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郭正芳的头像

郭正芳

网站用户

其他
201807/26
分享

对文学的反思

对文学的反思

——试论文学与文化、文明及其他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学事业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文学的认识成为当今人们心目中被禁锢的现象,使人们产生了不同的认知。鉴于年龄的不同和生活环境的差异,让一些社会现象中低级趣味的东西也认为是文学作品的模糊概念。更让人痛心的是有个别所谓的文学家、名人、大家们利用其名声,把文学作品当做为某些人服务的工具,为了适应某些人的口味与社会趣味相联系,给人一种叛逆的现象。

当然,人生在不自觉时,都有错觉的时候,错觉不是永远在梦中。鉴于政治环境、社会发展、人类生活状态、文化发展前景、民族传统文化等都会有一定的制约性。但是,制约并不是给人一种昧着良心去做为的前提,更不是让人挖空心思给社会带来不良后果的诱因。历史上的贪腐、私欲膨胀、吏治腐败引起社会动荡,最终造成社会分配不公而改朝换代。这不是文学的错,而是有许多文学作品吐露出一些让人发指的现实。当今所出现的贪官污吏、诈骗偷盗、男盗女娼、道德败坏等不良现象,给社会带来了灾难,让人不敢相信。是文学揭露的不彻底,还是不能让人不敢信任文学的力量。

一、文学的思考

当自己踏上这片本不陌生的土地时,并不知道自己的人生如何走下去,生你养你的这片充满许多诱惑的环境该怎么打理,只有自己去理智的把握。以前在这里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有先辈们通过各种渠道讲述,给你增添一些记忆,有白纸黑字,有言传身教,有凭空猜测。白纸黑字是否真实,各种记载是否统一,或者有相反的论调,只是一些在意的人去细心浏览,再用白纸黑字进行记述。对于那些并没有用文字记述的事理,只有用各自的大脑传承着,也是按照各自的记忆讲述着各自的理由。能传承几个人算几个人,能传多少是多少,能传多久是多久,如果等到没有人流传下去,也就算是灭迹了。这就是人生中所经历的历史吧。

又有谁知,每片土地都是人类出生、生活,可传承的事物在等待着一些人的开发、利用,究竟能用多少,那是有限人生根据各自的能力去把握、去探寻、去发现。按照贪欲的人类自身条件决定了所有力所能及的把握,把握多的人就是人们所谓的智者。智者的产生是经过对于事物把握的多少被认可,被接纳,也就是知识积累量与质的转变。

没有知识的启迪,就不会有智者的诞生。智者的诞生是在人生深层次中发掘出了的事物表面化,由复杂变为简单化,把大多数人不可及的事物变为多数人能及,也就是让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接受、认可那些从未知晓,或者只知晓并不能接受的事物,让智者来恒定、化解后,都能接受、亲历了的事物,就是推动阶段性历史向前狂奔了一步。对于智者的认识要明白一点,就是别以为智者也是常人的概念就是超常。其实,智者是超常的表现形式,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结果被利用、被提取、被发现、被推广的现实。世上任何事物都被动的存在着,没有一件事物是主动的表现在人们面前,一旦被发现,那就成就了众人认可的现实。但是,这不会同时被一群人同时发现,那个善于发现者就是智者的化身。

每个智者都能留下其所有能表达的原意,让后人都能接受时,那么,这个智者也就成为真正的智者。如果,每个人都能接受智者传递的原意,也就成了普通中的智者,也就不会有智者的诞生了。因为使人震撼的事物太少了,能够让人震撼的事物都能让人增加潜能的认可,也能促进人们的记忆。如果每个人都能将记忆用一定的渠道记述下来进行传播下去,那就是历史的痕迹。尽管有自然灾害会毁灭一些事物,并不会把所有记忆都毁灭,只要传承下去,就会省却后人的好多精力。因为历史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会被后人现成的利用,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具有利用价值的记述,就是历史经验,也是文化、文学的传播与传递。

 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曾巩《南齐书目录序》)文以载道诗骚者皆不遇者各系其志,发而为文,等等,这是对于文学理论的界说,告诉人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能够启动人们的心智,能够带动人们对于现实与历史的再认识。不管哪个民族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是站在民族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推动人文向着更加辉煌的进程迈进的,没有谁为了出卖民族的污点而长盛不衰。当今的人们经受了历史的洗礼,会更加明白世界上最精确的学说,然后才能辨证出自家的价值何在。价值的取向是文人应有的把握,不是随心所欲的东拉西扯。只有让人们喜闻乐见,又能激起对生活的激情,才有历史的价值,才有文学作品的存在意义。反之,我们依然抱着本《东莱博议》,说什么一起起得雄伟,一落落得劲峭,我们便永远不会明白文学,正如希望煮石成金一样的愚笨可怜。生在后世的好处便是能比古人多见多闻一些,使一切学问更进步,更精确。我们不能勉强的使古物现代化,但是我们应当怀疑,思考,比较,评定古物的价值;这样,我们实在不是好与古人作难。再说,艺术是普遍的,无国界的,文学既是艺术的一支,我们怎能不看看世界上最精美的学说,而反倒自甘简陋呢?(老舍《文学概论讲义》)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传承民族文化,文学的魅力是把昨天、今天和明天连在一起。怎么连在一起?不是靠已获得的结论,而是靠永远的悬念。(惠特曼)那就让我们把生活中可知和预知及未知的那些材料真实的记录下来,献给每个可想、可知的人来接替,来传承、来实现吧。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精神生活的产物。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 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余秋雨《何为文化》)凡是文化都有一定的历史性,是人类在每一阶段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对生活的需要和追求、理想和愿望,是对精神生活的升华。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 文学来自于人们对于自然认识、保护、开创的结果,是具有一定神秘性的探讨,能够吸引许多人去观赏、研讨。文学的本质在于启发人性,让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得到鼓舞、得到激情、得到真实、得到人类的关怀,而不是引诱人们去做不利于人类的败类。一部好作品能使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推动文明自律,社会进一步平安,起到积极、建设性教育启发的作用。

