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普显宏的头像

普显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3/18
分享

节约是幸福的左手

写下这个题目,我就有些心虚:是否会有读者来读?都什么年代了,还来讲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对于你们这些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来说,似乎有些犯忌,不合时宜。是呀!现在的消费观念与我们当年的完全相左,讲的是能挣会花,吃喝玩乐,超前消费,日常生活突出的就是“享乐”二字。唉!就此打住,我不想与任何人抬杠。

劳动是幸福的右手,节约是幸福的左手。这是一句有名的阿拉伯谚语。看来,劳动、节约也是全世界各国劳动人民所推崇的事情,像我这种传统型的人物,就爱听这种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我的母亲文化不高,却是位贤惠、善良、勤劳的家庭理财能手,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农村许多地方都过着半年糠菜半年粮的艰苦日子,我家就因为有母亲计划周详,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几乎没有饿过肚子,好歹都能吃饱穿暖,没有像其他家的孩子那样被饿着冻着,我们就这样健健康康成长到今天。

 农村人对勤俭持家的人的赞美很平淡,却也很生动,一般只会说某某人或某某家“会过日子”, “会过日子”四个字就包含了一切。母亲也是那种很会过日子的女人。记得小时候,我们吃饭掉了饭粒,就是掉在了火塘边的灶火灰里,母亲也要一粒一粒捡起来,用清水淘洗加热后再给我们吃。记得我读初中的时候,要背上柴米油盐菜,到十多公里外的双尾中心学校住校煮饭吃,有了些自主权的我,每次煮菜都要放很多的油。我们那时没有什么好吃的,菜中能多放点油已经是很奢侈的了,家中的猪油一两个月就被我掠夺得所剩无几。母亲知道后,担心我煮菜时再多放油,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把猪油炼化后与盐巴掺合在一起,这样,菜中放多少油,就由盐来控制了,只能放到盐刚好够为止,放多了盐就咸,没办法食用,母亲就这样管住了我的“大吃大喝”。母亲经常教育我们,要节约粮食,今天省把米,明天省滴油,后年就可以买条大黄牛;省吃天天有,省穿天天新;惜饭有饭吃,惜衣有衣穿。记得这些话都是母亲当时说给我们听的。

 我们那时有一句很时髦的顺口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裤穿九年的事,虽然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过,但那时的人们对此很是推崇,以俭朴为荣,对衣着打扮一般是“笑脏笑破不笑补”。现在世道完全反了:笑贫不笑娼,笑廉不笑贪!繁荣“娼盛”,腐败透顶!要愤怒都显得有些苍白。

 读高中的时候,也有一件趣事,至今难忘。班上有一名同学,长得黑黑瘦瘦的,学习用功刻苦,成绩名列前茅。可是一到吃饭的时候,行为就有些怪异:他几乎不吃肉,就是小菜有时也舍不得买吃。吃饭时,他总是躲得远远的,手中拿一个父亲腌给他的咸鸭蛋,边吃饭边用筷子掏咸鸭蛋吃,每顿饭都是如此,我们惊讶他家的鸭子竟能下那么多的鸭蛋,以至他天天都能有咸鸭蛋吃,我们对此羡慕不已。他当时老躲着我们吃饭,有些神神秘秘的,我们总认为是他小气,怕我们吃他的咸鸭蛋。直到大学毕业后的一次聚会上,有同学提起当年的旧事,他才向我们道出了实情:原来他的家境比我们还要贫寒,在学校时大部分时间只能吃碗干饭,他又怕同学们瞧不起他,笑话他,心里十分苦恼,就向父亲诉说了自己的烦恼。父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情,就给他煮了几个咸鸭蛋,并教他鸭蛋吃完后,在鸭蛋里装上盐巴……这位同学就这样蘸着鸭蛋里的盐巴,读完了中学,考上了大学。此时,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同学不是每天吃一个大鸭蛋,而是每天蘸装在鸭蛋里的盐巴吃饭。当时惹得我们大家眼热嘴馋,想不到情形竟是如此。我们都觉得有些感动,觉得他的父亲有些心智,既维护了儿子的尊严,又使儿子避免了许多难堪、无奈的场景。这位同学讲起当年的这件事,不再难为情,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外国人比我们中国人富有,但听说外国人在吃的方面就显得十分的小气,不像我们中国人大手大脚。日本男人好色浪荡又小气,德国男子仪表堂堂就能做到富而不奢!记得有一位德国总理,清晨与来宾一起用餐,吃完后盘子上粘了点蛋黄,他都要用舌头舔掉,中国人大概就很难做到这一步。每每离开饭桌走出宾馆,酒菜都要剩下不少,浪费呀!但这似乎成了国人的习惯,积习难改了。明知道吃不了这么多,但必须点这么多,面子要紧呀,要办事情呀!吃吃喝喝在中国就是能办成大事。

