中笔者所称之为“凉山版两版本”。

—— 在远古的时候,天上和地上相通,天上的神和地上的人之间可以相互往来。天上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名叫恩梯古兹。这个天神能开天辟地,改造地球,修整天形,还会呼风唤雨。他不仅主宰天上的一切,而且还要掌管地上的一切,经常派人到人间来收租逼债。有一天,天神恩梯古兹听说人间有一个名叫轰挺拉巴的大力士很能摔跤,地上没有他的对手,恩梯古兹就派天上的摔跤能手斯惹阿比,来人间寻找轰挺拉巴摔跤。于是斯惹阿比就开始寻找轰挺拉巴,当他路过一座大山脚下时,见到路边有一个正在冒烟的小竹笆屋,进去一看,屋里只有一个老妈妈正在忙着烧火煮饭。斯惹阿比想在老妈妈家吃过饭后再去寻找轰挺拉巴,就问老妈妈能否在她家作客,老妈妈答应了他。斯惹阿比等了很长时间都不见开饭,只见老妈妈一直不停地往火里加柴火。一锅饭用大火煮了那么长时间怎么还没煮熟?斯惹阿比等得不耐烦觉得有些奇怪,于是就起身把锅盖揭开,他往锅里一看,大吃一惊:锅里哪里有饭,煮的全是一大锅拳头大小的鹅卵石。他赶忙问老妈妈这些石头煮来干什么用,老妈妈告诉他说:“这是我儿子吃的早餐。”并指着堆放在屋角的一大堆铁块铜饼似的东西说:“这是要煮给我儿子吃的晚饭。”听老妈妈这么一说,斯惹阿比感到既吃惊又害怕,于是就立即起身往外走,老妈妈问他为什么不等到吃完饭再走时,他不仅不敢回答,而且连头都不敢回,看都不敢再看老妈妈一眼,慌慌张张地往回天的路上走。当他走到半路时,遇到了一个左肩扛着一棵大杉树,右手提着一只大老虎,嘴上打着口哨行走的年青人。斯惹阿比暗暗地猜想:这人一定就是那个老妈妈的儿子,吃铁饼石头之人了。的确,此人正是摔跤能手轰挺拉巴。斯惹阿比怕被轰挺拉巴认出他是从天上来的人,就主动让路加快脚步拼命地往天边跑去……

轰挺拉巴回到家时,他的老妈妈给他说: “刚才有一个说自己是从天上来的年轻人,先是说要作客吃饭,后来饭也不吃就走了。”轰挺拉巴听妈妈说后大怒:“嘿!刚才我也在路上遇到一个年轻人,他看到我就主动让路而走,此人肯定是恩梯古兹家的那个摔跤能手斯惹阿比,他可能是找我摔跤的。”还说:“多年来我一直想找他摔跤,以决高下,但一直没有机会,今天他主动找上门来,很可惜我不在家。现在决不能让他跑掉,非抓到他拼一个胜负不可”。轰挺拉巴连饭也顾不上吃就追赶斯惹阿比去了。

斯惹阿比在前面跑,轰挺拉巴在后面追,一直追到吉勒格俄(彝族民间传说中的“阴阳界”)附近时,斯惹阿比眼看要被轰挺拉巴追上,就连跑带爬地往一棵大树后面跑去。当轰廷拉巴追到那棵大树跟前时,突然不见了人,轰廷拉巴认为是那棵大树挡住了他的视线,斯惹阿比才跑脱的,就往那大树上发气;他牙巴一咬双手抱住那大树的腰部猛一扭,只听“吧咕”一声巨响,那棵大树被他拦腰扭断在地,轰挺拉巴怒气冲冲地转身回到家。过了一些时候,叫天鸟向天神恩梯古兹告密。那棵大树被轰廷拉巴扭断后,有一天一只小花鸟(彝语称孜孜瓦星扣)看到许多蛆虫从那棵倒卧的树里爬出来,去拣来吃时觉得很好吃。小花鸟自从发现这些虫后,每天只要饿了就去那里拣蛆虫吃,吃饱了就到附近的一个水塘里去饮水,天天如此。这个水塘里住着一只大青蛙,小花鸟天天跑来喝水的情况引起了大青蛙的怀疑。有天当小花鸟跑来饮水时,大青蛙把它抓起来进行查问。大青蛙问道:“小表弟,过去我从没有看到你到我的塘里来饮水,近来为什么天天要来这里饮水?”小花鸟先是抵赖不说实话。大青蛙再三审问它时,它才重复回答这么几句话: “安尔玛东肯委,依斯依东,安尔玛东肯委,依斯依东”。意思是说:我吃了一些石斗后消化不了,口很渴,所以,只好天天来吃水。小花鸟吞吞吐吐这么一说,大青蛙便哈哈大笑,指着小花鸟的嗉子说道: “既然小表弟不愿意给我说实话,那就不要错怪我蛙大哥心肝不好啰,我只好打开你的嗉子看看了”。这么一说,小花鸟真的感到害怕了,它怕大青蛙真的要打开它的嗉子看,于是把事情的真相如实地告诉了大青蛙。小花鸟对大青蛙讲道: “有一天,天神恩梯古兹家的那位摔跤能手斯惹阿比被轰挺拉巴追赶,眼看要跑不脱时,他便一头钻到了一棵大空心树里躲藏了起来。当轰挺拉巴追来时不见了斯惹阿比,一怒之下便把那棵大树扭断了,正巧斯惹阿比就被挟死在里面了。后来日子一长尸体腐烂生蛆,我就天天跑来吃这些蛆虫,吃得又饱又腻时,便口渴得很厉害,于是就到你这里来饮水解渴。这件事只有你知道就行了,千万不要告诉其它朋友,以免惹出大祸来,特别是不能告诉我那个邻居--叫天鸟,它知道了会很不高兴的;因为它最近发现我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并经常到你这里来饮水,于是它就怀疑我藏着什么好吃的东西。那天它跑来问我:‘老表,最近没见你出去劳动,反而吃得红光满面,我每天早出晚归都很难找到吃的,肯定你存有好东西,能否分一点来共同享受?’我听它这么一说就撒谎说我因为懒得出去找东西吃,所以饿了只好到青蛙哥那里去饮水,以水来充饥,我的嗉子里装的全都是一些水,没有别的什么好东西,至于我红光满面的问题,那是因为水喝多了的原因。叫天鸟听我这么一说才半信半疑地走了。” 

