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桂西老庞霄云的头像

桂西老庞霄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11/18
分享

释怀我心真情在(散文8篇)

【原创】释怀我心真情在(散文8篇)

-

1、清泉在我心中滋梦

是的,我和你的一切都离不开水,所岩洞感触都在流水中怅然。

独坐窗前的我,颔首着窗外的景色,在一盏盏陌生的灯和星光的交替中闪烁,心灵的感受烁烁了许多梦想,灯红酒绿,苍茫喧嚣,就这样,我渐渐地陷入了漫无边际的乡思之中,想起了远方山民们的那些纯朴亲切的笑容,想起了那些肥胖可爱的牛马牲畜,想起了那一首首纯朴粗犷的歌谣……但到了最后,我思乡的心儿却停歇在了故乡那古老的清泉边,仿佛,看着泉水倒影的山影和树形,静静地在泉水的呓语中陶铸。

只有中,故乡的清泉永远着一种力量和感悟,在生活的河流,点滴着我们的心地,丰硕了我的梦想。

在生我养我的那一个山村里,有一股永远没有干涸的泉水,它从山脚下的那一棵古老的榕树边的石头旁涌出来的,变成了一贯小塘水,源源不断,清澈爽口,冬暖夏凉,它成了全村人作为饮用水的甘泉,也是孩子们嬉戏玩闹的好地方,在我记忆的版图上是那样的生动迷人。

我,就是喝着清泉长大的,我,就是在清泉的洗礼中感悟情缘的。我,在泉水的映照之下无忧无虑,亲切了我的幼稚和顽皮,,是啊故乡那清泉与涓涓细流,冲击着岁月的轮带向前滚动,荡涤着对外世界充满幻想的少年的心,它不辞辛劳,不求回报,默默地看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默默地数着取水的人那有节奏的脚步声,默默地记录着山村里所发生的变化,更是在默默地奉献中坦诚着山里人的情怀和想往,也在泉水的默默无闻中留下了令人难忘的往事。

记得小的时候,那一年天大旱,太阳就象一个大火球似的。在天空中悬挂着,以它那释放出的巨大热量炽烤着大地和山野,每一寸土地仿佛都在焦气之中叹息着,所有的山涧里的水全都被太阳喝干了,整个感庄稼地里似乎真的要着火一样,那些叶子全都趿拉龟卷起来。预告着这时将要完结了他们的生命。说也真的怪巨石榕树旁的那一口清泉小塘水丝毫没有一点的枯歇的现象,仍在默默地涌流着,和平常一样。年长的老人就知道这就是老天爷上苍在保佑着,于是,他们就自发地集资购置了一些祭品,摆祭在那一口的泉水旁,点上香火,乞求它不要干涸,拜完之后,村民们就各自拿着盛水的器皿,排着队伍有秩序地取水抢救那些临频枯死的庄稼,就这样,没白天黑夜地取水抗旱浇田地,用这股源源不断的泉水度过了那一年的旱季,才旱灾的手中抢回了养活全村两百多口人的口粮。从此,这口清泉被全村的老少都很敬重,亲切地称它为山村里的“母亲泉”,并由老村干组织劳力在它的周围铺上了石板,立起了一块无字的石碑,以后的逢年过节,那些老人都拿些祭拜的东西和果类的祭品来到泉水塘旁,点上那么几根香火,摆放一些水酒等等,祭拜了一会儿,希望得到更多的保佑。这时,我们的几个小伙伴就躲在附近的那棵老树上看着,过后,就学着他们祭拜的样子,双手合十地念着,等老人们一走后,就一哄而上抢着那些剩下的一点点果品,背后传来了老人的一阵阵的责怪声,说实在的,当时我们的肚子也是很饿的,只要有吃就什么也不顾了。

是啊,岁月匆匆,泉水留给我的记忆,是永恒的,是永远也忘记不了。

记得恢复高考的那一年秋天,我和两位同窗考取了师范院校,我们就站在清泉旁,第一次感到是那样的依依不舍和留恋,第一次感到了这股清泉的无私与温馨,母亲捧着泉水对我说:“你这次出门去读书了,也是你自己争取得来的,你就要象泉水一样,好好地学习,更好地为我们这一片大地服务……”我掬着泉水一饮而尽。乡亲们的送别声渐渐地远去了,而泉水的“丁冬”的声音仍在我的心中久久地回荡着……