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但也有责任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余秋雨《何为文化》)文化处处都存在,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独立性。其根在于有利于民族兴旺发达,主旨是为了民族的优良传统得到传承。要想使其传承下去,需要强有力的推动者来为其付出。在有些人不顾民族大义和文明生活,把一些早已过时的陈迹搬来,让不明真相的人作为所谓的自由开放,是一种自我践踏。现在有些青年人拿着西方在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性解放搬到中国经济复苏的阶段,实在让人不可思议。还有些打着国学的幌子,把一些男女之间如何如何的事充作国学,其实是对民族文化的亵渎。如果把人与兽等同起来的时候,那么,人类社会该是什么样子,可想而知,怎么能起到移风易俗的推动作用。

作为文学作品是一种公众文本公众文本必须适合当代普通人阅读,不能蹈古,不能炫己,不能玩文,不能弄学,不能逞才,否则就侵害了现代社会公共空间的伦理权利。(余秋雨《何为文化》)中国人的人格、良心,有着源远流长的善。由于受外界的歪曲借以用先进的技术来统御一切,包括那些污蔑祖先文化的罪恶,竟能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把本来做着颠覆自己祖宗的事,也要去迎合。例如:有些外来人说中国的历史是战争史,中国文化只是窝里斗等,岂不是把自己的祖宗文化打入十八层地狱。还为别人的胡说当成是真理来宣传,岂不是抛却了伦理,丧尽了天良。

抛开形形色色的文学理论,看看身边的文学作品,是否为民众起到了教育、启发的作用,是否起到了文化、文明推动用途。我们从文学史中可以看到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起,到现今流传广泛的小说、诗歌、散文等多是有文化潜质的好作品,让人传送,给人激励。与此同时,有些作家总是随心所欲的为了迎合某些人的不良口味,为了达到一时的利益目的、名誉目的而倒行逆施,把社会黑暗与民族黑暗相混淆。当然,在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总是有不同的声音在呼唤着人们站起来,为民族大义,为人类文明而奋起。那是一种永久的警钟,是家喻户晓的观念,而不是某些人把民族的个例缺陷当作主旋律宣扬的助推器,把大众化意识推向水深火热的泥潭。觉醒是由先进的意识来带动,是民族先进文化的推动来化育。正如先秦诸子的说教多是民族先进文化的代表,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会奔流不息,长盛不衰。有些文学名著之所以被人们认可、接受,是由于其精神领域、文学价值,意识改变的精品,是启动人们心灵的欣赏引导,而不是靠出卖民族的某些污点,或者是自认为可笑的微细情节让某些人去仿照,去做那些伤俗败德的隐私而哗众取宠。

当人生走进十字路口时,往往在错觉中得到真情。错觉是由于并不了解客观存在的事实。一旦探寻到事实的真相,明白了错觉的本身就是自身的弱智产生了错位。当经过隧道穿越出去,明白了真情后,就是人性的回归。

回归的人性是觉醒的前提,也是良心的发现。民族大义、传统文化的崛起,是家的奋起起点,是国家的奋起起点,更是民族的奋起起点。只有全民族奋起,站在地球的每个支点才能理直气壮。一个人如果没有家的支撑,没有国家的安宁,没有民族的后盾,处处都会感到孤独,处处都会被人欺负。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国家、民族的兴旺,家的温暖,才有安宁的生活基础,才有精气神的来源。那么,真情就会告慰自己,错觉就会烟消云散,生活就会显露灿烂。

没有哪一个人总是在水深火热中度过一生。不管是权势人群,还是底层民众,都是享受文学的众生。要改变尊贵与贫瘠的差别,是非观念是平等、公正的界定,没有高低与贫富之分。只有受过挫折的人,才有毅力。走过荆棘的路才知道鲜花的魅力。没有先天的创造,只有后天的努力才是抓住了自己。

谁都曾经飘浮过,在那飘浮过后,就是脚踏实地的收获。在收获的季节,是满足憧憬的日子,就是文化沉淀。你走,他走,我也走,都走着那是一条通往上天的路,是探寻人间幸福的路。在路上有感于福轻于羽,祸重于地。只是感悟而已。

二、文学的轨迹

当人们正在熟睡的时候,外面的风霜雪月已经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等到醒来时都不知道这些美丽的场景从何而来。是什么神功妙笔雕逐了世界的景象,是谁在人们的脚下制造了这样的神奇。这些神奇是否在梦中曾经见到过,是奢望还是现实,怎么才能认可这些现实的突发性。人类都崇尚真善美,在这三元结构组合在一起时,美才是归结。真诚是基础,善意是前提,美丽是人们最终的归宿。这些现实的突发性是否就是美的化身。

充满智慧的人类,为了实现那美丽人生,总是千方百计的为自己创造出一片适应自己生活的天地,尽管是那么一片,也会需要终生或者需要几代人的艰辛付出,也未必能实现。然而,就是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就有了的这种现实,实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如果回想起昨天记忆中的某些缺陷,能否弥补今天的升迁、变化,也未可知。也许,历史的沉积将要过去,新的历史将要形成。这就需要每个人的坚守、努力、向上,形成新的梦想。梦的摇篮就是如此的成就了憧憬组合。抛却那些羁绊,放开沉睡的思维,尽量去抓住每一颗漂浮的稻草,游历自己的快乐人生。就像千姿百态的小河,总是会汇入到平静壮阔的大河。上游是零散狂欢,中游是狂放怒涛,下游是恬静洪浩。如果没有散花热闹的上游,也就不会形成容纳大肚的下游。

当我们从上游来到下游时,千万别忘记上游所给与的源头汇聚,历史是一样,文化、文学也一样,是在那遥远的记忆中,祖先的是非只能是借鉴、启发,不能作为不变的资本。顺着文化的发展历程,先秦文学的兴起是在商代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那是我们应该探寻有完整记录的重要环节。余秋雨在北大讲中国文化史时说:商代的文化记忆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提供了诸子百家思考的资源。而且,其中有一些资源一直没有中断。正是商代这些基本资源的延续性,决定了诸子百家学说的可理解性。(余秋雨《问学》)