大青蛙和小花鸟之间的谈话,没想到被叫天鸟偷听见了。正当它们坐在水塘边摆谈时,刚好被路过此地的叫天鸟看见,于是它便悄悄地隐藏在附近的草丛里偷听。叫天鸟越听越气愤,它火冒三丈边听边自言自语道: “嘿!小花鸟你这个小家伙,你不仅不给我说实话,反而还在背后说我的坏话,今天我非告你不可。”大青蛙和小花鸟谈话刚一完,就只听"噗噗"一声,叫天鸟立即起飞高叫:“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叫着往天上飞去……

叫天鸟飞到天神恩梯古兹家,把所偷听到的话向天神恩梯古兹告了密,特别是轰挺拉巴整死斯惹阿比的情况一一报告了恩梯古兹。恩梯古兹听完告密后大发雷霆,立即派了一群天兵下来抓轰挺拉巴。当天兵到人间时,老百姓已把轰挺拉巴保护起来了,并且组织兵力奋力反抗,赶走了天兵。

天神抓不到轰挺拉巴,又派了一个名叫格圣阿伟的征粮天使下来收缴老百姓的粮食。征粮天使下来征收粮食时,和老百姓发生冲突而被打死。天神恩梯古兹听到他的征粮天使又被地上的人打死了,又羞又怒,于是他就打开天水门发下洪水淹没人类,但洪水很快就被人们战胜了。天神恩梯古兹看到自己屡屡遭到失败,就开始施放害虫,想放害虫来吃光地上的所有庄稼,让人饿死来达到绝人烟之目的。打开天虫门,向人间的庄稼地里放各种各样的害虫,害虫铺天盖地压来。在害虫中,有一种叫补子的害虫最厉害,这种害虫在空中成千上万只粘在一起,成团成饼地猛猛扑下来,一到地面立即散开落到田里猛吃庄稼。

当天神恩梯古兹大量撒下害虫危害人间时,地上的人们立即组织起来商量对抗救灾的方法,最后决定用火灭害虫。每家每户点起火把,日夜不停地到庄稼地里去捕烧害虫,在夜间,所有的害虫见到火光便纷纷自投落网,扑火自焚。在人们的艰苦奋战下,灭掉了天虫,保护了庄稼,取得了胜利。为了庆祝和纪念这次以火把灭天虫的胜利,庆贺“五谷”丰收,每年到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老百姓们就点起火把举行游行,以示威风,并举行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在火把表演时口里常念道:“怪虫滚出去,害虫滚出去,天上飞的用火烧,地上爬的用脚踩,不准你回生,无你藏身地……”等等,这是火把节游行时,民间常咒害虫的歌词。

人们热爱火,崇拜火,天长地久,约定俗成,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就这样世代传了下来,成为彝族劳动人民最为隆重的节日。

其次,为什么要在农历的六月过火把节呢?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讲,到了六月份田地锄草已基本结束,正值很容易发生病虫害的季节,也正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时节。火把节与灭害虫保庄稼有一定的联系。从季节角度讲,在彝族民间有这样两句话:“木库木孜呆,库施木呆。木勒木孜呆,都则木孜呆”。意思是说:过年是划新年和旧年界线的,过火把节是划上半年和下半年界线的。所以把火把节放在六月份来过还包含着划分年中和年末时间界线之意。

这是众多传说中笔者所称之为的“楚雄版”。

不管传说迥异,但都离不开一个“火”,火的核心,是灵魂,是寄托,是归属。

一句话,火是彝族人的一生一世,是彝族人的世界。

其实连我也有所不知,火,对于整个人类都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在古希腊神话中就有这样的讲述:传说地球上本没有火种,那时人类的生活非常困苦。没有火烧烤食物,只好吃生的东西,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那无边的黑暗中,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众神之王宙斯同意把火种给人类,但是他要求人类必须用一头牛来做献祭。普罗米修斯想出一个妙计,给宙斯献祭的时候,普罗米修斯给宙斯的牛被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生的牛肉,但没有牛皮;第二部分是皮包着骨头,但是浇上了香香的牛油。宙斯一眼就识破了普罗米修斯的用意,生气的说:“我拒绝把最重要的东西给人类,那就是火!”

普罗米修斯为了给人类造福,就冒着生命危险,从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偷走了一个火种。主神宙斯站在奥林匹斯圣山上,发现人间烟火袅袅,立刻追查是谁盗走了天火。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但是火神很敬佩普罗米修斯,悄悄地对他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宙斯他饶恕你。”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说:“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

火神不敢违背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带到高加索山,用一条永远也挣不断的铁链把他缚在一个陡峭的悬崖上,让他永远不能入睡,疲惫的双膝也不能弯曲,在他起伏的胸脯上还钉着一颗金刚石的钉子。他忍受着饥饿、风吹和日晒。即便这样,宙斯还觉得不解恨,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去啄食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可是,每当鹫鹰啄食以后,普罗米修斯的肝脏又会奇迹般的复原。

普罗米修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但他不后悔,也不屈服,情愿为人类而受苦。有一天,赫拉克勒斯为寻找赫斯珀里得斯所看守的金苹果树来到这里。他看到恶鹰在啄食可怜的普罗米修斯的肝脏,这时,便取出弓箭,把那只残忍的恶鹰从这位苦难者的肝脏旁一箭射落。然后他松开锁链,解放了普罗米修斯,带他离开了山崖。但为了满足宙斯的条件,赫拉克勒斯把半人半马的肯陶洛斯族的喀戎作为替身留在悬崖上。虽然可以要求永生,但为了解救普罗米修斯,他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最后,普罗米修斯终于获得了自由。