如今,细细地想起,清泉的无私与给予,它给了我许多的启迪,在我的一个个如果中想起了许多的人和事,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如果没有一群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和不记报酬的人们在工作和在劳动的话,那我们的这个社会还有什么意思,它的意义又何在呢?于是,我的镜头就转到了好多的电影银幕上去:那些仁人志士在离开故土的时候都认真地珍藏着故乡的一把泥土,都在河中掬起一把水,想必它所包含的深意不须我的更多的说明,你也会悟出来的……

如今的各种水名目繁多,各种水利的建设也是突飞猛进,也在不断地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与发展,故乡的那一股清泉仍旧在默默地涌流着,我想,只有中,故乡的清泉永远着一种力量和感悟,在生活的河流,点滴着我们的心地,希望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要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滴流水……

-

2、踏着清香的月夜

……是啊,多么优美的月色呀,路,是湿的,小草,是也是湿的;月光,湿漉漉的那么醉人。朦胧的山水,好似一幅正在染彩的国画,渐渐地显露出迷人的画面。乳白色的蔬叶被微风轻吹着,一滴滴清脆的水珠声,在晚稻的清香里浅诉低吟;路边的潺潺流水声,在舒静的月色里娓婉交谈。弯窄的乡野小道上,我和儿时的伙伴一起轻轻地走着,共同分享山乡月夜的美景,晃如步入了瑶池仙宇,那心境实在难以描摹。

一路上,我们静静地包揽着大自然的风韵,头上的星天,脚下的月河,眼前的绚景,蕴藏了多少迷离的情思,我,真的醉了……远处农家的稻场,偶尔飘来三两声甜蜜的稚语,更增添了月夜的兴味,更唤起了人们的思恋——

“爷爷,爷爷,你说,秋后买个收录机呀?”

“买,买,就怕你不用劲学习呢。到明年,再给你买个‘小电影’,好不好哇,傻丫头。”

“嗨海,爷爷真好哪。……”

我侧耳屏听,整个心都被这缥缈的余音所勾摄了,仿佛,我发现了一个富有的、甜蜜欢乐的童年,忍不住的有点妒意哪。我的同伴也在轻轻地叹息……是呀,谁在此时怎么也不会重新想到那孩提的时代呢,小时候买支铅笔,也常常要妈妈拿鸡蛋去换取的。在月光下,妈妈总要叮咛嘱托:“记住,下一回月儿圆了,妈妈再给你买新的。”那时侯,我依偎在妈妈的身旁,望着天上的一轮残月,等待着它渐渐地圆满啊……

月光似水,发捎也觉得有些潮湿了,我们的一路遐思伴着隐隐约约传来的笑语欢声,缓缓地行走着,在这迷蒙的旷野里,寻觅要去的所在……突然,同伴轻轻地拉了我一把,顺着他的指望去,银光闪闪的小河沙滩岸边,一双双倩影相依,他们,是否也等待着赏月呢?我不愿惊扰恋人的甜蜜,却又象个淘气的孩子一样躲在窗下偷听房里那一声声醉人的那喃喃的话语似的,痴痴地听那甜甜的笑声——

“秋月妹,秋后,我要自费到县农机校去学习,你看行吗?”

“谁说不行呀,只要你心里有……我,我就放心了。”

低低绵绵的话语随着那流水声飘向远方,消失在深山密林里,旷野多么的宁静,月亮在天上飘行着。

农村?……又怎么啦?……只要政策不变……生活会比城里更好的。”

“看你说的,谁怪你了……妈想,等秋后你去学习回来……就把我们的事办……,你说,行吗?”

“问问它(她)吧,……还有……”

“问谁呀??——”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月老?……”

“他,还有你哪……”

又是一阵悦耳的醉人的轻轻笑语欢声。

猛地,我象被一种幸福所感悟所感染,脸上发热了,觉得不该窃听恋人的心声。良久,那断断续续的情语和笑声,象无数颗散落的银珠,仍在杀硕上滚落,多么的铿锵有力,令人神往……我的心泛起了阵阵的醉意,油然而生地想起了生活在农村的许多好友。前不久,身旁的这位同伴还在给我写信,秋后的家乡将有十多对年轻人要办喜事呢。真是:政策开放人心喜,故乡月夜更美丽哪。如今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不再忧愁和烦恼和埋怨了,给他们所得到的是幸福愉快和欢乐的美好光景。

