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邝信的头像

邝信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5/18
分享

梦的风筝

那年,高中毕业后不久的我,忽然收到曾经同班的女同学孟珂绮的来信,这使我感到很意外。在信中,她说她自从拜读了著名作家金敬迈创作的《欧阳海之歌》,就热爱上了文学。她知道我也爱写作,希望我能同她合作写部小说,圆她的文学梦;她还说,听说市文联即将举办对青年文学爱好者的文学创作讲座,邀请金敬迈进行精彩演讲。她邀我和她一同前往聆听。     

尽管,孟珂绮在信中仅仅表达了一个爱好文学异性同窗的美好愿望,没牵扯到别的情愫,但年方十七我,读着这样一封来信,胸口里还是好像揣着一只兔子,砰砰直跳!

脑海里顿时漂浮着孟珂绮的倩影:两只大大的眼睛圆润而幽深,下巴尖尖的,小嘴厚薄适度,身材苗条匀称,个头不高不矮,长得极像某位当红电影明星。在班里,孟珂绮是个大方而又文静的女孩,很有人缘,而且算得上是一个才女,她那极富文采的描写配上一手柔中有刚的漂亮钢笔字,让她的作文常常被老师贴在班里的专栏上供同学们欣赏借鉴。尽管孟珂绮曾一度与我是并肩同坐在一张课桌前听课,个头也不比我高,我面对她却总有一种仰视的感觉,几乎没敢主动和他说过话。她平日也很少主动和我交谈过什么。倒是那个学期坐在我后面一排座位上,正好面对着我后背的女同学晏莲珺,课余时间有事没事喜欢找那么几句话对我聊聊。晏莲珺和孟珂绮两家是邻居,双方可能互相都知晓对方的某些私密事儿。一次,晏莲珺用带着羡慕的口吻告诉我一个消息:孟珂绮写了篇小说。次日,平日很少主动和孟珂绮说活的我,主动向她开口,求她把她的大作借给我一睹为快,却被她一口拒绝。可能是她担心会透露出内心的隐秘吧?我想。于是灵机一动,提出借出我的日记本与她的小说作交换,这才打动了她的芳心,同意了。从她那蓝底起红花的书包里抽出一本厚厚的单行作业簿交给我。挤时间一拜读,才知道,小说讲的是一对妙龄男女中学生的生死恋,故事很凄美,颇像现代版的英雄救美加《梁山伯与祝英台》。读罢,我对孟珂绮更是刮目相看。同时还有一个感觉,孟珂绮才十六岁,就已经写男女私情的事,真是多愁善感,与中学生的花季年华不太相称。放下单行簿,我提笔在信笺上写了几行读后感,谈了我对小说的大致印象。找个机会把信笺连同小说单行簿一并还给了孟珂绮。我是天生内向的人,不擅长与他人交往,和男同学打交道基本上是理发——我在念初中时,用家里给的零花钱买了个理发推,学着给男同学和邻居们理发,从初中到高中一直没有中断,时间一长,自己成为了有相当技艺的理发师。至于女同学,我平日哪敢主动搭讪。因此,我将小说还给孟珂绮后,没再和她作过交谈。

毕业后,孟珂绮很快就参加了工作。想不到她对文学仍旧初衷不改,如痴如醉。尽管,我对文学的理解和向往依旧十分模糊,但实在不想让她失望。于是,立马给她写了回信,答应和她合作写小说。

不到一个月后,市文联的文学讲座真的举办了,而且果真是由著名作家金敬迈主讲。我闻讯后,脑子里瞬间蹦出四个字:男士主动!于是火速跑去买了四张入场券。为什么买四张?因为,我不敢单独约孟珂绮一起去,而是给了她两张,我约上男同学斯文一同前往,其实斯文对文学一点也不感兴趣,只是为了我牺牲时间当陪伴而已。那天,我与斯文早早就赶到主办现场门口等着孟珂绮的到来。等呀,等呀,一直等到讲座开场了,仍不见孟珂绮的踪影。无奈,我只好和斯文先行进场。听讲座过程,我有点心不在焉,总希望旁边那两个空着的座位迟早有孟珂绮的出现,但直到散场,我的希望依旧落空。

尽管孟珂绮的爽约令我有些失望,甚至有被戏弄的感觉,但讲座现场台下一千多青年文学爱好者热烈火爆的场景,台上老作家金敬迈对文学圣殿的美好描绘,对青年文学爱好者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深深地感染了我。听罢回家,我着手提笔铺纸,开始编织自己的文学梦。