在我们中国也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故事。传说中有一个国家叫遂明国,那里的人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春夏秋冬,什么叫白日昼夜。国里有棵名叫遂木的火树,屈盘起来,占地面积有一万顷地那么大。后来,有一个圣人,漫游到了日月所照以外的远方,来到此国,在这棵大树下休息。忽然看见许多象鸮样的鸟,在大树的枝叶间用嘴啄木,每啄一下,就有灿然的火光发出。于是,圣人感悟到了“钻木生火”的道理,所以就试用小树枝来钻火,果然钻出火来。于是后人就称他为燧人。

170万年前,在楚雄的元谋。

是“元谋人”的一把火燃烧出了华夏文明的开端。

2005年5月1日在“元谋人化石发现四十周年纪念会暨古人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土资源部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钱方语惊四座――

“元谋人是最早使用火的人类,元谋人是世界上烧烤的发明者,也是中华民族食文化的创造者。”

彝族史诗《勒俄特依》中也这样唱道:“远古的时候,天庭祖灵掉下来,掉在恩杰杰列山,变成烈火在燃烧,九天烧到晚,九夜烧到亮,白天成烟柱,晚上成巨光。天是这样燃,地是这样烧,为了人类起源燃,为了祖先诞生燃。”

从此,我们的祖先有了火,火光照亮天庭,火种遍播九州。火种从距今一百七十万年“元谋人”播到了距今七八十万年前的“北京人”的手中,又从“北京人”的手中播到了“河套人”和“山顶洞人”手中……

因为有了火,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

因为有了火,人类不畏三九严寒。

因为有了火,人类活动克服了白天与黑夜的分野。

因为有了火,“元谋人”以刀耕火种创造了人类最初的农业。

火成为了东方希望的芒光,芒光照亮了人类进化的路程,芒光永远与人类相生相伴。

不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对火是顶礼膜拜的;不论是汉族,还是彝族,或是其它少数民族,对火也都是膜拜的。仅举汉族祭社火一例便可见一斑。

在早些年,谈到社火,恐怕无人不知,每逢过年,社火算是年末的精神饕餮盛宴,也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据说,那些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走芯子、踩高跷、划旱船、赶毛驴、闹秧歌、舞狮子各地尽显看家本领。玩过破五玩十五,玩过十五玩龙抬头,似乎过年就是为了闹社火,相邻村子不闹出个输赢来是决不收兵的。

现如今,人们对社火越来越陌生了,“8090后”更是不知。我们不妨从社火二字说起,以便让你对社火这样节有个大概的了解,一个是社一个是火。社古时是指掌管土地的神,后来就演变为相邻的村子为祭神而组成的民间组织。

那火又是什么呢!

有民俗专家考察过中原一些地方的民俗,原来上古时候人们每逢过年都要祭祀土神,过年的内容比较丰富,社火可以说是春节最后一个压台节目,而且是需要几个村子配合才能玩的大型节目。这个节目到底何时开始上演,要根据当地收成、年景、民心而定。有的村子收成好想玩,有的村子收成差不想玩,玩不玩社火各村之间形成了一种挑战应战的民风民俗,就是烧社火。

每年的这个时候,想主动玩社火的村子,到傍晚就会派一帮年轻人背上一大捆柴火悄悄来到邻村人口集中的地方去挑战对方,趁人不备把柴火点燃后,敲着锣喊着自己的村名说烧火了,意思是让对方知道是谁在挑战,跑回村子等待被烧村子的反应。有人放火这肯定会引起被烧火村子老老少少的注意,被烧的村子就开始紧急忙活商量应对办法。如果连烧三晚无反应,说明人家不想玩。有时候烧三晚两晚对方才应战,如果对方早有准备,就会把自家门前的火扑灭连夜背着柴禾反烧放火的村子以示应战。放火的村子就把反烧火的人抓住,双方开始商量社火表演的具体事宜。

彝族与火的渊源则更深,我读过曲比阿果的一篇论文,对彝族与火的根深蒂固的情结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她说,彝族的古典创世史诗《勒俄特依》在有关万物起源的叙述中,对火的起源有这样记载:“远古的时候,大地之上空,降下奇特物,降下繁衍雷,降到恩结杰勒地,变成火燃烧……为人类繁衍而燃,为人类利益而燃。火尾火翅散,四面八方燃;火渣火种散,红土地上燃。生出儒博伟格,成了人类的祖先……”

她说,彝人一生都离不开火,从出生、成长到回归祖界(去世)。彝族谚语“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道出了火在彝人生命中的重要性。现实生活中,彝族人崇尚火,对火的崇拜始终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火在彝族人眼里是有生命的,是神圣的。彝族谚语有“汉人敬官,彝人敬火。”的说法。彝族人生下来就在火塘边上命名,长大后在火塘边议定婚事,死后进行火葬,彝族民间的各类宗教仪式也大多借助火进行和完成。

一些彝族地区还一直保持着古老的取火法,即摩擦生火。以火镰、燧石互相击撞,溅出火星,引燃草绒。保存火种也有一套古老的办法,如居家留火的方法是:用火灰把火盖起来,或在火堆里埋入疙瘩柴,让其慢慢燃烧。

火与彝族人到底多么密切的关系,曲比阿果的文章清晰地回答了我们的诘问—— 

住宅与火。凉山彝族每家每户都在正房横向三分之一处设有火塘,火塘靠近神位的纵向三分之一处。火塘,彝语称“嘎库”。“嘎”含“屋”、“上”之意,而“库”则有“内”之义。火塘是集神圣的信仰与世俗的日常生活于一体的地方。火塘总体外型就是一个以三个锅庄石为坐标的三角形凹坑。三个锅庄石上一般绘有图腾文饰,各自都有相应的名称和象征寓意,分别表示不同的神位。锅庄石的择取很讲究,择石之地必须是洁净的地方。凉山彝人把火塘三边分别叫为“牛蒙德就”、“嘎拉德就”、“嘎吉得就”。

牛蒙德就(主人位)为最内侧的方位,一般只能由男主人和本家族或亲戚的长老们按辈分从靠神位的方位依次为坐,越靠神位的方位越尊贵,妇女一般很少能去坐,客人原则上不能坐;嘎拉德就(客人位)为最外侧方位,是客人的专座,也是最靠近神位最尊贵的位置,客人不分男女,按照辈分和长老往下坐开来;嘎吉得就(下位)为火塘进柴口方位,是女主人加薪添火的位置,一般只由女主人和自家子女就坐。

