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帕男的头像

帕男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2002/28
分享

石榴湾人

石榴湾人硬颈嗓是出了名的,不说在整个永州,但在江华岭西一带肯定是名声显赫。

老辈人似乎并不喜欢这个称谓,只要有人敢当面说硬颈嗓,那一定会青筋暴露。如果再有人火上浇油,势必会撸起袖子打一架。

我小时候也跟着大人感到羞耻,同学之间也最讳这个词,但还是有不怕死的,往往在你兴头上泼一瓢冷水,非要撩你一下,惹你火冒三丈,自然我会拧紧拳头狠狠地教训人家一顿。

哪来的石榴湾人硬颈嗓这个称谓?迄今我也没有弄个明白,村里人也讳莫如深,我也从来不问。

少年时,在村子祠堂里学过打,这个打包括了拳术、棍术和杂耍,所谓杂耍就是耍狮子里的一些技术动作,譬如狮子探月、狮子捞月、狮子拜月等等。习武强身只是一个借口,更多意义在于逞强。

从老人口里津津乐道的一些事可以看出,尤其当年和邻村的一次械斗,夺了人家一条性命,从此便有了一辈子的英雄情结。

还有就是,石榴湾同宗共祖,大致清末民初,以避难的方式寻找到了现在的乐土。为了保家护族,村里祖辈不得不以最强硬的方式告诉别人:

石榴湾人是不好欺的。

石榴湾人还有吃清明的习俗,以往以男丁多少凑钱,现在连嫁出去的女也要摊一份子。倒不是大家想聚在一起吃吃喝喝,而是想彰显吴氏家族团结的一面和让人分享大家族人丁兴旺的荣光。

石榴湾人硬颈嗓极有可能是因为老少性格都如此刚烈,处处表现出当仁不让态度,是对“巷口里背竹篙直来直去”的张放和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褒奖。

石榴湾人猜枚子喜欢“砍茅柴”,一个“快些”直接要籽。吃个饭也是“三斧子两哈崩”,就像砍树,也就是说做什么事都得三下五除二,从不拖泥带水。

石榴湾硬颈嗓是因为石榴湾人的“倔”,骂你这个人固执,一定说你倔得像“横木杆子”。

石榴湾硬颈嗓是因为石榴湾人的直率,骂你这个人蠢得打不起左犁,就是不会弯弯绕和见风使舵的意思。

石榴湾硬颈嗓是因为石榴湾人胆大,杀皇帝老子都敢按脚的那种。

石榴湾硬颈嗓是因为石榴湾人的血性,打日本是毛立井人出了名,但石榴湾人也没有怠慢,甚至日本人听到石榴湾这个名字就没有敢往石榴湾过。

硬颈也不是石榴湾人的专有名词,它是有历史渊源的——

在汉光武帝时候,董宣为洛阳令。汉光武帝有个亲姐姐湖阳公主,依仗兄弟权势,为非作歹,连她的奴仆也飞扬跋扈。其中一家奴杀了人,被董宣追缉,为了保命,此奴逃到了公主府中。董宣虽不敢直闯公主府上捉拿嫌凶手,但他派人不分昼夜地守候公主府门前,等待时机。一日得到情报,这家奴要与湖阳公主一起出门,于是董宣亲自带领兵上前捉拿。

湖阳公主见一小小洛阳令,量他也不敢胆大包天。哪知董宣居然下令拦住了公主车马,湖阳公主对董宣怒斥道:我的车马你也敢拦,可知罪否?

董宣拔出剑,当面发难公主不该纵容了家奴杀人,还令手下人把凶手拿下,当场处决。

湖阳公主火冒三丈,跑到汉光武帝那里告了董宣的状。汉光武帝也很震怒,于是下令绑了董宣,说要处决,董宣毫无惧色说:你一个中兴皇帝应该注重法令才是,可你却让公主纵容奴才杀人,你还能治理天下吗?既然要杀我的头,不如让我自己去死。

于是,董宣一头撞向大厅柱子,只是被被内侍拉住。汉光武帝认为董宣有理,但为了顾及亲姐姐的面子,要董宣给公主磕头赔礼。董宣打死不肯,内侍只好使劲摁董宣的头,可董宣挺着颈任他们怎么摁也不肯低头。内侍无奈,只好报告汉光武帝说此人颈太硬,摁不下去。

这把汉光武帝逗得忍不住大笑,说:把这个硬颈的洛阳令拉下去吧。

由此董宣被皇帝封为“硬颈令”,后来董宣硬颈的事也成为典故。

以为石榴湾人硬颈嗓是负面的,令人不耻的,事实上硬颈,不是空有傲气而无傲骨;不是夜郎自太不自量力;不是孤芳自赏目中无人;不是不听忠言善劝自以为是一意孤行;不是偏执顽固不懂圆通……

