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2日,中国世界水日。江西省“中国水周”文艺主题晚会在南昌隆重举行,大幕拉开,精彩纷呈。
《鄱阳湖赋》扛鼎开篇:“古称彭蠡泽,今号鄱阳湖。南引瓯越,纳浩浩五河之水聚一身;北控浔庐,汇滔滔六道大溪奔长江。烟波水云三千里,湖动江右大世界。
赣水如戏,饶河漾趣。信江柔美,抚河妩媚。修江一道,静纯澄碧。更喜清丰山下溪,博阳滩头有谁知?都说漳田人难渡,候家港头怨夕辉。土塘东来九山里,潼津水关舟横移?
赣抚信修饶,潇洒走一遭。巡游六道水,环环相围绕。湖都昌盛地,地灵人风骚。江之右,蠡之左。北纬三十度,人称老爷庙。舟船打此过,焚香又鸣爆。曾经几多船家妇,日夜岸边哭郎回。
喜春潮涌动,风生水起,湖波劲隆,朝气蓬勃。抬眼望:暖阳丽日晴空照,玉湖蒸腾生紫烟。白帆朵朵云片片,仙鹤只只舞翩翩。水面天心真正好,茅舍竹篱亦怡然。但观碧波送万里,且将心事寄从前。
叹秋水回落,河道孱弱,水瘦沙白,州荒泥裸。映帘底:沙白州黄草萋萋,最是渔家艾怨时。无边荒漠天接地,枯骨残剑俩相凝。明月残照暮匝垂,青鸟逼霄孤烟直。牧童笛横箫声泣,洒落一湖思亲泪。
多少年冬亏夏盈?多少年吐故纳新?多少年水残骨显?多少年风餐露饮?兴亡本是两相顾。兴则是亡,亡则是兴。兴亡一道,天地殊途!鄱阳湖:吞吞吐吐,迎来送往,洗尽风尘无数;聚聚散散,离愁别恨,堪笑人生几许?
高卧云舫,舫阁相顾。我拥吻鄱阳湖!碎语心言,寄情水云,我赋说鄱阳湖!”
泱泱大湖,烟波浩渺。通过演播大厅视频的演绎,文字的描述,视听效果直抵人心,场面之大,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强烈震撼。
这首《鄱阳湖赋》之所以能成为开幕之作,也源于人们对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重要地位所表现的内涵,也被它深深的文化底蕴所折服,才得以鄱阳湖浩瀚的纵横经络,来开启人们对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缕缕遐想,丝丝眷恋。
而这一篇《鄱阳湖赋》正是晚会举办方在网络平台经过反复搜罗后,在找出来的70多篇有关鄱阳湖的赋作当中,经过遴选最终确定了这首由余明然所创作的《鄱阳湖赋》符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文化汇演的开篇要求。
从而也可以看到这篇鄱阳湖赋的文字之精彩。虽然只有区区500余字,但是它把鄱阳湖的全貌全境都囊括其中,并且描绘了鄱阳湖上千年梦幻,百代兴亡。彭蠡之泽,日月轮回,正是这简而繁浩,可放可收之笔,才被举办方所看中,正好嵌入了鄱阳湖的主题表达。
我们都知道鄱湖之浩。泱泱3900平方公里,涉及沿湖之滨38县区。正是这一湖清水,养育了祖祖辈辈子民万千。鄱阳湖之上淹海昏起吴城,沉枭阳浮都昌的历史演变!还有朱元璋、陈友谅鄱阳湖上18年之久的兵戈相见、胜负垂成。
历史都是过往,但历史留给我们关于鄱阳湖上的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文人墨客走卒大夫,海魂侯墓,谢灵运、江万里、陶渊明、黄庭坚,苏东坡、李太白等等,等等无不对鄱阳湖饱以宝贵的笔墨。所形成的括弧文化、括弧内涵,这些往事已成云烟。还有彭、冯、曹、黄等人组成的都昌朱门学派,他们的过往经历,都化作了明然笔下的生花叙事之基。
明然先生自2008年参与到鄱阳湖文学研究会以来,通过编辑《鄱阳湖》文学报,执行了一期会刊鄱阳湖文学报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于2009年的夏天,和朋友在在网络上开设了一个鄱阳湖文学版块儿,借此来帮助鄱阳湖文学研究会,并推动其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
经一年多的探访、寻觅,终于在2010年春季于网络上创办了《鄱阳湖文学》电子刊,继而又在2011年夏季将该刊升级为鄱阳湖平面媒体的纸质刊物,以实体文学刊物的形式正式与广大的作者、作家及读者见面,走到了人们的手中。
2015年,他创作出了第一部关于鄱阳湖文学的历史文化散文集《鄱阳湖从人文深处走来》。2019年。推出了鄱阳湖文学的历史文化研究散文集《鄱阳湖文学探究》系列50余篇,30万字。
2020年。开始撰写《鄱阳湖文学研究》50多万字,2023年10月出版,上架销售与广大读者见面。
从鄱阳湖文学系列散文,文学随笔和鄱阳湖文学研究的“鄱阳湖三部曲”来看,余明然先生通过这十多年的潜心钻研,抽丝剥茧,写出了鄱阳湖上文人墨客的浩瀚文化历史,以及鄱阳湖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延续。用200多万字的著述,揭开了鄱阳湖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让人们从一湖清水到人文文化,天文地理,政治博弈,文史考研等一系列的抽丝剥茧,著述成书。
所有这些,都不只是在前人的文章之上摘抄录用、借鉴、参考,而是通过自己的笔墨,深入到每一位文学大家的内心深处,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对他们在鄱阳湖畔的所有风起云涌,尘埃落定的过往,真正与他们对话,与历史接洽,才有了这些关于鄱阳湖文学源流文化上的点点滴滴。
余明然,一位鄱湖赤子,以实际行动成为了鄱阳湖文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践行者。他的行行字迹,篇篇华章,唤醒了沉睡的历史,灵动了山水之韵,人文之光。在这厚重、浩瀚的文字背后,是他为鄱阳湖文学研究付出的耕种与劳作,使一行行铅字变成了跳动的精灵。鄱阳湖就是他的田园、家园和花园。这里的每一抹绿色,每一片流云,每一蝶梦幻,每一架蜂房,每一叶扁舟,每一弯铧犁,每一池荷香,都伴有他笔墨的馨香。
有些人,富裕了就奢靡享乐,空闲了就酒肉穿肠,穷困了就潦倒不振。而余明然不管是在什么情形、境界状态下,都始终保持着一颗为文学,为文明而孜孜不倦地付出心血。从一位名不见经传平凡的农家子弟,到走进文学殿堂,著书立说,甚至无数次走进高雅的文化宣传大讲堂,去向所有要了解、认知和探究鄱阳湖的人们,做不懈的努力与宣传。他就是一个流动的文化宣传复读机,行走的鄱阳湖文化博物馆,不愧是为鄱阳湖文学体系构建提出倡议、开拓探索的先行者。
我们漫游网络,能搜寻到的有关鄱阳湖文化研究的专题著述,似乎只看到余明然的一些相关论述,这不难相见,当下的人们能够紧紧抓住一城一地开展文化及文学研究的现象是不多的,而像余明然这样紧紧抓住一湖——鄱阳湖,来搞专门的文学研究,这在中国的大江、大河的文学研究领域也是不多见的。
有人说,男人只有在思考和辛勤劳作的时候才是最帅最有魅力的,余明然应该也是始终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所以,他也是鄱阳湖文学研究中最帅,最有魅力的那一位,更应该是鄱阳湖文学研究领域里的先行者、实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