火塘也是一个家庭成立和存在的象征。彝族新人成家或者搬迁新房时需要请毕摩进行对新房除秽仪式,其中做的不可缺少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新火塘里点火生烟,烧红一块鹅卵石放入有少许水的水瓢中让冒出的蒸汽净化新房。

火塘里火的熄与燃被认为和人的命运休戚相关。所以火塘里的火长年不能让它熄灭,故称之为“万年火”。过年的三天三夜,家家户户都会把火塘的火烧得又旺又明,因为彝族人认为祖先的灵魂会回来数家庭成员,如果因为火光的暗淡,没有看清楚而被祖先数掉了家庭成员中的谁,谁就会遭到不幸。以此祈求先祖保佑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安康和幸福。同时也含有为先祖生火取暖的意味。旧时彝族人以火塘之火充当照明功能的生活习俗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并得到了继承。凉山彝族民歌也唱道:“过年首天,屋外绕青烟,通天告祖先,装扮骑马来过年,欢喜团聚一堂。”

现今,彝族的火塘存在形态正发生着一些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前单设火塘的状况迅速朝火塘与灶共存的局面发展。千百年来火塘已经在彝族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扮演着根深蒂固的支柱性角色,已成为了家庭中不可少的一个坐标,彝族人习惯一个住房内只设单个火塘,所以功能只限于煮饭的灶一般单独设在专门的厨房内,于是形成了堂屋设置火塘专供举行信仰仪式、取暖、烧水、家庭聚会、招待亲朋好友等用;专修厨房设灶用以煮饭和调配牲畜喂养品、使用电器产品等的混合局面。在彝族农村过去无法想象的沼气灶、电饭煲、电炒锅等逐步走进农村家庭,火塘的功能大大减少,彝族人在传承传统的火塘文化的同时,也选择了更为便利的生活燃料和用具,极大地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和效率,将传统火塘功能的一部分转到新的替代品上,在两者的比较中,切实感受到后者的先进性,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 

装饰艺术与火。彝族服饰中,经常采用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图案。火焰状的花纹是用的十分普及的一种图案。在彝族的服饰、建筑上随处可见。不仅体现在传统的彝族服饰、建筑上,且在现代彝族服饰、建筑上,都将火焰的花纹保留下来,将这一元素发挥的淋漓尽致。火焰状的花纹用手工绣在服饰上、用类似的花纹作一些小饰品,如领带、手机套、钱包、背包、杯垫等,既保留了传统的火文化,又是对这一传统要素的创新。不管怎么创新,彝族的火文化在这里得到张扬。在彝族的传统民居和楚雄城区的现代建筑上,也处处体现着彝人崇尚火,且在不断的超越传统、不断的创新。将火焰花纹刻在实木上,做工精细,十分考究。

在彝族人的日常用品中,也将火焰花纹融入其中。如彝族传统工艺品——漆器制品。在所有的漆器品种中,几乎都有火焰花纹。如酒杯、酒壶、碗、托盘、餐桌、花瓶、笔筒、汤勺等制品。火焰花纹象征着生活像火一样红红火火、生生不息。

宗教、禁忌与火。彝族的宗教活动和仪式都是在火的配合下进行和完成的。民间宗教祭司毕摩做各种法事活动时第一件事就是用庄稼草和绿树枝在门前点上一堆火,放出青烟向神明通报,请出更多的护法神灵来为祭司助威。

毕摩作仪式时更是离不开火。在遇到有仪式活动时都会表演踩烧红的铁铧口、咬烧红的铁铧口等特技,另外在对病人进行驱鬼镇魔时也通常借助火来增强自身的法力。彝族举行招魂仪式和送魂仪式时都要围绕火塘进行,《指路经》中提到“人死要教魂,教魂回祖籍,指魂房下始,房下火塘红。火塘红处起,起于火塘中……”彝族民间进行招魂仪式后,在特定的日子里按照毕摩先前的占卜预算打开魂钵,必须在火塘边上进行。

彝族人认为有火神存在,只有崇敬它,它才会造福于人类。于是形成了彝族自成体系的火禁忌。在日常生活中,彝族的火禁忌主要有:在野外用火后不能用污水将火扑灭、更不能对着火堆小便,不能向火堆丢污物,只能用清水或用树枝将火扑灭。否则,都会被视为对火神的不敬;晚上禁止玩火,否则会作噩梦;不能将两堆火合并成一堆火,不能同时生三堆火;火塘是火神所居之处,也是家庭保护神灵的栖息点,任何随意践踏火塘的行为都被认为会触犯神灵,对家人不利;不能朝火塘里吐痰、不能跨越火塘、不能把脚踩在锅庄石上、不能玩弄火钳,火塘上方供奉的祖先灵牌神位不准生人跨入,生客不准坐在靠内屋的火塘上方。因为挂灵牌的方位和火塘上方都被彝族人认为是整个火塘周围最为神圣、高贵的方位,是神灵和先祖寄居的支撑点,不容任何形式的玷污和打扰因素存在。

生命中的火。彝族婴儿大多在火塘旁出生,接生者用火来消毒接生的工具,如将剪刀在火上烤后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日后给小孩取名也是在火塘边举行;女孩成年后,如一直没有合适的人家来提亲或其它特殊原因需要举行一次假婚仪式,这个仪式也是在火塘边进行的。彝族姑娘出嫁时,由自己的亲人背着绕火塘三圈,以示向家族和娘家告别。在有的地方,迎接新娘时也需要在村外烧上三堆火以示敬重,表示姑娘从此参加了这一氏族的生活,成为这一氏族的成员了。彝族女子结婚时,新郎家支的年轻人来抢亲时,会被新娘方的同伴在他们脸上抹上一层灶灰,灶灰象征吉利,不能立即清洗掉。彝族人从出生、成长就注定了与火有着不解之缘。

