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邢剑君的头像

邢剑君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4/08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 《大山百灵》

 

一有闲暇,赵丽娟就要回到大山深处,回到自己的艺术原乡。

平山县西部深山区的合河口乡王家坪,那青青瓦舍,黛色山峦,潺潺溪流,还有清脆的鸟鸣,悠然白云,无不牵挂着她的心魂。

她更喜欢与老家的父老乡亲攀谈,听她熟悉的山里乡音,那亲切动听平山山地的“吴侬软语”,让她陶醉。

1989年出生的赵丽娟,是石家庄非物质文化遗产闫三妮民歌代表性传承人。这些年,她致力于传唱、传承闫三妮民歌,从家乡古老的文化元素中汲取营养,加以创新,使自己的歌声清澈辽远、清新自然,裹带着醇香的泥土气息,让家乡的传统歌谣飞出大山。


 


 

2022年。早春时节。

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北庄村张灯结彩。乡场上,非物质文化表演节目专场正在精彩上演。

“你走你那个山梁喽我走我的沟,咱二人定记呀摆摆手……”高亢,清脆,多情的民歌,划破天宇在北庄村上空传出老远。

剧中闫三妮的扮演者赵丽娟,以声达情,寄情于形,一招一式,颇具功夫,精心把一个三四年代的山乡女子歌手闫三妮演绎的活灵活现。

平山,这是一方拥有诗意的热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錾凿出了平山的悬崖峭壁、绵延山峦,在穿境而过的滹沱河两岸,土地肥沃,稻麦两熟。这里既有黄钟大吕、慷慨悲歌的历史文化,又有小桥流水人家的乡韵风情……在这块土地上,蕴藏着一种深厚的文化信号。

在平山深山区的合河口和蛟潭庄两个乡镇,祖祖辈辈流传着极富乐感的民间小曲。这种小曲亲切缠绵,如山涧清澈流水,抒情明快、委婉动人,但起源时间无从考证。当地老人们说,大约自1000多年前本地村落形成后,就逐渐有了这民间小曲。

而与赵丽娟老家近在咫尺,出生在杏树湾村的著名民歌歌手闫三妮,就是这民间小曲的传承人。

“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大山生活是清苦的,而童年的贫困生活,并没有让赵丽娟感到困惑,因为她生活在能歌善舞,娟秀聪慧的闫三妮的影子里面。

赵丽娟的家乡合河口属于太行山区,周边全是巍峨的大山,村庄如同一枚棋子,镶嵌在绿色的山峦之间。因交通不便这里落后,闭塞。但是,映入眼帘的却是满眼的青翠,高大的山峦上,杂树繁花,春天的时候,满山满坡迎春,杏花,山桃花,姹紫嫣红,如满天繁星,散发出浅淡的清香。这乡愁,乡韵,乡味,成为闫三妮以及赵丽娟她们共同的文艺母题。

站在山坡上,极目望远,总有一曲悠扬的旋律,在赵丽娟心头缠绵。

平山,西依太行,东接平原,这个被聂荣臻元帅称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的地方,有着一种沁人心脾的文化魅力,凝结在人们的血液和骨髓里。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日寇入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里,平山儿女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慷慨悲歌的精神得到了张扬。

杏花吐蕊,早春二月。平山县西部山区南庄村的一个农家小院,要参加八路军的青年刘汉兴和父母告别,他胸佩大红花,十分英俊。这幅著名战地记者沙飞于1942年拍摄的《父母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纪实照片,至今仍然陈列在西柏坡纪念馆的墙壁上。

刘汉兴的父母满脸自豪,送儿子参军。黑白影像中,留住的是一张张时光雕刻的青春面孔,有着平山人自己最深刻的红色印记。

临走了,母亲还在依依不舍地嘱托着,而他的妻子则露出依依不舍且有些羞涩的微笑。战争,没有让老区平山的女人们走开。她们没有多少文化,甚至大字不识,这些质朴的乡村妇女,虽然讲不出大道理,但深明大义。面对生死别离,她们选择了坚强与担当。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看着印上了岁月痕迹已经发黄的老照片,那慷慨激昂的旋律便自赵丽娟心底飞出。

这首叫做《支前民谣》的拥军民歌,当时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广泛流传。

红色平山,随便走在任何一条沟壑,都有英雄的故事传扬。岁月去远,但老区的红色奉献之歌在岁月的长河中,却依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19389月,5万日伪军围攻五台山区,聂荣臻司令员指挥所部用游击战与敌周旋,40多天歼敌5200多人,粉碎了敌人围攻,随后,率领边区党政军机关转移到有着巍巍大山的平山县。

