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邝信的头像

邝信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3/23
分享

中国作家网散文参赛作品 素馨花香引凤来

题记:我知悉岭南荔枝,源于当年在课堂上读杨朔的《荔枝蜜》;知悉广府素馨花,则源于被我称为“老高”的战友高惠均,他在一次和我聊天时无意中聊出自己的婚恋往事。我听了觉得有趣,于是进一步采访,写成了如下文字:

 

已结为夫妻的人们大都有一个结婚纪念日。老高夫妇也不例外,216日,是他俩的结婚纪念日。与一般人不同的是,在老高的心里,还珍藏一个初恋和团圆的纪念月——岭南荔熟时节的6月。老高的婚恋和夫妻团圆美满生活的由来,莫非与荔枝有缘?是的。而且,还和素馨花有缘。

时空逆向穿越54度春秋,回到1968年的6月。时任广州空军司令部某部参谋的老高,年方23岁,尚未解决“个人问题”。不过,老高的父母早就从家乡来信告诉,已经为他物色了一位在家乡当小学教师的对象,催他尽快回乡相亲。为此,部队批了20假期,让他回家乡湖南桃源县三阳公社株木桥大队黄龙堰生产队探亲。按照当时的交通条件,老高的脑屏上画有一幅回乡路线图:首先从广州坐火车到湖南长沙,再转坐长途汽车到常德,然后转乘公交汽车到桃源,最后迈步30多里走进老家。从部队回老家到底有多远?老高当时没顾上仔细算。但他多年以后算过,从广州到长沙的驾车路线约710公里;长沙驾车到常德桃源187.7公里左右,全程共计约897公里,即1794华里。说千里迢迢一点不夸张!回久别的老家总得带点“手信”吧,老高动身前特地赶到最繁华热闹的越秀区北京路街头,扑面而来的是满街鲜红如火球、当时家乡人一辈子无法尝到的荔枝!老高当即动了心,鬼使神差地从众多的荔枝品牌中挑选了妃子笑,一毛八分一斤,买了10斤。这对他这个正连22级、每月拿65元工资的军官来说,大概还算不上“高消费”。老高带着“手信”跑到火车站买了张广州至长沙的直快车票,踏上了回乡的车途。10多个钟头后,长沙顺利到达,谁知到常德的长途汽车一票难求,最早只能买到三天后的车票!无奈,在长沙举目无亲老高不得不在岳麓旅社暂住候车。6月骄阳似火烧,眼看着10斤心爱的妃子笑注定要一天天烂掉,心里就像装进了一只火炉!

心急火燎中,老高的脑屏上忽然闪出一个身影——初中同学赵鲜枝!老高在桃源县八中念初中时和她同班,两人是班里唯一的一对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 初中将近毕业时,老高这位年方16岁的共青团员、学校少先大队大队长被作为空军从学校特招的特种兵,带着红领巾入伍,成为河北保定空军航校的飞行学员;赵鲜枝毕业后则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常德市一中。老高没再和她保持联系。据说她高中毕业后以高分考上湖南大学土木系,校址就在长沙城西的岳麓山畔。何不乘此机会去见个面!次日上午,老高风尘仆仆兴地找到湖南大学土木系女生宿舍楼前,向一位女生打听哪个是赵鲜枝。那不就是吗!老高顺着一位女生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蹲在附近水龙头下搓洗衣服的姑娘应声而起,端庄丰满的脸蛋上挂着诧异的微笑。“就不认识了吗?我是你初中同学高惠钧呀!”赵鲜枝这才迎上来,伸出沾满水渍的手握住了老高的手。随后,赵鲜枝带着老高参观乱糟糟的校园,踏着树荫间幽静的山道爬岳麓山,上到山顶观赏闻名遐迩的爱晚亭……反正当时正在闹“文革”,大学生有的是休闲时间。直到夜幕降临,老高又邀请赵鲜枝一同到岳麓旅社去。于是,赵鲜枝跟着老高来到旅社。当她拿起一颗鲜红的荔枝塞进嘴里一咬,脸上立即闪现灿烂的笑容,那种鲜甜鲜甜的滋味简直无法言表。平素爱好文学的老高不禁随口吟出一首唐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逗得赵鲜枝哈哈一笑,被满口的荔枝汁呛得咳嗽不止,半天后才说出一句:“真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感受呦。”吃饱品足,夜已渐深,老高提起装着荔枝的旅行袋作为送给赵鲜枝的“见面礼”……

