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会玲的头像

张会玲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1/05
分享

母爱,熬制出人生的诗篇

 有一个日子,必定嵌入我记忆的心扉,忘记不得。

  又到农历腊月初五。家乡的风俗,是要喝五豆粥的。相传,这天喝了五豆粥,就会五谷丰登,生活富足。

  从有记忆以来,每年的这一天,母亲都必定一如既往地让我们喝上香浓的五豆粥。这样的优待,从我出生到现在五十多岁,从未中断过一次。说起母亲,她没有多少文化,但心心念念的,都是全家人吉祥如意,平安健康。对于寓意这么美好的“节日”,母亲自然不会轻易忘记。即使小时候,生活荒寒的年月,母亲,也能将苦难的日子,过成朴素的诗篇------她一面用智慧的头脑,勤劳的双手,从贫瘠的土里,魔术似的,收回各种各样的食粮;一面省吃俭用,将五豆粥需要的食材,提早积攒下来。这样,无论生活多么艰苦,母亲总能变戏法似的,熬煮出一大锅粘稠香浓的五豆粥供全家人享用。春去冬来,年复一年,母亲的巧手与能干,滋润着我们的岁岁年年。

  十来天前,和弟弟回家看望父母的时候,发现厨房的案板上就预备着几盘不同品种的大豆子。忽然就明白,是喝五豆粥的日子临近了。可是,母亲的确年纪大了。她的腿脚本已蹒跚,又得代替我们照顾父亲。一日三餐,尚且不易,哪里还有精力熬制五豆粥啊!我和弟弟都是目睹过母亲熬煮过程的----一个大铁锅,里面放进五种大豆子,一次次添水后,就是满满的一大锅,五六个小时的文火慢熬,还得不停搅拌。而且,必须掌握好火候。否则,要么豆子夹生,不够软绵,口感欠缺;要么,容易糊锅,坏了材质,也坏了心情,甚至坏了母亲一年的心意。因此,熬制五豆粥,必得自始至终,守护在灶台旁。对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五六个小时的辛苦,谈何容易。

   基于这样的原因,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反对母亲再熬煮五豆粥,虽然我们十分爱喝母亲亲手熬煮的。于是,由我起头,数落母亲不该准备材质,不该自找苦吃,不该不服老,云云······弟弟火爆脾气上来,更是连珠炮似地一通吼,埋怨母亲不知老之已至。甚至强令母亲,散去材料,杜绝熬煮。母亲口头应允着,说那是她和父亲每天熬稀饭的材质,并非要煮五豆粥的。母亲甚至当着我们的面承认自己熬不动了,不做了。

   谁知,上个星期天,母亲忽然电话给我,说路上的积雪应该化了,我可以回家带五豆粥来喝了。这多少有点出乎我的意外,同时,我又觉得,其实并不意外。因为,我们是很了解母亲性格的。她只要还能动,就绝不可能放弃劳作。即使因为体力不支,她不得不疏离热爱的土地,但里里外外的家务,断不能难住要强的母亲的。

   一个星期以来,每天午饭,我们就提前喝到了经由母亲熬煮的、馨香浓郁的五豆粥。今天,我一边盛饭,一边心怀戚戚地对女儿说:“等你外婆百年之后,每年五豆粥时节,我们必得哭鼻子了”女儿立刻打断我的话,说外婆好好的,说什么百年的话!我也就此打住,不再言语。但母亲的厚爱和美德,却像碗里粘稠而绵长的五豆粥一样,在我的心头弥散浓郁甘甜的馨香。喝上一口母亲熬煮的五豆粥,一股温热的暖流,立刻融进我的血脉,也触动情感的柔软地带。就感觉,血液上涌,鼻子酸酸的,眼睛涩涩的。

  其实,母亲一生都在熬。她熬过艰苦的岁月,熬过荒寒的时日;熬过筚路蓝缕,熬过含辛茹苦;熬过山重水复,熬出柳暗花明······

  今生有幸,今世有缘,知遇我胸怀博大、勤劳善良、仁慈宽厚的母亲。我唯有感恩戴德,见贤思齐。母亲,让我明了:有一种母爱,能于平凡生活里,为家人熬制出亲情的汤汁,熬制出日子的红火,熬制出岁月的馨香,熬制出人生的诗篇。

  万分庆幸,今生今世,我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享受到这么伟大无私的母爱!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