……望着那一轮满月,我突然激动起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情使我真想把月亮紧紧地抱在怀里。我想,那天上的明月,不管乌云怎样地覆盖,它还是它,不会改变摸样的,相反,更加使人得到光明和幸福的感受。阴影曾不断的蚕食它,它再不断地弥补着自己的残缺。为了这美满的秋宵,它不知度过了多少个黑夜,付出多少次的艰辛拼搏哪?月亮毫无怜惜地将光撒想群山大地,缕缕银光吸引着我起伏的心潮……是啊,我情不自禁地轻轻说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的同伴便接过我的诗句吟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啊,我踏着飘香的故乡的月夜,昼夜不息的小河水,它闪耀着鳞波,在录音机的一曲曲动听的歌谣。嗳,你看,那泛着银光的河面上,分明地映出了一轮水淋淋的圆圆的新月——那似水的流年,那豪放的歌声,那崭新的乡村岁月,那甜蜜舒心的笑语呀。它同奔流不息的河水一样,昼夜不停地吟唱着一个个新时代的交响曲,向着浩瀚的大海奔去,踏浪而歌……

月亮带着微笑渐渐地偏西了,我知道,到该回家的时候了,回去做一个甜蜜幸福而充满活力的团圆之梦吧……

-

3、面对稿纸

不知怎的,今晚上电灯没有亮。我,只好从抽屉里翻找出了一支蜡烛,把它点了起来,好久没用蜡烛了,一见到它的光亮,就别致一番情韵,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灵感在心中萌动,逼着我又打开了笔套,铺开了那洁白的稿纸,让思绪在上面顿足沉思。

“……”要写什么好呢?我的脑子一下子停住了,面对眼前的稿纸,痴痴地又重新在大脑里一次又一次地搜寻着,所有的人和事,一件接一件地如同电脑般地涌现出来,渐渐地让我在人和事的缝隙里穿行。

那一行行的方格稿纸,好象知道我的心事似的,一格一格地在我的眼前活动着,叠痕之间牵来了一缕缕的秋风,这时,我听到了窗外的秋雨在冷冷地下着,下着,高一声低一声地敲打着那梧桐的树叶子,如同古朴的音乐一般在我的耳边回响着,不知不觉地让我的目光游离在玻璃板底下的那一句王维的诗:“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于是,我便把心里所想到的一个字一个字地誉写在眼前的稿纸上。

就在此时,我好象看见稿纸上走来了一个姑娘。她那轻轻的脚步飘然而至,面带笑容。啊,她不就是那一位买花姑娘吗?她,就是我刚刚在城里的花店中认识不久的女孩子,她的名叫阿年,刚刚高中毕业。她以全县第三名的高分成绩,被省外的一所大学院校录取了。但她由于家在农村,家境非常的困难。也正值她的母亲生病住院,花去了不少的钱。所以,她就利用假期这段时间到花店里打工,以便帮助解决母亲的一些住院费。然而,更让她和家人操心的是,她那张录取通知书所需要的上学费用。过了不久,她的母亲也赶紧出院回家治疗了。她父母亲望着女儿和那张来之不易的高校录取通知书,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第二天的一大早,父亲就牵着唯一的那头老耕牛下山去了。

晚上,父亲回到家时,就把那一千多元的钱交给她的母亲先收起来在算。这么的一点钱哪里够啊,还不到上学费用的一小点呢。离开学的时间不到一个月了,只好想办法东借西凑地找找看,可是一排队看,谁家又能有多少钱给借呀?唉!父女俩只好先到城里找些工做做,父亲在一个建筑队里打工,阿年还在那花店里买花……

知道了这事以后,我每天都到花店里去买花。我的小屋里都放满了鲜花,没法子,芬芳和鲜艳之中,使我感到那么一丝丝的宽心。因为我自己的经济也很有限,但能够有那么一点的帮助也是我的一片心意,但愿她能够得到更多的帮助。因为中,她也是一个文学创作的爱好者,就在我知道她的名字之后,便翻开县办的那张文艺小报,读到了她写的一篇散文和诗歌,充满灵气,很有文字功底,给我的印象不错。就这样,她的影子便走进了我的大脑,走进了我的稿纸中。我也想尽量尽我的那么一点微薄之力,替她多买些花就是了,可惜我不是……

渐渐地我不得不动起笔来,想写篇短文为她呼吁一下。这时电灯也亮了起来,心中不免有许多感想。是啊,当今不知有多少个象阿年一样的学子象处在黑暗之中而面临着许多说不出的巨大困难哪?有可能就这样徘徊或者永远进不了学校的大门啊。反过来讲,又有多少大款和官爷们进出酒楼、茶座、宾馆、赌场而花天酒地,不计其数哪……如果他们都能够……或者都想到……哎,那么阿年的学费不就能够解决了吗?!

