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邝信的头像

邝信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4/08
分享

陪壶阿婆

山镇的古老街上有一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和其老伴老阿婆,老铁匠为订制的客户打做铁器,老阿婆帮衬着拉火炉的风箱谋生。后来老铁匠阳寿已尽走了,没人再来订制铁器了,老阿婆便在这铺里改卖铁锅、斧头、拴小狗的铁链子之类的物件。她人坐在铺门內,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平日的平均收入正和她吃饭与喝茶的消费差不离。
    当人们经过铁匠铺的门口,总会看到老阿婆在竹椅上悠闲地躺着,一只手里拿着一部收音机,身旁的小木桌上放着一把紫砂壶,时不时用另一只手抓起壶边的搪瓷杯喝一口水。当那位童年时代曾与老阿婆青梅竹马过的独身护林老头从镇西头那座葱茏的深山里走下来向她示好的时候,老阿婆指着小木桌上的紫砂壶说:“我陪着这把壶,足够了。”护林老头留下一句“陪壶阿婆,告辞了!”的玩笑话,告辞离去。从此,老阿婆便有了一个“陪壶阿婆”的雅号。
    有一回,一位文物商人从古街上经过,无意中看到老阿婆身旁的那把紫砂壶,仔细鉴玩一番之后下认定,它是清代一位名家亲手所作的。商人惊喜不已,欲以十五万元的价格将它买下。
    老阿婆先是一阵惊喜,随后又拒绝了。其理由是,这把壶是老铁匠的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水也都来自这把壶;再说,这把壶上是凝结她和老铁匠朝夕相处几十年如一日的情份和印证。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阿婆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她和老铁匠共用了五十年,自己独用了十年,一直以为它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十五万元的大价钱买下它,这里面藏有什么秘密,老铁匠生前怎么从来没对她吐露个一句半句?这个谜,弄得老阿婆活像丈二尼姑摸不着头脑,打乱了她的悠闲日子。过去,她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如今只要听一到响声,就要坐起来看壶是否还安在。这让她成天不得清闲。更让她很不舒服的是:镇上的人们知道她有一把昂贵的茶壶后,纷纷上门打听她家里还有没藏有其它的宝贝?有人甚至开口向她借钱。更教她难以容忍的是,有人悄悄潜入门来“寻宝”。远在异乡平时难得回来一下的儿女们也跑回来企图分点宝贝的遗产钱财。老阿婆的惬意生活彻底失意了。这当儿,那位文物商人带着三十万元现金第二次登上门来,老阿婆情绪失控了。她招来邻居,拿起一把锤子,当着众人的面把那把紫砂壶砸得遍地壶片。
    接下来,日子渐渐回复平静,老阿婆依旧在卖铁锅、斧头和拴狗的铁链子之类的物件。每天躺在竹椅上,听着收音机,用搪瓷杯喝着水……    

当然,老阿婆并不知道,有关她和紫砂壶的故事,早已在网络上火了。有的网评说,这故事最抠人眼球之处,莫过于陪壶阿婆举起铁锤的那一砸。随后洒落一地的,不止是一块块碎壶片,也不是一叠钞票,而是无尽的欲望、贪婪和痴迷。有的网评说,知足者常乐。某些时候,能守住平静,方能守住快乐。陪壶阿婆和紫砂壶的故事,通过主人公由平淡生活到痛苦纠结,再到痛下砸壶决心之后回归悠闲生活的情节,揭示了一种生活智慧。用两句诗来形容就是:不为浮云遮望眼,悠闲惬意度余生。亦如同类顺口溜所说:铁甲将军夜度关,朝臣待漏五更寒。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这种智慧,也算得上是一种人生的大彻大悟吧?

然而,有一天,这些网评终于传进了老阿婆的耳朵里,而且还增加了一条段子:陪壶阿婆那次砸碎的其实是一把假壶,真壶还是私下卖给了商人;既赚了三十万,又断了外人及子女的想头。陪壶阿婆是因为有了这经费老金,才过上悠闲惬意生活的。

不久,人们发现,古街上老阿婆的铺子关闭了,陪壶阿婆不知去向。随后,网络公众号平台上又晒出一个新的传言: 陪壶阿婆住进那位私下买她紫砂壶的商人所在的大城市享福去了。

没几天,一家颇具公信力的公众号平台发声辟谣:以前的传言和网评全是谣言!陪壶阿婆根本没去任何城市,而是钻进了镇西头那座葱茏的深山,在那里陪伴曾经青梅竹马的护林老头,分享着守护金山银山的日子。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