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老家的路上看到整齐划一的新农庄,与城市的建设不相上下。走进农家宽敞的住房,里面有洗衣机、电脑、电视、微波炉等家电应有尽有,冬有暖气、夏有空调、自来水一应俱全,比我在城里的住室条件还好。与那些喜笑颜开的老人谈及现在的吃穿住行,都是充满一幅幸福的摸样。
在欢声笑语里,问及我三十多年的公务员生活,让我不禁有些寒碜。我是上一世纪七十年代进入公务员系列的,在当时的年代,我是比较幸运的宠儿,每次回家都会有一些人目不转睛的看着我的举止言行,对于同龄人多少有一点低落的情绪。因为我是国家公务员,有固定的收入,在城里有家,吃喝穿戴基本不愁。在农村光靠地里所打的粮食仅仅糊口,收入来源很是有限,有谁家娶亲嫁女的,或是盖房看病的,都会找我借得一点有限的资金才能过关。而今,他们手头比以前宽绰了,比我的收入高的多。凡是了解实情的,一见面都会说:有什么困难说一声,现在谁家都能拿出个十万八万的。另外,还谈起谁家已经搬到城里去住了,在城市里买了房子等等。就此,不禁想起迁徙这个词的内涵与外延。
一、 迁徙的悲悋与喜庆
说起迁徙,对于一些人会引起心伤眼泪或幸福美满的回忆。历史上有许多的人群迁徙,多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吞没或是发现新大陆;或是战争烽火四起;或是改朝换代;或是政府的需要等,总有部分人类成为离家出走的逃荒源。凡是地理状况和气候易于人类居住的地方,一旦人烟稀少了,就会有一些比较集聚的人类迁徙。抛开祖辈留下的可怜家业,去寻找自己生命再造和事业的依托点。曾经的徘徊与暇思变得既得利益相互交融,等到再次展开眼睛观看时,已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人类为了满足生活和自然环境改变的需求,而被迫或自愿的迁徙。是终点、是起点,是福是祸,都在这个时代的强音中渡过。
曾经有过大自然的吞噬,战争的毁灭,给人类带来的是痛,曾经灭绝区域人类心酸的历史,让人不得不说过去的灾荒年代里大逃亡,下江南,闯关东、讨饭郎的场景记忆犹新。过去外出闯荡的人多是为了糊口所迫,有的只身一人,有的携家带口背井离乡,或是发迹,或是客死他乡;有的是因为战争烽火燃烧,有的随着大部队的迁移,等到战争结束,有的能找到家的所在,有的已无家的音信,只有在异乡扎根;有的则是为了某种目的远游他乡,不知归途,流落他处,另辟新径,有了一种各处黄土都埋人的现实。
凡是由于自然灾害、战争引起的大部分人在一定范围内伤痕累累,民不聊生,不得不包含血泪,携家带口的四处漂泊,致使有家不能回,有田不能种,饥寒交迫,还时时有死神缠绕,叩问人间,叩问大地,叩问苍天,只有含泪外逃寻找栖息之地。这是人类的悲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迁徙途中的真实写照。从许多史料和《迁徙史》记载中可以找到人类变迁与迁徙的悲悋心酸事例。那是在不断的灾难中逃奔、挣扎、煎熬、奋起的身影历历在目,有时会泣不成声。
随着时代的变化,创造了流通的时代,扩展的时代,百花齐放的时代,幸福的时代,伟大的时代,崇尚的时代,使得人们的观念在拓展,为实现憧憬而振奋图强,期盼梦想的实现,走出一片蓝天。特别是中国人很能适应陌生的环境,他们北上南下、东奔西走,他们闯关东、漂南洋,凭借勤劳以及异乎寻常的忍耐力,在异乡生存,取得成功。他们冲破“父母在,不远游”(孔子语)信条的樊笼,有许多的人在自觉不自觉的走上了迁徙的路。曾经的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国外唐人街的建设与生存,就是国人在远游,相信:“希望在别处”。
现在的迁徙,是时代的变化,让人们为了更好的得到心理、生活的满足,从农村到大城市或产业集聚区以打工的名义,集中迁徙。凡是由于升平盛世,为了取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为了更好的实现理想,寻找到各自的生活空间,那是人类的幸事。
二、迁徙的文化元素
