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馀。”晋祠,这镶嵌在三晋大地上最耀眼的明珠,早已享誉于海内外。被誉为三大国宝级建筑的圣母殿、献殿和鱼沼飞梁更是为世人所熟知。俗话说:“不到晋祠,枉来太原。”这一语道破了晋祠作为太原名片的重要地位。而游览晋祠,最容易错过、却也不容错过的却是晋祠的八景之一“宝塔披霞”。
“宝塔披霞”中的宝塔指的是创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9—604年)的舍利生生塔, 它八角七层,高耸入云,挺拔壮观而又轮廓秀美,安静地坐落于晋祠最南端的浮屠院内。
在圣母殿远眺,可以看到古朴的塔身在晋祠院内的西南角上巍然屹立。如果恰逢夕阳在山,霞光满天,塔尖的琉璃飞龙便大放异彩,与晚霞交相辉映,这一壮丽的景观便是传说中著名的晋祠八景之一“宝塔披霞”。
从难老泉一路向西南,经大钟亭,便来到了异常幽静的浮屠院。浮屠院因地处偏僻,罕有游人。走进浮屠院的月亮门, 古色古香的舍利生生塔便出现在了眼前。佛家常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者,宝塔也。七级浮屠指的就是七层塔。在佛教中,七层的佛塔是最高等级的佛塔。舍利生生宝塔,相传是心向佛法的隋文帝杨坚,为埋藏佛宝释迦摩尼真身舍利子而建塔得名。舍利生生塔的名字,便是取自佛法“生生不竭”之意。塔门口“形明动化”的题字,意指佛法无边,可将世间一切恶教化为光明正大。
我拾级而上,抚着这古老的塔身,缓缓绕塔而行,仰头眺望塔身的题字和塔尖的琉璃飞龙。遥想乾隆年间,普善法师立誓重修此塔时,舍利子一生百,百生千的神奇传说。更有旧时传闻,塔顶曾生有一棵茶树,遥而望之,依稀见茶树枝干交加,登塔仰观,却不可得见。塔顶茶树色泽深绿而光滑,经冬不脱叶。开花时却香气袅袅,是茶香耶?佛香耶?是耶非耶,莫可分辨。茶树早已不可追寻,但今日思来,更加觉得眼前的舍利生生宝塔多了几分神秘和玄妙。
往事早已湮没在尘封的历史之中,此际但见浮屠院四下无人,古塔默然安详矗立,塔顶云舒鸟飞,院落里的古树绿意森森。一片静谧之中有微风经过,耳边仿佛有塔上的风铃在轻轻唱诵,如梵音禅曲,静静地凭空而来,幽幽清音入耳入心。一时间,风也不动,心也不动,让这古老的浮屠院愈发显得寂静空明。
浮屠院南毗十方奉圣禅寺,始建于唐武德年间。进得门来四下环顾,禅寺略有清冷荒凉之意,弥勒殿上的楹联早已剥脱了颜色,左右各是“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古今多少愁。”,依次一字一字读来,豁然开朗。两侧碑廊中,陈列着唐译八十华严的石刻祖本,据说是武则天亲自为之作序,由著名有才无良诗人宋之问协助经办,是晋祠现存的融佛学、史学、文学、书法于一炉的珍贵文物。我看着一座座经历了岁月和战火磨砺的石碑,看着日渐漫漶的石刻小楷。心念一动,不禁想问:“石碑啊石碑,你守着这禅寺众佛,昼夜听闻佛号,会不会智慧也日益增上?碑身上文字也许会随着时间慢慢漫漶,而你心里的经文会不会随着岁月而渐渐清晰?”石碑静默不语,阶下的一簇簇荷包牡丹正兀自开得明艳。
浮屠院西邻留山园,园内两个亭子别致小巧,一个叫留山亭,一个叫伴云亭。留山亭的匾额为傅山和现代诗人汪国真所题。伴云亭对面有一巨型明壁,壁上的砖刻正是《柏月山房记》,与舍利生生塔塔身的题字同出于晋祠人——乾隆书法老师、御史杨二酉之手,笔势潇洒流畅,气韵挥洒俊逸。
眼前是禅寺清幽、佛塔巍巍的静美实景,心头是留山伴云、柏月山房的唯美意境, 我不禁逸兴思飞、追今怀古,想起唐太宗李世民在《晋祠铭并序》中所写的: “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不由感叹,晋祠真真为我三晋降福栖神之所在。
记得著名的山西籍作家梁衡在他的《晋祠》一文中曾经写道:“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 我在这寂静的浮屠院内的沉思中,深深觉得晋祠之美,更在于这跨越千年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以及这不言说的寂静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