彝族至今仍然保持着比较完整的火葬仪式。火葬方式是:人死后由毕摩根据死者的属相、年龄择日择地进行火化。火葬前派四五名非本家族男性青年在坟地边上直接砍伐生木,将木头劈划成一米左右长的条状柴火,并将其横向交叉堆成“井”字型,然后把遗体头部朝北,脚朝南放置在上面进行火化,男性亡者堆九层,女性亡者则堆七层;放置亡尸时,男性作左侧卧面向东,女性作右侧卧面向西。火葬时请一名专门的男性负责完整火化遗体,这种职业被称为“洛吾”,有一定的报酬。如果死者是属于自然老死的,火化完毕后“洛吾”还需收集一些骨灰供送灵时用。

彝族人的信仰观念仍是:火葬能使死者的灵魂进入到天之下、地之上的“石姆恩哈”界,并能在这里的主宰者“恩体古孜”的管理下幸福生活。

节日中的火。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人火崇拜中最直接、最广泛的一个典型体现。火把节的日期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家家户户都杀鸡宰羊对火神进行各种祭拜仪式,并举行赛马、摔交、斗牛、斗羊、斗鸡、选美、“摩尔秋”、“朵落荷”等彝族民间民俗活动和传统文娱体育活动来祈求本年庄稼丰收、人畜兴旺安康的一个彝族民间最大祭祀性节日之一。

火把节的过法大同小异,但过去过和现在过,乡下过和城里过,你过和我过肯定不同,内容上细微的改变和心情上的细微变化,其收获的也就不一样了。

这是一个彝人的火把节记忆——

我的孩提时代,那是在上世纪“文革”前度过的。那时的农村生活,追求的是能吃饱肚子,过年时能有一件新衣服穿。因为穷,那时农村的孩子,就是盼望过年过节,因为过年过节,才有肉吃。孩提时候的火把节,最记得的是1965年的火把节。那一年,国家已经度过了三年自然灾害,农村的生活也好起来了,所以,每家每户到了火把节,还有腊肉吃。那晚,夜幕笼罩的小山村,被火光烧得通红。撒火把的规矩,村里的青壮年男子都要参加,并且,每家至少都要出三把火把和一升松香沫。当村长吆喝几声后,村里各家各户的火把就集中在了生产队的稻场里。这时的稻场,大人们在做撒火把的准备,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叫着围着大人忽转悠。人到齐后,村长问过有没有客人来我们村过火把节的(问的目的是如有客人,在撒火把的时候先撒给客人,以示欢迎和节日的祝福),然后宣布撒火把的路线。这时,每家都点燃了一把火把,然后在村长的带领下,村里撒火把的活动就开始了。

火树银花不夜天,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一下子沸腾了,几十把火把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火龙。火龙首先到田地里,在那庄稼的上空,大人们也没有多少言语,就是高举着火把,把一把把香抹撒在火把上,瞬间,火把变成千万朵火花,在庄稼地的上空游动,这时,撒火把的彝人们都会发出会心的一笑,因为,到田地里撒火把,这是老古老辈就兴下来的。在田地里的火把撒完后,火龙返回村子里,去一家一户的撒。有客人来,在家撒火把时,要先撒客人,但在家里撒火把,火把不是高抬,而是火朝下,用少量的松香抹撒上便是。那晚,按规矩,火把撒到哪家,那家就要给撒火把的人一些煮熟的肉饭和三柱香,这些肉饭和香,是在吃晚饭前就准备好了的。整个村子一户一户的撒,当撒完最后一户时,盆子里面已经装满了肉和饭。这时,还要开展一项活动,就是送火把,要把烧剩的火把送出村,然后在那里烧香磕头,还要把那些肉饭吃了。那晚,在那个小岭岗上,风儿轻轻地吹着,劳累了大半夜的撒火把人和凑热闹的屁娃娃们,进行吃肉和吃饭比赛。饭每人两大把,肉按人头来分。记得一份肉有那么一大捧,在平时,这一大捧肉两个人吃都难以吃完。我知道,送火把的肉饭,吃不完的是不允许带回家的。那晚,也许在那个年代来讲,大人们也是肉吃不完饭吃不完的一晚上。那些大人们就拿我们这些娃娃们取乐,我们被按倒在地,那大块的腊肉往我们嘴里塞,我们拼命地挣扎着,不一会,我们的衣裳都被搞得油腻油腻的了。那天晚上,分得的那些肉,实际上三分之一都没有吃下肚,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想起那年的火把节,想起丢掉的那些肉和饭,觉得是怪可惜的。这就是孩提时代的那年的火把节,此后,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在那小山村里,火把节虽然一直在过,火把节这一天,生产队还杀两只羊分给社员们吃,但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那样场面的撒火把了。

人的一生中,孩提时代无论是穷也好富也罢,总有那么一些事情记在脑子里,便时不时在脑子里闪现一番,这恐怕是有记忆力的人们都能够做得到的事情。现在想起孩提时代那年的火把节,觉得还是怪有意思的。想着想着,我又长大了好几岁,长成了一个小伙子。这小伙子时代的那一年火把节,是没有孩提时代记得清了。但细细的回味,那年的火把节是这样过的。

这年的六月二十四这一天,我们村的小伙子被另外一个村的小姑娘相约,相约在一个固定的山头上跳脚。这种与节日为平台,青年男女集体约会的方式,是彝族传统的社交活动的方式,彝语叫“勒姆”,意为娱乐、谈情说爱、交男女朋友、寻觅意中人。彝族过节,味道是多的,老人有老人的味道,孩子有孩子的玩法,年青人有年青人的世界和色彩。当然,节日中年青人的味道是最浓最有色彩的。就拿那一天的火把节来说,是这样过的:当我们接到姑娘们的相约后,就开始了筹办约会的事情。我们每人拿两斤米、半斤肉、两块钱。这两块钱是用来买水果糖和菜蔬的。火把节那一天,我们留下两人煮饭,其他的人按约定的时间赶到约会的地点,以至于不失约。但我们去到那个山头时,姑娘们已经在那里候着我们了。按理,彝家姑娘和小伙子的约会日,谁先到约会的地点,谁就占据了这一天约会的主动权,同时,从情爱方面讲,也就表达了对对方的真心和实意。从彝族的传统习惯来讲,这样的约会,只能是女方约男方,而不兴男方主动约女方。从这一传统习俗看,在彝族青年男女的社会生活中,似乎还有那么一点滴母系社会的遗迹。

