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当村,位于云南省南华县境礼社江北,一街河畔,为南华山区最大的古村落,曾是一个大山深处非常热闹的花灯窝子。民国时期,其村人户,除经营农、牧、林等副业外,尚有数户从事马帮行商,往返于滇缅贸易,故经济状况时居山区富裕之冠。
民国二十五年(1936)冬,村人李毓兰、李毓兴应村众人之托,赴弥渡县弥底村延请艺人李茂义、李茂修、白登高莅临臧当村传艺,演出传统民间花灯,丰富乡村农人们的精神生活。组织演出以富户为主,出银凑米、酒、肉作为酬谢。
民国二十六年(1937)春,臧当村由张尚玉、王庆昌、王正昌、王吉昌发起,创建臧当灯班,当时演员有中青年50余人,参与者全部均为男性,女性不得参与,戏中女性角色为男扮女装。逢庙会、节日于村内演出,引起轰动,红极一时。外演活动扩展至今天有一街、罗武庄两乡部分大自然村,看客甚众,颇负盛名。
臧当村民间花灯有三个特点:一是需要的乐器多。大鼓一只,高1米,直径70厘米,是自造的牛皮鼓。必备的有一付大镲、一面大锣,一付小钹,一个小镘,一对笛子,两架二胡,两把三弦,还有一对小叭喇(唢呐)。二是玩耍动物。狮子一头、长龙一条,麒麟一头,凤凰一只,耕牛一头,全部都是民间艺人自己扎裱制作。三是出演时间。必须在天黑以后出发,还不能在演出地点住宿,当天晚上必须回到出发地。无论是在出发时,还是回归时,仪式较为隆重:高灯小灯齐点亮,鼓乐齐鸣,歌声震天。特别是收场调,众人高声颂唱,热闹非凡,演出场面宏大,在当地影响深远。
臧当灯班在当地流传的山歌共有12种曲调,即过山调、二环腔、桂花调、仁意调、赶马调、放羊调、送郎调、江边调、打歌调、鲁班调。曲调内容有5种调是固定的,内容以叙事和说教为主,比如鲁班调是叙述一家人建造房子从头到尾有哪些工序,钱要怎么花,怎样才能节省钱办大事,再穿插上情意和仁意。另几种多为男女对唱,欢快优雅、情趣盎然、婉转动听。
臧当灯班演出剧目及程式,多仿效弥度县花灯体系,但演出时在原著上有创新,生活气息浓郁。剧目分花鼓灯和古典灯两大类。有《凤阳花鼓》、《姊妹花鼓》、《夫妻花鼓》、《出嫁花鼓》、《鲁班花鼓》、《城门花鼓》、《老爷花鼓》、《少爷花鼓》、《山伯访友》、《三相亲》、《陈舅接姐》、《大舜耕田》、《张三借靴》、《金鸡送子》、《包文正下京》、《八仙贺寿》、《阴司道》(又名《阴阳界》)、《朝山》、《丑小姐》、《补瓷缸》等剧目。曲调以师授的《打扮调》、《送郎调》、《怀胎调》、《朝山调》为主,辅之于当地的山歌、杂调和散曲。在演唱活动中,上世纪八十年代尚有狮子跳八仙桌等绝活表演。从大年初一晚上开演,一直演到正月十五。光景好的年月,要演到二月十五才收场。周围十里八乡的民众都会争先恐后前往观看,场面十分喜气热闹。
民国时期的演出活动经费,除由村户量力乐捐外,贺户灯由接待的东家赠予薄酬,多则银元三元五元,少则一元五角,由“吉利先生”于收场时向观众宣谢,并负责记账收支。
民国二十九年(1940), 因滇西抗战,形势紧迫,山区经济困难,臧当灯班一切演出活动告停。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由村人阳采、阳国兴、王庆昌、张尚玉、王正昌、阳国珍、阳承序承头,恢复臧当灯班的传承演出,连续7年,沿袭演出民国时期所有剧目,仍以妇女不得登台为俗。
1958年大跃进后,臧当灯班演出再次告停。到上世纪70年代,仅偶有演出。1983至1985年,由区文化站组织辅导,臧当灯班逢春节演出,但有部分传统剧目已无人传承。在此间,新增《双换亲》、《张古董借亲》、《借亲配》、《罗成武背板凳》、《双怕婆》、《喜中喜》及少量歌舞曲艺,青年妇女已破例参加灯班演出活动,极大丰富了山区农民们的文化生活,成就了臧当灯班最后的辉煌。
文化生活是人们物质生活富裕后的一种精神慰藉,反映一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面貌。1985年后,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臧当灯班树倒胡孙散,逐渐失却了传承人,一项“非遗”文化就这样离我们渐行渐远,凝结成了人们心中的乡愁和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