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潘期武的头像

潘期武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10/10
分享

亮江河畔雷屯村

文/潘期武

滔滔河水,一路奔流,在此回转,缓缓停歇。站在雷屯的地界上极目远眺,只见奔流不息的亮江在这里甩出一道“回字形”弧线,绿草如茵、树木婆娑的沙洲,田畴沃野的两岸,粉墙黛瓦马头墙的村寨,高低起伏的莽莽群山,相映成趣、熠熠生辉,勾勒出生态文明的“秘钥”,让人惊艳,浮想联翩……

雷屯村,古名雷泽屯,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敦寨镇的一个村子,因明洪武时期奉命从黎平五开卫至此驻兵屯垦而得名。村中苗族、汉族共融共生,有朱、龙、王、石、陈、杨、吴7个姓氏,生活着200多户人家,躬耕劳作,繁衍生息,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亮江河由南至北绕村而过,村寨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绿水映着青山,青山衬着田园,一幢幢徽派、苗侗风情建筑鳞次栉比,一条条水泥道路四通八达、穿行在整洁干净的村寨里……这是拥有“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最适宜人居美丽乡村”“全省民族特色村”“国家生态家园示范村”“2021年全省50个特色田园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等多项荣誉光环的村寨,宛若江南“梦里水乡”,镶嵌在亮江河畔的雷屯。

我出生在与雷屯隔山相望、黎平县的一个村寨里:小里,是红军长征路上,1934年9月20日、12月15日分别两次征战过的地方,一个播下火种,年丰岁稔的村子。20多年前,基于对陶渊明、金庸笔下的“世外桃源”渴望,黎平县中黄乡上读初中一年级,懵懂少年郎,会点“狗刨式”游泳技巧的我,徒步闯进了还未开发的雷屯,走上沙洲坝,也想着当一回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或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年少不知愁滋味,也未曾有写日记或散文、随笔,讴歌生态美景的好习惯,只知道放了学,“孩子王”似的约上几个要好的同学伙伴,跨过桥、淌过河,到雷屯去,漫步沙洲,轻抚杨柳,挥棒舞剑,洗澡玩水,捉鱼摸虾……好不惬意快活。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奇,光离古怪的找寻,我们就着《桃花源记》《射雕英雄传》所描绘的样式,按图索骥。可,翻来覆去,只见“洲上耕牛吃草,河中鸭鹅成群,河边水车抽水、妇人浣衣……”,不见“桃花影里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抑或逍遥自在的“黄药师”……

快乐是纯粹的,也很短暂。后来,政府机构改革,中黄乡版图小、人口少,大浪淘沙中终究是抵不过,被撤销了,并入高屯镇(今高屯街道)。乡镇一级行政机构撤并,初级中学也就没了所在意义。我们学生,也就彻底没了中学,被迫从初二开始转学,到远在30公里以外的高屯中学求学,重新来过。来不及说再见,终是匆匆过客,雷屯的一切就这样深深烙进了心底,留下了遗憾……

求学、当兵、转业……多年以后,一次“生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调研出差,从部队转业后的我,不再是游客,带着调研课题和工作任务以另外一种身份又一次走进了雷屯。

从黔东南州府——凯里市出发,先上高速,转换县(乡)道,再走村道小径,两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在苍青叠翠的山水丛林间悄然流逝。

贵州多山,少有平地,却也巍巍然气象万千。商务车弯弯曲曲沿着山道盘旋,诗意山乡入画,如云端前行。路赶得紧,坐在车里的调研组成员,包括我,难免有些气闷,想呼吸些有别于城市里的清新空气,山野间超量的生态负氧离子。于是,异口同声地对驾驶员说:“司长,关掉空调,打开窗户吧!”车窗在迫不及待中快速打开,花香、果香、稻香,扑面而来……屋舍清雅,流水潺潺,还有蜜桔、甜柚、金秋梨、蓝莓、油茶、铁皮石斛等一众产业遍布目光所及之地,正待丰收。

车子再次翻过一个山头,在起伏游动中缓缓停下,小桥,流水,人家,引入眼帘。

雷屯村坐落在源于黎平县境内,流经此地的亮江中游,地势平坦开阔。亮江,因三国时诸葛亮征战于此驻军而得名,流至雷屯村前后一分为二,两股奔涌的清流挟裹着泥沙,日积月累堆积形成大小各异、低平和缓,有数十亩之多的六个沙洲,遂成奇观。洲上树木婆娑,青色渐满,两岸五谷飘香,景致一绝。沙洲与沙洲之间有水泥石墩组成的“百步桥”连接,游人欢喜地在桥上漫步,牛羊在沙洲上大口大口地吃草,白鹅、麻鸭和鲤鱼、鲫鱼、白条等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淳朴的田园风光,独特的军事屯堡,丰富的人文景观,是个一探究竟的好去处。

街道小巷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屋前屋后都有树、有花,还有空地种菜和小范围养鸡、鸭、鱼的“庭院经济”……置身于雷屯,感觉时间变得愈发舒缓。漫步在三面临河、一面环山,恬静悠然、生态宜居的村子里,一边听着相关人员声情并茂的介绍,一边打量着在此躬耕劳作,以及露营、打卡、游玩,神采奕奕的农人、旅人,各式各样惬意自得的人。时光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回溯起古村新韵的生态,自然与和谐。