我想,又有谁还能来关心这种事情呢?

-

4、万鸡[吉]山散记

乙未年的夏日清晨,我,抽空独自沿着那弯弯曲曲的丛林小路(当时,还没有修建上山的阶梯水泥路)上万鸡山去览胜。

万鸡山(到了20年代初就改名为“万吉山”),位于田林县县城的乐里镇西北面的山坡上,坡面正好对着县政府大院的大门口,中间隔着一条名叫乐里河的小河。山上松林叠翠,绿草成荫,那座刚刚修建好的座落在山顶上的“报晓楼”亭亭玉立,正好掩映在那高大的松树林之中,远远看去如同一幅古朴的水墨画似的,也如一首首苍劲的古诗词那样古朴神韵,颇有一番诱人的景象和朴素的山乡风情哪。

那条曲折坎坷的山路,直通山顶,穿过了茂密的松树林,似蛇般的盘旋而上,它,虽然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岭,但它却和这座小小的山城的变化是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可以说是新系相通,一个形象的具体表现。因此,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更使我这位懒得爬山的人也不得不上山去看一看个究竟,去在那山路上寻找一种令人感悟的灵感。

传说,远古的时候,壮族的祖先布洛驼路过这座万鸡山(当时还没有起这个名字)时,就见到这里的山水景色蛮不错的,心中就有点依恋,于是,他就嘱告手下的一位随从,要他在这座山上开垦种粮,饲养家禽,建立家园。就这样,他的随从就此留了下来,在这里辛勤劳作,披风沐浴,一年之后,就种养了好多好多的谷物和家禽;布洛驼又一次来到这里巡视的时候,看到这里满山都是一片翠绿和鸡鸣鸟叫,真是一个繁衍生物的好地方哪,就对在此地耕养的随从道:你在这里种养了好多家禽,满山都是家禽,那,那,这座山就叫做“万鸡山”吧。一传十,十传百,“万鸡山”的名字就这样被叫了起来。

一路上,松树成荫,挺拔参天,风凉气爽,别有一番风韵,望着眼前的这片高大的松树林,每一棵树的树龄起码都在20年以上。不由便想起了祖先布洛驼的远见卓识,更是想起了幸苦造林的林业工人们。记得是六十年代末,山上留下的是一派荒凉(常年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大自然的火灾),县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组织和亲自发动带领县直机关以及学校的师生一起上山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砍草挖坑,播种松树种,红旗飘飘,歌声嘹亮,在万鸡山上种下了第一批松种。如今,这片松树林划归县乐里林场所管辖,在林业工人的认真管护下,这片树林已茁壮成材,高达10——20多米,站在它的下面,仰望天空,威武挺拔。给田林县城出门见山看见树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赋予了一种想象的空间。

这些年来,县城的建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县领导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景观,把县城的总体规划(特别是万鸡山的美好建设)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90年代初起,副县长张义衡同志狠抓县城的建设,亲自审定和落实并建成了直通万鸡山的跨河“乐里双虹桥”,组织筹集了近300万元资金,在万鸡山顶上设计建成了“报晓楼”和平整草坪,形成了一个集休闲娱乐的山顶公园,为县城的广大人民提供了娱乐览胜的去处,也成为田林县一个群文化体育生活的活动场所,更是田林的一个旅游景点。

沿路都有不少的人上山观光采风。

沿路在风的吹拂下是那样的摇曳多姿。

我,快步即将瞪上山顶时,正好见到一位采收松脂的工人,便走过去和他攀谈起来,谈话中得知了万鸡山公园的松树林每月出脂将近9000斤。我不由赞叹这片松树林的实用经济价值,即增加了收入,又为工业提供了原料,同时还能间伐一些造纸和民用木材,怪不得县里才坚决地把建立10万亩松树林基地作为田林县一项支柱产业来抓住不放,并把种植的任务落实到各个乡镇和部门去哪……

站在万鸡山的山顶上,我感到了一片的疲倦和轻松,县城的一切便在眼中呈现,弯弯的乐里河穿城而过,把小小的山城分成了两大块,在阳光下生机勃勃。稍做小媳,我就蹬上了刚刚落成不久的“报晓楼”公园凉亭的最高楼顶上,清风吹来,松涛阵阵,心旷神怡,宠唇皆忘,栉比鳞次的县城景象令人心花怒放,望着眼前山城那山水秀美和日新月异的景色,心中便默默地读起了范仲淹的著名散文名句:“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是的,我仿佛有许多种想法,但最终的一种就是感到田林县城的巨大变化,这座万鸡山的变化,它又多了一座“报晓楼”,又多了一份让人们蹬顶所见所闻的共同心境。听,在缕缕阳光下,好象听到了万鸡齐唱的声音,那就是田林各族人民奏响的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大力发展的交响乐。