针对先秦文化、文学巨匠和思想家们,在那遥远的社会动荡时期,为了寻找到人类文明的依托,站在人类最高峰的老子、孔子等为代表的学派创始人,为人类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意识领域奠定了坚固的基础,框定了规范性教义。两千多年来顶礼膜拜,都在浩瀚的框架中作息、劳动、为人处世。在那高原的顶峰过后,人类一直展望着那伟大的意识区域,至今没有超越那高峰的奇迹出现。尽管工业社会、网络时代的兴起,潜意识的事物还是在认可、科学中运行。还没有更先进的礼仪、文化、教育来均衡。生活习俗的代替,特别是道德规范,一直沿袭古老的文化范畴。当然,世界文化的规范与中华民族文化在不自觉中在同一时代框定了文化发展的前沿,文明是野蛮的终结。野蛮是文明的前身,没有野蛮的传递,就没有今天的文明崛起。当代人类都有不如意,都在挖空心思考量远古的公平文明,在探索文明的轨迹,总想让那伟大的创造者公平、公正来统驭当今社会。也许,会有人猜测两千多年前的丰功伟绩是怎么形成的格局,就像《易经》、《黄帝内经》《道德经》《论语》等形成的轨迹,是学习、是传承,是考量。我们抬头,踮起脚跟仰望,在心平气和的观望当今的巨子们,怎么也比不上先秦诸子的成果。看似天真又是辉煌的思维,带着风尘,带着香味,带着人心,走进每个人们面前,走进每个人的心里,就是如此宏大的教义怎么就激不起一些人的思维呢。

当我们看到历史上的百家主子的著作,就像顽童时代攀援一座座高山,既好奇又受益。一旦明白先人的教义是人类必由之路时,对于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在那个历史时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创造者出现,为什么只有他们的内含能使人类接受、认可、传承。事实证明,正是他们的言论才是真正人类应该跟随的路,如果背叛了,就是人类的罪人,不是吗?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就是恒定人类的标的。谁想跨越那座大山,尽管使出浑身解数,也很难超越,只有顺着现成的路继续走下去,最多在原路上铺平一点,修正一点而已。不能超出更多的旁支,沟壑只会埋葬那些不理智的人。谁要是有先见之明,把人类引向更加广繁的大道,那又是更高的高峰,是人类历史向往的顶峰级文明,是以后人类迈进的指路明灯,会推进人类历史的跨越。是人类社会历史的跨越。漂浮迷茫的人类会记忆,会怀念山峰的信念,会促进人类思维的进程,会增进人类在低谷中的记忆。意识形态的量化标准会被新的意识所代替。

从文化神秘性出发,我们只能踮起脚跟远远的仰望,是否看到了许多为文化神秘性探索中,总是会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互换那沉睡已久的灵性。否则,就像永远的边塞,再也引不起人们的记忆。就像甲骨文在安阳殷墟出土,证明商尹文化的繁荣再现,是现代人把古老文化史向前推进了一大段,就连圣人孔子都没有读到过,司马迁就更不知何是甲骨文了。人类的高低与褒贬,耻辱与荣誉的裁判,是人类过于苛刻还是作茧自缚,不知道有些人怎么就是把儿戏当作正统,把民间玩耍当作文学来刺激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突然会觉得自己何等的渺小,好似一粒飞尘,怎么也解释不清社会进程竟是如此缓慢,又如此不尽人意,不堪一击。致使当今让一些学者、名家、大家们用所谓的超人艺术来冲击民族的耻辱,当作文学作品来糊弄不谙世事的人们。

在我们记忆中,有些古文明消失了,但并不代表所有文明都会消失,更不代表所依托的文明就是异端。发展对于社会学、历史学是推进,不会有假设的历史,而文明是真实的存在,不是谁想要改变就改变。谁改变人类思维的进程,谁把意识形态搞乱,谁就是历史的罪人,不管是什么人。就像一个家庭,老子不管孩子的生存,孩子就不会长大成人,孩子不管老人的生活,老人就会被风刮日晒,历尽磨难而死去。如果连自己的老人都不管的人,何能与他人、朋友相处。社会状况该如何管理。处处天灾人祸,民不聊生,人类如何生存。岂不是自取灭亡的人类,只有大地还是大地,不可名状的荒凉一片,人人自危。

人性的起点就是在这些生活细节中开始的思维,没有生活的激励,就没有思维产生的土壤,就没有思维的开启点。不管圣人和平民,都是经过了生活的陶冶,才有实践后的实践教诲。人性的唤起是在经过实践后得来的启发,是在亲身经历后得到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没有天才,没有先知,没有凭空思维。人性善恶自古有定论,其主旋律一致,那就是善恶在大多数人群中被认可,可接受的现实。能够传承的有利于人类生活、生产、创造的具有先进性的习俗。有些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空间、时间里也是各说一词,谁是谁非,各有千秋。在不同的人群中有各自的认同与反对。这与人的潜意识有关,这是与所接触的环境制造了感官的摩擦,产生出的意识。唐诗、宋词、元曲、清代小说的发展成就可见一斑。一路走来,是中华文学所走过的线路,也是民族文化的骄傲。只要认为是与非,就会向着那大众化意识的方向作为,新奇的作为是否被众人认可,要看其艰辛的付出。

当然,言论自由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话语空间。作为名人、作为文学大家,是否会给自己带来不良的影响,给后代带来灾难,自己的把握应该如何取舍,只有自己内心明白。至于一部作品在某一时期被炒得沸沸扬扬,到头来,让多数人倒胃。尽管得到了某些人的认可,甚或得到所谓大家、名家的认可,得到了名利双收的展示荣誉,人民大众有几何能记在心里去传扬。一时的名利是否会是终生的遗憾。历史是无情的公正者,是非对错会有公正的判决,不管其地位高低,名声大小,利益强弱,总会有一天会得到正义的人们所不齿。不管笔法如何高超,没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总是粗枝滥叶,没有生命力,终究会被文坛淘汰。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的提示,不只是给作家所说的,而是对每个人类所表达的做人办事的暗示。走出去,亲历那天翻地覆的场景,才有发言权的形成与释放,尽管不能对每个创造者说声谢谢或表述每个细节的辛酸与快乐,只要看到拔地而起的生产厂房、设备实物,听到机器的轰鸣,产生出实实在在的使人所实用的产品,甄别出优劣的眼光直射,那就是收获的载体,是成果的再现,是社会的启动,是历史的声音,是人类的乐园。

三、文学与民族

有多少悖逆在等待着人们通过探索去实现,去纠正,去改变。用智者的心力去纠正,那是一个宏大的工程,是每个有理性的人都有责任来承担。尽管明知没有期限,还是在努力的奋进。用有限的背膀撑起那顶天立地的重大柱石。能托起多少是多少,总有一天会让人类都会觉醒。在觉醒的那一日,也就是放弃所有悖逆之时。