老高从长沙回到老家,告诉父母自己已经有了“对象”,原来的相亲安排自然就被取消。在家里呆了10天,老高又匆匆赶回长沙和赵鲜枝见面。赵鲜枝听老高说在老家没找到对象,便剃头挑子一头热,主动给老高牵红线,安排相亲:对方高中毕业后在湖南省团委当干部,城市出生的妹子。盛情难却,老高和她面是见了,事后却回应赵鲜枝说:对方条件不错;但我根据自己的条件,还是找个农村出身的妹子好。老高虽然不领情,善解人意的赵鲜枝还是没让他在岳麓旅社闲着,热情地带他去游览120多里外的毛主席旧居韶山。

从韶山归来,两人在长沙火车站挥手告别,从此开始了速度远超“一骑红尘”的两地传书。年底,赵鲜枝被分配到辽宁沈阳市第二机床厂工作,身在东北的她与守卫国家南疆的老高,距离更加遥远了,可每当接到老高的书信,她心里就洋溢着荔枝般的甜香,感到和老高的心理距离越来越近了。两年后的1971216日,两人的感情果熟蒂落,喜结连理。一年后,老高荣升为副营级领导干部,达到了当时部队规定的干部家属随军的条件。老高想,这下可好了!我和鲜枝“两地传书”的日子马上就要结束了!于是,立马兴高采烈地给赵鲜枝写信,告知自己高升的喜讯,希望她抓紧办理随军进广州的手续,争取早日成为一个“岭南人”。可是,当老高收到回信展开阅读的时候,却从字里行间看不出妻子表现出多少兴高采烈,反倒流露顾虑重重。赵鲜枝在信中说:我在机床厂工作顺风顺水,领导相当器重,发展空间大,到广州进了新单位一切又得从头来,前途莫测啊!撇开这一点不说吧,听说广州当地居民对外地人“另眼相看”,我作为一个不会说半句粤语,连听也听不懂一句粤语的湖南人,恐怕很难融入当地社会呦!尽管老高花费了不少笔墨,摆事论理,力图破解妻子的顾虑,可赵鲜枝还是像风中摇摇摆摆的柳枝,犹犹豫豫下不了决心。这样一拖就是八九年,只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南粤吹暖羊城,老高的灵感跟着思想一解放,心里的好点子也像雨后春笋般冒将出来……

熟悉广府文化的老高提笔写信,给妻子讲素馨花的传说。老高说:素馨是木犀科素馨属植物,又名“耶悉茗”,为蔓生灌木,枝干柔软袅娜,它来自“西国”。  

宋人高似孙在《纬略·耶悉茗油》中说:“耶悉茗花是西国花,色雪白,胡人携至交、广之间,家家爱其香气,皆种植之。”素馨花曾是广州的“市花”。旧时的广州城西和珠江南岸,都有专门种植素馨花的“花田”,城内有若干个花市,花市里所卖的花,则是清一色的素馨花。《南方草木状》在“耶悉茗”条下引汉人陆贾的《南越行记》曰:“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此二花(耶悉茗、末利)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不随水土而变,与夫橘北为枳异矣。明末清初时,正是素馨花最流行的时候,在当时的广州城内,不论是富贵人家,还是寻常百姓家,都爱素馨花,到了“不可一日无素馨”的地步,在“花市”内所售卖的花都是素馨花。当年,在广州城的大东门、大北门、小北门、西门等七个城门口都有花市,这些花市,只卖素馨花,并没有其他花售卖。清初文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说:“珠江南岸,有村曰庄头,周里许,悉种素馨,亦曰花田。”《广州志》云:“城西九里曰花田,弥望皆种素馨花。”可见,广州是一个尚开胸怀接纳包容外来事物的地方,从不“排外”,绝不会对外来入籍的人才“另眼相看”。

