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期武
“这是一首普通的人生之歌,这是一段平凡的生活故事。平凡孕育着深刻,平凡经历着曲折,平凡折射着时代。”在首部侗族编年纪实体自传《侗妹》中,不能忘却的不屈不挠是重要意象。贫苦人家,好不容易,幼小的龙月江从贵州黔东南的大山里走了出去,吃苦奋进,勤俭持家,几经周折,在天安门脚下逐梦,茹苦含辛筑起了侗家人的另一片乡土。
阅读油墨犹香的《侗妹》,倍感亲切。黔东南州“两会”忙碌期间,一本好书,一个侗族姑娘从侗妹变成侗族奶奶的曲折人生经历,通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黔东南州政协委员、黎平县作家协会主席石庆慧,兰心蕙质的石姐,可歌可泣地送到了我的面前。也叩开了,我要勤能补拙,继续学习致敬,动笔书写的心……
“听妈妈说,我出生的那年,当地正闹瘟疫。我父亲去给我舅舅他们家的人看病,帮助料理后事,也染上了病,不幸去世了。紧接着,我的兄长鼎哥也跟着生病死去……”“妈妈每天不是上山砍柴,就是下地干活儿,家里没有人,我就成了哥哥武甲的小影子,上哪里都带着我……”“哥哥,家里实在是太困难了,你继续上学吧,我不上了……”“创办‘侗人网’、为侗乡贫困学校和学生搭桥、保护侗族大歌、筹建侗人文库……”《侗妹》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分上部(1946—1975)和下部(1975—2021)。75年的艰难爬涉,是小人物的用心书写,是侗家女的奋力讴歌。感情真挚、细腻、丰富,字里行间流淌着绵绵不绝的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战友情、工友情、民族情怀和家国情怀,更传递着向善向上向好的磅礴力量、温暖……逐字逐句感悟,我所阅读的,不是一般故事,是百折不挠的人生,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啊!
“当我写到小时候跟随妈妈一起来北京在路上遇到困难的情景,写到当年我在北京读书时冬天因为没有棉鞋被老师叫回家去穿棉鞋的情景,写到我读五年级时因交不起几元钱学费只能退学的情景,我的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苦难无声,却振聋发聩。龙月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称号获得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退休教授、“侗族大歌”守护者邓敏文先生的贤伉俪。贫苦的特殊经历,没能让龙月江拥有足够的学历,小学未毕业、“准文盲”的她,一生几乎跟文学没发生过多少交际,但她质朴的语言、惊人的记忆力,苦难而传奇的一生,感动了“侗人网”“木楼人家”等网站的无数网民,以及《侗妹》的广大读者,堪称侗族版的“阿信”。
“工资老上不去,后来参加工作的同事都比我工资高,人家涨一级工资都是几十元或几百元,而我只能涨几元或十几元……”“1995年9月,《北京日报》发表了我写的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勤杂工变电脑迷》,还得了10块钱的稿费。我把稿费都拿来买糖请所里的同事们分享。”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虽属不同的年代,但其中的一些挫折、苦闷,乃至单位里不可改变的工人身份,在《侗妹》一书中总能找到我们自己的身影,照进理想和现实……
文学是什么?书写的力量来自哪里?难道不是作者最朴素的情感期待吗?“一段历史的温馨记忆,一个家庭的艰辛历程,一个爱情的真挚抒怀”把自己的人生变成文字,这就是小说,一部不能忘却的好小说。正如《民族文学》副主编杨玉梅老师所说的那样,《侗妹》是从底层的视角对历史进行解读,让我们窥见了历史的另一面——来自老百姓的真实的一面。
所有的累和痛,都会在我们胜利的那一刻一笔勾销。《侗妹》浓墨重彩,徐徐展开,孕育着蓬勃的生命力,承载着深厚的奋斗底蕴,描绘着北京和大西南的绚烂多彩,连接着苦难与辉煌……“我无可奈何,只好又跟着妈妈上路……”2021年8月22日(中元节),对爱情忠贞,对生命热爱,细腻、深厚、执着、韧性的侗妹——75岁的龙月江,平静地走了。斯人已逝,但这个侗家女留下的传世著作《侗妹》,终将流芳。
“有《侗妹》在,我们就不会忘却她。”文末,借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长白庚胜老师的话,我这个同样来自黔东南大山里的苗族“小老乡”,也想后知后觉地恭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