石榴湾人硬颈嗓就是湖湘精神的具体体现。俗里说就是“吃得苦、耐得烦、不怕死、霸得蛮”12字,往大道理讲就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学者陈书良在《文史拾遗》发表题为《宋末潭州之役与湖南刚毅民风的提升》的文章对湖湘精神有充分叙述——

湖南地方在战国时期属于七雄之一的楚国。楚人发祥于河南丹水和湖北荆山地区之间,他们的先祖是祝融氏部落,传说祝融是远古帝喾的司火官,又被后世尊为火神,再加上湖南、湖北一带故楚之地土壤多呈深红色,因而几千年来楚人骨子里保留着血与火的激情。

西周初期,楚族的首领鬻熊因归周,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楚的始祖。周成王时,鬻熊的后代熊绎受封建国于丹阳,姓芈氏。“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左传·昭公十二年》)起初,楚人与三苗后裔同被中原人称为“荆蛮”,楚国疆域亦方不过百里,然而进入春秋时期,周室衰微,大国争霸,在长期的兼并战争过程中,楚国的势力得到极大的扩张,至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时,更是“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一跃成为当时黄河以南唯一的“超级大国”了。在如此辽阔的新征服领土上,群山绵亘,河泽密布,森林茂密。与开发较早的中原地区不同,这块新开辟的土地自然资源丰富,到处充满未知事物,这也造就了楚人较多地保留了原始思维,进而逐渐养成勇敢而浪漫、富于创新又不服输的精神与血性。

以后,湖南的军风、士气无不凸显出这种民风血性。以清季湘军为例,如曾国藩,乃一介儒生,投笔从戎,常常“身居绝地”“死中求活”,“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屡败屡战,最后竟打出个“无湘不成军”来。又如左宗棠,年近六旬还亲征新疆,收复伊犁,抬着为自己准备的棺材出征,“湖湘子弟满天山,壮士高唱凯歌还”,其风流气势足以令国人神往。还有“我自横刀向天笑”为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献上第一颗头颅的谭嗣同等等。他们迸发的血性和刚毅的意志自然而然脱颖而出,辉映华夏。

石榴湾人硬颈嗓,不正是与湖湘精神一脉相承吗?

镇村之宝——中国版图石

永州人有“砍头不要紧”的革命性、斗争性。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以尉屠睢为主帅,率50万大军分五路杀向南越,占据湘桂边界都庞岭、萌诸岭的九疑要塞和镡城地区的秦军在龙虎关一带出现了惨烈的厮杀。土著越民,熟知地理,占据龙虎关,昼伏夜袭,进退自如。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被土著越民击得“伏尸流血数十万”,主帅尉屠睢阵亡。

南宋绍兴二年(公元1132),岳飞举兵讨伐占据道州的曹成匪军,在龙虎关前与曹成兵血战,岳飞军伤亡惨重。经过激烈战斗后,岳飞军攻破曹成,入关达贺州桂岭,追剿曹成余部。征战途中,岳飞于江永龙虎关白象寨设白象营,于江永山口隘、岩口隘设岩口营,驻兵守关。南宋高宗咸淳七年(公元1271),广西农民起义军秦孟四,攻克江华县、江永县,把守江永龙虎关、山口隘和江华河路口、大圩鲤鱼塘等关口。咸淳九年十月,湖南安抚使江万里率提刑文天祥会兵“讨捕”秦孟四,攻克龙虎关后,一部千余人驻军龙虎关一带的锦堂、桃川、上甘棠和县城一带,击毙义军首领秦孟四,平定江永、江华两县义军。元朝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邓四率瑶民起义攻占永明县城后,与攻占永州城的红中军周伯颜部联合,占领道州城,策应周部进攻衡阳、酃县,震惊朝廷。朝廷诏令甄崇福元帅率大军镇压,在道州俘杀周伯颜。邓四部队潜入瑶山,“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在龙虎关一带与元军相持达18年之久。直至明王朝建立后,才投降于明朝。

太平天国军在道州、江华、江永扩军二万多人,为太平天国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因而处在取南越必经之路上的石榴湾人耳濡目染,不可能惧刀枪,惧生死。

石榴湾人硬颈嗓归根结底就是做人的节操。

怀仁禀义,不畏强权,敢恨敢爱,兼容并包,坚韧不拔的做人原则。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乾坤”这是我这一生,所必须遵守并付诸实践的座右铭。

不管走到哪里,我都愿意背负“石榴湾人硬颈嗓”这个名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