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旭华的头像

林旭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2/03
分享

年味

除夕是越来越近了,人们忙着网络购置年货,而微信的问候祝福也开始滴滴滴地响个不停。

尽管这种忙碌带有过大年的味道,但我总觉得,这种味道似乎没有过去那种酣畅淋漓、渗透身心的民间传统过大年之年味浓郁。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捣年糕是最具年味的瑞安民间置办年货活动。

俗话说“吃年糕,年年高”,瑞安民间历来有捣年糕过大年的习俗,以借此寓意“年年发财,步步高升”,是置办年货的重头戏。

捣年糕时,捣糕师傅把蒸好的糕粉团放在一个梯形青石捣臼里,一人用长方形石槌往糕粉团上用力地搡,一下一下地使劲砸,另一人则随着槌起槌落,不时把软软的、韧韧的糕粉团一转一翻,默契地配合着,而热气、香气则相互交织,不断弥腾在青石捣臼周围。这样,通过无数次的搡砸转翻,将糕团捣得油光可鉴时,就立即抓起放在面板上,由制糕师傅用擀面杖把糕团擀开擀薄,切成块状,然后用双手揉搓,最后压印成长方形,于是,一条条洁白细腻、香气洋溢,弥散着热气的年糕就制作出来了。

捣年糕是我们这些小孩童最喜爱的。因为捣年糕不仅可以使我们吃到早已垂涎欲滴的“糕奶”,而且还可以拿到由年糕制成的小动物玩具。所谓“糕奶”,就是在制作年糕前,大人们一般会先摘取一块新鲜的糕团给孩子们品赏。这样的糕团,又称“糕奶”,让我们吃起来香糯可口、柔韧绵软,那份浓浓的香、淡淡的甜、鲜鲜的味,以及筋道十足的口感,留在唇齿之间,总是经久不散,余味悠悠。手艺灵巧的师傅还会把一些零碎糕团三下五除二地制成小白兔、小白羊、小白马等之类的小动物玩具,常常哄得我们这些小孩拿到后发出清脆的笑声,然后很快跑开,相互开心地玩耍起来。

大年三十除夕晚上,我们小孩们最期盼的就是吃了分岁酒后拿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因为有了压岁钱,就可以去买炮仗、鞭炮和焰火筒等烟花爆竹了。

烟花爆竹历来是民间喜闻乐见的过大年之重要传统吉庆方式,尤其对于儿童,更为喜爱,其原因据说是爆竹可以驱魔除邪,能给人们的新年带来好运,而且对于我们这些顽皮的小孩来说,又的确非常好玩。

记得小时候,最热闹的放烟花爆竹地点就是解放路那条大街。街上有很多店铺,大年三十除夕时大部分都关门了,只有卖炮仗、鞭炮和焰火筒的店铺还开着,就等着我们这些顽皮的孩子去买了。

那时大人们忙着在家吃分岁酒,所以这条大街就成了我们这些顽皮孩子的快乐天堂。我们拿到压岁钱后,就购买了大量的炮仗、鞭炮和焰火筒。大街上开始到处响起炮仗声、鞭炮声和放焰火筒声。

“砰—啪”、“砰—啪”,是声声响亮的炮仗。

“噼噼啪啪……”,是连串脆亮的鞭炮声

“哧……哧……”,是焰火筒被点燃后的潇洒腾空声。

大街上响起的烟花爆竹声瞬间引爆了全城,于是“关门炮”不断响应,此起彼落,而深蓝色的夜空也不断绽放着一朵接一朵绚丽的烟花,整个瑞安,变成了一座美丽的不夜城……

恣意的烟火在全城不断升腾、弥漫,似乎在为庆祝新年的到来而狂欢,并倾情表达着人们对新年美好的祝福和祈愿。

如今,这美好的年味已经离我们渐渐远逝而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追忆和怀念。

我心中感慨万千:时代的发展进步,也许让我们体味到网络买年货、微信拜大年等现代新型过大年方式的轻松和便捷,但总觉得似乎缺少了过去传统民俗年文化带来的那种纯净自发的内心快乐,那种率真祈愿的庆年氛围,而且这些藴涵年货文化、年庆文化等深厚传统民俗年文化底蕴在内的美好年味,总让人历久弥醇,余韵悠悠,至今依然回味无穷。

我想,如果在现代新型过大年方式基础上,对那种传统民俗年文化加以改进、传承和发展,是否会让新的年味变得更加浓郁和绚丽多彩呢?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