 我这个人有时候就是死心眼,面对着一大桌丰盛的酒菜,就会想到这得花多少钱呀?如果用这些钱买菜回家自己做这样一桌饭菜,也许三分之一的钱都用不掉,那不就省钱了吗?现在钱难挣,省下的钱就等于是你挣来的钱。我的哥嫂,经常在外面吃饭,一是有应酬,二是怕洗碗和油烟,花钱如行云流水。煮饭洗碗那是每一个家庭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要伴随我们一辈子呢,怎能一个怕字就把它躲过?如果一个人连洗碗都怕,你说生活中哪样他会不怕?

 勤俭持家应该说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难堪的时候也是有的。有一次,亲戚朋友的孩子一大群在一起玩耍,我切开一个大西瓜分给他们吃,情形令人称奇:又甜又沙的一块西瓜,有的孩子只随便咬一两口,就随手丢进了垃圾篓里,一点都不觉得可惜。而自家的孩子却把一块西瓜啃了个干干净净、片甲不留,像是嘴馋或是没吃过西瓜似的,对比太鲜明了!我们这些在一旁的父母脸上就有些挂不住,就像比别人矮了半截。直到晚上,妻子仍对此事闷闷不乐,就说孩子这样,都是我教育的结果,憨不噜嘟的,长大了看她怎么在社会上生存?

 在我生活的煤矿,就连煤炭工人现在都很少烧煤了,煮饭烧水用的都是电磁炉或液化气,可是有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工人还是喜欢烧矿山的煤,他们挖了一辈子的煤,对煤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每天出去散步的时候,都要拿个食品袋,佝偻着身子,把那些从拉煤车上漏下来、只有蚕豆般大小的煤块一粒一粒地拣回来,视其为“黑色金子”,甚是珍惜。竟然煮熟了一日三餐美味佳肴,一年节省了数百元的燃料费。在他们身上,我似乎又看到了当年母亲的影子。

 去年12月,我在楚雄人民商场二楼碰到两个买保暖内衣的少妇,她们选中了一款叫什么卡的保暖内衣,每套四百多元,有一人爽快地买下了,另一个却有些犹犹豫豫,舍不得买,毕竟四百多元哪!那个已买了内衣的女人就火了,有些生气地叫了起来:“这年头你省也是白给老公省,你信不信,你死了不出两个月,人家就会重新找一个?”

听了这话,那少妇二话没说,就买下了那套保暖内衣。我也觉得有些好笑,曾听人说:中年男人有三喜,升官发财死老婆。死老婆竟然与升官发财一样成了喜事,可见现在有些男人坏得可以!

 这事很有些讽刺意味,也有些令人深思。它告诉我们:有钱的人不一定幸福,没有钱的人也不一定不幸福,幸福是一种自我感觉。我们现在的物质生活很充裕,要什么基本都可以得到满足,有些人不仅住上了别墅,坐上了私家车,还有了不小的存款,但比起我们过去的“穷欢乐”,幸福似乎还是离我们很远。那是因为幸福的生活,不完全是由金钱和物质决定的,精神的富有,才能使我们的灵魂不致空壳。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如今大环境变了,想要节俭,做起来似乎也不是那么容易。

原载《龙四川江》2003年第2期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