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对于一般非专业的作家而言,出版一本自己的作品集是一件很困难、很头痛的事情。而如今,北京地区帮助作者出书的一些图书编著中心多如牛毛,招揽出书的广告在各种文学期刊上铺天盖地,一些国家级的出版社也可能是考虑自己的经济效益,放下架子加入了“协作出书”的行列。说来,这些编著中心很是理解作者的追求和苦恼,也很懂得出书的行情,服务起来也显得十分的热情、周到。他们出版各种名目繁多的丛书,五本或十本一套,共用一个书号,大大地为作者降低了出版成本。像我这种长年累月在基层工作,从未与编辑、出版社谋面打交道的三流作家要出本自己的作品集,只需自己编好书名、目录,写份两三百字的个人简历,再附近照一张,同文稿一同寄到什么“编著中心”,不出十天半月,印好的清样就寄来了,出版合同就夹在其中。在交了首笔60%的书款后,人家就进入了实质操作阶段,一板一拍地帮助你编辑、出书。不出三五个月,一本留有墨香的书籍就从北京飞到了你的身边,圆了你的出书梦,多么快捷方便的服务呀!
同样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这些“图书编著中心”是不大管作者作品内容和书稿质量的,出版的书有没有读者,销路好不好,他们同样是不大考虑和关心的。他们关心的是他能否揽到这桩出书生意,只要读着文字顺畅,语法、修辞过得了关就行。什么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机密、违反宪法或侵犯他人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等的,出版合同中已注明后果自负,编著中心是一概不负责任的。这使我感到现在写书、出书,很有一些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味道。之所以把这种通过“编著中心”出版的书称之为自恋式文集,是因为这些文集印数大多都在一两千册,最多的也不超过三千册,还必须自己全部包销,至少也要助销一千册。不仅发行范围有限,数量有限,影响有限,大部分只落得个送熟人、亲戚朋友的下场,真正成为商品销售出去的不多。作为作者,想想出本书,不仅没有一分稿费,自己还要掏钱倒贴黄瓜二条,要不是对文学的那份狂热和执着,确实有点不划算,也没有多大意思!了却的只是自己的出书情结,满足的只是自己一时的虚荣心,作者往往只会沉浸在自我欣赏、自我陶醉之中张张自喜,很有些自恋的味道。这种自恋式文集,大多是经不住市场和读者检验的。
倒是我有一位文友,生活有些贫困潦倒,妻子无业,以卖菜为生,虽然不懂什么诗歌小说,可就是这样一位生活上艰辛的妻子,面对夫君出版合同上几千元的出版费用很是想得开,她开道夫君说:不出诗集夫君你会吃饭不香,睡觉不稳,一辈子都会后悔。钱这东西花出去了今后我们还可以慢慢地挣回来。并当即拿出自己卖菜挣来的五千元积蓄,圆了夫君的出书梦。
自恋式文集也有很张狂的时候,那往往是名利双收的美事,有人就拿着自恋式文集作为敲门砖,得到了上级组织或领导的信任和重用,从此由一个灰头土脸的小人物走上了像模像样的领导岗位,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去年,我们云南省要求全省各县(市)必须在2004年底之前成立文联,也有人就凭着自己出版的两部这种自恋式文集,当上了县文联主席一职,说起来也是一件很划得来的事情。
至于那些有地位、有实权的领导人物出书,那简直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根本就不用自己愁出版费用、愁销路,一些有求于他们的赞助商会热衷为他们掏腰包,抢着为他们支付出版费用。书籍印刷出来后,还要邀请有关部门像模像样地召开一个出版发行座谈会,下属单位,友邻单位,不看僧面看佛面,得表示一下支持一下吧,每个单位用公款买一些领导的书,再以单位的名誉发给干部和职工,大部分人都会通情达理的,出书历来都是很高尚的事情,不会有人说你是在搞腐败。两三千册书,顺顺畅畅,无须劳神就这样销售出去了,作者捞了个盆盈钵满,名利双收。自恋式文集,就是这样令人兴奋不已,出了一本还想出一本,乐此不疲,甚至有些上瘾。但这些书的社会价值、经济效益如何?有多少读者来读?有多少社会价值,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有一位中学校长,先是出版了一本教学论文集,五个印张,薄薄的150多页,定价则高达22.2元一本,没有销路,就动了歪脑筋转卖给学生:学校以资料费、材料费名誉收取学生的钱,过一段时间,学校再将校长的书以“无偿”名誉发给学生,因为是打着学校的招牌,又是校长的书,内容说来也与学校、学生有一些联系,运作起来从来没有让学生和家长产生过怀疑。2900多名学生,每人22.2元一本,除去出书用的一万多元,你想该校长赚了多少银子?出了第一本书后,校长尝到了甜头,又把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讲话稿修改润色后编辑成一本集子,出版之后用同样手法推销给了他的两千多名学生。现在,这位校长又把历年来记者采访他及学校的先进事迹整理成册,准备出版,运作程序与前面所述不会有什么两样。
像我这种“一辈子不带长,放屁都不响”的人,出版自恋式文集,就没有这么爽了,自己掏钱出书不说,将出版的书送给别人,人家都不肯捧场,风凉话还不少。两千册书,卖出去的还不到区区100册,大部分都是送给人家做揩屁股纸去了,连自己都觉得没趣!就是避开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不说,从整个社会对书籍的阅读情况而言,如今是读图时代,读书的人是越来越少。就算有一部分人在读书,但读书都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不是为了考试、升官、发财、消遣,有多少人在认真地读书?唉!出版的书有一半卖不出去,卖出去的书有一半没有人读,读了的书有一半读不懂,读懂了的书有一半理解错了,理解错了的书有一半产生了负作用……不说了!不说了!悲哉!悲哉!
原载《作品与争鸣》200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