啊,这是一种吉祥的声音,激动感奋人心的声音,催人奋进的声音。

我,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伴着晚霞告别了令人神往的万鸡山。

——————(95夏)

-

5、老 支 书

岁月的流逝,真的是不可能把每一个人在心底里那最难忘的记忆给冲走的。反之,更加牢牢地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目中,“老支书”,这个熟悉的名字又在我的眼前出现和跳跃着,不知不觉地有一件难忘的战斗情景又在我的脑海里呈现:

那已经是一九七七年春的往事啦。

为了赶在洪水前完成整个电站坝首合拢的战斗任务,大家已经相继战斗了三天三夜,可以说已经筋疲力尽了。但,为完成任务,这就是最后的一天奋战。

我,刚放下饭碗,夜幕已经降临了。坝首的工地上灯火辉煌,人来人往,你追我赶,一片欢腾的场面:有的运水泥,有的运砂,担石头,推车,个个干得汗流浃背,没有一个停下来休息。电焊机的闪光和星光交织在一起;拌浆机的声音和大家的劳动歌声融合在一起,奏成了一首改造大自然的的战歌,在驮娘江畔的夜空中回响——。我简直被这一繁忙的战斗场面所迷住了,要不是旁边的同志提醒,我还以为是来“参观”的呢。于是,我就拿起工具奔上了坝首,投入战斗。

“快让开。快把那辆水泥泥浆车抓住——。”在我旁边不远的几位同志惊讶地脱口而出地大声喊道。回头一看:推车的同志被路上的石头拌倒了,飞快的泥浆车沿着斜坡直冲人群聚首的坝首大拱上,大家都在忘我地劳动着,根本没有注意到这危险的事情即将发生。哎呀,我立即丢下铁铲,朝车子的方向奔去,说时快,从左边人群中冲出了一位年过半百,中等身材,头发斑白,两眼炯炯有神,身体健壮的老同志来。我因跑出去太急,没注意到自己冲出去的方位。“快闪开。”我听到了喊声,便下意识地朝左边一闪车子就“呼啦”的一声从我的身边“哗”的察身而过。只见那位老同志弯着腰,双手紧紧地抓着车把子,把它转推到路边那没有人在的沙滩上,车子乖乖地停了下来。我望着它的样子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大家一下子涌了过来,“受伤了没有?”我对着大家直摇头。“没有伤着。”另一边,大家也围住了那位老同志,“真的危险哪,你受伤了吗?老同志?”“……”大家都赞佩着老同志。我赶紧拨开人群,走到他的面前一看:啊,这不是老支书何明玉吗。他已经下班了,怎么又来到工地上了呢?我赶紧走上前去,紧握住他的双手哽咽地说道:“老支书,要不是你,我……”“说这干啥嘛,吃一斩,长一智,对这种事情要冷静,沉着,有方法地处理它,就可以避免的。”我,刚把手放开,觉得老支书的手背上湿润润的,我拉起来一看,右手背上被刮破了一层皮,渗出了鲜血。原来,在他抓住车把的时候就被路中的石头所刮破的。我心里感到怪难受的,就对老支书说道,“老支书,手伤成这个样子了,还不快回去包扎,这班又是你的,怎么能留……”我,把话停住了。他看了看自己的手上,明白了我要说的话,就微笑地说,“不要紧的,刮去一层皮,没伤到骨头嘛,还可以干的。”他动了动自己的点手。大家都在旁边劝说:“不行呀,老支书,你还是快回去休息吧。”

“同志们,你们的一片心意我是完全理解的。可是,现在正是争时间,抢速度的时候,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我虽然受了点伤,但,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落后的面貌,可不能被那么一点困难所吓倒哪,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决不能被这一点伤所难倒困住,要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多贡献一点力量。走,我们去干活去。”说完,老支书就走进看来那喧闹的工地里去。望着他那坚定的身影,此时,便感到多么的高大,摸摸自己手上的那么一点点皮伤,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忏悔。说实在的,我的手上也热辣辣的,但转而一想,老支书的行动又在我的身边鼓动着,“这点伤不要紧的……。”于是,我就迈开了步子沿着他的身影,走进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去……