火把节,是狂欢的节日,更是舞动彝家小伙子和小姑娘心扉的节日。在那高高的山头上,彝家姑娘和小伙子们,真的是畅开了心,放开了歌,在一阵阵微风吹拂下,姑娘们首先向小伙子传烟。按规矩,小伙子在姑娘没有传烟前,是不弹弦子,也不唱调子。姑娘传烟时,要讲传烟的根古,有时,如遇棋逢对手,这烟半天也传不下去,直到一方说出:包含得去包含去,包含不去们闲下来了嘎时,传烟才会转到下一个。姑娘们传过烟,接着我们传水果糖,以此回敬姑娘们。传烟传糖完,姑娘们就约小伙子们弹弦子开始了一天的跳脚活动。此时,在那山头上,在那山谷间,弦子的声音伴着姑娘们的调子声,回荡在那山间里,迂回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

彝人的火把节,姑娘们和小伙子的约会跳脚,自古以来,都是节日的重要内容,因此,这一天无论有什么事情,长辈们决不会安排姑娘和小伙子们去做,反而自已的姑娘儿子不去参加类似的活动,认为是不成器没有出息的人,因而长辈也就没有面子。这样的习俗,这样的心理,姑娘和小伙子们哪有不去的呢,哪有不尽兴的呢。何况,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社会环境里,这样的活动方式,就是彝族的小伙子和小姑娘们的一种社交、娱乐、择偶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的认识和交友的机会了。在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哪有不唱不跳呢,哪有不去散发情怀和寻找情感呢。如此的如此,此时的山头上,真是成了彝人姑娘和小伙子的天下了。他们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心中的这份情这份意,用歌声传达给对方,也可以说,这是彝人小伙子小姑娘们的一种特别的恋爱方式。这种以群体活动的恋爱方式,人间真的不会有多少吧。当六轮龙拖着走累了一天的太阳,快把余辉挂到树梢上的时候,煮饭的小伙子赶着骡子到了山头上,这时,姑娘们才发现我们要招呼她们吃饭过火把节,凭于面子,她们便躲进了深深的树林里。于是,我们便分了一下工,一些人尾随姑娘们,不能让她们跑掉;一些人负责挈松毛摆饭菜。我自告奋勇,参与去树林里陪陪姑娘们。我们在树林里看见她们时,只听见她们在说:这怎么好呢,不吃,对不起他们的一片好心,何况还是火把节;吃了呢,怎么还这个礼。我们躲在一旁,静静地听姑娘们的议论。有一个个子稍大一点的姑娘(我们已经知道她是领头的)说,这好办,我们每人做一双鞋子给他们就行了。当时,我听到这个话时,心里那种舒服感自不必说了。因为,在彝家那里,姑娘对小伙子的心愿,是用自己的指尖来表达的。初次相处有好感,姑娘们的心愿,一般是鞋垫鞋子一类。小伙子接受了这样的礼物,如果对送礼物的姑娘有那么一种心愿,小伙子就会买一此丝线等礼物回赠姑娘,如果小伙子没有那个心愿,也就不会回赠礼物了,以后也就不往下发展,这当然是约定俗成的;如果小伙子回赠了礼物,姑娘下一步要送小伙子的礼物就是一件绣花的衣服。姑娘送给小伙子的礼物达到送绣花衣服,这说明了姑娘的芳心已经被这个小伙子占据了,自不必说,只要你请个媒人上门一说准成。当我在脑际里思绪这些的时候,我的同伴大声说出了一句我还没有想到的话:鞋子我们要的,现在我们去吃松毛酒了(彝族青年男女的这种约会,有说是吃松毛酒)。这时,姑娘们才发现我们,便一起发出了会心的笑声。这笑声,是甜蜜的,听到这笑声的我,心里更是比蜜还甜。伴随着笑声和树林里小鸟的叽叽喳喳声,我们相互簇拥着、喜戏着,同伴还唱出了绝对与现在环境相衬托的一句小调:啊表妹,好是好玩呢,就是害羞些。是阿,男女之间想着的那点点事情,人之常理也是得害羞一点的。我们和着这小调的韵律,披着晚霞慢慢地走出了树林,回到了跳脚场……

山高水长,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但人间真情是永驻的。时至今日,不少的白发已满头,但年轻时过过的火把节,在人生的岁月中,或者就说是人生每一步迈出的脚步中,都是难以忘怀的。每每想起这些,总是有一种留恋感。这种留恋感,特别是恋情,在人生的经历中,人人皆有之,这才是人间真爱。那天,我们就在那个不起眼的小山头上,演义了青春勃勃时节火把节的真谛。那时,想不到这种形式的过火把节,才是彝人真正的过火把节,或者就说是彝人过火把节的一种形式。当太阳已经不见踪影,暮霭散落在那个小山头时,我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那就是人间真情永在,但世间的宴席是不有不散的,在好的春光也有过去时。此时此刻的我,想着还有明天的太阳,想着还有更多时光的相约,便开始收拾行装,但意想不到的是,姑娘们对我们说:如果看得起,今晚我们还要在一起。这句话,看似一般,但彝人心里,却是不一般的。彝人姑娘们的这句话,那是一句特定的含有丰富内涵和情感的话。这话应该说也只有彝人清楚,因为这是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和习俗所决定的。当听到这话后,我便放下收拾行装的手,朝着姑娘们的那个寨子方向望去,虽然看不到了阳光,但心情却一片灿然。

彝人有这样一种习俗,就是姑娘长大后,或者就说是在十五六岁后,就不能在老人面前和火塘面前转了,这意思是说,你已经长大了,该去自己寻找独立生活的领地了。为此,彝人的先辈们想出了一个教人做人的一个好办法,这就是为她们搭建一个成长和学做人学生活(生存)的平台,这个平台就是时至今日很多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姑娘房”。因在姑娘房里,姑娘和小伙子可以和衣而睡。这和衣而睡,却永远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谁也解释不清楚,不信,你请个外星人来,也绝对说不出她的韵味,只有彝人自己清楚,但不能跟外人说。那天,就是这样,姑娘们就约我们去了她们的姑娘房,就在那里和姑娘们和衣而睡。这和衣而睡的那晚,就是我年青时过的彝人火把节的那晚。这话说给你听,你也许会产生许多联想,但不管你想多少,也不会悟出那晚彝人姑娘和伙子们的真谛,只有天知地知,还有彝人们的祖先知道,不信,那就算了。但还要说一句,那年火把节的约会,真的还成就了一对新人,他们恩恩爱爱,时至今日,他们幸福美满,儿孙满堂。