自古有梧桐引凤之说。今天,我相信芳香的广府素馨花,定能引来远方的东北凤。老高说了这句幽默话,又商请妻子安排在当年6月荔枝节期间来广州休探亲。赵鲜枝果然被说动心了,依时而来。老高利用工时以外的余暇和周日兴致老高地带着赵鲜枝“压马路”,逛公园;这一次,老高把以往夫妻逛街时的“走马观花”改变为“下马看花”:参观当年广州城最流行素馨花的大东门、大北门、小北门和西门街景,徜徉于越秀公园,饱览秀美的自然风光,观赏著名的 “五羊石像”,聆听解说员那“五羊衔谷,萃于楚庭”的美丽神话传说;登上楼成塔状,塔似楼形”镇海楼五层楼顶,远眺碧波荡漾波澜壮阔蔚为壮观的珠江流水,近俯云山层峦叠翠花城繁花似锦锦绣的万千气象;还有那明古城墙、四方炮台、中山纪念碑等等著名历史遗迹都一一仔细观赏。漫步在北京路,面对满档满店火球般的新鲜荔枝挑肥拣瘦;走进广州百货大厦、太白商场等大中型百货商场砍价购物;钻入新华书店、古籍书店、科技书店、外文书店、儿童书店等大书店按价买书。鬼使神差的是,周日,老高还穿着军服,把赵鲜枝引进“不起眼”的个体书摊……  

“红棉书屋”,准确地说,是一家个体户书摊。摊前挂着一方写有“本店书价一律八折”字样的诱人纸牌。这里购书的人不少。老高夫妻夹在人缝中,老高拿起一本感兴趣的翻翻,看中了,便请站在摊档后木屋里的年轻女店主,从屋里拿出一本书名相同但没被别人翻动过的交给他。然后再翻另一本……“同志,请到里面来挑吧!”当被看中的书在老高夫妻身前的档面上迭有四、五本的时候,女店主右手朝他俩一指,又指向木屋一侧的一扇木门说。老高夫妻从侧门走进木屋,又从门对面墙边的书柜里挑了四、五本书,老高向女店主付了款,又请女店主找张废纸把书包好。

“请帮我照看着档子,我去那间小房里找”。 女店主用粤语说,一边走进了朝向档口的那堵墙上的一张没有门扇的小门。

于是老高和赵鲜枝离开书柜,来到书摊靠木屋内的一边,面朝屋外的顾客站着。

一会,女店主从小房里走出来,吿诉我:“找了两张牛皮纸,放在小房里的书桌上了。你们自己去包吧!”

 老高和赵鲜枝进入小房里,包好书。“请问有没有绳子?”老高喊道。

女店主的声音飘进小房来:“请拉开书桌左手边的抽屉,里面有尼龙绳,小刀!”

书桌左边的抽屉拉开了。啊,钱!百元一迭,十元一迭……几乎把整个抽屉挤满!

“你的钱,怎么就放在这儿!”赵鲜枝惊叫道。

“哦,你们的背朝着我,应该讲是右手边的抽屉才对。”随着几声脚步响,女店主走进小房,在伸出左手拉右边抽屉的同时,右手指向老高军帽上那颗红五星帽徽,妩媚地笑着对赵鲜枝说:“别人是不许进来的。但这一位不同,是军人啦,我信得过!”