时光就这样匆匆地过去了几年了,这件事一直在我的心目中久久不能忘去。打倒“四人帮”那年,我在家乡见到了老支书,有好多话要说,但怎么有说不出来……,他,已经变老了,可他的那么一点精神却在我的心中永远是那样的坚定和鼓舞人心……

我,只是默默地祝愿他的身体健康。

————(78秋)

-

6、浮想联翩

我,在那缕缕的夕阳里漫步,浮想联翩。

我,把最初的想法交给那一只疲惫的鸟。

我,和着风雨的吟唱走进唐诗宋词之中。

有好多的事情,能够使我们都不在意吗?

就是真的,生和死之间就是那么的短暂哪。

一个个生活的命题使你和我感叹万千。一切的变化,都在你和我的身边永远着每时每刻的变幻,在那一个个的狰狞的形象面前,我终于发现了他的真实面目,终于,明白和理解了生活所给予的那一份份苦辣酸甜涩,不必为什么,因为我已经真正地品味到了它们所具有的那一缕缕味道。

为此,我想到了许多的名和利,想到了那些荣辱与得失,而更多的是这些东西所带来的风流,和那些事情给予的一切,不知有多少人为之而奋斗终身,为之而赴汤蹈火,为之而不顾一切生死所在,在这条道路上得失了每一个栩栩如生的春秋。

为此,我又翻开了那一本史书,上面写道:——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遁于颖水之阳,隐于箕山之下。尧又召为九州长,许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颖水缤。时有巢父欲饮其犊,见由洗耳,问其故。对曰:‘尧欲召我为九州长,恶闻其声,是故细耳。’巢父曰:‘子若处高岸深谷,人道不通,谁能见之?子虽退隐林泉,却故浮游,欲求其名誉,若此,污吾犊口!?’牵犊上流饮之。呜呼,许由听见了显赫的地位加身的巢父的话言,深感耻辱,觉得弄脏其身,便跪到河边洗耳之。更有甚者巢父其人,认为洗耳已被污染,不能饮犊,生怕污秽小牛之口。神州之大,无奇不有。可见人的名利与其万物是息息相关的哪。这段文字的描写真的使我感到深思和启发。

这,就是我们古人的淡泊名利地位之事情,难道我们没有一点的感动吗?

为此,我又想到了现代人对金钱的欲望与梦寐以求。从古到今,多少人在为自己的欲念和所谓的目标大声说道:——钱,永远不会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更是万万不能。

现实的生活就是如此,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也是这样,没有钱,那么什么也真的说得好办了。可悲的是有的人竟然将我们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讲的那一篇《团结一致向前看》似的“前”字改变成了一个个的“钱”字,一昧地不断地追求着,可谓心地的梦想已经是那样的真实刻骨铭心,大家都一道钻进了孔方兄的那一个个的怀抱里去,一字之差,起含义就全部颠倒,混饶是非了。

转而一想,一个人和社会,一个国家,如果都没有钱那么什么事情能够办成吗?!可想而知了。是的,中国的文字也真是这样,同音不同意思,其给予的理解也就是那样的天地之壤不同了。由此可见,不知有多少高官钦差们为此而梦寐地陷入了绝境的啊……

我想,有好多事情是恰得其反的,而你怎么说也好,关键还是我们的每一个人的思想觉悟与高度,还有品德行动所致的。

……唉,不必去想那么多了,生活就是如此,社会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有多少的浮想联翩,就在那些辛劳的过程里得到最真实的解说,山情水梦。

浮想联翩,在许多个时光旋转的分秒里,让你和我与她都感触到了珍贵。

是啊,怎么能够躲在心灵的深处去思想那么多的也许和因为,还有那些烛光投影。

真的,不要把那些心思的意念全都交给那些没有依据的联想大致,要面对现实。

还是走出户外去吧,天地的造物是多么的美丽哪,去看一看那些事实才行……

-

7、八角飘香山水情

荷香时节,我应邀同县委宣传部的办公室的罗副主任一起,驱车一个多钟头,跋涉了十多分钟的山路,汗水潆潆地来到了我县比较大的巴结生产基地——那色村那色屯来了解和采写一些宣传资料。

那色村那色屯地处县城的东北方向,地势在海拔一千多米左右的高度,共有九个自然屯组成,有壮、汉、瑶三种民族,主要的经济林有杉木、八角、桐果树为主的,是我县种养特色的一个基层先进单位。

