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翟恒民的头像

翟恒民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408/10
分享

杜三策与“函山书院”

杜三策,字升之,号毅斋,明代东平府(今山东东平县)三旺人。依据史志资料所载时间线索:他是明天启壬戍(1622)进士,明崇祯二年(1629),受命出使琉球,归国后荣获崇祯皇帝高度评价与重用,相继担任大理卿、天津巡抚等;崇祯三年(1630),函山书院落成;崇祯五年(1632)春,杜三策致仕归乡,闻贤子峪之名前来,游赏其间,与张宗旭共叙雅集,挥毫留下《函山书院记》一文,被收录于清顺治《平阴县志》。

杜三策笔下的函山书院,位于平阴县锦东新区东南2公里处的贤子峪,是由明代著名的文学、书法大家张宗旭先生所创建。那时,贡生张宗旭因厌倦官场黑暗,又赶上战争、瘟疫,便携家眷来此隐居,并创办函山书院,培养了很多文人贤士,得名“贤子峪”。又因地处泰山以西,周围小山多是泰山余脉,因此书院又名“岱西书院”。

让我们随着杜先生的诗意笔触,一同走进这座历史悠久的书院,感受它的诞生与风采,品味那份跨越时空而来的文化韵味,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看到学子们孜孜不倦的身影,在书页间跳跃,在墨香中沉醉。

杜三策《函山书院记》以“空明双屐,肇锡嘉名,足破天荒矣”开篇,仿佛是那双轻盈而充满智慧的脚步,在空明的山间踏出了这片学问的净土,形象地描绘了书院得名之时的空灵与美好,赐予了它一个美好的名字,足以载入史册,被后人铭记。

书院不仅坐拥函山八景的壮丽,更与东侧的道院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方精神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地。其中,核心建筑为敬业堂,两侧长廊则分设为左右乐群斋,寓意着学子们在此应勤勉敬业,同时又能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体现了书院对于培养人才、弘扬学术的深切期望。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书院内还特意设置了石墅,用以铭记古今风流儒雅之士的生平事迹。每当有士人微尚所及、心生敬仰之时,便将其邑里、姓氏、爵谥等详细信息镌刻于石上,作为后学的楷模与典范。而杜三策先生亦不吝将自己的名字附于其后,以示追随先贤之志,祈愿书院能绵延不绝,泽被后世。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他个人的谦逊与远见,更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尊重与担当。

回望历史长河,书院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如曹城的应天书院,因聚书延学而获宋真宗(997—1022)赐名;南院的白鹿书院,更是名声显赫;明开宝年间(968—976),朱洞首创岳麓书院,开启了湖南乃至全国教育的新篇章;唐元和年间(806—820),李宽创建的石鼓书院,更是与前三者并称为“天下四书院”,共同见证了古代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然而,在杜三策先生的笔下,函山书院虽未直接列入此列,却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雅致的环境布置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自成一派,成为了介邱乃至更广泛地区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书院依山而建,巧妙利用自然地形,每一处建筑、每一片景致都透露出匠心独运。从椽垣到场圃,从荆扉到席门,再到鹤栅鹿砦,无一不仿照《豳风》中的田园风光,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宁静氛围。而这里的农家园丁,或戴箬冠、或穿芒履、或树下对弈、或田间倚杖、或老叟弄鸡、或童稚伏牛,构成了一幅幅生动和谐的生活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中,忘却尘世的烦恼与纷扰。

更有趣的是,书院还借鉴了苏轼种桃之法,以泥丸包裹桃核遍撒山间,待到春暖花开时,满山桃花竞相绽放,红雨纷飞,美不胜收。这样的景致不仅让游人们流连忘返,更寓意着书院如同这片桃林一般,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为后来的学子们提供了一片成长的沃土。

“以才子而作佛事,定有可观。”杜三策先生以这句精炼的语言概括了书院创办者的不凡之处。在他看来,张宗旭先生等才子们不仅精通诗文书画,更有着一颗悲天悯人、广结善缘的佛心,他们将自己的才华与智慧倾注于书院的建设与发展之中,旨在通过教育来启迪民智、改善社会风气。这种将个人才华与社会责任相结合的精神风貌,无疑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的。

最后,杜三策先生以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歌谣作为总结:“此山窅然藏太古,天荒地老无人数。鸿濛凿破有颠仙,应是开山第一祖。待他拄笏去朝天,我来部署兹山事。”这首歌谣不仅表达了他对函山书院的热爱与期待之情,更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化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书院定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来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而他本人也将继续致力于书院的建设与发展事业之中,为后世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

张宗旭在这块环境优美适合读书的地方建起了书院,著书立说,教书收徒,为民众和社会做了大量的贡献。良好的学风,丰富的学识,在函山书院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函山书院建成后至清雍正八年(1730)的百年里,先后有张宗旭的儿子张中达、曾孙张峤等人考中进士,文人墨客更是数不胜数,引领了平阴优良的学风和深厚的文脉。而杜三策所撰的《函山书院记》,不仅详尽记述了函山书院创建之艰辛与辉煌,更以其深邃的教育思想,激励了无数士子求学之志,对函山书院的发展起到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此文流传后世,成为研究古代书院制度及教育理念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教育、文化传承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函山书院与贤子峪的故事,如同一股清泉,穿越岁月的尘埃,悄然无声地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张宗旭与杜三策,这两位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他们的名字在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一段段传颂不衰的佳话。他们的交往与合作,不仅加深了彼此间的理解与尊重,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函山书院因他们而声名远播,贤子峪也因这段佳话而更添了几分文化底蕴与人文魅力。岁月流转,时光荏苒,张宗旭与杜三策的故事却如同那潺潺的清泉,永远流淌在人们的心间,提醒着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追求卓越。

而今,函山书院及其所在的贤子峪已成为了一处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风景名胜,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及游客前来探访。

有诗赞曰:

函山书院古文新,

挚友相逢是故人。

杜氏挥毫承圣语,

张公授业启贤孙。

松涛阵阵诗香溢,

竹影悠悠墨彩深。

今日重游寻旧梦,

心随明月望白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