瞅着靓丽的女店主的赵鲜枝,又转眼看向身材高大的老高,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光彩。

当晚,老高躺在床上,和睡在自己身旁的赵鲜枝吹起了“枕边风”:“鲜枝,今天逛街感觉怎么样?”“还可以吧。”“是怎么个还可以呢?”“看到的那些景点嘛,带有现代气息的清新感,又蕴含历史沉淀的厚重感。”“我是说,有没有被当地人另眼相看的感觉?”老高三句话不离动员妻子随军。“怎么没有?你看那个个体户书摊女店主,别人买书不用自己动手包书,偏偏我们要进去自己包。”“呵呵,此一另眼相看,非彼一另眼相看也。”老高知道妻子是故意正话反说,笑了,“那是广州当地人对我们外地人的信任。”赵鲜枝对老高的话却不认同,反驳道:“想得美!她信任的你这位戴红帽徽领章的军人,我不过是沾了你的一点光;要是我单独去买书,恐怕……”“俗话说,日久见人心。你和当地老百姓接多了、久了,就会了解他们的。”老高忍不住打断妻子的话,“还是小平同志说得好:不要争论,先摸着石头过河。时候不早了,睡觉吧。”

周日过去,老高吃过早餐上班去了。赵鲜枝独自呆在东风东路临街宿舍楼二楼的居室客厅里,两耳不闻窗外事地一心看电视连续剧。不知时过几点,偏偏靠阳台那边的窗外钻进来一阵阵模糊而又急促的叫唤声,忍不住站起身来,跑到阳台上看过究竟:天上乌云翻滚,空中大风裹着零星的雨滴劲吹,眼看一场暴雨马上要来;阳台下的街面上,一个中等身材的壮年男士面朝阳台站着,举起的手里晃动着一片有红有绿的鲜艳,嘴里喊出听不明白的粤语。赵鲜枝抬头一瞧,昨晚挂在晾衣杆上的那件浅绿底色起红花的上衣不见踪影,剩下一只空空的衣架在一个劲地“打秋千”;在低头细看,就是它:浅绿底色起红花的上衣晃动在壮年男士的手上!二话没说,赵鲜枝拿起一把折叠伞,下二楼过门卫上街头,“谢谢”连声地从壮年男士的手里接过上衣。

“唔赛哈嘿(不用客气)。”这位脸色赭红眼窝深颧骨高的壮年男士淡然一笑,转身要走。

“师傅,带上这个吧。马上要下大雨了!”赵鲜枝把折叠伞递向他。

壮年男士回头又是一句“唔赛”,摆摆手,旋即大步离去。

赵鲜枝拿着折叠伞和那一件浅绿底色起红花的上衣返回施舍,电视连续剧里的情节正进入高潮,她的注意力却再也投入不进去,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老高说日久见人心,也不全对。时候一到,日不久也能见人心啊!

假期结束回沈阳,赵鲜枝毫不犹豫抓紧办理随军进广州的手续,进展顺风顺水,尤其喜出望外的是,军地双方安置部门配合着把她安排进入省属建筑设计院工作,这对于从大学土木系毕业的她来说,专业比在原来的机床厂更对口,发展空间更大,前途更可测了!

这年,即19806月,赵鲜枝的户口迁入广州,人也随之住进了位于东风东路的广州军区空军宿舍楼,当上了“岭南人”,与老高“两地传书”的日子从此结束,夫妻团圆的生活来日方长。果真是素馨花香引凤来!

1983 3月,老高也在正团职领导干部的任上转业到广州珠江水泥厂工作,脱下军装,和赵鲜枝一样成了地地道道的“岭南人”……

如今,居住在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13号一栋居民宿舍楼里的老高夫妇作为一对“岭南人”,结婚已有50度春秋,双双年过古稀,早已儿孙满堂,享受着退休后的休闲和天伦之乐……荔熟枝红6月,两位老人常常从居民宿舍楼里迈出来,并肩沿着惠福西路向东而行,欣赏那满档满店火球般的新鲜荔枝;到惠福东路东头向左拐,踏上北京路商业步行街,透过覆盖其上的玻璃钢罩,兴致盎然品赏过“自南汉以来共五朝11层的路面和宋代拱北楼基址”的 “千年古道遗址”独家文化特色。在老高和赵鲜枝的心里,眼下的这条路,历史悠久,穿越千百年沧桑变幻;眼前的这条路比实际所见的更长远,她紧紧连接着素馨花由西域北地到岭南都市的南迁之路,诠释着夫妻双方从喜结良缘到美满团圆的成功密码!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