“千年古屯万年楼谁绣井乡,一面青山三面水天宫福地”,去村委会参加“生态+文旅”调研座谈会,要路过雷屯寨门“大明楼”。“大明楼”虽是近些年新修,但就着门前对联的厚重,加之雕梁画栋,着实气势恢宏。听村里老人讲,老寨门早已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只在“朱氏族谱”里有图纸遗存。老寨门虽已远去,但寨门内的街巷和民居却传古至今,街巷皆为“丁”字结构,四通八达犹如迷宫。遥想当年,屯中居民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不失为明代屯田制的根本,典范。

不远处,雷屯村的大姓,不忘祖宗恩典的朱姓后人在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集资建造起了朱氏宗祠。地方史志记载,有据可查,这是黔东南地区现存最大的宗祠。粉墙、青瓦、马头墙,祠堂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青石打底,灰砖青瓦,有众多的龙凤麒麟和花鸟虫鱼壁画……时至今日,内墙上的彩绘壁画仍旧清晰可见,有怀橘遗亲、扼虎救父、鹿乳奉亲等二十四孝故事,选用这些贤孝典范,是希望族人见贤思齐,不辱先辈。由此引申开来,丁字街、万民伞、九锤锣、将军岩、将军渡等保存至今的人文古迹,亦是在沧桑的岁月中见证了这方水土的兴盛繁荣。

“雷屯是集田园观光、采摘体验、沙洲露营、江边垂钓、山地骑行、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是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下一步,如何守好‘金字招牌’,更好用活‘生态+文旅’助力高质量发展,请大家畅所欲言,谢谢!”座谈会上,主持人不太官方、略显轻松的开场白,让在座的乡贤、寨老、村民和个体户经营者代表,乃至远道而来的党政机关、政协委员、调研组成员打开了话匣子。“要以生态文明为主体,以田园山水、军屯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为目标,突出生态+,打造可持续……”“要因地制宜,抢抓机遇,用好‘院坝协商’、村规民约,守住村情,管住村民,保持村味……”

真知灼见,字字用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生态+文旅”调研座谈会在如火如荼中渐入佳境。作为雷屯的第三代“守护人”,村党支部书记龙淮远语重心长的话语,更是引出了一段保护生态取得实效的生动故事:20世纪90年代,偏安一隅的雷屯村生活条件却并不富裕,相反,极为艰苦。田地里辛苦耕作却换不来太多的钱财,挖沙采石却能收入可观,甚至不菲。许多群众为了生计,开始走歪路,打起了开采沙洲的主意。利益驱使,采沙随之泛滥,部分村民不分昼夜地挖采售卖,导致整个沙洲满目疮痍。

“沙洲滋养了我们,我们也有责任把沙洲保护好,完整地传下去。”面对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龙相远坐不住了。为守护这片沙洲,2002年初,龙相远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成立村民治安小组,研究制定了“严禁在沙洲随意采沙”村规民约,并身传身教守护,严厉打击一切采沙挖沙破坏行为。“沙洲是绿洲,是风水,也是我们的宝地!支书他家也困难,但他坚决不采……”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采沙行为逐渐得到遏制,直至彻底消失。2022年初,雷屯村“两委”换届交棒之际,年迈却依然精神抖擞的龙相远给新当选的村党支部书记龙淮远留下一句斩钉截铁的话语:“请务必保护好沙洲,守护好雷屯。”

沙洲上古木葱茏、竞相伸展,多为杨树、柳树,树下是绿茵茵的草地,四时常青常绿,鲜有变化。曾经,沙洲却并不是如今的模样。村民告诉我们,从前村里的鸭鹅牛羊在沙洲上到处跑到处啃食、排粪,来自游客、上游的“白色垃圾”也时不时会出现,走到哪里都是臭气熏天……面对此情此景,当地党委政府、村支“两委”迅速发动村民,与游客、上游的村子乃至行政机构协商沟通,集中解决脏、乱、差等问题,同时完善基础设施、进行环境美化整治,最终守住了生态,让雷屯继续久负盛名。

沙洲的草坪上,蜂拥的游客络绎不绝,有的带着孩子放风筝、吹泡泡、玩水枪、捉迷藏,有的找一处阴凉地方搭起了帐篷、支起了烧烤架,有的则拿着手机拍抖音、快手打卡直播……我们看到,游客们置身于水上绿洲,尽情欣赏美景,奔放自由。

雷屯村文化广场边上,老人们三五成群,惬意地在树荫下、凉亭边抽着旱烟、唠嗑,勤劳的妇人一边带娃一边童叟无欺地兜售着自家新鲜的特产……流水潺潺,河边的杨树、柳树,目送着来来往往的背影,匆匆的人烟。

“不去包厢,包厢不亲近自然,怪憋屈的……”调研临末,马上就要到饭点,知道是在雷屯农庄就餐后,带队领导突然提议,我们此次既然是“生态+文旅”调研,那吃饭地点也得生态,不去那硬要把人与自然隔绝起来的包厢。我看,农庄旁边的风雨桥就很不错,靠近河边几无遮拦,大家说话也方便,绝对的生态自然……

都有共鸣,我们欣然接受。餐桌随之改变,不再是包厢里的大圆桌,木凳木桌随便在河边的风雨桥顺势摆下,农家自产的稻花鱼、土猪肉就端上了餐桌……

艳阳高照,江风习习,温柔的光、和煦的风,隐隐约约间透过参天的古柏、低垂的杨柳,深情款款地照拂了过来……生态抚平了大山的褶皱,实干书写了奋进的华章。雷屯,有鹰击浪,有鱼逐波,有美不负,有人不曾蹉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