各种文化的发起,表露出的都是人类的最大愿景,都有前因后果。前因就是经过自然的抗争与风化,经过陶冶,经过自我历练,形成一种人们认可的结晶,让人们都能有一种幸福的传承,那就是后果,就是被推崇的对象。就像人类的祖先创造了适应人们生存环境一样,永远被后人记忆,传颂。阳光是公平的,对于每一动植物,各种事物都有助益,没有任何偏离,没有任何亲疏,没有任何对错,需要就是适应,背道而驰就是反叛。

具有生命力的文学作品,能够经得起历史和大众化的检验,才能被文坛承认,如果因为是名人、大家,由于一时出现了败笔是情理之中,是好是坏要经得起风刮日晒,不能一旦成为名人,什么东西都是被人认可的宝贝。如果是历史博物馆,可以把任何认为有价值、有启发意义的事物储存起来,作为教育、鼓励后人的见证。文学则是被创造的艺术,不是什么东西都能起到正面作用的事物。当然,名人也有自己的苦衷,也有自己的不如意。暂时的、偶然的败笔不能作为代表性的作品去推崇。对于其名誉是减损还是乏味,恐怕不是本人的初衷。别把一时的奇思妙想当作故意,例如:有些人把名人、大家吃饭、穿衣或几个私密在无意间斗嘴的不雅行为,也当作吸引眼球的新闻大力宣扬,可想而知,其后果如何。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错觉的时候,那只是一时的释放,短暂的偶然不是本质的再现。支流的或细微的不自觉,不能与主流、与本质相提并论。

看一个人,别管是什么人,主观与客观要分清;故意与非故意分离;本质与现象、必然与偶然等要理智的去分析、分解,不能把不自觉的错觉作为风范去考量。一部作品的出现,是大众化视野中的存在,代表着作者的潜意识或成熟的认知载体。是为了什么目的,所反映的主流是什么,自己会明白,别人也会明白。是非、对错都会得到鉴别。不能为取得某些人的口味,让某些人或自认为关系人,特别是民族的敌对人群去认可,就是名著。你是民族的后裔,你是祖先为你铺就的社会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历史渊源造就了你的文化成就,也是永远承载着你和你的后人的生活、创造的天地。你的祖根就在这里,是祖祖辈辈相濡以沫的地方。你所做的一切都要为哺育的人去感恩才对。不要打着文学大家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到头来只会害了卿卿性命。

在人伦是非的界定上,在道德水准的认可上,在社会平安的治理上,在人文创意上,在字词的利用上,人们都有开创性见解。是促进今天人类迈进文明的首创,还是人类的悲哀,人人都有责任去担当。人类的言谈举止,创业办事的界限、规则都有共同的遵守、恩典、雅俗、荣誉与丑陋,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划分都有公共理念,不得不让人类承认。促进文明,寻找幸福的渠道,是经过各自的能力展现,来实现各自的需求。不劳而获、尔虞我诈、情感无限制的释放,公私欲望等等,都是人类有路可循的真情实感。对于愚昧的淡忘,文明的唤起,让人类走向康庄大道,给人类带来的不可磨灭的业绩,不能不让人类尊为至圣。不管道家、儒家、法家、佛家,其目的都是让人类走向辉煌的路。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载》中说:“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三个大店。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这说明我们的祖先为人类创造了一片绿洲,让我们在这片绿洲中自由的生活着,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很好的享受生活。

人类种族不能选择,民族信仰的确定是民族多数人的认可、接受、推崇,传承,无可厚非。其本身是适应,是祖祖辈辈经过实践是正确的,是有利于人类进步的试金石。多读点历史吧,多了解一下民族意识,多为后人准备一些正能量的催化剂,让人明智、做人。民族习惯是正统学规范性学说,不能把一些家长理短的低俗文化作为宣扬的正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不管是统治者也好,不管是作家的作品也好,都会有鉴定,都要以民心为准则。就连法律法规的制订,是在人类意识的框架下,针对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个人隐私是法律的保护,民族、国家利益的保护、信誉、荣誉都是公众遵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都是民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体现。何况个人作品,更要站在民族大义的前提下去引导,教育大众,遵从民族优良传统。就像路再长,也有一定的限制,河再大,也有会流入大海,海再阔也有边沿,山再高也高不过蓝天。而人的去向是谁也阻挡不住其实现自己的欲望。

当人类需要探秘一些已经消失的文化现象时,总会在祖先所留下的一些让人类感到是一种可传承的优良传统中寻找。文化的传承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去专心研究就能实现的,而是靠大众化的实践,不断的播撒许多的种子,在每个能够适应的土壤中生根、发芽。不能终止,不能人为的阻断。尽管有外界的人为破坏,也要坚守那一片净土,让其有传宗接代的环境。别管其根源在哪里,也别管其神秘程度有多深,只要坚守那表现的形式,就会有结果,就会有未来的现实。因为根的存在,就会有明媚的阳光普照,就会有民族的复兴。任何文化都有其一定的神秘性,那就是血脉的传承。只有人类在探索中让科学的解释与自然的存在同时并进时,才能使人类不断的震动着大脑的思维,才能推动人类历史不断的掀起一个个行动高潮。不然,就不会产生人类不可抗拒的大自然中存在的所有灾难与成果。也只有人类利用所能掌握的现有知识推动未来的发展。让每个人都能认知一部分可利用的成果,去为那些未知付出,为那些未知奋斗。让科学的知识逐步补充自然中的神秘,才能使人类一步步迈向生活的充实,才能完成人类文化的思考和文化体验,才能使人类文化得到顺利传承。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有其文化潜质。不管是人们称为草根文化还是正统文化,各种文化现象其实都是社会民众的一种诉求表达,折射出社会民众的一种生活和消费需求,以及存在的心理需求。人类自身都有价值观念,也都有善恶、是非、美丑观念,大众化意识与个人意识都会反映出一定的范围内接受着认可与否决。只要能被人们接受、认可,那就有可传承的基因。在这片大地上,只有经济腾飞,家园和谐,文化复兴,经验教训牢记,丰富的资源利用,才能被当代人赞许,后代人会记住,那是敢于创造的一代。

文化记忆是子孙们对于祖先优良传统的传承。正是有遥远的民族文化才有今天的趾高气扬,才有可运用自如的生活方式、方法。尽管在某些方面由于受传统的文化束缚,那是暂时的羁绊。长远看,放开束缚的牢笼,开阔意识的风帆在坚固的基础上,开创的成果很快就会到来。