这时,日寇也从山西围追过来。在拦道石村,边区党政军民团结齐心,勇敢战斗,在聂司令员指挥下,利用居高临下优势,采用石头雨、地雷阵,将鬼子打得狼狈逃窜。晋察冀四分区第八支队支队长韩增丰率队从山上斜插过来,将四下逃窜的敌人打了个人仰马翻。

胜利归来,抗日军民举行庆功会,聂荣臻深情地说:“平山人民车轮滚滚送军粮,枪林弹雨抬担架,舍生忘死救伤员。”

在这次庆功会上,淳朴娟秀的蛟潭庄女子闫三妮演唱了《拥军谣》《快去把兵当》《自从来了共产党》等民歌。当闫三妮得知战斗英雄韩增丰只有二十来岁时,十分崇敬,随即演唱了现场编词的《三妮挥泪赞英雄》。

闫三妮是平山很知名的民间歌手,一位土生土长的山乡女子。但她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嗓音高亢,清亮圆润,高音似云朵飘行舒朗,低音如山溪流淌潺潺,节拍准确,咬字真切,乡音浓重,独具特色。特别是她演唱的《拥军谣》,让人心潮澎湃。

当唱到“最后的一位亲骨肉也送到战场上”时,闫三妮泪流满面。台下先是寂静无声,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闫三妮告诉人们:“这首《拥军谣》,我用民歌的调子唱出来,感动了好多人。多少年,我一直把《小小的灯儿暗幽幽》和《拥军谣》一起演唱,它慢唱悲壮,快唱欢畅。打仗是悲惨的呀,日本鬼子在平山进行了多少次大屠杀,人民为早日打败日本鬼子才把孩子送到战场上,和魔鬼打仗是多么危险,我因为热爱他们而流泪!”

“最后一把黄米呀,用来做军粮;最后几寸老粗布,用来做军装;最后一床老棉被,也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位亲骨肉,也送到部队上……”这首《拥军谣》与《支前民谣》极其相似,都受到广大军民的喜爱。在场的晋察冀边区北岳区委书记刘澜涛称赞闫三妮 “是新潮歌手,是边区民歌的一面旗帜”。

这时,从台下上来两个人,其中一个人自我介绍说:“我叫李劫夫,都说你那支《自从来了共产党》民歌唱得好,你再唱唱,我记下来,准备在《抗敌报》发表。”听到来人叫李劫夫,是自己早就崇拜的《歌唱二小放牛郎》的作者,闫三妮异常激动。

随后,闫三妮平复一下情绪,清清嗓子,大大方方唱起来:“自从来了共产党,抗日胜利有希望,领导人民打日本,打得鬼子无处藏……”

婉转清脆的歌声,在太行山上传出很远。


 


 

闫三妮是河北省民间歌唱家,出生于平山县合河口乡杏树湾村,她的民歌都是用当地方言演唱。

闫三妮民歌是河北民间音乐的优秀代表,成为河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好多作品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民间民俗风情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发展内容。抗战时期,她将家乡一带的民间小曲唱响了晋察冀边区,被晋察冀军民称为“太行歌王”。

同样出生在合河口乡的赵丽娟,与闫三妮民歌结下不解之缘。她从小喜欢唱歌,自幼拜师苦练,经过多年系统的学习,成为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高材生。

赵丽娟老家王家坪与杏树湾村只有一山之隔,一样的乡音。但当时,从没用家乡话唱过歌的赵丽娟还是感到很迷茫,看到谱子,不知如何“张口”。通过谱子跟随旋律唱,始终表达不出歌曲的内在情感,反复唱还是觉得很生硬,于是开始四处请教。

在闫三妮孙子胡小平的帮助下,赵丽娟找到了闫三妮的原声录音资料。

“当时一听原声,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的风格。”赵丽娟非常激动,感觉找到了!