罗副主任曾经在该村一带搞三分之一基层社教工作组,对那色的各方面的情况都了如指掌,特别是对种植八角,发展杉木事业,他更是信心百倍,他对我说:作为山区,如果不利用山,不挖掘山地资源,是没有奔头的。种植八角是这个村民的一项大的种植项目,大家都看准了这一个目标,十多年前,他们就大力改革林业的产业种植结构,现在终于有了经济效益,这就叫做特色产业的效益,给农户带来了许多的好处。那里的空气不仅新鲜,而且群众热情还好客哪。

八角,是一种在海拔800多米以上生长的常绿灌木药材树木林,其又的果实呈八角形状,加工成品后,香味浓郁,是一种常用的调味香料;医学上用做键胃剂和祛痰剂,是我国的一种特产的材料之一,它的生长环境不是很随便的,是一种非常讲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树木种类,也是很讲究一种种植,管护和加工方法的物品原料。

我们来到了罗副主任的老东家,他性扬,正好想要出门上山去走一走,见我们一来,就乐呵呵地把我们迎进了家里去。老扬是一位60多岁的人了,一身的粗布唐装,灼亮的双眼满含着山里人那特有的纯朴与和蔼。喧寒了一番。我就在一旁仔细地打量着这一个三开间三层砖混结构的楼房,大门口的那两副对联特别的引人关注,其字体纯古简朴大方,上面写道:“高山流水政策暖人心,五谷丰登种养富百姓。”这时,罗副主任就悄悄地对我说道:这副对联就是老扬亲自撰写笔书的呢。还不错,蛮有意思的哪。老扬可就是民国时期的老师范生呀,曾经当过乡村教师,就是在几年前,他就是第一个回村来吃螃蟹的人,——在自家的那一片自留山上先种植八角林的,于是,就带动了全村的人都来种植了八角林。

老扬给我们准备的午餐是非常的丰盛,桌面上摆着鲜美的竹林鸡(这是罗副主任告诉我的),和那么一大盆的野猪肉(也是罗副主任告诉我,我们真的有口福),还有鲜嫩可口的甜笋,那一碗三鲜烫水飘着八角之香味。我就举着杯子对着老扬说道;你这里的这些特产菜谱味道真不错(其实,这句话是我从电视广告上学来的)。如今的那些八角商贩们早已经走村串户收购八角了,你家今年的八角大约有多少斤的呀?

老扬也举着杯子,望着我们笑着说道:哎呀,不瞒你们说吧,村里每一年所收的八角都在百万斤以上。这些年来那些老板们都带着现金来到村里实行上门收购的哪,最得价的时候,就是每斤20元哪,那时还没有存货的呢。说句老实话吧,我们家今年的八角估计在四五万斤左右。价格的波动除外,我看每个人的收入也不少于两万元的。

我听着,瞪大了眼睛,心理感到很是高兴,特别是后面的这么一句话,真的令人不可思议,收入比我的还要多哪,而且老扬还说得那么的轻松有把握,这些使我悟到了什么的呢?是呀,我们的山里人如果都是这样收入的话,,那小康的生活不就是来得很快了吗,不错,只有大山里的人民有了好的生活,社会才有所进步。这,就是大山的恩赐与我们的辛劳的结果,大山的回报的无穷无尽的。想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力发展生产,搞好特色产业,如果没有这样的话,那还有什么效益可讲的呢?老扬的事情不正好是一份好的材料了吗。

……所有的这些,真是:八角飘香山水情,靠山种植抓特色,党的政策明方向,昂首阔步万家乐……

-

8、山谷里的足声和心跳

真的,山谷里留下了我的脚步声声和心跳,回响着山风所吹响的一阵阵歌谣。

我,颔首眺望着远山,心情难以平静,只好让那些思绪在云彩上面飘荡着。

那是我在乡里读初中的时候,所接触到的那么一件事情了。

就是这么一件真实的事情,真的叫我难以忘怀。

当时伴着我的是那一条粗陋的山路,和那些充旋着鸟语的山谷沟壑,在一个个岁月的情感里,让我感受到了许多谁也想象不到的苍茫与寂寞,还有许多的冷清。

追年,山谷里有那么一片茂密的山林,放学回家的时候,我就和同学一起穿过那里,尽情地在里面倾听各种鸟儿的歌唱和嬉闹情形,还有还可以采集各种各色的花草相互追逐嬉戏。每当一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一天的疲倦就轻松了许多,就特别的感到了只有将自己的身心搁置于这么一个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才感到是那样的舒适和坦荡。