文化主线是纵横交互流转的,与文明的交互是直接发生、发展的,往往在交叉时出现个体的灾难。历史不是没有受到文化的熏陶,被破坏的文人墨客不是不文明,而是受到那些不公的待遇时,才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时而流露出何时才能翻身得解放的罪过。就像很多被出卖或是被收买出卖灵魂的败类,不是没有文化,而是文化的涅,是为人类造孽。

人类亲情的枢纽在于维系。维系亲情的因素是血液的流传,一个民族的兴旺就是有力的见证。人类是在感悟中生存,文化在激愤中传承,亲情、友情不是都由血缘在恒定。一切真情的产生总是与平实的信任来界定。没有真情就没有信任,没有信任的基础就不会产生真情。作为一个团体的振兴,由凝聚力,责任感,相互信任来维系,如果没有责任、良心的内在因素,就没有亲情的再现。

现在的教育体制与未来的人才培养,是否应该有一个最为适应人类发展潜力的最好办法?有谁能把已经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穿过遥远的传统习惯,这要多大的胆量和开拓精神,同时还要具备渊博的学识、科学的管理水平,这就需要艰辛的付出为前提,与良好的团队作保障,大胆的设计,精心的规划,这就充分显示出环顾世界,我们还看到了个人力量和责任的复活。([美国]珍妮特.沃斯 [新西兰]戈登.德莱顿《学习的革命》)

也许,历史上有些静静的脚步会被人们记住,那就是有心人的记忆,填充了某些不被多数人的发觉而感到稀奇。也许,历史上有些曾经是轰动当时的事件,在历史的沉寂中埋没的连一点痕迹都不复存在,只有丰富的想象,还是躲在不为人所知的地方,一旦被人发觉,那就是天意的开启。凡是有记忆的中华民族,都不会忘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经经历过被八国联军和日本侵略者在我们国土上烧杀掠抢的痛,有多少亲人在水深火热中被蹂躏,被丧命。如果没有民族大义,没有民族文化的根,还有现在的民族站立在这个地球上吗?有很多有民族大义的志士站在怒火燃烧的前沿,不顾个人安危呼唤着,拿起划破天空的长剑冲向战场与侵略者拼杀,就是为了保卫亲人,为了留住文化,为了民族利益。

外族人可以污蔑我们,我们自己千万别看不起自己,别看不自己的民族。党派可以独立,民族不可分裂。别人看不起不可怕,被人污蔑不可怕,因为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怕我们强大起来。如果我们自己都不顾民族大义而丧尽天良的去为别人呼唤、叫嚣、揭短,不是倒行逆施吗?灭绝人性与毁灭民族文化是同样的可怕。被侵略的历史不能忘。文人应该为谁服务,职责何在,目的是什么,宗旨是什么,应该以民族大义为准则。为后代指明生活、生产的光明大道。丢掉历史上的糟粕,取其精华,引导人类更加文明,寻找福祉。

古希腊文明更多地考虑人与自然秩序的关系,印度文明更多地考虑人与超验世界的关系,而中华文明则更多地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侧重,也影响了多个文明今后的路向。 (余秋雨《问学》)历史上有多少民族英雄为了同胞的安危而献身,为民族文化的兴起而献身,那是值得后代有明智的人记住,牢记在心的座右铭。凡是有良知的中国人、特别是一个文人,应该做什么,心知肚明。

人类历史不断在进化,经过几千年的变迁产生的不同命运,就是在不同的种子下产生不同的果实。每个民族在不同发展时期都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也就是所谓的劣根性。不要一看到别家有短处就来故意挑剔,首先要看看自己是否做到了,无病呻吟与添枝加叶的作为都是错觉。对于外族来说都可挑剔、可抨击其缺陷,这与文化的根源有关。如果每个民族都能取长补短携手共处,世界文明就会长驱直入,就会更快的达到幸福美满的家园。求同存异,相互理解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在。战争不是改变事态的根本途径,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保护文化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试想,凡是侵略者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统治,要想长久的统治就要改变其文化,那就是文化侵略。经济侵略不可怕,只要有人文存在,就能创造财富。一旦文化被灭失,民族就会被灭失,也就灭失了自我。别忘了日本侵略者的嘴脸,曾经的丧权辱国的嘴脸,那是民族的可悲。

时间尽管飞快的流失,文明的民族文化是伟大的根基,不能丢失,更不能玷污,不能歪曲,这是尊严,是老祖宗留下的根本基业。别把某些别有用心的人为了达到某些目的,故意歪曲事实,歪曲我们民族的文化。污蔑我们的人格,还在不知趣的跟在后面到处宣扬。其实是自己已经上当受骗,被别人出卖了还为人家点钱的可笑。

民族大义高于一切,民族文化高于一切,民族文明高于一切,一个民族强盛在于民族大义、文化、文明的坚守。

 四、文学与人文

人们总是有许多的秘密在想要表白的时候,还要莫名其妙的隐藏在心底。一旦表露某些秘密的时候总是要坚持着,未必能实现的错觉。在错觉被唤醒的时刻,就是表白的最为真实的渠道。当所谓能够实现的手段得到证实是必要的运用时,那么,这个现实也就是人所共知的表露。曾经的一切,也就成为前所未有的明智之举。各种举动都是人间依存的未知。未知的被劫,所释放的秘密会随之大白于天下。也许,这就是文学的神秘性所在。

走下去吧,前面是什么,都是人为的存在与自然界客观现实。现实中与想象的可怕性,让人类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当面对的是自己生存问题时,最为明白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当局者迷是真实的再现,真是别无选择。别无选择是人生价值的消失。消失的背后是一种再生。再生的实现会震动人生理念的怀疑。怀疑他人、怀疑自己,因为自己已经找不到生活的途径。

生活的质量给平常心的人增加许多色彩,身体病痛不可怕,心灵的病痛会使人跨下来。人说:无欲则刚,在人们没有过高的欲望时,就会面对真实的生活状态,就会对生活充满希望,就会根据自己的实力带动自身的需求。就像很多人那样,没有额外的欲望,没有过贪的行为,把实实在在力所能及的思路变为现实生活的写照,从不为是非的争执而强取豪夺感到不愉快。在常理中都会在嘴上说的头头是道,一旦在本身实行感到有不利的时候,总是想尽办法去躲避或逃脱,是利益的冲突,是名誉的冲突,是处于无奈也未可知。