参加工作后,赵丽娟多次回到平山老家,到驼梁、松坪、杨家庄、龙儿清、黄土台、大粮地等附近几个村,悉心请教会唱闫三妮民歌的老人。在同老人们的交流中,赵丽娟学到很多闫三妮民歌的演唱技巧,同时真切地感受到了民歌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和魂。

闫三妮民歌来源生活,接地气。闫三妮使用方言土语演唱时,在用嗓发音和表现技巧上有特别的要求,她将山乡民歌诠释出一种崭新的音乐境界,开创了一种鲜明而独特的音乐艺术审美。

为了了解闫三妮的故事和当时生活的情景,赵丽娟虚心向闫三妮孙子胡小平和孙女胡平英请教,经常跟随时光,回到上个世纪烽火硝烟的三十年代,回到闫三妮身边。

19391月下旬,在彭真和聂荣臻主持下,晋察冀边区举行文艺座谈会。闫三妮再次见到李劫夫。

当听到李劫夫讲民歌要在抗战中发挥更大作用,需要赋予它新的生命时,闫三妮困惑地问:“这是不是旧瓶装新酒的问题,是不是我要打破原来演唱的风格,把声音冲出瓶颈冒出瓶口?”

李劫夫大声说:“那就是最好的民歌!如果,你的歌声完全冲出瓶颈冒出瓶口,那就是歌曲创作的问题了,要用灵魂、用灵感演唱!”

闫三妮听后豁然开朗。自此,她的演唱风格发生了很大转变。她常常记着李劫夫说的“要用灵魂、用灵感演唱”的叮嘱。

后来,闫三妮多次被邀请到小觉、洪子店、东回舍、霍宾台等地演唱。19422月,边区政府授予戎冠秀“子弟兵的母亲”荣誉称号,于是,闫三妮随戎冠秀到各地演讲,在会间,她都要演唱《支前民谣》等民歌。

1944年,李满天的《白毛女人》发表后,延安鲁艺组织编排歌剧《白毛女》。音乐家马可认为,此剧的人物形象来自晋察冀,风格曲调就应该有太行山区的元素。于是,鲁艺便派出交通员前来晋察冀边区找到李劫夫,在冀西一带搜集河北民歌。

李劫夫与平山当地干部韩永年一同来到蛟潭庄,找到闫三妮。闫三妮当即演唱了《小白菜》《小女婿》《青羊传》等28首地方特色浓郁的河北民歌。李劫夫把这28首民歌整理后,让交通员送到延安鲁艺,张鲁借鉴闫三妮演唱的《小白菜》《青羊传》等,谱出了歌剧《白毛女》里面喜儿唱段《北风吹》的曲调。

新中国成立后,闫三妮曾参加河北省文化厅组织的民歌演唱队,在人民大会堂给中央领导演唱。闫三妮当场唱了《共产党就是好》《支前小唱》等民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

之后,闫三妮又应邀到天津音乐学院举行了专场演唱会,著名作曲家施光南和乔仑、尤熹、王杰等曾向她学习和记录了民歌。由此,闫三妮民歌在全国产生极大影响。

如今,在西柏坡纪念馆,优美深情的《支前民谣》依然被讲解员深情传唱。这首民谣,经过几十年的风雨洗礼,依然经久不衰。

每当听到这熟悉的旋律,当年,老区平山的女人们不分昼夜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救伤员,全力支援前线的情景就生动地出现在赵丽娟眼前……


 


 

“房高呀房低呀长荒蒿,因为呀盼你呀,踩成一道道……”

20217月,在首都北京第二十一届世纪大采风年度盛典上,赵丽娟凭借一曲闫三妮民歌《你走你的山梁我走沟》打动了评委,让她捧起了“当代德艺双馨艺术家”金杯。

20149月,参加“中国梦·民歌情”河北省首届河北民歌演唱大赛获一等奖。

201412月,参加河北省“中国梦·民歌情”迎新春百姓春晚。

20156月,参加“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邀请赛,获最佳风采奖。

202036日,参与录制央视十套科教频道《中国影像方志》河北.平山篇。

……

在赵丽娟的日志里,记录着她的一路汗水和一路收获。

赵丽娟自小就听老人们哼唱这原生态的小调,再长大,她便爱上了这声乐艺术。

在赵丽娟的世界里,再没有比登台唱歌更让她开心的事情了。从小到大,只要有舞台可以歌唱,她就会开心无比。她对音乐的感觉也是与生俱来。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小丽娟在歌唱方面的天赋就开始显现。2000年,年仅11岁的赵丽娟在父亲带领下,找到了县城的一位专业音乐老师,开始了她的音乐生涯。

