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光的头像

陈光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17
分享

金庸先生给世界留下了什么

二零一八年十月三十日,九十四岁的金庸先生江湖事了,飘然远去。

巨星陨落,金庸先生离世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江湖,刷爆了江湖儿女的朋友圈。年届不惑、自以为渐能看淡生死的我,在看到这则消息之后, 怔仲许久、还是禁不住洒下了热泪。

华人的血液是流淌着诗词和小说的,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更是植根在中国人的血脉、灵魂乃至基因,也必将代代相传。

从《连城诀》到《碧血剑》,从《白马啸西风》到《倚天屠龙记》, 从《雪山飞狐》到《笑傲江湖》、从《射雕英雄状》到《天龙八部》、从《侠客行》到《鹿鼎记》,金庸先生的煌煌巨著,我们得以从中——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见明灭。

也可以说,金庸先生精心构筑了一个宏大瑰丽的世界,让我们观世界的同时也构建了世界观,让我们在虚幻江湖和现实世界的映像之间,找到了生命的路径和坐标。

一 见天地: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

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金庸先生对世界的影响远不止于诗词,他影响的是几代人的梦想和价值判断,建造的是读书人心灵深处的光明顶和侠客岛。

李安说:江湖中卧虎藏龙,人心里其实也是卧虎藏龙。几乎每一个喜欢金庸的人都知道这八个字: “侠之大者, 为国为民”。从少年到中年,江湖里一路迤逦行来,这八个字仿佛如同一面大旗,始终在读书人的心头猎猎作响。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沧海横流,能为国为民,横刀立马,方是大英雄本色。

正是因了镇守襄阳,才让郭靖从一个江湖豪客成为了人人敬仰的一代大侠。正是因了于千万人帐中行刺大汉蒙哥,事了后拂衣而去, 杨过才从落拓少年成为江湖里的一个传说。正是为民生立命、为两国开太平,萧峰才于雁门关外引刀成快,了却天下事赢得身后名。也正是因为这“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字,娇俏可爱的蓉儿于襄阳城头紧随郭靖督师,演绎出了“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巾帼传奇。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侠之大者,正是以天下苍生为念,不忘家国之公。金庸先生大笔如椽,每每读罢掩卷,但觉英雄如在眼前,心中血脉愤张热血横流、胸中仿佛亦有雄兵百万。

二 见众生——肝胆相照 生死相许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先生的十几本书写尽了江湖儿女的痴情、深情和真情。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金庸笔下的友情,有刘正风与曲洋知己间的心意不违、高山流水,也有胡一刀和苗人凤对手间的惺惺相惜、义薄云天,有年幼的郭靖草原上不畏花豹、勇救托雷,亦有少年张无忌一诺千金、万里送不悔。就连名利场上的小太监韦小宝也深知忠诚二字,万万不能对不起鸟生鱼汤的小玄子,也不能辜负自己敬若父亲的陈近南。

情花有毒,唯断肠可愈。美好的爱情在金庸的书里姿态纷呈,但直指人心的无非一个字——“真”。在乔峰眼里,情是四海列国、千秋万代只有一个的阿朱。在蓉儿眼里,情是郭靖挺立城头,英风飒飒,心中不由得充满了说不尽的爱慕眷恋之意。在令狐冲心里,是生死顷刻、万籁俱寂之时,心中忽然一动:不知小师妹此时在做什么。在程英的笔下,是反反复复写了又撕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更是郭襄望着杨过和小龙女渐渐远去的背影时,“只恨我迟生了许多年”的心底感叹。 也是张三丰瞧着郭襄的遗书时,眼前似乎又看到了那个明慧潇洒的少女。可是,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的遗憾。

红尘俗世,刀剑如梦,江湖子弟江湖老。

江湖的恩怨情仇,爱恨的百般滋味,金庸先生都妙笔轻挥,化作一句天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三 见明灭——眉间放一字宽

也许只有读过了君子剑岳不群,才能懂得“小人党而不群,君子群而不党”的分别,只有读过了星宿派丁春秋,才会辨别现实里的“春秋笔法”和“化功大法”,也只有读过了东方不败和任我行,才更能明白世事无常、白云苍狗,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也只有读懂了风清扬的旷达。重剑无峰、大巧不工、营营苟苟终不如“一茅斋、野花开,青山相待、白云相爱”。

金庸先生阅尽世事波澜,融历史、政治、诗词、武侠精神于一体。 他留给我们的不只是精彩纷呈的江湖童话,更是大悲悯和大情怀。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斯人已去,绝响长留!

致敬金庸先生,金庸先生不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