人生苦短,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若是都能按照自然法则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这个世界就是人类充满幸福的空间。否则,会是灾难弥漫。什么是自然法则?让人谈起来很难,其实就是人类自身要为大众化而做出些有意义的事。什么是有意义的事?就是自己认为顺其自然的事,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维护身边的所有一切。反其道而行之的事就是逆天道,就是没有意义,就不是遵循自然,就不是人性。

人生价值的体现不是在于一时一事。往往在于没有自我发现时,被并不知晓的人得到了启迪而利用,提取出再造的产生空间。文化的核心是心性,生活的核心也是心性。人类能够保持一种高尚的心性、良知,就会得到良好的褒赏。在人生旅途,只要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走下去。坚持,固然好,但是,灵活也是进取的必须。那是人生实现目标冲刺的渠道。别把自己固守在永远不变的牢笼中。千万记住别出卖自己的灵魂,那是可怕的人生。

靠扭曲的人生是自己的悲哀,别以为人情世故,四面八方都能相处和谐,甚或自我感到在某一领域取得了不可比拟的成果,别人都在其后,任何时候都比不上。就拿别人的一点短处,到处宣扬,并且添枝加叶的诬告、陷害。这是唯我独尊的可悲。在那浩瀚的时日里有自己的一片安静是作为理想的奢望。无论在什么时候,能够把握自己才是真正的人生。人生做事要为国家负责,要为民众负责,要为家庭负责,要为自己负责,要不,就是事情过后也会留下一定的名声。就似历史上的皇帝及大臣死后会有谥法,会把应有的谥号载入史册。当今社会上出现的许多不得民心的事物,让多数人一时受到了一些蒙蔽,一旦觉醒之时,就是那些自以为高明的做法丧尽自我之日。是好是坏自有评定。就是在有生之年混出个一官半职,只要有其才能就会有其结果。如果不是通过正当渠道得来的,或者是本来没有什么才能,就是被重用,也是无道昏君。终将会走向不归路,走进被人骂的歧途,落尽十八层地狱而自灭。早知如此,悔不该当初,已晚矣。

当你攻击别人的时候,是否想过也有被攻击、打击的强者在对抗着。一方面会让被攻击的对象时常提醒自己应该找准弱点进行改造,提高自己的素质来应对,只有自身强才能走向社会,才能经得起考验,才能经受风吹浪打。也许,这是在人生历程上提出的自我挑战。只有挑战才能提高,只有自己给自己压力才能主动应对人生的挫折。生活本身就是挑战,不管在任何时候,事物情景,只有自己把握,用激情换取成果,才是最终的人生取得。要想在人生路上奋飞,不要安于现状,安于现状会自我毁灭。没有坚实的基础,就不会取得永远的成果。

人类在生活中是用来享受的,而不是寻找折磨的。在大多数人的心里存在着人间平安即是幸福。就象看到舞台上的各种文艺作品,都想看到结局是圆满。好人好报,恶人恶报。就像警察破案一样,凡是恶性案件都要破案。其实,现实生活并非都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凡事都要有个结果,不一定。在实际存在中有许多的事物并没有得出结论就夭折了,无头案多了,不公正的事多了,没有结局的事多了。所以,才给当今的人们内心深处造成了些许阴影、气馁、不平,怨声载道的言行到处皆然。

作为正常人,经常在平淡无味的环境中生活,总是感到有些不能满足,那就要想尽办法冲出已故的樊笼到大自然中体验各自的承受力。亲身体验的承受力是得到证明自身的潜力。没有激励的生活是无味的,没有承受的锻炼是得不到长久享受的。为了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就会去试验戏的舞台为谁建立。人生本身就是为了得到终生享受,不是寻找刺激与磨难而生。刺激是为更进一步激励生活,是为了得到心里的满足,也是为了额外的满足,去探险,去磨砺,去实验,去扭转自身的缺陷。磨难往往是在外界冲击力不可抵挡的时候不得不走上自我封闭或自残,那是人们在局限的范围内制造了自我阻力,不能展示自己才得以忍受的酷刑。

感情的思维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互通,谁个能表白的清楚。生活的本源是在各自的心理承受,一旦对方失去了重心,就会出现生活的偏差。人在潜意识中总是隐蔽着一些不敢面对于人的想法与做为。一旦实现了曾经的拥有,那些含糊的意识也就会失去那层神秘的面纱。人类一旦破除伪装的神秘面纱,也就回归了自然。因为高级动物的做为有些隐蔽,其实都有为了维护一些道德的防线,总是在回避着一些什么,其实不都是一样吗?人的天分都是在锻炼中得到实现的,已被发现了其中的秘密,也就消失了那些预感的魔法。

尽管是在此时此刻,有高昂的,也有低沉的,更有悲苦的情绪掺杂其中。对于强装出的笑脸或本身就显示着的异样表情或说是不谈,或说是如何,解劝、排解、忧动、洗刷等周围气氛总是会得到各自的意见来冲散原有的激动或苦闷。在短暂的人生中,谁都曾经风光过,有过风光的时候是觉悟,那些曾经不是长久;谁都曾经消沉过,有过消沉的时候,是曾经,那些曾经不是长久;谁都曾经有过梦,梦游的感觉各种各样,是南柯、是黄粱,那些朦胧蕴含了各自的拥有。人生苦短,不管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只要走过,就是人生经历的资本,那就是有过。也许,曾经有过也就够了,因为曾经有过比那些什么都没有过强。只要曾经有过就有感悟的经历,感悟的资本。自然界里有四季的变化,人生同样有四季的变化,经历过的是刺激人生的本体,没有本体的人生就没有长久的本源。忍的,让的,走的,来的,爱的,恨的等等都是曾经,千变万化都是曾经,磨砺过才有感悟过。