从对音乐的懵懂到逐渐了解,再到艺考学习,赵丽娟始终一往无前努力用心。

再后来,赵丽娟在聆听各位专家老师们的讲座中,不止一次的听到了闫三妮的名字,这对她触动很大,让她意识到闫三妮民歌是最具代表性的河北民歌。

作为与闫三妮同乡的赵丽娟,深感责任重大。作为晚辈,她有责任有义务,将闫三妮民歌这一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赵丽娟继承了山里人善良朴实和吃苦耐劳的个性。读高中时,赵丽娟就读的古月中学在大山深处,但是每周她都要往返于城乡之间找石家庄市艺术学校老师学习,常常是当天去当天回。由于对歌唱艺术的热爱,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赵丽娟始终坚持每周到省城学习。后来,赵丽娟考取了自己理想中的艺术殿堂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在四年的本科学习期间,赵丽娟在李慧敏老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参加舞台实践,以及学院组建的合唱团,跟随合唱团分别在重庆、云南等地参加了中国金钟奖合唱比赛,每一次的学习锻炼都为她唱好闫三妮民歌奠定了基础。

赵丽娟孜孜不倦,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本科毕业之后,她继续深造,考取了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研究生。

读研期间,河北省文化厅主办,省群艺馆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组织“中国梦•民歌情”首届河北省民歌演唱大赛。得知消息之后,赵丽娟积极准备。因为是民歌大赛,她理所当然地选择了演唱家乡的闫三妮民歌,并选定了《你走你那个山梁我走沟》和《半斤莜面推窝窝》。

在准备比赛期间,赵丽娟通过谱子学会了旋律。但只唱旋律发挥不出情感,反复唱还是觉得有些生硬。后来,在县文化馆老师的帮助下,她听到了闫三妮的更多原声录音,感受到了闫三妮民间艺术家真挚、朴实的演唱,真切地打动了她的心弦。

同时,在闫三妮孙子胡小平和孙女胡平英帮助下,赵丽娟了解了大量的闫三妮生前的故事和当年的生活情景。

闫三妮当年从杏树湾,嫁到蛟潭庄村,她带动了乡亲们一起唱民歌。不管是烧火做饭,还是洗衣服、纳鞋底,她都哼唱着那些乡间小曲。闫三妮也能自己编出歌词,各种生活场景都能入歌,她用民歌唱出了平山人民最朴素的情感。

在唱法和表演上,赵丽娟受到了县文化馆老师刘志笙和董新华的悉心指导。她又多次深入到蛟潭庄村,请教闫三妮民歌的传承人吕贵连,逐字逐句耐心琢磨,悉心把握。

由于赵丽娟的老家与吕贵连娘家很近,同属一个山沟,她们的发音、吐字与闫三妮最为相近,而且声音豁亮、清脆、干净。得于吕贵连的口传心教,赵丽娟演唱的小曲基本保留了闫三妮民歌的特点,曲调原汁原味。

在这次大赛中,赵丽娟凭借天籁般的嗓音和扎实的功底,夺得了一等奖。这个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山里妹,引起了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自此,赵丽娟开始深入研究、学习闫三妮民歌。在她家中,珍藏有闫三妮民歌乐谱200多首,赵丽娟不断练习演唱,反复推敲研磨,并加以创新,并整理发表了一批探究闫三妮民歌的学术论文。

赵丽娟时常回味当年闫三妮和李劫夫关于冲破“瓶颈”的那段对话,反复提升自己,走出了自身瓶颈。

身为平山实验中学的音乐教师,她还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多元学习,将民歌艺术带进课堂,让孩子们深入了解家乡传统文化。

如今,赵丽娟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地方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她的歌声也走向了千家万户。

但尽管赵丽娟已经走出大山,她始终离不开合河口,离不开她生命的根系。即使是在功成名就之后她也未有丝毫改变自己的本色一有闲暇,她便回到大山深处,去感受那真切的生活底蕴,那里,有她熟悉的父老乡亲、婚丧嫁娶、锅碗瓢盆。在她的意识深处,自小种下了民间艺术与文化种子已经开花结果。

在大山深处,赵丽娟才能与闫三妮民歌深情对话,穿越时空,深切体验民间传统音乐与现代声乐艺术不期而遇的精彩。

赵丽娟正计划着,把闫三妮民歌搬上崭新舞台,融入现代元素,反应时代心声,把平山县父老乡亲新时代的精气神展现给世人。

合河口,两代音乐人,创造了一段精美绝伦的艺术传奇。

让人感知,这逶迤绵延的大山深处,民歌的梦想仍在继续,民歌的温暖依然在父老乡亲心头亲切传递……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