火把节,是彝人的世界,是彝人们的天堂。在这世界和天堂里,彝人们披着一个又一个五彩缤纷的晚霞,迎来一个又一个明媚的春光。在这春光里,他们踏着祖先的足迹,高举着心中的圣火,一步步从远古走向现代,又一步步从农村走向城镇……

楚雄,是彝州的州府,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火把节被确定为彝州的民族法定节日以来,州府鹿城,火把一年更比一年旺盛,它已经成为彝州各民族共有的一个盛大节日;成为展示彝州悠久历史、灿烂文化、风光无限、风情阿娜多姿的窗口;成为彝州改革开放、招四方客商,引八方宾朋的平台;成为彝州人民共筑“中国梦”的舞蹈诗篇。每每火把节,在那桃源湖畔,在那彝海公园,在那彝人古镇,在鹿城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在千里彝山的村村寨寨,天幕刚降下,就成了火的世界,歌的海洋,舞的天堂。这时的彝山,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去描绘,真是成了火树银花不夜天了,仅就鹿城而言,天上的焰火五彩得彝家阿哥阿妹荡红了脸庞,地上的火龙荡出了彝家阿哥阿妹畅开了心菲,他们尽情地跳尽情地舞,那场面、那形态、那舞姿,无不韵出彝家人那无比愉快与幸福,仅就彝人古镇,跳脚的圈子不下几十处,每一处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外地人有的把这些舞命名的“游舞”和“转舞”,其实不管队形怎么变化,人数怎么多,它就是彝族的打跳。

这是一个外地游客对彝人古镇舞蹈的印象——引领“游舞”的三个小伙子,从上到下穿戴彝族服饰,几条特制的裤子特别招眼,把脚下的高跷遮挡得只露出短短的一截。随着开始的信号,唢呐吹起,三弦弹起,锣鼓敲起,三人站在高跷上,鹤立鸡群,踩着节拍并排而行,身后却跟着一个椭圆的舞蹈队形。六只高跷不紧不慢地向前挪动,后面的队伍也不紧不慢地一边跳着一边前进,在行进中舞蹈,在舞蹈中行进。跟着他们就能阅尽古城和彝风彝俗的风采。

“转舞”就是篝火街舞,男女老少一起上阵,分别穿着两种统一的彩装,围着一堆篝火,排成圆圆的队形,手足配合,舞之蹈之。有位善唱者,也是领唱者,一边跳着,一边唱着,只是高音喇叭盖住了她的歌喉。游人甚异,纷纷驻足。舞者不管游人怎么关注,只是悠悠然地跳着,一圈一圈地转着,满足地享受着那份闲适与自足,令我们这些被物化了的人们羡慕不已。

篝火越烧越旺,乐声越来越高,人们的情绪越发激昂。按耐不住的游人,各自盯着一个对象,一边模仿一边练习;有了几分把握后,主动融入,不仅把圆圆的舞蹈队列装扮得更加多姿多彩,而且把圆圆的舞蹈队列加了一层又一层。

简单明快的音乐铿锵地进行,响了一遍又一遍,庞大的舞蹈队形转了一圈又一圈,终于,音乐把人们的情绪推到高潮,人们也开始忘我地疯狂,乐队却发出最后的音响。随着那犹如“一、二”的号子齐声喊出,音乐戛然而止,如痴如醉的人们这才丢下最后一个舞姿。

这种“打跳”彝族人称“古蔗”,是一种自娱性舞蹈,也是彝族人民最喜爱最普及的群众性舞蹈,各地区“打跳”的风格有异,在称谓上也有差别,又叫“打歌”、“跳歌”、“叠脚舞”、“叠左脚”、“左脚舞”、“三跺脚”、“芦笙舞”、“阿乖老”“阿苏找”等等。

传说,古代部落为了显示自己的力量,在夜色笼罩的山头上,点燃篝火,人们围圈跳跃旋转,火光熠熠,人影绰绰,跺地声隆隆,以壮声势。在永仁地区传说三国时期已有燃火打跳的舞蹈,据此,“打跳”的历史已近二千年之久。彝族祖先居住山野森林中,为抵御猛兽的袭击,围火跳跃,形成了简单的舞蹈动作。经过漫长的岁月,在生产、生活中逐步创造和发展成为现在的民间舞“打跳”。

“打跳”的形式是男女相间、手拉手,围着圆圈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脚上的动作十分丰富,步伐有抬脚、一跺脚、三步一松脚、先跺脚、三跺脚、快步移动、旋转等。“打跳”的风格奔放开朗、扎实有力。

各地的“打跳”各有特点。大姚县的“打跳”比较粗犷、浑厚,节奏较缓慢有力,动作变化不大。双柏县的“打跳”,时而激越,时而优雅。姚安马游及大理巍山等地的“打跳”则潇洒轻快、灵活多变,如单腿快速旋转等动作,还带有一定的技巧性。

“打跳”的伴奏乐器,各地也不尽相同,或笛子、或芦笙、或月琴,也有不用乐器的。动作的组合有固定的曲子,伴奏者在圆圈中心边奏边跳,有的加入到圈里与舞者同跳,有的地区还加伴唱,伴唱有的有词,有的只是虚词。

“阿哥跳穿千层底,阿妹跳破绣花鞋,跳得黄灰做得药,跳到天亮才快活。”如果一旦融入,你就会情不自禁,你就会依依不舍。

火把节的火是节日的主线,祭火大典是节日的兴奋点、是高潮。

我在楚雄生活了几十个年头,掐指一算至少经历几十个以上的火把节,之所以我把火把节的祭火大典当作节日兴奋点和高潮是有我的道理的。为何每次祭火大典都能那么凝聚人气,几千甚至几万人,十挤到十月太阳历文化公园,或后来的紫溪彝村,抑或再后来的彝海公园。人们争先恐后,翘盼着,苦等着,煎熬着,喜悦着,狂欢着......每一个人都会受到感染,每一个人的心情都会随之跌宕起伏。