生活本身是万花筒,在每分每秒中都在变化着人生的里程,同时也启迪着人生的幸福与哀愁。人在尘世,总是在每个生活的侧面体会着人生。不管生活在任何时代,都要有人的良知。有良知才有生命力,有良知的作家的作品才有长盛不衰的流传下去。就像中国的唐诗、宋词、元曲及《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等许多脍炙人口作品,至今有亿万人吟咏。是那些作品的本身价值带给了人间的价值取向,是那些脍灸人口的语言激发了人间的真情。不管是暗自神伤,还是喜不自禁,都是那些作品的勾画引导了人们的情致。文学作品的价值与历史价值是不一样的。历史是人们接受的记忆,不是历史本身如何引人,而是历史人物所做的那些事情经过后人艺术化,让人通透始末的源泉,激励后人如何避凶化吉,如何认识当今不再重蹈覆辙,如何走好以后的每一步路,如何创造更能是人类幸福的生活。文学是传承文明的载体,是作为精神化的群体文明的基础。是朔日的暗淡,是望日的辉映,是风的狂飙吹拂,是雨的暴打浇灌,是雪的覆盖暗藏,是冬的阴气袭人,是夏的酷暑灼烤,是明媚普照的心胸,是阴霾的轮换人人迷乱。想穿越,想跳动,想飞翔。

在人类每天细节的生活本身没有什么价值,而是生活中创造的惊人之举、为人处事的心态才有意义。人要有自尊,要有人格,要有脊梁,敢作敢当才是做人的本分。正直的人类是生活的源泉,是幸福的寄托。

五、文学的素材

在人类历史长河发展到一定时期,人类总会产生对于历史各个时期的总结与失散,记忆中的点滴会发生总结与怀疑。总结的是经验教训,怀疑的是迷雾重重,在怀疑的疑点上升到一定程度不可释义时,不禁会有漂浮的潜质起到推动作用。在这漂浮的年代里,使人产生出一种对于任何事物都有幻觉。这种幻觉主要是捋不清楚走在什么样的路,才是光明大道。就现在的社会现象就可见一斑,信仰的缺失让许多人不知如何打理自己的生存去向,为了职位权利而挖空心思去尔虞我诈,欺上瞒下,靠着小聪明,挣得一点可怜的权利,作威作福,狐假虎威,无所事事,甚至是丧尽天良的去追逐私利。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所在,真是自我悲哀。

在日常生活中,别以为都是被相信的主顾,各色人等都会在眼前漂过。凡是流失的痕迹都是值得记忆的划痕。只有曾经有过才能增添一些人生经历的点滴。多彩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没有不经过就会得来的记忆。作为常人,当生活抛弃的时候,信心只有自己把握,内心深处隐藏着的秘密,只有自己知道,误解只是暂时。当时代发展到一定时期,每个人都能为了国泰民安贡献一点心力,那是人心所向。可是,有些人为了一己之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坑人害己,得不偿失。如何让各级、各阶层的人心归服,主要看上层建筑如何运用统御角色来衡量每个环节的运用。要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责任与能力相当是关键,各行各业都不能偏废。如果有偏废,让某些人、某些地域有厚此薄彼的现象出现,就会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凡是有所新的动向,要加强监督、检查,凡是弄虚作假都要严肃处理,不管亲疏,功过分明。纪律不可以放宽,法制必须严惩。当然,在现实中,要看善意、恶意;主观、客观;不能靠一人愿望说了算。凡是遇到不明真相,或者是明了的事实,都要有第三人定夺,显示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早有提醒,高谈阔论,误国、误民者必须严惩。一时一事者可宽,再三再四者,故意能虚作假者必须从严;自由发展的从宽,对众人有益者从宽,凡是个人行为,违反众议者必须从严。强盗利用强势可以欺压手无寸铁的百姓,官府同样利用权势欺压百姓。这比强盗还会明目张胆,强词夺理,捕风捉影。人性、人情,都是自然,人间依存是根本。忘记根本,就是忘记文化的传统。别像那些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居高临下,狗仗人势,为富不仁,为非作歹,鬼魅魍魉等等等等,都是人间给那些特权者部分人的评价。

为什么有些特殊群体,做出特殊事情,让人不可思议。为了大众、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利益所做的一切都应该保护、支持。而那些只为私人、团体而为的,要严查、严惩。作为弱势群体自有弱势的不利之处,要关爱,要改善。其原因何在,要认真对待。强势群体本来就有仰望者,不能高人一等,不能靠势力压人、欺人。

权利的可怕,贪官污吏的钩心斗角是民众不齿的作为,作为一个正直的作家、名家,利用社会影响力,可以提出来,用艺术化的作品来抨击、教育,用血的事实来启发那些人,别忘了民族的本质,别忘了人民的期望,别忘了国家的利益。因为地球上不是就你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你的权势,你的后代并不一定永远有权有势。人死如灯灭,为后代留下一点荣光,比你金钱再多都有用。你的后代如何看待你的形象,别人怎么看待你的形象,心知肚明,害人害己,害全家。

人总是爱给别人戴上尊贵的帽子。可是,在那尊贵的帽子被遗弃时,失落就会相伴而至。谁会知在隐蔽的时候,在欲与情难以控制时,情感会摘去那尊贵,也要满足一时的情欲。而鞋子却不分彼此,凡是走路都离不开合适的鞋子。只有在相关人给小鞋穿的时候,会有一种举步维艰的感觉。是谁在蚕食人们的心胸?恐怖分子的背后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军用物资是经过什么渠道流失的?应由谁承担毁灭性的责任?社会毒瘤的形成谁是始作俑者?人心涣散、人性缺失、道德沦丧,是谁造成的?高高在上的政府要员怎么就不能警觉?不作为,乱作为的事怎么不能根除?空气污染的恶果及制造者是谁在支持?为什么如此大胆?利益熏心与良心的谴责,孰轻孰重,怎么就不能引起政府的重视?经济,经济,没有人类的享受何来经济?生活的载体是大众化的享受,破坏、扼杀人类生活的基础,就是毁灭人性。如果没有人类的生活源泉,这个地球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别在破坏这个地球了安宁了。

枷锁是为那些自卑的人准备的一种羁绊,不要为自己戴上那种自卑的枷锁。忤逆是那些有着暧昧的行动载体,别以为自己高明办了坏事,就不会被别人发觉。特别是对待长辈的孝敬,不要走那些极端,更不要望记养育之恩。人间有多少受过层出不穷的女人,经历艰辛的付出成为被世人尊重的娭毑,那是为哺育后代所带来的疼痛换来的认可。勤俭持家、邻里和睦、救危扶困、高风亮节的人间亲情,让温暖走进千家万户,平安生存,是真情实感的倾泻。人人都有一个安全的家园。