回想起还在读高中时,班上的同学熊敏喜欢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从他的口里,我多次听到一些关于黑帮打架斗殴、争风吃醋,被公安机关追捕的精彩片段,内容难免血腥,却非常吸引人。我便把它们作为素材,加上自己的大胆想象虚构,动笔尝试创作一部推理破案中篇小说,题目叫《黑鹅岭命案侦破记》。讲述的是几位高中同窗巧妙地化装打入黑社会内部,协助公安机关一举破获一个杀人强奸团伙案的故事。为写好这部小说,我特地认真地学习了《刑法》。然后足不出户,闭门造车,一口气写了半个来月,写出了三四万字,而后字斟句酌地修改,打算一旦修改完毕,便第一时间奉送给孟珂绮看,作为我俩共同携手迈向文学王国的见面礼。

不过小说才刚刚修改了不到三分之一,我就应征入伍了。动身出发那天,许多同学们都赶来为我送行,晏莲珺也来了,她眼睛里噙着泪水,最后告别时还伤心啼哭,令我很感动,可如果从爱恋的角度来说,我对她却没有什么感觉。可为我送行的同学里,唯独没有孟珂绮,这使我如有所失,沮丧不已。不过,这些来为我送行都是在家待业的,孟珂绮可是在岗的人,也可能因为工作繁忙走不开,或者顶头上司不给假吧。这样一想,我心里总算找到了一点自我安慰。

溯风而上,离别地处祖国南大门的家乡,我来到驻扎在河北省的北空地空导弹某部当兵。新兵集训结束后,与我一道分到同一个班里的新兵有三个:来自东北城市的小薄、小毛和来自山东农村的小朱。其时,部队正热火朝天地开展的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在班务会、排务会和连队集合点名时,连排领导和班长都少不了要表扬学雷锋的好人好事,使连队和班排形成学雷锋见行动的氛围。新兵蛋子都有一颗上进心。班里的新兵小薄早操刚一结束,就立即操起竹扫把,率先打扫宿舍四周及公共干道的环境卫生。小毛和小朱也不甘落后,操起扫把紧随其后;唯独我安然不动,坐在宿舍里不是埋头笔耕自己的小说天地,就是看文学书籍。这样坚持了几周时间,班长终于按耐不住,在班务会点了我的名,他说:你看,四个新兵,三个都那么主动积极做好事,就你一个人不做,别人会怎样看你?班长的话我不得不听。第二天出早操后,我赶忙找来扫把,加入到打扫卫生的行列之中。搞完卫生,又与班里的几个新兵一起挑水去打扫厕所。每次吃完饭,我们就早早蹲在洗碗盆前,帮炊事班洗碗。周日还一起到伙房帮厨,干着洗菜、切菜、剁肉之类的活儿。这样干了一个月后,连长在周日晚点名时,在表扬的名单中不再只有原来的薄、毛、朱等人,还加上了我这小新。领导的表扬给我鼓了劲。我又趁机亮出了自己擅长绝活——理发。恰好,我当兵的连队里没有专职的理发师,只有两个老兵和我这个新兵会理发。全连百来号人的理发任务就由我们三人承包下来。由于我的理发技术好,服务态度也不错,找我理发的干部战士特别多。我们还时不时由营部组织到附近的村庄为村民义务理发,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到了年终,我居然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一张喜报从军营寄回了千里之外的岭南家乡。

第二年,班里又分来了三个新兵,在他们的嘴里,我和小薄、小毛、小朱成了老新、老薄、老毛、老朱。我们当然要以老带新,在我们的带动下,这三个新兵也跟着扫地、洗厕所。一次,我去上厕所时发现,厕所门口外的挡门矮墙上有一张用小石块压着的纸条,上面留有一个地方基层干部写下的几行字迹:我因公出差路过营区,在这里上厕所时,不小心把三十多元钱,面价二十多斤的粮票掉进粪坑,希望部队官兵如发现了,想办法把这遗失物寄给我。落款处还写有联系地址和姓名。我回到班里,喊了几个战士来到厕所,用粪瓢一瓢一瓢地把粪坑里的粪便掏干,还是没发现遗失物。我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挽起裤脚和袖子,带头跳进粪坑用手在残剩的粪水里像摸鱼一样仔细摸找。三个新兵也跟着跳下来和我一起摸,我们硬是把那些掉落的钱和粮票都摸了出来,而后拧开厕所门口洗手池上的水龙头,把纸币和粮票一张一张冲洗干净,在太阳下晒干后寄给了失主。不久,连里收到了这位地方基层干部热情洋溢的感谢信,我和班里的几名战士也受到连排领导洋溢热情的赞扬……渐渐地,我们老兵原来做的活儿全让新兵们抢先做了。我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连队的宣传工作上,负责为连队出黑板报,还担任连队饭前列队唱歌的指挥。部队的苦活累活我全都干,忙得不亦乐乎。然而,尽管工作繁忙,尽管要做训练之外的“份外事”,我依然坚持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挤出时间编织自己的文学梦,同时,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综合素质。当晚上熄灯号吹过之后,我就躲到车库或乒乓球室埋头笔耕或看书。年终评比“先进个人”的时刻又到了,这次上级在下达评比标准时,除了像往年那样要求工作表现积极,大做好人好事之外,还增加了一条硬指标,就是专业考核成绩必须在90分以上。这个硬指标拦倒了全连很多表现积极的官兵,而我的专业成绩却超过了90分。我没有任何悬念地再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就是在这一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专门为“先进个人”颁发了一枚奖章,其名称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证章”。这枚奖章是用铝合金制造,外围像盛开的葵花,中间是天安门及八一军旗。能获得这枚奖章,我倍感骄傲与荣耀。