感怀,目睹一缕缕斜阳从那些树叶的缝隙中流泻下来,溅落在那布满累累伤痕和斑点的土地上,清澈和亮丽了一种生命的神韵和旋律,仿佛间,我的心跳也和土地中的每一种细小的东西一样,也在阳光的照耀与抚摸之下倾诉着一种疲惫的感受,把一个个也许全都交给那些鸟儿所留下的一声声叹息与清唱,还有我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想象。

我的脚步声默默悄然地沉重起来。

我的心跳也在光里渐渐地加重了。

我的身影常常被复印在那道山野上。

在这么一片不算很大的树林子里,村里的人们都叫它为“老枫增树林”。有时一个人路过的时候,里面静悄悄的只有那风吹树林的声音,也真的使人感到那么的一点点发酥呢。但是,走惯了也没有那么样的可怕的,无所谓了。在树林的那尽头居住着一户人家,其实,就是那么一个孤独的单身老人,大家都称呼他为“叔增生”,老人的年纪大约在五十多岁。据说,那一片树林子是在那一个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年代所种下来的。当时,老人是村里唯一的上过高中的人,毕业了由于家庭困难再也读不下去了。就回到村里来劳动了,不久,他就遇上了天灾人祸,多病的母亲有与他告别而去,只剩下他一个人,之后,他就被选当上了村里的副村长,由于在一次工作中,对乡里工作队队长的工作情况汇报持不同的看法,对那位队长说了那么一句话:“汇报工作,我们必须按实际的数字来汇报,不能够胡乱填加上数字就上报,这是不实事求是的。”就这样,不久,他就无缘无辜地被撤掉了副村长的职务。就把他安排到了现在的那一片树林里去进行思想改造。

原来的那一片树林没有现在这么多,那时叫做村集体农场,根本没有人管过,是一片荒山野地,只有一些杂木林,他就这样在那里默默地开始了思想改造,他就此一天一天地在山上开荒种地,然后又种上树苗,真是含辛茹苦的扎住在山上。那些树木真的长大了。给集体积下了财富。我还听说老人就是因为那一句话,还被划上了“右派分子”呢。因为我路过的时候是很少看到他老人家的,到底他还在不在的呢?,有几次我专门去看,都扑了空,门口却有铁将军把住没见影子,他早已到山上去巡游了。

有一回,我正好放学路过那片树林,就听见了一阵阵的脚步声,放眼望去,啊,原来是他一个人和那条狗一起从山那边的小路上走了回来。我很是高兴,路上相见,就对他说道:回来啦,爷增收,你养的那只狗真的很乖哪,但是看上去就是那样的……

——就是那样的可怕,是吗?老人接过了我的话头说道:唉,这有什么可怕的嘛,狗也是通人性的,只要你对它好,它也是对你有情的,如果你真的要欺负了它,那它也是不会客气的,要是想做坏事的话,那它就更是不会放过你的,你信不信?

……我望着他那沧桑的面庞,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说法。因为在此之前有人说,曾经有的小偷想上山去偷砍树木,被那只狗发现了,连续追着要咬他们,小偷害怕,不得不屁滚尿流地跑下山来。所以,我也有所知道。路过时特别的小心。

我就这样到了他的家门口,老人叫我进去喝了一口水,由于时间问题,我就匆匆地想赶回家,谢谢了他的挽留,他一个人依依不舍地站在门口目送着我走出了那一片树林。

这时,那夕阳的余辉撒在山野的树林里,他的影子和那狗的叫声回荡在旷野上,他的身影定格成了一幅凝重的版画,深深地映在我的心目中,在我的想象里构成了一个不朽的黄昏写意图,至今怎么也忘不了。是啊,生命和人生就是如此,在一个个的不经意的社会生活里留下了许多的遗憾和悲欢,不,是很多美丽的错误和永恒的记忆……这一切,谁又能够说得清楚的呢?!

后来,文革刚刚结束不久,“叔增生”刚得到了平反,恢复名誉,他不愿离开那一片和他相依为命的树林,那里也不去就守在他的那一片山林里病故了。后来,我就不知道那一片树林的命运如何了,因为它的主人已经不在了,那些没有人来看管的东西和财物,是很难有所保障的……

是啊,山谷里所留下的足声和心跳,是那样的沉重和令人回味无穷。

是呀,我和你都忘不了这么一件平凡和伟大的壮举……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