美好的天地,幸福的人类,就是因为有了私欲,有了爱恨情仇,才有了战争、争吵、打闹仇恨的心态就此产生了,让人相对成仇、恼恨有加,排挤、偷袭、互相对抗,想寻找原来的祥和如初很难。监管都有诚意,也需要一段漫长时间,要想忘记曾经的磨砺更难。不管有多少风风雨雨,最终要找到自己的家。家是亲情的拥护者,也是破坏者。伤心时会对距离的感情倾诉。就是所谓的亲密无间,也有隐瞒的事情。对于生活愉悦的感受来自于自己的认可。

现实中,老人可以糊涂,年轻少壮不可胡闹,要理智的面对祖先,面对大众,面对本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人类本身,个人可以作出一些出格的事,就像私下违背道德的事,但不代表人类都作出那些见不得人的事。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遵守道德规范的人。社会是多数人组成的群体,某些不良现象是该受到抨击,但不是你不该知道母亲身上的污点就是你所宣扬的亮点,尽管你是浪漫派的表述,要分别对象。因为母亲能把你生养起来不容易,谁都有曾经的历程。家丑不可外扬是祖训。既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证明父母对你的义务已经尽到了责任,是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供养你的成就,证明母亲的伟大、正义、明智、人性。母亲没有错,是你把那些无中生有的杜撰来故意玷污他们,这是伤风败俗的可耻行为。

如果是社会对不起你,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可以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呼吁,大多数人会支持你的作为。如果是权利不公,也可以提笔召唤,攻击那些权利的黑暗。民族没有不公,祖先对于每个子民都是公平对待的,没有厚此薄彼的意识,如果有,那你就没有可生存的空间。当然,任何人都有理智和错觉的时候,别把民族的某些错觉当作主流,就是亲戚邻居和亲人也会笑话你的作为。不孝、不尊、不敬、不仁不义、不知感恩的人,怎么能成为名人、大家呢。作家的职责是什么,应该知道每个人的作品分量,现在一些不明是非的孩子走向何处,就看有明智的人去引导,去教育。能否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是靠一辈辈具有文化潜力的人来为之付出,才有正能量的后果。

有些人总是以毁灭人性、丧失民族大义为前提,宣扬什么人道,其实是一种虚伪的人道主义,为了吸引某些人的空虚心理,造成一种叛逆的变态来显示自己的所谓正义感,文学创造性。让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走向不归路。故意给本来就有怪病的社会增添一些病变,使之更加恶化。此种人就是人类的败类。历史会有一天证实其叛逆的症结在于内心的不公。人生不要以个人一时的冲动为前提,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不顾后果,到头来难以处人。

只要是被大众认可的事业,会有人自愿追随,会有人支持、保护。对于那些不得人心的事,早晚会得到唾骂。比如,致富是人心所向,要靠智慧、勤奋去争取。不要利用特权钻营、投机、巧取、掠夺、欺诈等去得到。盗也有道的事不会长久。

别人可以欺骗,自己别再欺骗自己,别忘了生养自己的先人,别忘了哺育自己的大地,别忘了呵护自己的民族,被忘了保护自己的国家。

在人生经历,期盼什么,是家的温暖,是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安宁。特别是被别人欺负,痛不欲生的时刻,一切悲苦都是流血浇灌,是忍、是善的凝结,是人性的根。如果我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后盾支撑着,谁还敢欺负我们。

人间有多少过眼云烟,总是迷蒙着眼睛渡不过那清亮的光明。怎么也架构不起那承载千年的桥梁。让寄托的希望在云岩中飘然而去,这是五音的诱导,五味的熏陶,五色的扰乱,五彩的环绕,五毒的蛰伏,五官的闭塞,五方的旷荡,五荤的填充,五谷的败浆,五律的激荡,五经的淡忘,五行的载体,五刑的恐慌,五岳的迷茫,五洲的缩小,五中的开放,五帝的缄默,等等各色彩虹,无不闪动着人们的心灵。

当你评论别人是非时,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过之而不及,如果自己的行为超越了特定的界限而不知,一旦说出会被人耻笑。不管任何时候,别把伤风败俗的污点当做习俗来宣扬。哪些是正义、是人们崇尚的人事,哪些是受人们唾弃的人事,让人类有一线之隔,有道德的尊严,底线不可逾越。评头论足不可怕,可怕是自己不知道自己。

由于生活深处的震动,才有笔端的华丽,才有收获的深刻体悟。也就是说,只有捕捉到人与物的最佳结合点,才有物的观展度。只有深入社会各个阶层,看到物的升华,标示着人的创造力提升。在这化育万物的背后,是虚而无形的享受。那就是带动经济成果的展现。看到的深层次再造,看到人间深情的升华,只有用当代人的眼光刺激着内心深处的感受,只有用后人的见证在证实今天和昨天的作为。

人为的是什么?是每天都能按照自己所能去办到的事情去办理自己的吃穿住行,而不是为了得到某些人的一时快感,去做对不起民族的事。为了实实在在的活着,没有食物吃要饿死;没有衣服穿就会冻死;没有住的地方就没有家的温暖;不会行动就是残疾,会有许多常人没有的痛苦;没有语言就没法与人沟通,就会感到没有朋友的寂寞;没有文学的启发,人间是否少了一点什么?今天学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吃了什么饭,是什么味道,接触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做什么事,为什么那样去做,去说,回家后有什么想法,这些细节记下来,就是一篇好日记,经过艺术加工,或许就是一部不错的文学作品。

有多少心里话想说出来,那就是真实,那就是文字,那就是灵感,那就是文学创造,让每个人都把灵感记录下来,就有利于后人的启发,就会激励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好事坏事都记录下来,经验教训都是吸取生活。

当然,在千变万化的人世,已经形成的那各种悖逆,已经根深蒂固,但,毕竟还是有动摇改过的空间。由于正值、诚信才是人心,才是真正的本根。人类从出生起,就可看到初为是纯洁的,只不过是在后天经过一些反叛的心态铸造了某些污浊,一旦被理智接受,就会保持那份纯真。如果都能在纯真的阳光下接受博爱的传承、洗礼,人类就不会再对那些悖逆的认可。接受与被接受是受生活环境影响,只要一直在诚信的环境中生存,养成一种相互坦诚的习惯,都会自觉的遵从,没有强迫,没有逆反,没有反叛,只有真诚的走下去,就是人生的最大愿望,也是文学作品最佳的素材显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