第三年,部队精简整编,我被调到了另一个部队,来到新的连队当炊事班长,我把老连队大做好事、助人为乐的风气也带了过来,除了为适应新岗位虚心学习烹调技术,照旧工作不分份内份外,搂起袖子抢着干。那年春季,给养员因病住院,连里指定由我临时代理给养员工作。3月未盘点时,我反复核算从团部后勤处领取的各种票券,发现该月多出450斤全国通用粮票。经分析,很可能来自后勤处胡助理员的误发。我迅速跑去团部后勤处找到胡助理员,把他叫出办公室悄悄问道:“你上月盘点钱粮有没有不对数?”他苦着脸回答:“少了450市斤全国通用粮票,我回家骂了老婆,还打了小孩,追问他们有没有动过我的公文袋?他们都说没有。哎,我真倒霉,恐怕连坐牢都有可能了!”我忙说:“你不用着急!我这个月恰好多了450斤全国通用粮票,肯定是你一时糊涂大意多发给我们连的,我现在就如数交回。”“你真是一个诚实的好给养啊!”胡助理员紧握我的双手,眉开眼笑了。新连队这一年,我全年利用业余时间给战友们理发达300多人次;生活艰苦朴素,用节省出来的津贴费购买各类科学文化知识书籍40多册;继续发扬钉子精神,坚持不懈挤时间笔耕和读书自学。年终,我第三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再一次戴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的闪光奖章,还光荣地入了党。

在部队服役期间,尽管不可能和孟珂绮一起搞文学创作,可我还是执着地修改着当初准备先给她作见面礼的中篇小说。尚有,军营火热的生活激发起我无穷的创作冲动和诗兴,使我忍不住用诗歌和小说来抒发对军旅生活的热爱以及当兵的真切感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入伍第二年的一个冬夜,我在河北省太行山区的营防区里巡逻,天幕上,月朗星稀,放眼望去,远处的群山可隐隐约约看见卧伏在山脊上连绵不断的长城烽火台,也不知为什么,我由烽火台联想到烽火,由烽火联到比烽火飘飞得更远的烽烟,由烽烟联想到可远飞又可回落的风筝,又鬼使神差地由风筝联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孟珂绮,由孟珂绮联想到我和她共同追逐的远在天边那彩虹般炫丽诱人的文学梦,禁不住文思泉涌,随口哼出一个又一个句子来:

 

你放飞了一只梦的风筝

你说她叫梦可期

我把它紧紧地牵过来

我继续放着那长长的丝线呵

你却悄悄地离开

 

从此

梦的风筝成了我的图腾

让我每天对她顶礼膜拜

从此

梦的风筝成了我永远的牵挂

我的心被她深深地主宰

 

只要牵住风筝的丝线还在

狂风暴雨怎能把风筝从我手中吹开

只要对风筝的信念还在

即使雷电把丝线劈断

梦的风筝也不会掉下来

 

我希望  当某一天

梦的风筝飞到她的理想王国

你还能轻轻地赶回来

用你甜美的细语

为我祝福  为我喝彩

梦可期 指日待

 

   巡逻罢了,我回到营房钻进被窝,赶紧打开电筒,展开日记本,将刚才吟诵的诗句记在本子上,生怕第二天一觉醒来就全忘了。这首诗一直被我视为得意之作,相信终归会有一天,会被孟珂绮所开心阅读。