读过明代文学家张岱《夜行船》的人,也许会有酸甜苦辣的感觉,那是历史上人们生活粒不果腹的年代,通过没日没夜的航行挣得一定的钱财来满足生活的需要,而在陌生人群中寂寞的时候会展现出各自的见闻,形成了夜行文化的奠基。凡是有创造性的文学家与探险家一样有着探寻文化底蕴的狂想,以消遣本就寂寥的漠视,以满足笔锋的精华,那是一部受夜行船谈资启发后的百科全书,而不是真的在船上所发生的事例。
在水乡的交通是用船来实行的航向,那个年代在陆地只有人畜共用的拉车,就连在人们的心目中无比崇高的皇帝出行也是用人力车,或牲畜拉车。现在水乡还有船,陆地已没有了人力车和牲畜车,有的是火车、汽车和飞机代替了所谓的马车和人力车。
当今的人们思想意识大多改变了,变得疯野了许多,尽管吃穿住行的条件有所提高,还是想到外地冲刺一下,一来可挣到一些丰满的收入,一来是开阔一下视野,特别是在挣足了收入回乡购买家电、私家车、建新房等焕然一新。有些已不愿意回到那个曾经养育的穷乡僻壤,看到大都市的繁华怡人就安营扎寨,与那些市民媲美,行进都市生活。
随着地理环境的改变,人的意识观念、文明程度、文化修养等都有所改变。有一个本家堂哥,本来是小学未毕业,老实本分,由于家庭条件太差,经常为吃饭穿衣犯愁,为了能找到一个生存的环境,十几岁就外出闯荡。当时,纯属身体本质好,说话办事的能力很是一般,在家的玩伴们总是拿他开玩笑,时常以一个弱者出现。十几年后,靠着自己的打拼,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还开了属于自己大型超市。作为一个上千万资产的老板,说话、办事明显的有所提高,涵养深厚,文化素质、艺术造诣升华,还时不时的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诗歌绘画等文章,真乃文商。不得不让人另眼看待。
他为了弥补以前没有得到正规传统教育的缺憾,在闲暇时总是抓紧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他曾把经史子集、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翻阅,看过许多名人传记,还深读哲学、美学、音乐、绘画、文学等专著,涉猎各个领域,凡是有时间了就在书堆里度过,时常写些散文随笔等文章发表。在商业往来中一旦遇到有识之士,经常谈及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常识,经常以小学生的姿态面世。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抽出一定的时间听取名人讲座,专心研究商业经营,业余研究文理,在业界取得了文商的名头。
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如果没有迁徙的市场机会,如果没有接触到那些启蒙的邻里,如果没有恒心,一切一切只会为了吃穿住行而奔波的行尸,怎么也不会有今天。
他的事业正在兴盛,他的文化底子正在加厚,作为业余爱好,迁徙的冲动不断激励着他继续远行的脚步。这就显示出社会公用的力量。社会的公用,在于对社会进步的价值才能得到显示,如果每个社会功能都是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而消除一些少数人的利益就显示出社会启动的主线,否则,就会被淘汰。落叶归根的理念在华夏人心目深处最为顽固,锦衣还乡的事例很多,有些人为了小天地的繁盛或悲突,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离家出走。在那顽固固化的利益链被人为的忘记,存在已久的生活生产模式被淘汰,尽管是一件久违的刺痛,还是被长远高度的文明意识、文化氛围所取代。
当代的迁徙活动已列入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之一,迁徙活动带来了人类的进化、文明的交流、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传播、经济的繁荣、智慧的启发、意识形态的改变、健康的发展、风俗习惯的改变、语言表达的提升等等,使人类距离的缩小,将是人们一种开化的渊源,也是实现梦想的途径。是“人挪活,树挪死。”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