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格桑花、薰衣草、一串红,白云、蓝天、碧水,身着大红、纯白、湛蓝各式服装的时髦男女。
在深秋的大理市银桥镇还能看到这一番景致,不能不说尔等的艳福不浅。
2
早在网上得知,大理又添新去处,便唤得资深美人一游。舍车徒步,行走在花间,说不出的心情。我实在不想用“心旷神怡”这样的成语,好像显得我多么词穷。
3
格桑花,眼前的这大片花海是不是格桑花,我有些怀疑。
那年游走香格里拉,美丽姑娘卓玛指着路旁开着的小花说:那就是藏族崇拜的的“格桑梅朵”,从此在我的心里定格成了开着小花的植物就是格桑花。
于是穷尽我所有的知识来求证眼前这些花就是格桑花。
来这里看花的几乎所有人都把眼前这种话叫着“格桑花”,这花其实是波斯菊,在藏区都叫她“张大人花”。波斯菊原产墨西哥及南美其他地区,别名秋英、秋樱。1906年,清廷任命张荫棠为副都统,以驻藏帮办大臣的身份,到西藏办事,借以挽回政令不通的危局,于是带入各种花籽。试种后,其他花籽无法生长,唯有一种花籽长出来呈“八瓣”形,且耐寒,花瓣美丽,颜色各异,清香似葵花,果实呈小葵花籽状。一时间,拉萨家家户户都争相播种。然而谁都不知道此花何名,只知道是驻藏大臣张荫棠大人带人西藏,因此起名“张大人”。
波斯菊怎么可能是格桑花,我当然存疑。
4
姑且算她是格桑花。
因为在藏人心里格桑花也只不过是精神寄托之物,而无具体所指。藏语中的“格桑”是“美好时光”或“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的意思,顾名思义。而且还有专家考证得出过这样的结论:从广义上说,“格桑梅朵”极有可能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野花的代名词,而从植物学特征上讲菊科紫菀属植物和拉萨至昌都常见的栽培植物翠菊,都符合格桑花的特征。另外在藏区也有如:金露梅、狼毒花、高山杜鹃、雪莲等植物称为格桑花的说法。
所以姑且叫她格桑花。
5
“花海”位于大理市银桥镇白塔邑村以北,富美邑村以南。于2013年8月开始筹建,2014年10月开始种植,2015年7月对外开放。初步种植的花草类型既有芳香类经济花种,如薰衣草、迷迭香、玫瑰等;也有观赏类花草,如鼠尾草、一串红、勿忘我等,共有15个种类。
“花海”现有品种的花期大致在4月至11月,9月以后,空闲的田地上还将会种植新的花类品种。
有媒体朋友告诉我,“花海”对外开放后,游客数量大幅增加。特别是今年进入8月份以来,每天都有2000至3000人到此观光游览。最高峰时,观光人数达到每天5000多人。来自各地的游客纷纷进入花田拍照留念,不少新人还到这里拍婚纱照。
6
花和女人天然的缘,无人能割舍,那般如胶似漆,百般亲近,世俗中故把女人比花,与天然之花成了无形的姊妹,彼此不依依,谁能做到不舍?
走进花海便是女人们的世界,有表达不完的肢体语言,再怎么照也照不下她们的千般姿态,更有女人娇滴滴地埋怨说:咋不提醒我多带几件衣服?
7
我家资深美女不爱照相,我只能空照一番,或遇到别人家美女,也只敢当她野花,最多在我的镜头里留个背影。从美学的角度,静态的花佐以动态的人,彼此互衬,也算得上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于是,照一阵子歇息一阵子,也就有了胡思乱想的时间,但绝非想到摘别家的花。
8
还说这格桑花,姹紫嫣红,煞是好看。
这时候的心里又会回到“波斯菊”为何就不能叫“格桑花”?
当年元代蒙军入藏,蒙古人把翠菊种子从中国北方带到西藏,从此在西藏生根开花。那个时代是西藏历史上继吐蕃王朝灭亡之后出现的空前盛世,被忽必烈赐为“国师”的八思巴那时缔造了辉煌的萨迦,并成功地使元朝皇室接受了藏传佛教,八思巴成为元朝帝师。蒙古人传播来的翠菊在寺院和很多人家种植盛开,那个时代的人们就把叫“格桑花”。
自此后,恐怕我也只能叫她格桑花了。
9
惬意的时候总是会忘情,一不小心就是两三个小时,畅游于花海之间,完全被融入,甚至被消弭,成为花海的一部分,再被人欣赏,岂不忘情。
诗人卞之琳说:
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我说:你在花田中看花人在花田外看你
碧云装饰了你的娇容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0
先借用一句话:你不来我不敢老。
后造一个句子:我不去花不敢败。
11
赶紧撂笔,写花的作家是最愚蠢的,谁的笔下真能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