作为俚人,难以想象的彝族人对于火祈盼、对火的敬畏、对火的呵护、对火的捍卫、对火的凝视、对火的沉默。

只要读过作家淡墨的文章,你就读懂了一些——

火,太阳的花朵。

火,神的灵魂。

彝族人民年年都要祭祀火,祭祀火的祭台要筑得高,要筑得像太阳历广场那样高,为的是要让彝族人民的心愿无声的融入太阳,化为生命的火焰和阳光。火把节的火,一个个虔诚的祝福,一个个燃烧的灵魂,一个豪放的民族那情感的宣泄和释放。喜欢燃烧和透明,不会把欢乐和痛苦、爱恨情仇不明不白的藏着掖着,一把火将情感点燃、将生命点燃,让仇恨在火中涅槃,让爱情和欢乐像烈火中的凤凰一样永生!曾有的冤家和冤家之间的鸿沟、曾有的仇家和仇家之间的仇恨已被友爱和温暖抚平,这盛世之火啊,正在围剿残存的黑暗和贫困!

火把节的火,太阳神的飘带。

生命和阳光的瀑布。

淡墨在他的文章里写道:6月24日,一个没有黑夜没有寂寞的日子。彝族人民手拉着手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跳呀唱呀,让生人在燃烧中旋转,让热情和血液在燃烧中沸腾。男人拉着女人,女人拉着男人,孩子拉着老人,祖母拉着孙孙,情感挽着情感,生命牵着生命,山拉着山,天拥着地,整个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和谐自足的,不断旋转着的宇宙。人们唱呀,跳呀,在动人的月琴声中,在欢乐的歌舞中,一个民族在此融合得就像一个人。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跳呀唱呀,昆明人、四川人加入进来,北京上海的朋友加入进来……汉族兄弟姊妹加入进来,白族兄弟加入进来、苗族姊妹加入进来,非洲的欧洲的、黑色的棕色的朋友加入进来……在这燃烧的火把节的火里,一切的一切都失去了界限,一种生命、情感、爱情、友谊、家庭和民族,一种情感和友谊的熊熊燃烧,一种水乳不分的人际大融合。

火把节的火,情感和友谊的人生欢歌。

这是一位记者在亲历祭火大典后的一番感受,他说现场是热烈的,火把在熊熊燃烧,空气被烧得炙烫,人流也是密集的,川流不息人山人海。游行的队伍挥舞着火把,吆喝着、舞动着,仿佛穿越过了无数的水之长山之高,承载了人们发自心底的狂欢。

他说,在火把节狂欢之夜,将身心真切地投入进去,在人潮的欢腾里,那些火把就是人们举起的诗句,在烈焰腾腾的火焰里,心的诗歌就如在荒原纵情地歌唱,也纵情地焚烧。就像彝人们在远古之时点起火把保护庄稼和粮食一样,挥着火把的人们痛快地呼喊着,在天地间动情的一隅,激荡出亘古的壮丽。就象天空闪烁的星星,不需要寻找什么,也不需要释放什么,它是命脉中的鼓点,擂响了,就有着动人心魄的灿烂。火焰在人间流淌着、绚丽着。之后许许多多的人就会自发地围成一圈一圈地,怀着无比新鲜和激动的心情,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跳起欢快的锅庄舞,跳得酣畅淋漓。

他说,舞动火把不需要特别的舞台,只要季节到了,内心当中积累的所有深情和神圣,也便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释放出来。点起了火把,仿佛点起了心原的燃烧。就在深山蜿蜒小路,在宽阔大道,也在大街小巷。火把的燃烧令人们的血脉贲张,这是袒露民族心灵的燃点,亦是渗入一个民族心灵的载点。这是在天地的旷野里,跳跃出生命的律动,升腾出生命的豪放。

他说,亲历其中,舞动熊熊燃烧的火把,让火烧烫了空气、让火烤烫了脸颊,跟着吆喝“噢嗬衣-朵罗荷-朵格啦-点保累啦-”(大意是快来舞火把,快来参加火把盛会),便会体会到无穷的热烈和欢畅,给人以痛快和豪迈而又久远的回味。

城里的祭火大典多少有点表演性质,排场过于形式了一些,真正要看原汁原味的火把节的祭火要到乡下……

火把节,实际上就是彝家古老的祭火节。

无论在在楚雄、在四川凉山、在云南红河、在贵州毕节、在广西,彝族人心目中,火永远是圣物,只有火能够净化一切。在凉山,我们亲眼看见他们准备的年节的祭品都要一一在火上转三圈,或将一块石头烧过,经淬水冒出蒸汽,再将祭品在上面绕三圈以除掉一切污浊。他们视火为神物,视火塘为神之所在,严禁人畜践踏与跨越。猎人、牧人常用的引火绳,在家要挂在屋壁上方,用后只能用手压灭而不许用唾沫淹灭。火是中心,哪里有了火,哪里便会围上一圈人,火成了凝聚人们的轴心。

彝族人为何祭火,我只找到了这样的答案:相传远古彝族先民在原始森林里狩猎时,因为无火,饥饿和寒冷的先民们便只能围成一圈或抱成一团相互取暖,由此抵御风吹雨淋及寒冷与黑暗,为给人类带来温暖与光明,一位被称为木邓的先祖便在古木上钻了三天三夜终于取得了火种,有了火,先民们不仅从此脱离了茹毛饮血的原始蛮荒时代,还通过火熔炼出铁水制成铁器中的长矛大刀等狩猎工具。于是,人们把钻木取火的发明者“木邓赛鲁”视为主宰火的神灵,当作“火神”祭祀,一代又一代沿袭了下来。于每年月二十四,也就是“木邓赛鲁”钻出火的那天,举行盛大的祭火仪式。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

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

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

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

当你听到这样的歌声,你还犹豫什么?

迷你,彝人的火把节,不信,你就来楚雄瞧一瞧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