    三年服役期满,我从部队复员回家乡,被分配到一家大型钢铁企业当了一名钳工。这里,一切都与经济效益挂钩,但我还是挺珍惜当年在部队曾获得的“先进个人”荣誉,并且结合新环境的特点在本职岗位上继续弘扬军人本色。复员后的第二年,我通过参加成人高考,考上职工大学中文系脱产学习三年,取得大专学历,后又读了在职的本科班,获得本科学历和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因工作需要,我转了干,在企业机关长期从事政工党务工作,曾先后被企业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其间,我出于本职工作需要,“官样文章”写了不少,这些文章虽然显得有些干巴巴的,却为本单位争得了荣誉,还被收进了专集出版发行,也可以算得上“名利双收”吧。可对我而言,这远远没有像文学在我心目中那样拥有圣洁而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品味。缘于此,我一如既往坚持发扬钉子精神,挤出业余时间编织自己的文学梦。先后在市以上文学期刊和各类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180多篇,约130万字,部分作品获得市以上奖项;加入区、市、省的作家协会成为其会员。当初准备送给孟珂绮作见面礼的那《黑鹅岭命案侦破记》也被我最后定了稿,将题目改为《同桌的你》,投给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作家网”,并有幸获得发表。这成为我最感快乐的一个收获。

当然喽,自己快乐,也不曾忘记退伍老兵的助人为乐。我在工作之余参加了居住街道的家综服务义工志愿服务队,为居住地的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提供义工服务,并获得了“最美身影义工”奖。开展义工志愿服务期间,我遇到一位叫做谢三伯的服务对象,刚刚步入花甲之年,腰板却弯成了约有45度,腰膝疼痛厉害,瘪长的嘴唇里时不时向外流口水,邻居们背地里叫他“谢三滴水”。谢三伯的口风也不紧,把自己的身世向我和盘托出:他从小丧父,母亲改嫁,老大生性野蛮,把他暴打得如同废人。出于助谢三伯一臂之力的念头,我报名参加了地点设在中山图书馆的市里的针灸按摩师学习班,自费学习四个月,每周1——6晚去上课,听老师选用大学的教材讲授中医理论,针灸课和推拿课。学习时间虽短,却掌握了能派上用场的中医针灸按摩知识技能,为谢三伯和一些有需要的人提供了理疗服务的帮助。谢三伯感觉到,经过我的几番按摩针灸,他的腰酸腿痛缓解了不少。这事靠他的口风一吹,我在他的左邻右舍里竟然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人。

2022年春,一度被管控住的新型冠状病毒突然反弹。春节后直到2月中旬,我公司才批准少量员工节后开工,我也争取到成为这少量员工中的一员。上班路上,行人特别稀少,人人着戴口罩,个个小心翼翼,遇到熟人也彼此互不握手,气氛相当冷清。来到一个地铁口,忽然有一位从地铁里出来的旅客昏倒在口外的平台上,双眼紧闭,浑身抽蓄。可能是担心感染吧,几位路人只是远远地躲着看,不敢靠近;其中有一位拿着手机似乎在打120。我见此情景,立刻大步赶上前去,蹲下来进行现场施救,首先按压其手上的合谷穴,而后将其脸上的口罩往下巴处一拉,打算按压鼻孔下面的人中穴。这一拉倒不要紧,那暴露出来面容竟让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仔细一辨认,居然是她——孟珂绮!伸出右手食指对孟珂绮的人中使劲一压,那双闭合的眼睛睁开了。“是你!”孟珂绮一眼就认出了我,“那年到部队后为什么不给我回信?”没想到几十年没见过面的孟珂绮,见面竟脱口而出这么一问。

“你没给我来信,我怎么回啊?”没工夫细想,我如实反问。

   “那天我单位不凑巧要加班赶产,请不了假。记得后来我还向晏莲珺打听到你所在部队地址,写了封信给你呀……”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那封信我并没有收到,也许因为阴差阳错吧。接到拔打120电话后前来救援的医务人员赶到,把孟珂绮扶上了救护车,开往医院去了。

后打听得知,孟珂绮经送医院诊治,病情稳定,且排除了感染冠状病毒的嫌疑。

孟珂绮病愈出院那天,我特地赶到医院门口接她。我们自然又聊起了文学,聊起了我写的那首《梦的风筝》,聊起了那次相约去听金敬迈老师文学讲座的往事……孟珂绮说,那天她其实是和一位文友坐车赶去的,无奈运气不妙,半路出了车祸,她受伤住院,事后没把这倒霉遭遇向同学们提起。

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当年聆听金敬迈老师豪迈讲座的场景,眼前又闪过两年前从浏览器上搜得的这样一条信息:

人们敬重的著名文学家、《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已于2020年3月15日下午3:20与世长辞,享年90岁……

大概见到我神色不对吧,孟珂绮的脸上那双圆润而又幽深的大眼即刻变得一片糢糊,嘴里唸唸有词:“为了告慰当年点燃我们文学梦的金敬迈老师的英灵,让我们再放飞一只梦的风筝,开始合作一部长篇吧,那书就叫做……”

“《抗疫英雄之歌》!”我和孟珂绮不约而同地发声。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